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糖尿病足保护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08743发布日期:2021-08-03 12:4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糖尿病足保护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保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糖尿病足保护鞋。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全球性的慢性疾病,近40年来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飙升至2013年的10.4%,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已经跃居全球之首,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重者可以导致截肢和死亡,具有病程长,治疗费用高,治愈难,复发率高,致死致残率高等特点。

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提高步态的意识和在行走中使用大幅度运动,以防止足底压力进一步升高。对足底压力分布异常的糖尿病患者,还可通过被动运动来增加踝关节活动范围和适当锻炼增加下肢肌肉力量。糖尿病患者亦可穿戴矫形鞋或者减压鞋垫分散足底压力,从而预防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国际糖尿病联盟2017年发布的糖尿病足临床实践指南中指出,预防糖尿病足的首要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教育患者穿合适的鞋,使用合适的鞋垫。虽然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但是护足鞋或者鞋垫必须能够降低足底压力。通常建议糖尿病患者穿具有额外深度和前足宽度的特制鞋,从而增加前足和地面接触时间,降低峰值压强,从而预防糖尿病足底溃疡的发生。对已发生足溃疡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检测的足底压力正确穿着矫形鞋后,溃疡复发的风险降低46%。

目前国外应用最广的是美国生产的darco糖尿病护足鞋,研究表明darco型糖尿病护足鞋可以缓解糖尿病高足压患者的足底压力,纠正其足底压力的分布异常,从而降低糖尿病患者足溃疡的发生率。在美国,有许多种保护鞋被糖尿病病人广泛的使用,如newbalance587、pmminor、dr.comfort、tru-mold、orthofit的定制型号等等,但在国内尚无专用的糖尿病足保护鞋具,目前有一部分糖尿病足鞋具研发的前期研究,但这部分研究大部分集中在鞋具对足底压强的缓冲作用研究,对于抗感染、改善足部循环等方面研究较少,国内患者目前只能通过购买普通运动鞋等鞋具作为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糖尿病足保护鞋,其能够监控穿戴者足部温度,对糖尿病足具有保护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糖尿病足保护鞋,包括鞋体,所述鞋体上设有显示屏,鞋体内设有第一温度检测单元、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单元、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分别用于检测鞋体内部不同位置的温度,第一温度检测单元、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和显示屏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均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放大电路,所述放大电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鞋体设有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连接有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有压力检测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鞋体内设有鞋垫,所述鞋垫的顶面设有第一防滑纹路,鞋垫的底面设有第二防滑纹路。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鞋垫前部设有用于承托跖趾关节部的第一凹陷部,第一凹陷部的周围设有用于防止跖趾关节部移动的第一限位支撑部;所述鞋垫中部设有与用于贴合足弓部的凸起贴合部;所述鞋垫后部设有用于承托足跟部的第二凹陷部,第二凹陷部的周围设有用于防止足跟部移动的第二限位支撑部。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鞋垫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抗菌层、第一记忆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层或者第一记忆柔性复合材料层和底层,所述抗菌层为经过纳米银抗菌处理的汉麻微孔防滑纤维布。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鞋体包括鞋底,鞋底上设有鞋帮,鞋帮上设有鞋面,所述鞋底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鞋面的表面设有防水拉链开关。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鞋底前部设有鞋头保护部,鞋底后部设有弧形的包裹支撑部。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鞋底前部向上倾斜,并与鞋底中部形成15-25°倾角;所述鞋底后部的厚度大于鞋底中部的厚度,并且鞋底后部与鞋底中部形成2-5°倾角。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鞋底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多孔上层、弹性中层和防滑下层,防滑下层的底面设有点状纹路和排水槽。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鞋帮前部设有拱形的保护部,鞋帮后部设有用于对足跟及踝部进行支撑保护的弹性包裹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鞋体内设有第一温度检测单元、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第一温度检测单元、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分别用于检测鞋体内部不同位置的温度。显示屏可以显示出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温度,穿戴者可以根据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温度进行适当的运动,以改善穿戴者足部的血液微循环状态,实现对糖尿病足保护功能。

2、本实用新型鞋底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增大,鞋底由上至下形成梯形体结构,防止糖尿病足及足畸形导致的步态异常产生的倾斜,起到缓震和强化支撑作用。

3、本实用新型鞋底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多孔上层、弹性中层和防滑下层,弹性中层由数千个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小球发泡制成,鞋底具有tpu材料,较传统的eva泡沫鞋底有更佳的减震缓冲作用,在零下20℃到40℃高温下均能保持较好的缓震效果,减震效果是传统eva材料的三倍,同时能够保持55%-58%的回弹值。

4、本实用新型防滑下层的底面设有点状纹路和排水槽,保证鞋底在各种路面环境下具有最佳的防滑止滑作用,能够在保证鞋底舒适性同时,针对性的限制了糖尿病足患者不同步态变化而造成的受力异常滑动,最大程度的避免摔倒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鞋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鞋垫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供电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鞋体;2-显示屏;3-第一凹陷部;4-第一限位支撑部;5-凸起贴合部;6-第二凹陷部;7-第二限位支撑部;8-抗菌层;9-第一记忆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层或者第一记忆柔性复合材料层;10-底层;11-鞋底;12-鞋帮;13-鞋面;14-鞋头保护部;15-包裹支撑部;16-点状纹路;17-排水槽;18-保护部;19-弹性包裹部;20-防水拉链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糖尿病足保护鞋,包括鞋体1,所述鞋体1上设有显示屏2,鞋体1内设有第一温度检测单元、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单元、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分别用于检测鞋体1内部不同位置的温度,第一温度检测单元、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和显示屏2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可以分别设置在鞋体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用于检测人体脚部的前端和后端温度,即脚指和脚跟部的温度,其能够监控穿戴者足部温度,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温度数据传输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再将温度数据传输至显示屏2,显示屏2分别显示出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温度,穿戴者可以根据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温度进行适当的运动,以改善穿戴者足部的血液微循环状态,实现对糖尿病足保护功能。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单元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均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放大电路,所述放大电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鞋体1设有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连接有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有压力检测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压力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穿戴者足部的压力,无线通信单元用于收发数据。显示屏2可以采用oled屏,供电单元可以采用蓄电池,稳压电路采用的芯片型号为tps63020,无线通信单元采用的芯片型号为nrf2401,放大电路采用的芯片型号为ad8607arz,控制单元采用的型号为arduinomega2560。放大电路将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放大后发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对温度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发送至显示屏2显示出来,压力检测单元可以检测穿戴者足部的压力值,并通过显示屏2显示出来,以警示穿戴者关注足底异常压力,解决了糖尿病足患者因感觉丧失而无法感知足底压力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鞋体1内设有鞋垫,所述鞋垫的顶面设有第一防滑纹路,鞋垫的底面设有第二防滑纹路。鞋垫安装在鞋体1内,鞋垫的顶面的第一防滑纹路呈纵向和横向排列,第一防滑纹路与袜子的纹路相互贴合,可限制足底在鞋体1内部的移动,对糖尿病足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鞋垫前部设有用于承托跖趾关节部的第一凹陷部3,第一凹陷部3的周围设有用于防止跖趾关节部移动的第一限位支撑部4。所述鞋垫中部设有与用于贴合足弓部的凸起贴合部5,凸起贴合部5与穿戴者的足弓部贴合,扩大鞋垫与穿戴者足部的接触面积,改变糖尿病足患者的足底压力分布,降低溃疡风险。所述鞋垫后部设有用于承托足跟部的第二凹陷部6,第二凹陷部6的周围设有用于防止足跟部移动的第二限位支撑部7。第一限位支撑部4和第二限位支撑部7设置在鞋垫的边缘,鞋垫的边缘比鞋垫的中间厚,鞋垫的边缘与鞋垫的中间形成约5°的倾角,改变糖尿病足足底峰值压力分布,降低机械损伤导致的溃疡。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鞋垫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抗菌层8、第一记忆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层或者第一记忆柔性复合材料层9和底层10,抗菌层8直接与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接触,优选地,所述抗菌层8为经过纳米银抗菌处理的汉麻微孔防滑纤维布,汉麻微孔防滑纤维布的表面有微孔透气结构,可以保持鞋面13干爽,能够改善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改变足底菌群生存环境。同时抗菌层8具有高效的抗菌能力,能够降低糖尿病足患者因足底菌群异常及糖尿病足皮肤病变导致的溃疡风险,还能够防止溃疡复发。鞋垫后部中间的厚度约为10mm,鞋垫前部中间的厚度约为6mm,通过第一记忆聚氨酯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层或者第一记忆柔性复合材料层9自适应个体化的足部形状,形成有效包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鞋体1包括鞋底11,鞋底11上设有鞋帮12,鞋帮12上设有鞋面13,所述鞋底11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增大,鞋底11由上至下形成梯形体结构,防止糖尿病足及足畸形导致的步态异常产生的倾斜,起到缓震和强化支撑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鞋底11前部设有鞋头保护部14,鞋头保护部14能够减缓穿戴者行走过程中意外的鞋头冲击造成足趾的伤害,同时避免鞋底11开胶。鞋底11后部设有弧形的包裹支撑部15,包裹支撑部15在受力时通过形变起到减震缓冲作用,同时对穿戴者的足部提供包裹支撑作用,避免鞋底11过软而导致支撑不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鞋底11前部向上倾斜,并与鞋底11中部形成15-25°倾角,以承托足趾。进一步地,所述鞋底11后部的厚度大于鞋底11中部的厚度,并且鞋底11后部与鞋底11中部形成2-5°倾角。鞋底11前部厚度约25mm,鞋底11硬度45-50°,鞋底11后部厚度约35mm,回弹值55%-58%,鞋底11的硬度接近脂肪的硬度,鞋底11的硬度与鞋垫的回弹渐变形成配合,在慢速行走过程中能够起到明显的缓冲减震作用。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鞋底1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多孔上层、弹性中层和防滑下层,多孔上层由柔性塑胶材料制成,弹性中层由数千个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小球发泡制成,所述防滑下层采用碳纤维强化橡胶制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又称热塑性聚氨酯橡胶,简称tpu,鞋底11具有tpu材料,较传统的eva泡沫鞋底有更佳的减震缓冲作用,在零下20℃到40℃高温下均能保持较好的缓震效果,减震效果是传统eva材料的三倍,同时能够保持55%-58%的回弹值。通过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小球的发泡技术进行调节,使得鞋底11与足底接触部的硬度与脂肪硬度相似的硬度,能够最大程度的起到类似第二脂肪层的缓震作用,同时经过鞋帮12的柔性支撑,矫正糖尿病足肌群控制失调造成的步态变化,保护足底、足踝及膝关节,针对性的对糖尿病足进行了保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滑下层的底面设有点状纹路16和排水槽17,保证鞋底11在各种路面环境下具有最佳的防滑止滑作用,能够在保证鞋底11舒适性同时,针对性的限制了糖尿病足患者不同步态变化而造成的受力异常滑动,最大程度的避免摔倒伤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鞋帮12前部设有拱形的保护部18,拱形的保护部18对足趾形成保护空间,能够保护足趾和足背部,缓解足趾压力。鞋帮12后部设有用于对足跟及踝部进行支撑保护的弹性包裹部19。弹性包裹部19对足跟及踝部提供支撑保护,防止足跟部扭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包裹部19采用纳米银抗菌处理的弹性纤维布料制成。弹性包裹部19能够最大程度防止异物进入鞋内,降低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鞋内异物无法感知造成的损伤,并通过纺织褶皱结构形成特有的空气通道及气孔,帮助排汗,较好的持久的广谱抗菌效果,有效减少细菌和真菌滋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鞋面13的表面设有防水拉链开关20,保护鞋无鞋带的设计,其穿戴轻松,避免了鞋带使用中脱落摔伤问题。保护鞋的鞋楦采用高度定制化的鞋楦,最大程度增大鞋头、鞋帮12开口处的空间宽度及高度冗余,能够限制足部在鞋内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3年06月05日 10:52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