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门禁卡的可穿戴设备及挂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3262发布日期:2020-12-25 08:05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带门禁卡的可穿戴设备及挂饰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网络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带门禁卡的可穿戴设备及挂饰。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门禁卡大都为独立的卡片、圆钮,或者通过门禁卡上的悬挂孔与钥匙挂件等挂在一起,这就会存在携带不方便、不美观或者易丢失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带门禁卡的可穿戴设备及挂饰。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带门禁卡的可穿戴设备,包括:

门禁卡,所述门禁卡的侧壁设置有凹槽;

可穿戴设备主体,所述可穿戴设备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门禁卡适配的卡孔;

其中,所述卡孔的侧壁卡合在所述门禁卡的凹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手表;

所述可穿戴设备主体包括表盘和连接在所述表盘两侧的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其中所述第一表带上设置有多个扣孔,所述第二表带上设置有所述卡孔;

所述门禁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上设置有扣盖;

其中,扣合所述第一表带和所述第二表带时,所述第一凸起穿过任一扣孔,使所述扣盖覆盖在所述扣孔的一侧,防止所述第一凸起从所述扣孔脱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手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项链,所述项链包括项圈和吊坠,所述卡孔设置在所述项链的吊坠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孔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适配的第二凸起;

其中,在所述第二凸起卡合在所述门禁卡的凹槽内时,所述门禁卡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卡孔周围的第一表面相接触且接触处无高低差,所述门禁卡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卡孔周围的第二表面相接触且接触处无高低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禁卡的两个端头中,一个端头比另一个端头粗。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带门禁卡的挂饰,包括:

门禁卡,所述门禁卡的侧壁设置有凹槽;

挂饰的主体,所述挂饰的主体包括挂绳和吊饰,所述吊饰上设置有与所述门禁卡适配的卡孔;

其中,所述卡孔的侧壁卡合在所述门禁卡的凹槽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带门禁卡的可穿戴设备及挂饰,可以将门禁卡固定在各种可穿戴设备上,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或者自己喜欢的可穿戴设备来携带该门禁卡,实现多种穿戴方式,同时降低门禁卡丢失概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带门禁卡的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门禁卡在两个方向上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带门禁卡的可穿戴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带门禁卡的手表处于扣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ab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带门禁卡的项链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门禁卡的可穿戴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饰的主体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提供一种带门禁卡的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可以是一些可以穿戴在用户身上的各种设备,示例的,该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手表、智能手环、项链等各种可以穿戴在用户身上的设备。

示例的,该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手表,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带门禁卡的手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可穿戴设备1包括门禁卡11和可穿戴设备主体12。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门禁卡在两个方向上的主视图,如图2所示,该门禁卡11的侧壁设置有凹槽111。

如图1所示,该可穿戴设备主体12上设置有与所述门禁卡11适配的卡孔121。如此,就可以将该门禁卡11安装至该可穿戴设备主体12的卡孔121处,该卡孔的侧壁会卡合在门禁卡的凹槽内。示例的,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带门禁卡的可穿戴设备的剖面示意图,可穿戴设备主体12的卡孔的侧壁1211如图3所示地卡合在该门禁卡11的凹槽111内。

这里,该可穿戴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手表,也可以是智能手环,还可以是项链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或者自己喜欢的可穿戴设备,并将该门禁卡安装在用户选择的可穿戴设备上。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用户在可穿戴设备上安装该门禁卡,该门禁卡的外壳可以是弹性材料,如此,用户就可以通过挤压该门禁卡,将该门禁卡的一端穿过卡孔,将卡孔的侧壁卡合在该门禁卡的凹槽内。当然,也可以是该卡孔周围的材料为弹性材料,如此,用户可以通过挤压该卡孔,将该门禁卡的一端穿过该卡孔,将卡孔的侧壁卡合在该门禁卡的凹槽内。

本实施例可以将门禁卡固定在各种可穿戴设备上,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或者自己喜欢的可穿戴设备来携带该门禁卡,实现多种穿戴方式,同时降低门禁卡丢失概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可穿戴设备为手表;如图1所示,所述手表包括表盘122和连接在所述表盘两侧的第一表带123和第二表带124,其中所述第一表带123上设置有多个扣孔1231,所述第二表带124上设置有所述卡孔121;如图2所示,所述门禁卡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112,所述第一凸起112上设置有扣盖113。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带门禁卡的手表处于扣合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ab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扣合所述第一表带123和所述第二表带124时,所述第一凸起112会穿过一合适的扣孔,使所述扣盖覆盖在所述扣孔的一侧,防止该第一凸起112从该扣孔处脱落出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该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手环,该手环可以是运动手环等智能手环,也可以是单纯的装饰手环,在此不做限制。

该手环可以是完整的闭环,此时,用户可以将该门禁卡安装至该手环的卡孔处,该卡孔的侧壁会卡合在门禁卡的凹槽内。当然,该手环也可以是通过卡扣扣合在一起的,类似图1和图4所示手表的手环,此时,该门禁卡可以如图2所示,设置有第一凸起112和扣盖113。这样,用户可以将门禁卡安装至该手环的卡孔处,该卡孔的侧壁会卡合在门禁卡的凹槽内,当用户穿戴该手环时,可以将第一凸起穿过手环上的扣孔,使所述扣盖覆盖在所述扣孔的一侧,防止该第一凸起从该扣孔处脱落出来,将手环两侧卡合形成环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带门禁卡的项链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可穿戴设备为项链,该项链包括项圈125和吊坠126,所述卡孔121设置在所述项链的吊坠126处。用户可以将该门禁卡11安装至该吊坠126的卡孔121处,该卡孔121的侧壁会卡合在门禁卡的凹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门禁卡的可穿戴设备的剖面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卡孔121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凹槽111适配的第二凸起1212;在所述第二凸起1212卡合在所述门禁卡11的凹槽111内时,所述门禁卡11的第一表面114与所述卡孔121周围的第一表面1213相接触且接触处无高低差,所述门禁卡11的第二表面115与所述卡孔121周围的第二表面1214相接触且接触处无高低差。

如此,该门禁卡11就可以完美地安装在该可穿戴设备的卡孔处,与可穿戴设备上的平面平齐,更加美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门禁卡的两个端头中,一个端头比另一个端头粗。示例的,如图2所示,门禁卡的两个端头凸起,在两个端头之间形成凹槽,该门禁卡11的一个端头116比另一个端头117粗。这里,在该门禁卡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时,可以如图2所示,在较细的另一个端头117上设置该第一凸起112,当然,也可以在较粗的端头上设置该第一凸起,在此不做限制。

如此,在安装该门禁卡时,可以让较细的端头穿过该卡孔,方便用户安装门禁卡。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带门禁卡的挂饰,如图2所示,所述门禁卡11的侧壁设置有凹槽111;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饰的主体的示意图,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饰的示意图,如图8和图9所示,该挂饰的主体13包括挂绳131和吊饰132,所述吊饰132上设置有与所述门禁卡适配的卡孔1321;其中,所述卡孔1321的侧壁卡合在所述门禁卡的凹槽内。该吊饰132可以是图8所示的环饰,也可以是图9所示的软胶套。用户可以选择喜欢的该挂饰,将带门禁卡的该挂饰挂在包包上携带。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