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部防护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19678发布日期:2021-04-27 14:28阅读:66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部防护用具。


背景技术:

2.在临床或实验过程中,由于普通口罩、普通医用外科口罩以及防护口罩佩戴时间不同,这些口罩的耳绳对耳部产生不同程度的压痕,若佩戴时间过长,对耳朵不仅产生压痕,更易形成挫伤,损伤皮肤。目前市场上有一种简易的护耳产品,但该产品的缺点在于无法确保在手术室、防护服内佩戴使用时不滑脱。对于手术时间可达2h以上的高强度手术来说,医护人员佩戴口罩时不能用手随便触摸非手术区域,而简易护耳产品存在滑脱掉落的风险,影响口罩的安全佩戴。对于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来说,严密的防护服更不能用手去纠正滑脱掉落的简易护耳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目前产品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部防护用具,可有效减少口罩耳绳对佩戴者耳部的勒痛感,同时挂钩部位可以有效减少佩戴使用过程中的滑脱情况。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耳部防护用具,包括耳部贴靠区、头部贴靠区、耳绳凹槽、挂钩,所述耳绳凹槽位于耳部贴靠区与头部贴靠区内部连接处,所述挂钩与耳部贴靠区上端相连接。
6.优选地,耳部贴靠区与耳背部贴靠。
7.优选地,头部贴靠区与头部贴靠。
8.优选地,耳绳凹槽可将口罩耳绳包裹在凹槽内,减少耳绳的左右摆动,耳绳凹槽与耳壳贴合。
9.优选地,挂钩与耳部贴靠区上端相连接,可通过挂钩勾住耳朵上部实现防滑脱效果。
10.优选地,所用材料为医用高分子材料,所述材料厚度为0.2

3mm,长度为3

10cm。
11.优选地,该防护用具可通过环氧乙烷、射线或紫外线照射方法、高温湿热法进行灭菌,或通过酒精消毒、巴氏消毒法进行消毒,或不进行灭菌,直接佩戴使用。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部防护用具,与人体耳后结构相匹配,可以耳部防护用于与人体耳后更贴合,实现对耳壳的保护,并减少滑脱情况。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14.图1为一种耳部防护用具示意图;
15.图2为一种耳部防护用具侧视图;
16.图3为一种耳部防护用具俯视图。
17.其中,1为耳部贴靠区,2为头部贴靠区,3为耳绳凹槽,4为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操作方便、可经消毒、灭菌或直接使用的一种耳部防护用具。
20.实施例1一种耳部防护用具
21.一种耳部防护用具,如图1所示,该耳部防护用具含有耳部贴靠区1、头部贴靠区2、耳绳凹槽3、挂钩4,图2所示为该耳部防护用具俯视图。该耳部防护用具的材料为水凝胶,厚度为0.2mm,长度为4 cm。
22.将耳部防护用具开包装后处于备用状态。使用时,先将挂钩4勾在耳朵上边缘处,再将耳部贴靠区1和头部贴靠区2分别贴在耳朵背部和头部,最后佩戴上口罩后,将口罩耳绳塞入耳绳凹槽3处。
23.实施例2一种耳部防护用具
24.一种耳部防护用具,如图1所示,该耳部防护用具含有耳部贴靠区1、头部贴靠区2、耳绳凹槽3、挂钩4,图2所示为该耳部防护用具俯视图。该耳部防护用具的材料为硅胶,厚度为2mm,长度为6cm。
25.将口罩耳绳塞入耳绳凹槽3处,将耳部防护用具放在耳后,使耳部贴靠区1和头部贴靠区2分别贴在耳朵背部和头部,最后将耳朵上边缘放在耳部防护用具的挂钩4处,使挂钩勾住耳朵上边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