原色亚麻无里男西装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49650发布日期:2021-02-05 13:5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原色亚麻无里男西装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服装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原色亚麻无里男西装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男西装的制作原材料以混纺毛料为主,并且在制作过程中会使用厚重繁复的胸衬、垫肩、袖棉条的内部结构作为支撑,里布和口袋布为不够环保的化纤面料。缩率控制方面,通过测试面料的缩率来确定成衣缩率,并将样板整体放制缩率的方法。此技术的缺点在于:第一,原材料上不是100%的天然面料,不够环保;第二,内部结构厚重繁琐,制作复杂同时给穿着者增加身体重量;第三,缩率控制方面,不够精确;第四,裁片的缝制中采用平车车缝,对面料的针对性不强。
[0003]
经过检索,专利文献cn201110398897-一种半里西服的缝制方法和一种半里西服,该方法包括:分别裁剪出前衣片、侧衣片、后衣片;其中,将所述前衣片和所述侧衣片分别锁边后,并分别折边贡针进行熨烫;将所述前衣片与所述侧衣片拼缝后分缝熨烫;将所述侧衣片、所述后衣片分别锁边后,所述侧衣片折边贡针进行熨烫;将所述侧衣片与所述后衣片拼缝后向所述后衣片倒缝熨烫;将所述左侧后衣片、所述右侧后衣片分别锁边后,右侧后衣片折边贡针进行熨烫;将所述左侧后衣片与右侧后衣片拼缝后向左侧后衣片倒缝熨烫。该现有技术虽然解决了现有半里西服内里缝制粗糙不美观、缝口不均匀的问题,但是只是工艺上改良方案的一种,并未提供版型改良的相关方案,并未提供版型改良的相关方案去解决原色亚麻面料易绷丝、缩率不稳定且无胸衬支撑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色亚麻无里男西装及其制作方法。主旨是是采用创新的版型、工艺及缝制方法解决原色亚麻面料易绷丝且无胸衬支撑的性能,从而达到具有尺寸稳定、外观平整美观、穿着舒适环保通勤的成衣效果。
[0005]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原色亚麻无里男西装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
步骤1:选择包括原色亚麻在内的易绷丝面料和口袋布的面料备用;
[0007]
步骤2:平面制版及版型调整;
[0008]
步骤3:当版型调整完毕,进行立体剪裁,在实际人台上进行浮余量的微调使版型调整符合人体工学;
[0009]
步骤4:将裁剪并微调好后的成衣进行成衣缩率测试,将成衣缩率运用到实际版型中的各部位;
[0010]
步骤5:计算好缩率之后进行缝制细节工艺及辅料的选择;
[0011]
步骤6:确定好缝制细节工艺之后进行缝制;
[0012]
步骤7:将缝制完成的成衣与多片同种面料一起水洗;
[0013]
步骤8:将水洗完成的成衣进行成衣整理。
[0014]
优选地,步骤1中选择克重120-126g/m2的100%原色亚麻面料,口袋布采用丝绺有
45
°
斜度的水洗有机棉里。
[0015]
优选地,步骤2中的平面制版及版型调整包括大身前片样板利用省道转移的方法去掉多余的浮余量,使大身前片平整立体。浮余量根据面料厚度来计算,调整量在0.5-1.5cm之间。
[0016]
优选地,步骤2中的平面制版及版型调整还包括肩缝处去掉多余的浮余量,使肩部版型符合人体工学。浮余量根据面料厚度来计算,调整量在0.5-1.5cm之间。
[0017]
优选地,步骤2中的平面制版及版型调整还包括制作有纺衬样板,在大身前片样板中复制出来部分廓形作为有纺衬样板的版型。有纺衬是可水洗薄衬,专用于麻面料。
[0018]
优选地,步骤4中的成衣缩率通过简易缝制一件完整的成衣,将其与多片同种面料一起水洗,测量水洗后各部位的尺寸,将其与所对应的样板尺寸进行比较,计算出各部位的具体成衣缩率。
[0019]
优选地,步骤5中的缝制细节工艺选择开缝滚边及拷边开缝内折的工艺。工艺开缝设计是针对本发明中易绷丝的麻面料且为了大身正面无压线而指定,对于其他麻面料可以选用来去缝和正面有压线的埋夹缝。
[0020]
优选地,步骤5中的辅料选择针对开缝工艺中的斜衬能够选择任意斜度和宽度,采用牵带固定门襟、翻驳线、肩缝,同时采用有机棉裁剪出宽1cm和长16cm的两条直丝牵带暗压在前片肩缝缝头上。
[0021]
优选地,步骤6中的缝制,在缝制线迹上面线选择长丝线,暗缝线选择短丝线。
[0022]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原色亚麻无里男西装,包括大身前片、肩缝和有纺衬,所述有纺衬包括第一自行裁剪的有纺衬和第二自行裁剪的有纺衬,第一自行裁剪的有纺衬设置在第二自行裁剪的有纺衬外部;
[0023]
第二自行裁剪的有纺衬开始于翻驳线,结束于肩净线及袖窿净线,并覆盖整个胸部;原色亚麻无里男西装的版型设计为无大身里布、无胸衬、无垫肩和无袖棉条。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5]
1、本发明通过对版型调整确保在无大身里布、无胸衬、无垫肩和无袖棉的情况下达到立体美观的效果,解决了原色亚麻面料易绷丝、缩率不稳定且无胸衬支撑的技术问题。
[0026]
2、本发明通过对大身前片、肩缝浮余量的去除之后进行立体裁剪,设计出来的西装版型更加符合人体工学。
[0027]
3、本发明引入成衣缩率测试环节,将缩率运用到实际版型中的各个部位,使得成衣柔软、轻便、合身且洗后不会变形,具有稳定廓形,更加经久耐穿。
[0028]
4、本发明通过此采用开缝滚边或者拷边开缝内折的缝制工艺,使得针对面料结构比较松的包括原色亚麻在内的易绷丝面料更好缝制,并且避免了西装正面有压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9]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30]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版型调整方案示意图;
[0031]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自行裁剪有纺衬在前片中的运用示意图;
[0032]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含开缝滚边的无大身里布结构男西装的工艺指导示意图;
[0033]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拷边开缝内折的无大身里布结构男西装的工艺指导示意图;
[0034]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自行裁剪有纺斜衬在缝头上斜度和宽度的运用示意图;
[0035]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开缝拷边内折放大示意图;
[0036]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开缝滚边放大示意图。
[0037]
图中:
[0038]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0]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原色亚麻无里男西装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1]
步骤1:选择包括原色亚麻在内的易绷丝面料和口袋布的面料备用;
[0042]
步骤2:平面制版及版型调整,平面制版及版型调整包括大身前片样板利用省道转移的方法去掉多余的浮余量,使大身前片平整立体;肩缝处去掉多余的浮余量,使肩部版型符合人体工学;在大身前片样板中复制出来部分廓形作为有纺衬样板的版型。
[0043]
步骤3:当版型调整完毕,进行立体剪裁,在实际人台上进行浮余量的微调使版型调整符合人体工学;浮余量是将一块面料按照胸围线和前后中心线固定在人台上,在人体凸起的部位,以凸起点为圆心,四周会产生多余的空心量,此空心量称之为浮余量。
[0044]
步骤4:将裁剪并微调好后的成衣进行成衣缩率测试,将成衣缩率运用到实际版型中的各部位,成衣缩率通过简易缝制一件完整的成衣,将其与多片同种面料一起水洗,测量水洗后各部位的尺寸,将其与所对应的样板尺寸进行比较,计算出各部位的具体成衣缩率。
[0045]
步骤5:计算好缩率之后进行缝制细节工艺及辅料的选择,缝制细节工艺选择开缝滚边及拷边开缝内折的工艺;辅料选择针对开缝工艺中的斜衬能够选择任意斜度和宽度,采用牵带固定门襟、翻驳线、肩缝,同时采用有机棉裁剪出宽1cm和长16cm的两条直丝牵带暗压在前片肩缝缝头上。工艺开缝设计是针对本发明中易绷丝的麻面料且为了大身正面无压线而指定,对于其他麻面料可以选用来去缝和正面有压线的埋夹缝。
[0046]
拷边开缝内折302是将两块面料相拼的缝份熨烫成开缝,并将缝份两边拷边后内折,同时暗撬在缝份的外层进行固定隐藏,也可以在缝份的边口压线将内折边固定。
[0047]
开缝滚边301将两块面料相拼的缝份熨烫成开缝,并在缝份两边用布条包住缝份的毛边。
[0048]
步骤6:确定好缝制细节工艺之后进行缝制,在缝制线迹上面线选择长丝线,暗缝线选择短丝线。缝制线迹是将两片面料拼接后留下的缝纫线痕迹。
[0049]
步骤7:将缝制完成的成衣与多片同种面料一起水洗;
[0050]
步骤8:将水洗完成的成衣进行成衣整理。
[0051]
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原色亚麻无里男西装,包括大身前片、肩缝和有纺衬,有纺衬包括第一自行裁剪的有纺衬201和第二自行裁剪的有纺衬202,第一自行裁剪的有纺衬201设置在第二自行裁剪的有纺衬202外部;
[0052]
第二自行裁剪的有纺衬202开始于翻驳线204,结束于肩净线及袖窿净线,并覆盖整个胸部;原色亚麻无里男西装的版型设计为无大身里布、无胸衬、无垫肩和无袖棉条。
[0053]
本发明的优选例,作进一步说明。
[0054]
原色亚麻无里男西装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5]
步骤1:选择克重120-126g/m2为100%原色亚麻面料,选择丝绺有45
°
斜度的水洗有机棉里作为口袋布的面料。
[0056]
步骤2:大身前片样板利用省道转移的方法去掉多余的浮余量确保前片平整立体,针对本面料克重所处理的浮余量102为1cm,如图1所示;肩缝处去掉多余的肩部浮余量101为0.1-0.5cm,确保肩部符合人体工学,最终的平面样板廓形见图1中的实线区域,在大身前片样板中复制出来部分廓形作为有纺衬的版型。肩部浮余量101是指肩部无垫肩,所以在肩部会产生多余的量,这个多余的量根据垫肩的厚度而定。
[0057]
本发明中有纺衬版型有两层,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自行裁剪的有纺衬201和第二自行裁剪的有纺衬202。第二自行裁剪的有纺衬202的版型,其开始于翻驳线204,结束于肩净线及袖窿净线,并覆盖于整个胸部。同时,不同宽度牵带的运用:宽为1cm的第一直牵带203放置于前门襟及领圈处;宽为1.2cm的斜牵带205平行于翻驳线204;宽为0.5cm的第二直牵带207放置于袖窿处。宽为1cm长为16cm的40支棉里布放置于肩缝。当所有版型调整完毕,进行立体裁剪,在实际人台上进行浮余量的微调确保版型符合人体工学。翻驳线是将西装领前中部位外翻而产生的折痕。牵带是服装辅料的一种,为有纺布衬条,放置在袖窿、门襟边口、肩缝、领边口等部位,防止在缝纫过程中这些部位被拉伸变形。
[0058]
步骤3:简易缝制一件完整的成衣,将其与多片同种面料一起水洗,测量水洗后的衣长、肩宽、胸围、腰围、下摆,袖长,袖肥,袖口等部位的尺寸,将其与所对应的样板尺寸进行比较,计算出以上各部位的具体缩率,并将此缩率运用到实际版型中的各个部位。
[0059]
步骤4:本发明重点在于针对面料结构比较松的原色亚麻且为了正面无压线,所以在工艺上采用开缝的做法,主要包括:如图3所示,开缝滚边301,滚条为45
°
斜裁有机棉及拷边开缝内折302工艺。开缝滚边301和拷边开缝内折302上设置有拼缝403和暗翘边404。
[0060]
本发明针对开缝的做法,采用6
°
斜裁宽1.5cm和6
°
斜裁宽2.5cm的有纺衬,有纺衬宽度为401和有纺衬斜度为402粘合每一条开缝的缝头;采用第一直牵带203固定门襟、翻驳线204、肩缝,同时采用有机棉裁剪出宽1cm长16cm的两条直丝牵带暗压在前片肩缝缝头上,形成前肩拉里布条206,也就是在前片的肩缝处缝制一条宽1cm的里布(通常为40支有机棉)。
[0061]
步骤5:进行缝制设计,原色亚麻属于面料结构松的织物,在缝制线迹上选择:面线针距:3cm,10-11针,材质是30s(30支)长丝线;暗缝线针距:3cm,12-13针,材质是60s(60支)
短丝线;之后对左上袋唇、下摆、袖口、袖衩、后衩、贴袋口、口袋嵌条、开口袋位、上领面、上领里面、下领面、下领里面、内口袋嵌条、挂面、前门襟进行熨烫,材料是薄的有纺衬。
[0062]
步骤6:将最终的成衣与多片同种面料一起水洗。
[0063]
步骤7:对成衣进行整理,包括成衣熨烫、成衣质量检验和成衣尺寸核实。
[0064]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原色亚麻为面布,无大身里布男西装的制作方法,采用面料结构比较松且缩率不稳定的原色亚麻为原材料,使用无大身里布、无胸衬、无垫肩、无袖棉条的内部结构,在版型上去除多余的浮余量,采用丝绺有斜度的水洗有机棉里作为口袋布,运用自行裁剪的水洗有纺衬,同时通过成衣熨烫及水洗,精确的计算出各个部位的缩率,并在版型上调整每一片的尺寸,缝制过程中控制精确的缝制针距,从而达到具有尺寸稳定、外观平整美观、穿着舒适环保通勤的成衣效果。
[0065]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66]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