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70718发布日期:2021-09-08 02:17阅读:15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膝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运动护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护膝。


背景技术:

2.护膝是指用于保护人们膝盖的一种物品,其具有运动保护、防寒保暖、关节养护的作用。护膝的种类分为运动护膝、保健护膝,适宜运动员、中老年人、膝部疾病患者使用。
3.筒状的护膝一般在穿戴时,采用脚依次穿过护膝的上罗口和下罗口,然后将护膝慢慢地从脚踝沿着小腿向上提拉,直到护膝滑动到膝盖处,并在膝盖处绷紧,从而对膝盖起到保护作用。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护膝一般采用自身材料的弹性绷紧在使用者的膝盖位置,但是在穿戴时,将护膝从小腿往护膝处滑动时,通常在护膝上没有合适的抓取部,而抓取护膝的边缘会使得长期使用下,护膝的弹性变弱,且穿戴依旧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护膝穿戴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护膝。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护膝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护膝,包括圆筒状护膝本体,包括护膝本体靠近护膝本体上罗口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辅助穿戴护膝本体的把手,所述护膝本体的上罗口和下罗口之间设置拉紧带。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膝靠近上罗口处设置的把手有助于使用者在穿戴护膝时,可以方便地将护膝沿小腿向膝盖处进行提拉,使得使用者方便穿戴护膝。
9.可选的,所述护膝本体的内表面上沿护膝本体的长度方向缝合有用于安装拉紧带的容纳袋,所述拉紧带固定于容纳袋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紧带可以对护膝本体发生形变时起到恢复形变的作用,从而提高护膝本体对穿戴使用者的保护作用。
11.可选的,所述把手远离与护膝本体下罗口的一端连接有凸起,所述把手上设有凹陷的卡位区。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上设置的凸起方便穿戴者对把手进行提拉。护膝拉紧带在使用时,护膝穿戴者先将护膝套到小腿上,然后用手指抵接把手的凸起并将护膝向膝盖处提拉,使得穿戴者方便快速地将护膝提拉到膝盖处,从而方便护膝的穿戴。凹陷的卡位区使得护膝穿戴者在拉把手时,手指可以卡在卡位区,从而使得护膝穿戴者更加方便地抓取把手,更加省力地穿戴护膝
13.可选的,所述凸起靠近拉紧带的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卡位区重合的卡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手指插入卡位区时,手指的指肚可以与卡位区的侧壁以及卡槽的侧壁相抵接,卡槽起到限制手指向提拉方向两侧滑动的作用,从而使得提拉把手的过程更加稳定,使得护膝的穿戴更加方便。
15.可选的,所述卡位区的侧壁自卡位区的顶端至卡位区的底端向卡位区内倾斜设
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位区的侧壁向内倾斜设置可以使得手指稍微弯曲即可与卡位区的侧壁相抵接,手指的指肚更加容易与卡位区的侧壁相抵接,方便使用者对把手的抓取。
17.可选的,所述拉紧带设于护膝本体的外表面,所述把手与所述拉紧带可拆卸相连,所述把手上开设有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与第二卡接槽连通,所述第二卡接槽与把手靠近所述拉紧带的一端的端面相连通;所述拉紧带与把手相连的一端设有连结点,所述连结点与第一卡接槽卡接,所述拉紧带与把手相连的一端与第二卡接槽卡接,所述第二卡接槽靠近第二卡接槽槽口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卡接块,所述弹性卡接块一端与第二卡接槽一侧的侧壁相连,所述弹性卡接块的另一端与第二卡接槽另一侧的侧壁之间形成卡接缝隙,所述拉紧带远离与把手相连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护膝上连接有抵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与护膝相连的一端连接有抵紧块,所述抵接块与连接孔相连,所述抵紧块将连接块抵紧在护膝表面。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和拉紧带之间由于采用可拆卸相连的方式,使得在穿戴时可以方便地将拉紧带连接到把手上进行配合使用,而当拉紧带发生损坏时,也可以方便地对拉紧带进行更换。拆卸把手和拉紧带时,先按压弹性卡接块,使得弹性卡接块形变,然后向远离第二卡接槽的方向拽拉拉紧带,使得拉紧带从卡接缝隙中滑出第二卡接槽,同时连结点移出第一卡接槽,从而将把手与拉紧带分离。组合把手和拉紧带时,将连结点与第一卡接槽对应,将拉紧带与第二卡接槽相对应,然后按压连结点和拉紧带,使得连结点卡入第一卡接槽内,拉紧带从卡接缝隙中挤压进入第二卡接槽内,从而完成把手和拉紧带的安装。
19.可选的,所述护膝本体的中部设有用于保护膝盖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为中心开孔的环状。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垫可以在膝盖处加厚护膝,并使得膝盖在发生碰撞时,提高缓冲作用,使得碰撞产生的撞击力得到分解抵消,从而更好地对膝盖起到保护作用。
21.可选的,所述护膝本体靠近护膝本体下罗口的两侧设有用于对膝盖加压的垫块,所述垫块与缓冲垫一体成型。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块对膝盖的两侧进行加压,起到缓震的效果,更好地保护膝盖。
23.可选的,所述护膝本体背离拉紧带的一侧设有用于辅助膝盖后腘窝透气的透气区,所述透气区为条纹状。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膝由于对膝盖的整体包覆,在保护膝盖的同时也会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当使用者长时间运动后,在膝盖后腘窝处会积累大量汗液,而采用条纹状的透气区可以更好地使得膝盖后腘窝及时地得到透气散热,提高穿戴者的舒适度。
25.可选的,所述护膝本体上设有自护膝本体上罗口两侧向缓冲垫延伸的上增压条,所述护膝本体上还设有自护膝本体下罗口两侧向缓冲垫延伸的下增压条。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增压条和下增压条分别对大腿内侧和小腿内侧进行增压,使得大腿内侧和小腿内侧的核心肌群得到支持,使得肌肉更好地保持稳定,从而提高对
膝盖以及腿部的保护作用。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通过采用方便抓取的把手来对护膝进行提拉,方便护膝的穿戴以及通过拉紧带保护护膝在穿戴过程中免受损伤;
29.2.通过在护膝上设置缓冲垫以及上下增压条,使得护膝对于膝盖和腿部的保护更好;
30.3.通过在把手上设置凹陷的卡位区以及方便提拉的凸起,使得穿戴护膝时,提拉护膝更加稳定快捷。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护膝的立体图;
3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把手的剖视图;
3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护膝未显示把手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护膝未显示把手的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3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护膝的立体图;
3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把手和拉紧带的立体图;
37.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把手和拉紧带的剖视图。
38.附图标记说明:1、拉紧带;11、把手;111、卡位区;112、凸起;113、卡槽;2、护膝本体;21、缓冲垫;22、垫块;23、上增压条;24、下增压条;25、透气区;3、连接块;31、连接孔;32、抵接块;33、抵紧块;4、第一卡接槽;41、第二卡接槽;42、连结点;43、卡接块;44、卡接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结合附图1

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护膝。
41.实施例1
42.参照图1,一种护膝,包括圆筒状护膝本体2,护膝本体2的上罗口和护膝本体2的下罗口之间设置有两个拉紧带1,且两个拉紧带1设在护膝本体2的两侧。具体地,护膝本体2的内表面上沿护膝本体2的长度方向缝合有用于固定拉紧带1的容纳袋,拉紧带1设于容纳袋内并被容纳袋固定在护膝本体2内。
43.参照图1和图2,护膝本体2靠近护膝本体2上罗口的外表面上粘接有用于辅助穿戴护膝本体2的把手11。把手11的中心设有凹陷的卡位区111,卡位区111远离拉紧带的一侧设有与把手11表面固定相连的凸起112,凸起112靠近卡位区111的一侧开设有与卡位区111上半部相重合的卡槽113。卡位区111的侧壁自卡位区111的顶端至卡位区111的底端向卡位区111内倾斜设置。穿戴者在拉把手11时,方便将手指在卡位区111进行卡位,并通过凸起112方便提拉护膝。
44.参照图1和图3,护膝本体2的中部设有用于保护膝盖的缓冲垫21,缓冲垫21上设为中心开孔的环形,且缓冲垫21靠近护膝本体2的下罗口的一侧关于缓冲垫21的中心轴线对称一体连接有垫块22,垫块22靠近护膝本体2的一侧与护膝本体2的外表面相粘接。其中,缓冲垫21和垫块22均采用液态硅胶材质。
45.参照图3,护膝本体2的外表面上缝合有自护膝本体2上罗口两侧向缓冲垫21延伸的上增压条23,护膝本体2的外表面上还缝合有自护膝本体2下罗口两侧向缓冲垫21延伸的下增压条24。
46.参照图4,护膝本体2的背面中心设有条纹状的透气区25,透气区25为网状的透气孔。透气区25用于辅助膝盖后腘窝进行透气。
47.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护膝的实施原理为:在穿戴护膝时,先将护膝套到小腿上,然后将手指伸入卡位区111,并用手指的指肚抵住凸起112,接着拉动把手11,使得把手11带动护膝向膝盖处滑动,直到护膝将膝盖保护住。护膝上的缓冲垫21将膝盖保护住,形成较好的缓冲。增压条帮助稳定大腿和小腿上的肌肉群。透气区25方便长时间运动时,膝盖后腘窝处的透气,防止憋汗。
48.实施例2
49.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参照图5,拉紧带1设于护膝本体2的外表面,拉紧带1一端与护膝本体2靠近护膝本体2下罗口的一端向缝合。
50.参照图6和图7,拉紧带1靠近护膝下罗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连接块3上开设有连接孔31,护膝本体2靠近护膝本体2下罗口的一端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抵接块32,抵接块32与连接孔31滑动相连。连接块3穿过连接孔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的球形的抵紧块33,抵紧块33将连接块3抵紧在护膝表面。
51.参照图6和图7,参照图6和图7,拉紧带1的另一端与把手11可拆卸相连,把手11的表面开设有圆形的第一卡接槽4和方形的第二卡接槽41,第一卡接槽4与第二卡接槽41连通,第二卡接槽41与把手11靠近拉紧带1的一端的端面相连通。
52.参照图6和图7,拉紧带1与把手11相连的一端设有球形的连结点42,连结点42与第一卡接槽4卡接。拉紧带1靠近把手11的一端与第二卡接槽41卡接,第二卡接槽41的槽口设置有弹性卡接块43,弹性卡接块43一端与第二卡接槽41一侧的侧壁相连,弹性卡接块43的另一端与第二卡接槽41另一侧的侧壁之间形成卡接缝隙44。
53.本技术实施例2一种护膝的实施原理为:在穿戴护膝时,拉动把手11,把手11拉动拉紧带1,拉紧带1带动护膝沿小腿滑动,使得护膝穿戴好。
54.拉紧带1可以进行拆卸,拆卸时,先按压弹性卡接块43,使得弹性卡接块43形变,然后向远离第二卡接槽41的方向拽拉拉紧带1,使得拉紧带1从卡接缝隙44中滑出第二卡接槽41,同时连结点42移出第一卡接槽4,从而将把手11与拉紧带1分离。组合把手11和拉紧带1时,将连结点42与第一卡接槽4对应,将拉紧带1与第二卡接槽41相对应,然后按压连结点42和拉紧带1,使得连结点42卡入第一卡接槽4内,拉紧带1从卡接缝隙44中挤压进入第二卡接槽41内,从而完成把手11和拉紧带1的安装。
5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