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内里双密度大底女跟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95959发布日期:2022-01-15 04:04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内里双密度大底女跟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跟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内里双密度大底女跟鞋。


背景技术:

2.高跟鞋是一种鞋跟特别高的鞋,使穿此鞋人的脚跟明显比脚趾高。高跟鞋有许多种不同款式,尤其是在鞋跟的变化上更是非常多,如细跟、粗跟、楔型跟、钉型跟、槌型跟、刀型跟等。
3.美国哈佛大学的健康专家发现,穿4-6厘米的高跟鞋最有助于减肥,这个高度的鞋子能有效消耗腰腹部脂肪的新陈代谢速度。当高跟鞋的高度上升到6-8厘米时,在走路时,人的身体重心会自然上移。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你穿着7厘米的高跟鞋走2小时,脖颈僵硬度会上升22%,健康专家通常不建议长期面对电脑的人穿6-8厘米的高跟鞋,这样只会让人的脖子越来越累。但申请人在实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4.女跟鞋因其与足部接触的地方摩擦力大且透气性能不佳导致足部不适,长久穿着会产生足部疼痛和产生异味;此外,还存在着足部前端受压过大导致脚前掌疼痛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内里双密度大底女跟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女跟鞋透气吸震效果不良而引起足部不适以及脚前掌疼痛的技术问题,达到了保护足部和透气除菌除味以及缓解压力的技术效果。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复合内里双密度大底女跟鞋,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分组成:
8.鞋主体,由与地面接触的大底、位于所述大底上方的中底和贴合在所述中底上方的脚床组成;所述脚床上方设有脚床垫;所述脚床垫由类海绵制成;所述大底由第一密度区和第二密度区连接组合而成,所述第一密度区位于靠近鞋尖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度区位于远离鞋尖的一侧;所述第一密度区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密度区的密度;所述第一密度区可围绕其与所述第二密度区的交界处上下折叠180度;
9.鞋面,包套在所述鞋主体外;
10.软性复合层,由上而下分别为顶层、除菌层、芳香层和底层;
11.内里,位于所述鞋面内,所述内里的表层为所述软性复合层。
12.优选的,所述软性复合层还包括类海绵层,所述类海绵层位于所述顶层和除菌层之间;所述第一密度区为软质材料,所述第二密度区为硬质材料。
13.优选的,所述表层的厚度为1mm以上;所述脚床垫的厚度为2mm以上。
14.优选的,所述顶层或/和脚床垫的材质为家畜皮;所述软质材料为pv胶、tpr胶或塑胶的一种。
15.优选的,所述家畜皮为牛皮或猪皮;所述家畜皮设有多个通孔。
16.优选的,所述顶层的材质为非尼龙织物或尼龙网。
17.更优选的,所述脚床垫为所述的软性复合层;鞋面可拆卸的设有饰物。
18.更优选的,所述中底为半截中底,所述中底靠近鞋头部分留空;所述脚床为符合人体工学的记忆海绵或气垫的一种;所述脚床底部和所述中底上部之间还设有贴皮层。
19.特别优选的,所述中底下方接近留空的部分有两个扭力点a和b,位于所述中底的底部,所述两个扭力点与鞋跟的顶部中心点c成三角形abc,所述中底和所述鞋跟的相对位置均遵循以下正弦三角关系式:
20.cb/sin a=ca/sin b=ab/sin c。
21.本技术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2.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由类海绵制成的脚床垫结合由上而下分别为顶层、除菌层、芳香层和底层组成的软性复合层作为内里的表层再配合第一密度区可围绕其与第二密度区的交界处上下折叠180度的双密度大底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在鞋的结构上实现了通过透气的类海绵对足部湿气的快速吸附,降低了因足部残留湿气而助长细菌生长;类海绵具有弹性,吸收部分走路时产生的震动;复合层中的除菌层和芳香层可对足部产生的细菌和异味除去。同时,采用不同密度材料作为双密度大底的结构组成结合采用该双密度大底的女跟鞋,前脚掌落脚的部分密度低于远离前脚掌的部分,更加柔软前脚掌落脚的部分可吸收更多的震动和缓解更多的压力,还消除了因为大底过硬而对足部产生的压力。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因女跟鞋透气吸震效果不良而引起足部不适以及脚前掌疼痛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保护足部和透气除菌除味以及缓解压力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双密度大底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软性复合层与鞋主体处于分离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软性复合层包含类海绵层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设有饰物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半截中底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鞋主体,2-内里,3-鞋面,5-饰物,10-软性复合层,11-顶层,12-类海绵层,13
‑ꢀ
除菌层,15-芳香层,17-底层,100-大底,101-第一密度区,102-边沿部分,103-第二密度区, 200-中底,300-脚床,301-脚床垫,400-贴皮层。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30.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通过提供一种复合内里2双密度大底100女跟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女跟鞋透气吸震效果不良而引起足部不适以及脚前掌疼痛的问题,在由类海绵制成的脚床垫301结合由上而下分别为顶层11、除菌层13、芳香层15和底层17组成的软性复合层10作为内里2的表层再配合第一密度区101可围绕其与第二密度区103的交界处上
下折叠180度的双密度大底100下实现了保护足部和透气除菌去味有益效果。
3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
32.采用由类海绵制成的脚床垫301结合由上而下分别为顶层11、除菌层13、芳香层15和底层17组成的软性复合层10作为内里2的表层再配合第一密度区101可围绕其与第二密度区103的交界处上下折叠180度的双密度大底100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在鞋的结构上实现了通过透气的类海绵对足部湿气的快速吸附,降低了因足部残留湿气而助长细菌生长;类海绵具有弹性,吸收部分走路时产生的震动;复合层中的除菌层13和芳香层15可对足部产生的细菌和异味除去。同时,采用不同密度材料作为双密度大底100的结构组成结合采用该双密度大底100的女跟鞋,前脚掌落脚的部分密度低于远离前脚掌的部分,更加柔软前脚掌落脚的部分可吸收更多的震动和缓解更多的压力,还消除了因为大底100过硬而对足部产生的压力。
33.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34.第一实施方式
35.一种复合内里2双密度大底100女跟鞋,如图1-2和图4所示,由以下部分组成:
36.鞋主体1,由与地面接触的大底100、位于大底100上方的中底200和贴合在中底200上方的脚床300组成;脚床300上方设有脚床垫301;脚床垫301由类海绵制成;大底100由第一密度区101和第二密度区103连接组合而成,第一密度区101位于靠近鞋尖的一侧,第二密度区103位于远离鞋尖的一侧;第一密度区的密度小于第二密度区103的密度;第一密度区101可围绕其与第二密度区103的交界处上下折叠180度;
37.鞋面3,包套在鞋主体1外;
38.软性复合层10,由上而下分别为顶层11、除菌层13、芳香层15和底层17;
39.内里2,位于鞋面3内,内里2的表层为软性复合层10。
40.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41.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由类海绵制成的脚床垫301结合由上而下分别为顶层11、除菌层13、芳香层15和底层17组成的软性复合层10作为内里2的表层再配合第一密度区101 可围绕其与第二密度区103的交界处上下折叠180度的双密度大底100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在鞋的结构上实现了通过透气的类海绵对足部湿气的快速吸附,降低了因足部残留湿气而助长细菌生长;类海绵具有弹性,吸收部分走路时产生的震动;复合层中的除菌层13和芳香层15可对足部产生的细菌和异味除去。同时,采用不同密度材料作为双密度大底100的结构组成结合采用该双密度大底100的女跟鞋,前脚掌落脚的部分密度低于远离前脚掌的部分,更加柔软前脚掌落脚的部分可吸收更多的震动和缓解更多的压力,还消除了因为大底100过硬而对足部产生的压力。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因女跟鞋透气吸震效果不良而引起足部不适以及脚前掌疼痛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保护足部和透气除菌除味以及缓解压力的技术效果。
42.第二实施方式
43.一种复合内里2双密度大底100女跟鞋,如图1-2和图4所示,由以下部分组成:
44.鞋主体1,由与地面接触的大底100、位于大底100上方的中底200和贴合在中底200上方的脚床300组成;脚床300上方设有脚床垫301;脚床垫301由类海绵制成;大底100由第
一密度区101和第二密度区103连接组合而成,第一密度区101位于靠近鞋尖的一侧,第二密度区103位于远离鞋尖的一侧;第一密度区的密度小于第二密度区103的密度;第一密度区101可围绕其与第二密度区103的交界处上下折叠180度;
45.鞋面3,包套在鞋主体1外;
46.软性复合层10,由上而下分别为顶层11、除菌层13、芳香层15和底层17;
47.内里2,位于鞋面3内,内里2的表层为软性复合层10。
48.具体的,如图3所示,软性复合层10还包括类海绵层12,类海绵层12位于顶层11和除菌层13之间;第一密度区101为软质材料,第二密度区103为硬质材料。
49.具体的,表层的厚度为1mm以上;脚床垫301的厚度为2mm以上。
50.具体的,顶层11或/和脚床垫301的材质为家畜皮;软质材料为pv胶、tpr胶或塑胶的一种。
51.具体的,家畜皮为牛皮或猪皮;家畜皮设有多个通孔。
52.具体的,顶层11的材质为非尼龙织物或尼龙网。
53.更具体的,脚床300软性复合层10;鞋面3可拆卸的设有饰物5。
54.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55.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由类海绵制成的脚床垫301结合由上而下分别为顶层11、除菌层13、芳香层15和底层17组成的软性复合层10作为内里2的表层再配合第一密度区101 可围绕其与第二密度区103的交界处上下折叠180度的双密度大底100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在鞋的结构上实现了通过透气的类海绵对足部湿气的快速吸附,降低了因足部残留湿气而助长细菌生长;类海绵具有弹性,吸收部分走路时产生的震动;复合层中的除菌层13和芳香层15可对足部产生的细菌和异味除去。同时,采用不同密度材料作为双密度大底100的结构组成结合采用该双密度大底100的女跟鞋,前脚掌落脚的部分密度低于远离前脚掌的部分,更加柔软前脚掌落脚的部分可吸收更多的震动和缓解更多的压力,还消除了因为大底100过硬而对足部产生的压力。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因女跟鞋透气吸震效果不良而引起足部不适以及脚前掌疼痛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保护足部和透气除菌除味以及缓解压力的技术效果。
56.此外,通孔的设置在家畜皮上在提高舒适性的同时还可进一步提高透气性。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饰物5可以在不同的场合放置、摘除或更换不同款式的花饰,以适用于不同场景的穿着。
57.第三实施方式
58.一种复合内里2双密度大底100女跟鞋,如图1-2和图4所示,由以下部分组成:
59.鞋主体1,由与地面接触的大底100、位于大底100上方的中底200和贴合在中底200上方的脚床300组成;脚床300上方设有脚床垫301;脚床垫301由类海绵制成;大底100由第一密度区101和第二密度区103连接组合而成,第一密度区101位于靠近鞋尖的一侧,第二密度区103位于远离鞋尖的一侧;第一密度区的密度小于第二密度区103的密度;第一密度区101可围绕其与第二密度区103的交界处上下折叠180度;
60.鞋面3,包套在鞋主体1外;
61.软性复合层10,由上而下分别为顶层11、除菌层13、芳香层15和底层17;
62.内里2,位于鞋面3内,内里2的表层为软性复合层10。
63.具体的,如图3所示,软性复合层10还包括类海绵层12,类海绵层12位于顶层和除菌层13之间;第一密度区101为软质材料,第二密度区103为硬质材料。
64.具体的,表层的厚度为1mm以上;脚床垫301的厚度为2mm以上。
65.具体的,顶层11和脚床垫301的材质为家畜皮;软质材料为pv胶、tpr胶或塑胶的一种。
66.具体的,家畜皮为羊皮;家畜皮设有多个通孔。
67.具体的,顶层11的材质为非尼龙织物或尼龙网。
68.更具体的,脚床300软性复合层10;鞋面3可拆卸的设有饰物5。
69.更具体的,如图5所示,中底200为半截中底200,中底200靠近鞋头部分留空;脚床 300为符合人体工学的记忆海绵或气垫的一种;脚床300底部和中底200上部之间还设有贴皮层400。
70.特别具体的,中底200下方接近留空的部分有两个扭力点a和b,位于中底200的底部,两个扭力点与鞋跟的顶部中心点c成三角形abc,中底200和鞋跟的相对位置均遵循以下正弦三角关系式:
71.cb/sin a=ca/sin b=ab/sin c。
72.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73.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由类海绵制成的脚床垫301结合由上而下分别为顶层11、除菌层13、芳香层15和底层17组成的软性复合层10作为内里2的表层再配合第一密度区101 可围绕其与第二密度区103的交界处上下折叠180度的双密度大底100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在鞋的结构上实现了通过透气的类海绵对足部湿气的快速吸附,降低了因足部残留湿气而助长细菌生长;类海绵具有弹性,吸收部分走路时产生的震动;复合层中的除菌层13和芳香层15可对足部产生的细菌和异味除去。同时,采用不同密度材料作为双密度大底100的结构组成结合采用该双密度大底100的女跟鞋,前脚掌落脚的部分密度低于远离前脚掌的部分,更加柔软前脚掌落脚的部分可吸收更多的震动和缓解更多的压力,还消除了因为大底100过硬而对足部产生的压力。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因女跟鞋透气吸震效果不良而引起足部不适以及脚前掌疼痛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保护足部和透气除菌除味以及缓解压力的技术效果。
74.此外,通孔的设置在家畜皮上在提高舒适性的同时还可进一步提高透气性。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饰物5可以在不同的场合放置、摘除或更换不同款式的花饰,以适用于不同场景的穿着。
75.另外,中底200下方接近留空的部分所设有的两个扭力点a和b,且该两个扭力点可以与鞋跟顶部中心点c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三角函数公式决定了abc点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决定了中底200,中底200的轮廓以及中底200和鞋跟的相对位置关系。稳定的三角结构有利于增加鞋子的稳定度。人的重量部分落在鞋跟上,足部前掌支撑余下重量。假设2个扭力点不存在的时候,穿着跟鞋时,人体重量随着跟鞋的倾斜度增加,作用在脚前掌的力增加;当向地板方向凸出的2个扭力点设计在鞋的底部后,该2个扭力点则形成了2个支撑重量的点,原本落入到脚前掌的重量,则被该2个扭力点分散,重量一部分落入到鞋跟上,一部分落入到2个扭力点上,还有剩余的部分落在脚前掌,大大缓解脚前掌受到的压力。稳定的三角结构,加强了对足部压力的支撑,从而解决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足部的重量因缺乏支撑
而落入到脚前掌部分的问题,达到增加缓解足部压力,增加舒适性的效果。
76.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