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透光遮阳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9629发布日期:2021-02-03 20:23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透光遮阳雨伞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伞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面透光遮阳雨伞。


背景技术:

[0002]
在夏季时,出门都会携带一种晴雨两用的太阳伞,由于这类的太阳伞都涂油黑色涂层,伞面会阻挡视线,当出现暴雨天气时,人们都会将雨伞压的很低,来避免被淋湿,但这样由于伞面不透光,这样人们在行走时,就无法观察到路面的状况,存在安全隐患,实用性不强,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透光遮阳雨伞,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伞面不透光,这样人们在行走时,就无法观察到路面的状况,存在安全隐患,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透光遮阳雨伞,包括伞杆、第一伞面和第二伞面,所述伞杆的顶端从第一伞面和第二伞面中心处穿过,且伞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套有第二旋转环和第一旋转环,并且第二旋转环和第一旋转环相对的伞杆外壁上开设有第二旋转槽和第一旋转槽,所述第一伞面和第二伞面外圈通过弹性绳固定粘接连接,且第一伞面的内圈与伞杆之间密封粘接,所述第二伞面和第一伞面均涂覆有黑色涂层,且第二伞面的内圈与第二旋转环的外壁密封粘接,所述第一旋转环和第二旋转环内圆壁与伞杆之间均为滚动轴承活动连接,且第一旋转环和第二旋转环内圆壁均焊接连接有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分别通过第一旋转槽和第二旋转槽插入至伞杆内,且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插入至伞杆内的一端均与连接杆焊接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伞杆的内壁滚动轴承活动连接。
[0005]
优选的,所述第一伞面和第二伞面上的黑色涂层均呈扇形分布,且黑色涂层分布弧度为90
°
,并且第一伞面和第二伞面上的黑色涂层呈交错式分布。
[0006]
优选的,所述第一伞面和第二伞面为透明布料材质,且第二伞面与第一伞面的顶面相贴合。
[0007]
优选的,所述弹性绳在第二伞面上环形分布有四个,且弹性绳最大拉伸长度为第二伞面外圈周长的四分之一。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环和第二旋转环横截面呈圆环状,且第一旋转环的外壁呈磨砂状。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槽和第二旋转槽的横截面呈扇形,且第一旋转槽和第二旋转槽的弧度为90
°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双面透光遮阳雨伞的伞面由第一伞面和第二伞面,在正常使用时,第一伞面和第二伞面上的黑色涂层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伞
面,这样起到遮挡太阳光的效果,当雨天时,可以将第二伞面转动90
°
,继而使得第一伞面和第二伞面上的黑色涂层重叠,由于第一伞面和第二伞面本身为透明材质,这样人们压低雨伞行走时,不仅可以避免被雨水淋湿,而且可以透过伞面看清楚路面的状况,杜绝安全隐患,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伞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伞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伞杆、第一旋转环和第二旋转环的正视纵剖结构示意图;
[0016]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伞杆和第一旋转环俯视横剖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1、伞杆,2、第一伞面,3、第二伞面,4、弹性绳,5、第一旋转环,6、第一旋转槽,7、第一转动杆,8、连接杆,9、第二旋转环,10、第二旋转槽,11、第二转动杆,12、黑色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面透光遮阳雨伞,包括伞杆1、第一伞面2和第二伞面3,伞杆1的顶端从第一伞面2和第二伞面3中心处穿过,且伞杆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套有第二旋转环9和第一旋转环5,并且第二旋转环9和第一旋转环5相对的伞杆1外壁上开设有第二旋转槽10和第一旋转槽6,第一伞面2和第二伞面3外圈通过弹性绳4固定粘接连接,且第一伞面2的内圈与伞杆1之间密封粘接,第二伞面3和第一伞面2 均涂覆有黑色涂层12,且第二伞面3的内圈与第二旋转环9的外壁密封粘接,第一旋转环5和第二旋转环9内圆壁与伞杆1之间均为滚动轴承活动连接,且第一旋转环5和第二旋转环9内圆壁均焊接连接有第一转动杆7和第二转动杆11,第一转动杆7和第二转动杆11分别通过第一旋转槽6和第二旋转槽 10插入至伞杆1内,且第一转动杆7和第二转动杆11插入至伞杆1内的一端均与连接杆8焊接连接,连接杆8的两端分别与伞杆1的内壁滚动轴承活动连接。
[0020]
第一伞面2和第二伞面3上的黑色涂层12均呈扇形分布,且黑色涂层12 分布弧度为90
°
,并且第一伞面2和第二伞面3上的黑色涂层12呈交错式分布,这样第一伞面2和第二伞面3上的黑色涂层12错开分布,使得两者上的黑色涂层12组合成一个360
°
分布,从而可以形成伞面,可以将太阳光遮挡住,结构合理。
[0021]
第一伞面2和第二伞面3为透明布料材质,且第二伞面3与第一伞面2 的顶面相贴合,当第一伞面2和第二伞面3上的黑色涂层12重叠时,第一伞面2和第二伞面3透明的部分就会重叠,这样通过透明的部分可以观察到外界的情况,可以提高人们打伞行走的安全性。
[0022]
弹性绳4在第二伞面3上环形分布有四个,且弹性绳4最大拉伸长度为第二伞面3外圈周长的四分之一,第二伞面3通过弹性绳4与第一伞面2连接为一体,这样第二伞面3可以
随着第一伞面2同步收起或者撑开,同时弹性绳4会随着第二伞面3旋转而拉伸,且弹性绳4的拉伸量设计,使其不会被拉伸断裂。
[0023]
第一旋转环5和第二旋转环9横截面呈圆环状,且第一旋转环5的外壁呈磨砂状,第一旋转环5和第二旋转环9的结构设计,使得两者可以在伞杆1 上旋转,磨砂状设计,可以提高第一旋转环5与手指指甲的摩擦力,便于转动第一旋转环5。
[0024]
第一旋转槽6和第二旋转槽10的横截面呈扇形,且第一旋转槽6和第二旋转槽10的弧度为90
°
,第一旋转槽6和第二旋转槽10的结构设计,使得第一转动杆7和第二转动杆11只能旋转90
°
,进而使得第二伞面3只能转动90
°
,这样可以保证旋转后的第二伞面3与第一伞面2上的黑色涂层12可以重叠。
[0025]
工作原理:当雨天需要压低雨伞行走时,可以用手指滑动第一旋转环5,使得第一旋转环5在伞杆1上旋转,第一旋转环5旋转时,可以带动第一转动杆7在第一旋转槽6内转动,进而第一转动杆7通过连接杆8带动第二转动杆11在第二旋转槽10内旋转,第二转动杆11可以带动第二旋转环9转动,第二旋转环9转动时,可以使得第二伞面3旋转90
°
,这样第二伞面3和第一伞面2上的黑色涂层12重叠,从而人们可以通过第一伞面2和第二伞面3 观察到前方的路况。
[002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