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开收控制装置

文档序号:24595632发布日期:2021-04-09 12:39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开收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歇式遮阳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开收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商用茶歇式遮阳伞应运而生,如在室外茶歇,室外餐饮,室外休闲等方面,茶歇式遮阳伞起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为人们提供可在户外工作娱乐休闲遮阳的空间。但是普通茶歇式遮阳伞伞杆的固定方式单一,无法随着太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转变角度。由于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茶歇式遮阳伞也需要不断调整伞面角度以提供更大遮光面积,因此,就需要在茶歇式遮阳伞上安装相关装置来完成转向目的。同时由于茶歇式遮阳伞体积较大,开收伞面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也需要额外的装置实现。而想要实现两者的功能,需要使用两种不同的装置,使得伞体结构复杂,空间占用体积变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茶歇式遮阳伞转向和开收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开收控制装置,能够通过转向开收模块完成伞面的转向功能和开收功能,既省力又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开收控制装置,应用于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和开收,所述转向开收控制装置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内设有与茶歇式遮阳伞的伞杆配合的上伞杆套,所述上伞杆套的下端连接有下伞杆柱,所述上伞杆套和下伞杆柱之间设置有转向开收模块;

所述转向开收模块包括位于上伞杆套和下伞杆柱之间的大滑轮和穿设于大滑轮并贯穿装置壳体的转轴;

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一传动单元和第二传动单元,所述第一传动单元与大滑轮相对应,所述上伞杆套的下端设有与第二传动单元相对应的传动件;

所述大滑轮上设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连接茶歇式遮阳伞的伞面骨架。

可选的,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包括围绕转轴的轴向设置的多个第一啮齿,所述大滑轮的中部设有与多个第一啮齿相对应的多个第一齿槽,横向拉动转轴的位置,可以使多个第一啮齿与多个第一齿槽相互嵌合,在多个第一啮齿与多个第一齿槽相互嵌合的情况下,转动转轴即可带动大滑轮转动,实现茶歇式遮阳伞的开收。

可选的,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包括围绕转轴的轴向设置的多个第二啮齿,所述传动件包括与多个第二啮齿相对应的多个第二齿槽,横向拉动转轴的位置,可以使多个第二啮齿与多个第二齿槽相互嵌合,在多个第二啮齿与多个第二齿槽相互嵌合的情况下,转动转轴即可带动上伞杆套的转向,进而实现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

可选的,所述装置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上端均设有用于对上伞杆套的转动方向进行限制的限位边,即对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以避免大幅度转向引起的茶歇式遮阳伞弯折损坏。

可选的,所述转向开收模块还包括转向锁定单元;

所述转向锁定单元包括转向阻件和用于对转向阻件进行按压的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设于装置壳体上;

所述下伞杆柱的上端设有用于安装转向阻件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有弹性件,所述转向阻件的上端与上伞杆套的下端之间设有卡合组件,卡合组件在按键组件的作用下,实现卡合或脱离的功能,即实现转向阻件的上端与上伞杆套的下端相互卡合或相互脱离的功能,以实现对上伞杆套的转向锁定或解锁。

可选的,所述卡合组件包括设于转向阻件上端的第三啮齿和设于上伞杆套下端的第四啮齿,所述第三啮齿和第四啮齿相互卡合或脱离,当第三啮齿和第四啮齿相互卡合时,对上伞杆套的转向进行锁定,当第三啮齿和第四啮齿相互脱离时,可对上伞杆套进行转向操作。

可选的,所述按键组件包括设于装置壳体上的按键盒,所述按键盒内设有挡片,所述按键盒外设有与挡片连接的按钮;

所述挡片的下端连接有传动键,所述传动键连接转向阻件,转向阻件在传动键的作用下压缩弹性件,或是在失去传动键的作用下,受弹性件的弹力影响而向上弹起。

可选的,所述挡片为h字形状,所述按键盒上设有连接孔,所述挡片的一端穿过连接孔并与按钮连接;

所述连接孔为z字形状,h字形状的挡片在使用时能加强挡片的受力强度,按钮在按压挡片时,绕z字形状的连接孔进行移动与锁定,避免按钮发生回弹,使按钮效果失效。

可选的,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手柄,便于对转轴进行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向开收模块完成伞面的转向功能和开收功能,由第一传动单元带动大滑轮转动进而实现茶歇式遮阳伞的开收,由第二传动单元带动上伞杆套转动进而实现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省力省时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开收控制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开收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开收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开收控制装置在开收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开收控制装置在开收状态转为转向状态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开收控制装置在转向状态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开收控制装置的按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开收控制装置的按键组件结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开收控制装置的转向解锁状态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开收控制装置的转向解锁状态下按键组件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开收控制装置的转向锁定状态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开收控制装置的转向锁定状态下按键组件剖视图。

其中,1为转向开收控制装置;2为装置壳体;21为第一壳体;22为第二壳体;23为限位边;3为上伞杆套;31为传动件;4为下伞杆柱;5为转向开收模块;6为大滑轮;7为转轴;8为第一传动单元;9为第二传动单元;10为转向锁定单元;11为转向阻件;12为按键组件;121为按键盒;122为挡片;123为按钮;124为传动键;125为连接孔;13为弹性件;14为手柄;15为伞杆;16为伞面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例如,一种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开收控制装置,应用于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和开收,转向开收控制装置包括装置壳体,装置壳体内设有与茶歇式遮阳伞的伞杆配合的上伞杆套,上伞杆套的下端连接有下伞杆柱,上伞杆套和下伞杆柱之间设置有转向开收模块;转向开收模块包括位于上伞杆套和下伞杆柱之间的大滑轮和穿设于大滑轮并贯穿装置壳体的转轴;转轴上设有第一传动单元和第二传动单元,第一传动单元与大滑轮相对应,上伞杆套的下端设有与第二传动单元相对应的传动件;大滑轮上设有牵引绳,牵引绳连接茶歇式遮阳伞的伞面骨架。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开收控制装置,通过设置转向开收模块完成伞面的转向功能和开收功能,由第一传动单元带动大滑轮转动进而实现茶歇式遮阳伞的开收,由第二传动单元带动上伞杆套转动进而实现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省力省时的优点。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开收控制装置,应用于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和开收,该转向开收控制装置1包括装置壳体2,装置壳体内设有与茶歇式遮阳伞的伞杆15配合的上伞杆套3,可以理解的,茶歇式遮阳伞的伞杆与上伞杆套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可将伞杆穿设于上伞杆套内进行固定,也可以在伞杆的下端设置外螺纹,并配合在上伞杆套的上端设置内螺纹,使伞杆和上伞杆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当然,本申请并不对伞杆和上伞杆套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具体的限制,可根据具体需要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进行设计。

上伞杆套3的下端连接有下伞杆柱4,在上伞杆套和下伞杆柱之间设置有转向开收模块5,下伞杆柱用于对转向开收模块进行支撑以及与上伞杆套进行配合。

转向开收模块5包括位于上伞杆套和下伞杆柱之间的大滑轮6和穿设于大滑轮6并贯穿装置壳体的转轴7,转轴7上设有第一传动单元8和第二传动单元9,第一传动单元与大滑轮相对应,上伞杆套的下端设有与第二传动单元相对应的传动件31;大滑轮上设有牵引绳,牵引绳连接茶歇式遮阳伞的伞面骨架16。

具体的,转轴贯穿装置壳体,便于借用外力对转轴进行转动,在转动转轴时,由于第一传动单元与大滑轮相对应,因此,大滑轮在第一传动单元的带动下发生转动,对牵引绳进行收绳或放绳。牵引绳的一端连接大滑轮,另一端连接茶歇式遮阳伞的伞面骨架,因此,当牵引绳在大滑轮的作用下收绳时,带动伞面骨架的撑开,当牵引绳在大滑轮的作用下放绳时,伞面骨架失去绳子作用力而收合。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牵引绳与大滑轮、伞面骨架的连接,本申请虽没有提供相关示意图,但本领域人员应当可以理解的,在牵引绳收绳时,伞面骨架收合,在牵引绳放绳时,伞面骨架撑开,其类似于现有使用的普通遮阳伞,在外力的作用下收合或撑开,此处的牵引绳是在大滑轮的带动下,作用在伞面骨架上的外力。

如图4所示,当需要对茶歇式遮阳伞进行收合或撑开时,可在外力的作用下,拉动转轴,使转轴上的第一传动单元与大滑轮相嵌合,使大滑轮在转轴的转动作用下,对牵引绳进行收绳或放绳。

如图5和图6所示,当需要对茶歇式遮阳伞进行转向时,可在外力的作用下,拉动转轴,使转轴上的第二传动单元与上伞杆套下端的传动件嵌合,在转轴转动时,第二传动单元带动传动件进行转动,进而上伞杆套也随着转动,实现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转向开收模块的开收功能时,第一传动单元与大滑轮相嵌合,而第二传动单元脱离传动件;在使用转向开收模块的转向功能时,第二传动单元与传动件相嵌合,而第一传动单元脱离大滑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单元8包括围绕转轴的轴向设置的多个第一啮齿,大滑轮的中部设有与多个第一啮齿相对应的多个第一齿槽。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啮齿和第一齿槽的数量均为4个,4个第一啮齿均匀间隔设置在转轴的轴向上,即围绕转轴一圈,每两个第一啮齿之间的角度为90度,设置该数量的第一啮齿,一方面不会导致第一啮齿的数量过多,不利于结构设计,另一方面也能够很好的带动大滑轮进行转动,当然,本示例并不对第一啮齿和第一齿槽的数量进行限制,可根据实际需求,即结合茶歇式遮阳伞的重量与大小等,对第一啮齿和第一齿槽的数量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传动单元9包括围绕转轴的轴向设置的多个第二啮齿,传动件包括与多个第二啮齿相对应的多个第二齿槽。

同理的,第二啮齿和第二齿槽的数量均为4个,4个第二啮齿均匀间隔设置在转轴的轴向上,即围绕转轴一圈,每两个第二啮齿之间的角度为90度,设置该数量的第二啮齿,一方面不会导致第二啮齿的数量过多,不利于结构设计,另一方面也能够很好的带动上伞杆套进行转动,当然,本示例并不对第二啮齿和第二齿槽的数量进行限制,可根据实际需求,即结合茶歇式遮阳伞的重量与大小等,对第二啮齿和第二齿槽的数量进行设置。

在实际使用时,为了避免第一啮齿与传动件嵌合,或是第二啮齿与大滑轮嵌合,可将第一啮齿与第二啮齿的高度或宽度等设计为不同,使第一啮齿或第二啮齿在随着转轴转动时,其中之一为空转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壳体2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上端均设有用于对上伞杆套的转动方向进行限制的限位边23。

具体的,在第一壳体的上端内部两侧设有限位边,在第二壳体的上端内部两侧设有限位边,上伞杆套位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中上端位置,当上伞杆套在转向开收模块的作用下进行转动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的限位边对其转向幅度进行限制,以避免大幅度转向引起的茶歇式遮阳伞弯折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12所示,转向开收模块5还包括转向锁定单元10,转向锁定单元用于对上伞杆套的转向进行锁定,使其在调整好角度后不会发生转动。

转向锁定单元10包括转向阻件11和用于对转向阻件进行按压的按键组件12,按键组件12设于装置壳体上;下伞杆柱4的上端设有用于安装转向阻件的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底设有弹性件13,转向阻件的上端与上伞杆套的下端之间设有卡合组件,卡合组件在按键组件的作用下,实现卡合或脱离的功能,即实现转向阻件的上端与上伞杆套的下端相互卡合或相互脱离的功能,以实现对上伞杆套的转向锁定或解锁。

具体的,卡合组件包括设于转向阻件上端的第三啮齿和设于上伞杆套下端的第四啮齿,第三啮齿和第四啮齿相互卡合或脱离,当第三啮齿和第四啮齿相互卡合时,对上伞杆套的转向进行锁定,当第三啮齿和第四啮齿相互脱离时,可对上伞杆套进行转向操作。

如图9和图11所示,在按键组件按压时,会带动转向阻件向下移动,此时转向阻件压缩弹性件,且转向阻件与上伞杆套脱离,即第三啮齿与第四啮齿相互脱离,此时为解锁状态,使用者可通过转动转轴实现上伞杆套的转向,即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在转向完成之后,使按键组件复位,转向阻件在失去了按键组件的向下压力后,受到弹性件的弹性作用,转向阻件向上弹起,使第三啮齿与第四啮齿相互卡合,此时为锁定状态,使用者无法通过转动转轴实现上伞杆套的转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8、图10和图12所示,按键组件12包括设于装置壳体上的按键盒121,按键盒内设有挡片122,按键盒外设有与挡片连接的按钮123;挡片的下端连接有传动键124,传动键连接转向阻件,转向阻件在传动键的作用下压缩弹性件,或是在失去传动键的作用下,受弹性件的弹力影响而向上弹起。

具体的,挡片为h字形状,按键盒上设有连接孔125,挡片的一端穿过连接孔并与按钮连接;连接孔为z字形状,h字形状的挡片在使用时能加强挡片的受力强度,按钮在按压挡片时,绕z字形状的连接孔进行移动与锁定,避免按钮发生回弹,使按钮效果失效。

为了便于对转轴进行转动,本示例中转轴的一端连接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开收控制装置,通过设置转向开收模块完成伞面的转向功能和开收功能,由第一传动单元带动大滑轮转动进而实现茶歇式遮阳伞的开收,由第二传动单元带动上伞杆套转动进而实现茶歇式遮阳伞的转向,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省力省时的优点。

可以理解的,上述实施例中各个部件之间的不同实施方式可以进行组合实施,实施例仅仅只是为了说明特定结构的可实施方式,并不是作为方案实施的限定。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