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折伞中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1654发布日期:2021-02-20 20:1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六折伞中棒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使用的伞具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多折伞中棒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0002]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五折伞中棒由5节管件套接而成,管件之间设有嵌件空腔用于设置防止管件脱节的挡位件。为了减小伞具折叠后的长度从而方便放入小包中随身携带,可以通过增加管件的节数来实现减短收伞后的伞中棒长度的效果。例如,可以将现有技术的多折伞中棒改为由6节管件套接而成,但是,如果在5节管件套接的基础上再增加1节管件,按照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则需要在内管1上开设一个嵌件空腔,而结果就会使内管1的重心分布不均匀进而影响其平衡,造成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收伞后伞中棒长度更短的六折伞中棒。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六折伞中棒,由六节管件滑动套接而成,所述管件从外至内依次为:外管、第一中管、第二中管、第三中管、第四中管和内管;从横向截面看,在相邻的两管件之间具有至少一个可容纳防止管件脱节的挡位件的嵌件空腔,其特征在于:
[0005]
所述第三中管和第四中管的横截面在位置对应处各设有一条直线边,该第三中管的直线边与其外层管件之间形成所述嵌件空腔,该第四中管的直线边与其内层管件之间形成所述嵌件空腔。
[0006]
所述外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0007]
所述内管的横截面呈中心对称的形状。
[0008]
所述第一中管的横截面具有一个内凹位,所述第二中管的横截面具有两个径向相对的内凹位,所述第三中管的横截面具有两个径向相对的内凹位和一条直线边,所述第四中管的横截面具有三个内凹位和一条直线边,所述内管的横截面具有四个中心对称分布的内凹位;
[0009]
所述第二中管的其中一个内凹位与所述第一中管的内凹位的位置对应且形状匹配,所述第三中管的两个内凹位分别与所述第二中管的两个内凹位的位置对应且形状匹配、第三中管的直线边位于其两个内凹位的一侧,所述第四中管的其中两个内凹位及直线边分别与所述第三中管的两个内凹位和直线边位置对应且形状匹配、剩余一个内凹位设于其直线边的另一侧,所述内管的其中三个内凹位分别与第四中管的三个内凹位的位置对应且形状匹配。
[0010]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在第三中管上设直线边并与第二中管配合形成一个嵌件空腔,在第四中管上设直线边并与内管配合形成一个嵌件空腔合,避免了以传统方式增加管件数量至6折时,设置嵌件空腔会导致需要调整内管的形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减
小了收伞后的伞中棒长度,使伞具收伞长度更短,更加方便携带,同时能保持内管平衡。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现有的五折伞中棒的径向剖面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六折伞中棒折叠状态下的横向剖面图;
[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管2的径向剖面图;
[0014]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中管3的径向剖面图;
[0015]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中管4的径向剖面图;
[0016]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三中管5的径向剖面图;
[0017]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四中管6的径向剖面图;
[0018]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管7的径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0020]
如图2所示,六折伞中棒由六节管件滑动套接而成,从外至内依次为:外管2、第一中管3、第二中管4、第三中管5、第四中管6和内管7。为了防止管件在使用中发生脱节,在相邻的管件之间设置具有限位作用的挡位件。因此,在相邻的两节管件之间均设有一个嵌件空腔用于容纳挡位件。
[0021]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外管2的横截面为圆形,也可以设置为圆形之外的其他形状(如多边形)。
[0022]
如图4所示,第一中管3的横截面具有一个内凹位31,该内凹位31与外管2的管件内壁之间形成一个嵌件空腔。
[0023]
如图5所示,第二中管4的横截面具有两个径向相对的内凹位41。其中一个内凹位与第一中管3的内凹位31的位置对应且形状匹配、另一个内凹位与第一中管3的管件内壁之间形成一个嵌件空腔。
[0024]
如图6所示,第三中管5的横截面具有两个径向相对的内凹位51,第三中管5的两个内凹位分别与第二中管4的两个内凹位41的位置对应且形状匹配。此外,第三中管5的横截面还具有一条直线边52,该直线边52位于第三中管5的两个内凹位51的一侧并与第二中管4的管件内壁之间形成一个嵌件空腔。
[0025]
如图7所示,第四中管6的横截面具有三个内凹位61和一条直线边62,其中两个内凹位及直线边62分别与第三中管5的两个嵌件空腔51和直线边52位置相对应且形状匹配。剩余的一个内凹位设置在第四中管6的直线边62的另一侧,该内凹位与第三中管5的管件内壁之间形成一个嵌件空腔。
[0026]
如图8所示,内管7的横截面具有四个中心对称分布的内凹位71,其中三个内凹位分别与第四中管6的三个内凹位61的位置对应且形状匹配,剩余一个内凹位与第四中管6的管件内壁之间形成一个嵌件空腔。其中,内管7的横截面形状优选呈中心对称的形状,但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形状。
[002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