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垫及一种鞋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95421发布日期:2021-04-09 12:39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鞋垫及一种鞋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鞋垫及一种鞋子。



背景技术:

鞋垫已经成为了一双鞋的重要组成部分,鞋垫具有一定弹性,通常设置在鞋体腔体的底部,可以为人体足部提供良好的缓冲,避免双脚直接承受鞋底传递的压力。而由于人体的足部的骨骼结构,在站立时,足部仅仅跟骨结节及第一、第五跖骨头三处着地,共同承受全身的重量,而且人体的足跟左右两侧的受力并不均匀,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容易造成足跟的疲劳,甚至疼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鞋垫,其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和具有平衡足跟行走时压力的作用,而且造型上更加符合人体足部,穿着时更加舒适。

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鞋垫,包括依次布置的鞋垫前段、鞋垫中段以及鞋垫后段,所述鞋垫前段、所述鞋垫中段以及所述鞋垫后段的厚度按依次布置的方向逐渐增加,在所述鞋垫前段和所述鞋垫后段的下端面设置有透气网垫用于增加鞋垫透气性,所述鞋垫中段的两侧向上翘起形成第一上翘部和第二上翘部,其中所述第一上翘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上翘部的高度,所述第一上翘部用于贴合人体足部的内侧足弓,所述第二上翘部用于贴合人体足部的外侧足弓;所述透气网垫开设有多个用于透气的网孔,所述透气网垫包括位于所述鞋垫前段的下端面的头部透气网垫和所述鞋垫后段的下端面的尾部透气网垫;一支撑垫块设置在所述鞋垫后段的下端面的所述尾部透气网垫的下方,所述支撑垫块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上翘部的一侧,所述支撑垫块仅覆盖一部分所述尾部透气网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细化和改进,所述支撑垫块突出于所述鞋垫后段的下端面的所述透气网垫,且所述支撑垫块覆盖所述鞋垫后段的下端面的透气网垫三分之一的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细化和改进,在所述鞋垫前段与所述鞋垫中段之间的上端面向上隆起形成一足心按摩凸起用于按摩足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细化和改进,在所述第一上翘部外侧设置有凹凸不平的摩擦部,所述摩擦部用于增加所述鞋垫与鞋体内部的鞋面的摩擦以防止鞋垫打滑错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细化和改进,所述第一上翘部朝向所述鞋垫中段的中部方向内凹形成一弧型曲面以形成符合人体足部的内侧足弓的轮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细化和改进,所述鞋垫中段的中部的下端面开设有防滑条纹,所述防滑条纹沿所述鞋垫中段的延伸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头部透气网垫和所述尾部透气网垫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细化和改进,在所述鞋垫后段的外壁上开设有一腔体,一增高垫块可嵌置于所述腔体内,其中所述增高垫块的硬度大于所述鞋垫前段、所述鞋垫中段以及所述鞋垫后段的材料硬度,且所述鞋垫前段、所述鞋垫中段以及所述鞋垫后段为弹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鞋子,包括鞋底和与所述鞋底上端面边缘连接的鞋帮,所述鞋底和所述鞋帮连接形成一用于容纳人体足部的空腔,还包括具有上述结构的鞋垫,所述鞋垫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且所述鞋垫的下表面与所述鞋底的上表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鞋垫中,在鞋垫前、后段设置了透气网垫增加了整体鞋垫的透气性,第一、第二上翘部的贴合人体的足弓,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性。此外,所设置的支撑垫块设置在靠近第一上翘部的一侧,也就是位于人体足跟的内侧,由于通常是足跟外侧受力,足跟内侧并不直接受力,造成足跟受到的压力分布不均,足跟外侧所受压强大,容易造成疲劳和疼痛,通过设置在对应人体足跟内侧位置的支撑垫块可以为足跟内侧提供一定支撑,进而平衡足跟内外侧在行走时压力,缓解足跟外侧的疲劳和疼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鞋垫在俯视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鞋垫在仰视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鞋垫在后视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其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所示:

a-鞋垫;10-鞋垫前段;101-头部透气网垫;20-鞋垫中段;201-第一上翘部;202-第二上翘部;203-摩擦部;204-足心按摩凸起;30-鞋垫后段;301-增高垫块;302-尾部透气网垫;303-支撑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下,将结合一具体实施例及其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鞋垫进行更详细的阐述。

如图1,一种鞋垫a包括鞋垫前段10、鞋垫中段20以及鞋垫后段30,其中鞋垫前段10、鞋垫中段20以及鞋垫后段30的厚度按依次布置的方向逐渐增加,分别适配于人体的前足脚掌、足弓和足跟。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在鞋垫前段10和鞋垫后段30的下端面设置有透气网垫用于增加鞋垫透气性。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细化和改进,透气网垫开设有多个用于透气的网孔以便整个鞋垫周围的空气流动通,透气网垫包括位于鞋垫前段10的下端面的头部透气网垫101和鞋垫后段30的下端面的尾部透气网垫302。

再参照图1,在鞋垫前段10与鞋垫中段20之间的上端面向上隆起形成一足心按摩凸起204用于按摩足心。

继续参照图1,鞋垫中段30的两侧向上翘起形成第一上翘部201和第二上翘部20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其中第一上翘部201的高度高于第二上翘部202的高度,第一上翘部201用于贴合人体足部的内侧足弓,第二上翘部202用于贴合人体足部的外侧足弓。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上翘部201朝向鞋垫中段20的中部方向内凹形成一弧型曲面以更加形成符合人体足部的内侧足弓的轮廓。

如图2所示,在第一上翘部201外侧设置有多个凹凸不平的摩擦部203,摩擦部203用于增加鞋垫与鞋体内部的鞋面的摩擦以防止鞋垫打滑错位。

继续参照图2,鞋垫中段20的中部的下端面开设有多条防滑条纹以增加鞋垫与鞋体内部表面的摩擦力,防滑条纹沿鞋垫中段20的延伸方向设置且位于头部透气网垫101和尾部透气网垫302之间。

继续参照图2,一支撑垫块303设置在鞋垫后段30的下端面的透气网垫下方,支撑垫块303设置在靠近第一上翘部201的一侧,支撑垫块303仅覆盖一部分所述尾部透气网垫。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垫块303突出于鞋垫后段30的下端面的尾部透气网垫302,且支撑垫块303覆盖尾部透气网垫302三分之一的面积。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垫块303的硬度大于鞋垫后段30的硬度以为人体足跟提供支撑,且支撑垫块303突出高于所述尾部透气网垫302的表面,其形状与人体内侧足跟的形状相适配。

如图1至图3所示,在鞋垫后段30的外壁上开设有一腔体(未示出),一增高垫块301可嵌置于该腔体内,其中增高垫块301的硬度大于鞋垫前段10、鞋垫中段20以及鞋垫后段30的材料硬度,且鞋垫前段10、鞋垫中段20以及鞋垫后段30为弹性材料制成。通过设置不同高度规格的增高垫块301,如1cm,3cm,5cm等等,由于鞋垫有弹性,选定后的增高垫块301可以嵌置于腔体内部起到相应的内增高作用,且增高垫块301不直接与人体接触不适感较低又可拆卸更换,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鞋子,包括有上述结构的鞋垫。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鞋垫中,在鞋垫前、后段10、30设置了透气网垫增加了整体鞋垫的透气性,第一上翘部201和第二上翘部202贴合人体的足弓,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性。此外,所设置的支撑垫块303设置在靠近第一上翘部的一侧,也就是位于人体足跟的内侧,由于通常是足跟外侧受力,足跟内侧并不直接受力,造成足跟受到的压力分布不均,足跟外侧所受压强大,容易造成疲劳和疼痛,通过设置在对应人体足跟内侧位置的支撑垫块303可以为足跟内侧提供一定支撑,进而平衡足跟内外侧在行走时压力,缓解足跟外侧的疲劳和疼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