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病毒传播的渔夫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95187发布日期:2021-04-09 12:39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病毒传播的渔夫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帽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防病毒传播的渔夫帽。



背景技术:

渔夫帽是一种软棉质的帽子,具有一圈遮阳帽檐,可以盖得很深,是男女款式皆相同的帽类。渔夫帽多由涤纶等柔软布料制成,可折叠后收纳,携带方便,深受人们的喜爱。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内传播,在口罩、护目镜、手套等防护用品紧缺的情况下,人们开始有了对帽子、护面罩等的追求。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帽子与护面罩相结合的产品比较少,而且这类产品存在以下不足:

1、护面罩与帽子不可拆卸;

2、护面罩质地硬,不可收卷,占用空间大,不易于收纳;

3、渔夫帽的帽檐柔软,风一吹,护面罩就会被吹到脸部,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病毒传播的渔夫帽,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一帽两用,具有隔离飞沫、防病毒、防灰尘的功能,高清透明,视野清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防病毒传播的渔夫帽,包括用于戴入人头部的帽体、环绕设置在帽体戴入口边沿的帽檐、设置在帽檐前的护面罩,所述帽檐下表面设置有环状支撑板,所述环状支撑板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弹簧、压紧片,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环状支撑板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压紧片连接,所述环状支撑板上设置有可供护面罩插入的插口,所述插口与空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帽体内活动设置有两条绑带,可用于将渔夫帽固定好,防止风大被吹走,所述绑带上设置有护耳罩。通过护耳罩的设计,可以防止灰尘、沙子、病毒侵入耳朵。

优选的,所述环状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磁条,所述帽檐内设置有与第一磁条相匹配的第二磁条,所述环状支撑板通过第二磁条与第一磁条相吸的作用与帽檐实现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环状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刺面,所述帽檐的下表面设置有魔术贴毛面,所述环状支撑板通过魔术贴的作用与帽檐实现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环状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纽扣,所述帽檐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纽扣向匹配的扣环,所述环状支撑板通过纽扣与扣环相扣合的作用与帽檐实现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环状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子扣,所述帽檐的下表面设置有母扣,所述环状支撑板通过子扣与母扣相扣合的作用与帽檐实现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护面罩由厚度为0.2mm的tpu材质制成,高清透明,视野清晰,环保无异味,质地柔软,耐折耐刮。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需要护面罩时,将环状支撑板通过磁吸、魔术贴、暗扣或者纽扣固定到帽檐的下表面,再把护面罩展开,并将护面罩的顶端从环状支撑板的插口处插入,带上帽体,用两条绑带固定住即可。不需要护面罩时,将护面罩取出并收卷好,再把环状支撑板从帽檐下拆卸下来即可。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渔夫帽与护面罩巧妙的结合为一体,隔离飞沫,防病毒,防灰尘,赋予了渔夫帽新的用途,有效提高了渔夫帽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将护面罩与渔夫帽的连接结构设置成可拆卸的,且该连接结构的设置使得渔夫帽的硬度增加,防止风大而把护面罩吹到脸上影响使用,一帽两用,携带方便,易于收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一帽两用,具有隔离飞沫、防病毒、防灰尘的功能,高清透明,视野清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实施例一放大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另一放大图;

图5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帽体;2、帽檐;21、第二磁条;22、魔术贴毛面;23、扣环;24、母扣;3、护面罩;4、环状支撑板;41、空腔;42、压紧装置;421、弹簧;422、压紧片;43、插口;44、第一磁条;45、魔术贴刺面;46、纽扣;47、子扣;5、绑带;51、护耳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内、外等,仅是参考说明书附图1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仅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防病毒传播的渔夫帽,包括用于戴入人头部的帽体1、环绕设置在帽体1戴入口边沿的帽檐2、设置在帽檐2前的护面罩3,所述帽檐2下表面设置有环状支撑板4,所述环状支撑板4内设置有空腔41,所述空腔41内设置有压紧装置42,所述压紧装置42包括弹簧421、压紧片422,所述弹簧421的一端与环状支撑板4连接,所述弹簧421的另一端与压紧片422连接,所述环状支撑板4上设置有可供护面罩3插入的插口43,所述插口43与空腔41连通。

所述帽体1内活动设置有两条绑带5,可用于将渔夫帽固定好,防止风大被吹走,所述绑带5上设置有护耳罩51。通过护耳罩51的设计,可以防止灰尘、沙子、病毒侵入耳朵。

所述环状支撑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磁条44,所述帽檐2内设置有与第一磁条44相匹配的第二磁条21,所述环状支撑板4通过第二磁条21与第一磁条44相吸的作用与帽檐2实现可拆卸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环状支撑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刺面45,所述帽檐2的下表面设置有魔术贴毛面22,所述环状支撑板4通过魔术贴的作用与帽檐2实现可拆卸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环状支撑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纽扣46,所述帽檐2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纽扣46向匹配的扣环23,所述环状支撑板4通过纽扣46与扣环23相扣合的作用与帽檐2实现可拆卸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环状支撑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子扣47,所述帽檐2的下表面设置有母扣24,所述环状支撑板4通过子扣47与母扣24相扣合的作用与帽檐2实现可拆卸连接。

所述护面罩3由厚度为0.2mm的tpu材质制成,高清透明,视野清晰,环保无异味,质地柔软,耐折耐刮。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需要护面罩3时,将环状支撑板4通过磁吸、魔术贴、暗扣或者纽扣固定到帽檐2的下表面,再把护面罩3展开,并将护面罩3的顶端从环状支撑板4的插口43处插入,带上帽体1,用两条绑带5固定住即可。不需要护面罩3时,将护面罩3取出并收卷好,再把环状支撑板4从帽檐2下拆卸下来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病毒传播的渔夫帽,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戴入人头部的帽体、环绕设置在帽体戴入口边沿的帽檐、设置在帽檐前的护面罩,所述帽檐下表面设置有环状支撑板,所述环状支撑板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弹簧、压紧片,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环状支撑板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压紧片连接,所述环状支撑板上设置有可供护面罩插入的插口,所述插口与空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病毒传播的渔夫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内活动设置有两条绑带,所述绑带上设置有护耳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病毒传播的渔夫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磁条,所述帽檐内设置有与第一磁条相匹配的第二磁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病毒传播的渔夫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刺面,所述帽檐的下表面设置有魔术贴毛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病毒传播的渔夫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纽扣,所述帽檐的下表面设置有与纽扣向匹配的扣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病毒传播的渔夫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子扣,所述帽檐的下表面设置有母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病毒传播的渔夫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护面罩由tpu材质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帽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防病毒传播的渔夫帽,包括用于戴入人头部的帽体、环绕设置在帽体戴入口边沿的帽檐、设置在帽檐前的护面罩,所述帽檐下表面设置有环状支撑板,所述环状支撑板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弹簧、压紧片,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环状支撑板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压紧片连接,所述环状支撑板上设置有可供护面罩插入的插口,所述插口与空腔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一帽两用,具有隔离飞沫、防病毒、防灰尘的功能,高清透明,视野清晰。

技术研发人员:许志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匹克(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5
技术公布日:2021.04.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