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绒拉架婴童内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48897发布日期:2021-04-06 12:0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羊绒拉架婴童内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童内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羊绒拉架婴童内衣。



背景技术:

羊绒拉架面料较于普通的羊绒面料而言,其伸阔性能比较好,比较容易保型,不易起皱,这样使得其不易变形,具有较为持久的美观性,并且这种面料在手感等方面优异,柔软而平滑,有利于保护肌肤,加上其弹性好,所以用来作为贴身服饰会感觉很舒适合身,由于羊绒拉架面料具备上述优点,因此被许多服装厂家用来制作婴童内衣。传统羊绒拉架婴童内衣的衣袖在被挽起之后,很容易就会被好动的婴童扯下或者在活动过程中抖落,造成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羊绒拉架婴童内衣,该种羊绒拉架婴童内衣的衣袖在被挽起之后,不易被婴童扯下并且也不易在婴童活动的过程中抖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羊绒拉架婴童内衣,包括衣服本体,所述衣服本体上设有连体的两个衣袖和两个裤腿,所述衣服本体正面的中部设有从胯部延伸至领口处的开口,沿着该开口的长度方向等距均匀设有若干个可将该开口封闭起来的纽扣,每个所述衣袖远离所述衣服本体的一端均同轴固定连接有弹性袖口,且每个所述衣袖上均沿轴向开设有若干穿插孔,该若干所述穿插孔分成两排且等距均匀排布,每个所述衣袖上均通过其上面的若干所述穿插孔穿插设置有两根拉扯带,所述拉扯带靠近所述弹性袖口的一端从所述衣袖的内部穿出,所述拉扯带远离所述弹性袖口的一端绑有外径大于所述穿插孔内径的限位结,所述拉扯带远离所述衣袖轴心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相互配合使用的a活动连接件和若干b活动连接件,其中所述a活动连接件设在所述拉扯带靠近所述弹性袖口且从所述衣袖内伸出的一端,若干所述b活动连接件等距均匀排布在所述a活动连接件与所述限位结之间,并且所述a活动连接件的尺寸大小大于所述穿插孔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袖口呈碗状,可完全外翻。

进一步的,最靠近所述弹性袖口的所述穿插孔距离所述弹性袖口与所述衣袖连接处的长度小于所述弹性袖口沿轴向延伸的长度。

进一步的,两根所述拉扯带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拉扯带为不带弹性的纯棉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a活动连接件和所述b活动连接件是构成四合扣的公扣和母扣,或者是构成魔术贴的圆毛面和刺毛面。

进一步的,所述拉扯带上所述限位结所在的一端从所述衣袖的内部向外穿出。

进一步的,所述拉扯带靠近所述弹性袖口的端部距所述a活动连接件有3厘米到5厘米的距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种羊绒拉架婴童内衣,通过一手拉动拉扯带,另一手将衣袖向上撸起,使衣袖收缩挽起,再通过拉扯带上的a活动连接件与b活动连接的相互配合,实现对拉扯带的定位,从而实现对衣袖挽起状态的固定,并且将衣袖挽起之后,通过外翻弹性袖口,利用弹性袖口对拉扯带的拉扯端进行隐藏,防止婴童触摸该位置,从而实现衣袖在被挽起之后,不易被婴童扯下并且也不易在婴童活动的过程中抖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衣袖放下时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a处的放大剖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衣袖挽起时的整体结构图;

图4为图3b处的放大剖面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拉扯带的局部轴测图。

图中:1、衣服本体;2、衣袖;3、裤腿;4、纽扣;5、弹性袖口;6、拉扯带;601、a活动连接件;602、b活动连接件;603、限位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羊绒拉架婴童内衣,包括衣服本体1,衣服本体1上设有连体的两个衣袖2和两个裤腿3,衣服本体1正面的中部设有从胯部延伸至领口处的开口,沿着该开口的长度方向等距均匀设有若干个可将该开口封闭起来的纽扣4,每个衣袖2远离衣服本体1的一端均同轴固定连接有弹性袖口5,弹性袖口5呈碗状,可完全外翻,该形状在外翻之后,其内部会留有空腔,且每个衣袖2上均沿轴向开设有若干穿插孔,该若干穿插孔分成两排且等距均匀排布,每个衣袖2上均通过其上面的若干穿插孔穿插设置有两根拉扯带6,拉扯带6靠近弹性袖口5的一端从衣袖2的内部穿出,拉扯带6远离弹性袖口5的一端绑有外径大于穿插孔内径的限位结603,拉扯带6远离衣袖2轴心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相互配合使用的a活动连接件601和若干b活动连接件602,其中a活动连接件601设在拉扯带6靠近弹性袖口5且从衣袖2内伸出的一端,若干b活动连接件602等距均匀排布在a活动连接件601与限位结603之间,并且a活动连接件601的尺寸大小大于穿插孔的内径。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需要将衣袖2挽起时,通过一手拉动拉扯带6靠近弹性袖口5的一端,另一手将衣袖2沿拉扯带6的长度方向向上撸起,使衣袖2被收缩挽起,此时,拉扯带6上有许多b活动连接件602从最靠近弹性袖口5的穿插孔内被向外扯出,a活动连接件601通过与这些被扯出的b活动连接件602相互配合连接,使拉扯带6被扯出的部分无法再回缩至衣袖2内,实现对拉扯带6的定位,从而实现对衣袖2挽起状态的固定,a活动连接件601与越靠近自己的b活动连接件602配合连接则衣袖2被挽起的程度越小,a活动连接件601与越远离自己的b活动连接件602配合连接则衣袖2被挽起的程度越大,由此来控制衣袖2被挽起的程度,待完成对衣袖2的调节之后,将弹性袖口5完全翻开,借助弹性袖口5对拉扯带6的拉扯端进行包裹隐藏(即如图4所示状态),防止婴童触摸该位置,从而实现衣袖2在被挽起之后,不易被婴童扯下并且也不易在婴童活动的过程中抖落。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4所示,最靠近弹性袖口5的穿插孔距离弹性袖口5与衣袖2连接处的长度小于弹性袖口5沿轴向延伸的长度,这样确保了在弹性袖口5被完全翻开之后,能够如图4所示完全覆盖拉扯带6的拉扯端,实现对拉扯带6拉扯端的隐藏。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3所示,两根拉扯带6对称设置,确保衣袖2能够被稳固挽起,并且挽起的过程也更加流畅。

进一步的,拉扯带6为不带弹性的纯棉材质,纯棉材质比较亲肤,适合婴童使用,而不带弹性的材质则能够防止拉扯带6在被拉扯的过程中不慎弹伤婴童的皮肤。

进一步的,a活动连接件601和b活动连接件602是构成四合扣的公扣和母扣,或者是构成魔术贴的圆毛面和刺毛面,或者是其它可相互活动配合使用的组件。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4所示,拉扯带6上限位结603所在的一端从衣袖2的内部向外穿出,实现将限位结603设在衣袖2的外部,防止限位结603与婴童皮肤直接接触而造成不舒服。

进一步的,拉扯带6靠近弹性袖口5的端部距a活动连接件601有3厘米到5厘米的距离,用于为拉动拉扯带6的手指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间。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