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0493发布日期:2021-02-05 16:20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背包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背包,特别涉及具备背抵接部的帆布背包(rucksack)、箱型背包(backpack)等背包。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具备背抵接部的背包,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具备腰垫(lumbar pad)的背包。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背包中,在包主体的下部,安装着作为背抵接部的一种的腰垫。通过背包具备腰垫,能够用腰支承载荷的一部分,减轻对于肩、后背上部的负担。此外,腰垫与腰的凹陷贴合,能够改善背包的使用感。
[0003]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登实320011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背包中,当被收容于包主体的行李比较重时,如果腰垫紧贴于腰,则步行中的腰的运动直接传递给包主体,包主体的左右的摆动变大,作用于使用者的肩、后背上部的载荷变大。相反,当腰垫不追随于腰的运动时,腰垫与衣服的擦碰变得显著,衣服的损伤变快。
[0005]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步行中的包主体的摆动、更有效地减轻对于肩、后背上部的负担并且能够抑制衣服的损伤的背包。
[0006]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本申请所公开的背包具备包主体(10)、背带(20)、腰垫(30)和固定部(40)。前述包主体(10)具有背体部(11),前述包主体(10)收容物品。前述背带(20)被架设在前述包主体(10)的主体上部与主体下部之间。前述腰垫(30)能够与腰抵接地配设在前述包主体(10)的前述背体部(11)。前述固定部(40)将前述腰垫(30)能够相对于前述包主体(10)在左右方向(x1)上移动地固定于前述背体部(11)。
[0007]
在本申请所公开的背包中,前述固定部(40)包括滑块(41)。前述滑块(41)与前述腰垫(30)连结,并且前述滑块(41)能够在前述左右方向(x1)上移动地与前述背体部(11)连结。前述腰垫(30)及前述滑块(41)的一方具有凸部(31),另一方具有凹部(41c)。前述凸部(31)其至少一部分是球面状。前述凹部(41c)能够将前述腰垫(30)枢轴支承于前述滑块(41)地与前述凸部(31)连结。
[0008]
在本申请所公开的背包中,前述凹部(41c)具有规定形状的插通孔(41d)。前述插通孔(41d)被松插着轴状的紧连部件(43)。此外,前述凸部(31)在由前述插通孔(41d)的形状规定的可动范围中相对于前述凹部(41c)转动自如地借助前述紧连部件(43)而与前述凹部(41c)紧连。
[0009]
在本申请所公开的背包中,前述插通孔(41d)由在前述左右方向(x1)上较长的长孔构成。前述长孔相对于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在两侧具有从该中央部向斜上延伸的延长部(41e)。
[0010]
在本申请所公开的背包中,前述凸部(31)及前述凹部(41c)的一方具有突起状的止动部(41f),另一方具有被卡合部(31b)。前述被卡合部(31b)能够限制前述腰垫(30)相对于前述滑块(41)绕前述凸部(31)的中心轴旋转的旋转角度地与前述止动部(41f)卡合。
[0011]
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的背包,使腰支承载荷的腰垫能够相对于包主体移动,通过由腰进行的载荷的支承能够动态地进行,能够抑制步行中的包主体的摆动,更有效地减轻对于肩、后背上部的负担,并且能够抑制衣服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背包的立体图。
[0013]
图2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背包的主要部的分解立体图。
[0014]
图3是表示第1状态的背包的主视图。
[0015]
图4是表示第2状态的背包的主视图。
[0016]
图5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0017]
图6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腰垫的立体图。
[0018]
图7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滑块的立体图。
[0019]
图8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滑块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背包。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是对于实施本发明优选的具体例,所以虽然在技术上被做了各种限定,但本发明只要在以下的说明中没有特别明述限定发明的意思,就不受该实施方式限定。
[0021]
<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4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背包。图1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的背包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的背包的主要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第1状态的背包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第2状态的背包的主视图。
[0022]
如图1、图2所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背包是帆布背包、箱型背包等背包,具备包主体10、背带20、腰垫30、固定部40和内罩50。内罩50被配设在包主体10的内部,将固定部40等覆盖。此外,内罩50如图2所示,在四角具有嵌合孔51,并且具有相互平行的两条导引片52。两条导引片52隔开规定的间隔沿着左右方向x1延伸。
[002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1中以背体部11、腰垫30露出的状态表示,以便容易理解背体部11及腰垫30等的包主体10中的相对的位置关系,但在实际的使用中,背体部11优选的是被用布料等柔软的部件覆盖或内设于包主体10,腰垫30也优选的是被用由布料等柔软的部件形成的罩覆盖而经由该部件间接地抵接于使用者的腰。
[0024]
包主体10具有背体部11,包主体10收容物品。所述的背体部11,是指包主体10中的与后背对置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背体部11是纵长的柔软的板状,但也可以是布状。
[0025]
如图1所示,背体部11的上部,设有与后背抵接的后背垫11a。在背体部11的下部,如图2所示,设有方形的垫安装孔11b。对于垫安装孔11b,内罩50的导引片52被从包主体10的内部侧插入,以使其向包主体10的外部侧突出。此外,在垫安装孔11b的周围,设有分别由圆孔构成的4个基座安装孔11c。
[0026]
包主体10上的行李的取出口从包主体10的上端部到两侧部例如借助线状拉链(fastener)开闭自如地设置。背带20被架设在包主体10的主体上部与主体下部之间。
[0027]
腰垫30能够与腰抵接地被配设在包主体10的背体部11。在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腰垫30是弯曲板状的部件,具有相对于沿上下方向x2延伸的中心线s线对称的形状。腰垫30弯曲的方向,是随着从中心线s朝向左右方向x1的两端部而与背体部11的间隙变大的方向,能够将腰从两侧方保持,抑制了腰垫30相对于腰在左右方向x1上移动。因而,能够使腰垫30总是贴合于腰,能够改善背包的使用感。
[0028]
此外,在将腰垫30用罩覆盖时,在腰垫30的罩,可以设置用来将腰垫30相对于腰固定的腰带。或者,也可以在腰垫30的两侧端部形成腰带的安装部,将腰带直接安装于腰垫30。此外,也可以将腰带铆接于腰垫30的主体或罩。
[0029]
固定部40如图1、图3、图4所示,将腰垫30能够相对于包主体10沿左右方向x1移动地固定于背体部11。在图3中,腰垫30移动到背体部11的靠左的位置。在图4中,腰垫30移动到背体部11的靠右的位置。即,腰垫30和包主体10能够在左右方向x1上相对运动。
[0030]
以上,如参照图1~图4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背包,腰垫30能够相对于包主体10在左右方向x1上移动。因而,能够将步行时的后背与腰之间的相对变位吸收,能够抑制包主体10的摆动,并且能够抑制衣服的损伤。
[0031]
即,一般,背包的主体不是追随于腰的运动、而是追随于后背的运动而运动。可是,在具备腰垫的背包中,如果腰垫紧贴于腰,则包主体的下部与腰的运动连动,相对于包主体的上部较大地摆动。例如,根据我们使用在“小林吉之、保原浩明、持丸正明,2015:aist步行数据库2015. http://www.dh.aist.go.jp/database/gait2015/”中提供的数据进行的步行模拟,步行中的后背(第10胸椎)与腰(第5腰椎)之间的相对变位,相对于在上下方向x2上最大是6毫米,在左右方向x1上最大是20毫米,左右方向x1上的相对变位与上下方向x2上的相对变位相比较大为3倍以上。
[0032]
因而,通过将腰垫30设计为能够相对于包主体10在左右方向x1上移动,即使腰垫30紧贴于腰、追随于腰的左右方向x1的运动,也能够将步行时的后背与腰之间的相对变位有效地吸收,能够抑制包主体10的摆动,能够减轻作用于肩、后背的载荷。此外,通过腰垫30能够相对于包主体10在左右方向x1上移动,在步行中,不从包主体10对腰垫30作用左右方向x1的较大的载荷,腰垫30容易追随于腰的运动,能够减少腰垫30与衣服的擦碰,能够抑制衣服的损伤。另外,根据上述的模拟结果,左右方向x1上的腰垫30的移动范围优选的是18~25毫米左右。
[0033]
接着,参照图1、图2、图5~图8,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图5是图1的a-a线剖视图。图6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的腰垫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的滑块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的滑块的俯视图。
[0034]
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包中,如图2所示,固定部40包括滑块41、基座42、螺栓43、螺栓帽44、螺母45。滑块41被用作为轴状的紧连部件的螺栓43和螺母45连结在腰垫30。此外,滑
块41能够相对于包主体10在左右方向x1上移动地被用基座42连结在背体部11。
[0035]
如图2、图7所示,滑块41具有滑块主体41a、夹持部41b和凹部41c。滑块主体41a是在左右方向x1上较长的板状部件。夹持部41b是在上下方向x2上较长的板状部件,在滑块主体41a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在与滑块主体41a之间隔开规定的间隙,与滑块主体41a平行地设置。凹部41c以与腰垫30对置的方式被形成在夹持部41b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
[0036]
基座42如图2、图8所示,是方形的薄盘状部件,在中央部具有导引孔42a,并且在四角分别具有连结脚部42b。在导引孔42a,能够在左右方向x1上移动地安装着滑块41。此外,连结脚部42b被插通到背体部11的基座安装孔11c,与内罩50的嵌合孔51嵌合。通过连结脚部42b与嵌合孔51嵌合,基座42被固定于背体部11。
[0037]
如图5、图8所示,滑块41的夹持部41b和滑块主体41a以在导引孔42a处中间夹着基座42的方式,相对于基座42分别被配置在腰垫30侧和反腰垫30侧。通过夹持部41b和滑块主体41a在导引孔42a处中间夹着基座42,左右方向x1上的滑块41的移动被导引。另外,左右方向x1上的滑块41的可动范围由左右方向x1上的导引孔42a的长度规定。
[0038]
此外,如图8所示,优选的是在固定部40设置缓冲部42c。缓冲部42c将滑块41移动到左右方向x1上的最大限度、碰撞到基座42时的冲击缓和。此外,缓冲部42c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或弹簧等弹性体形成。在图示例中,缓冲部42c当滑块41移动到左右方向x1上的最大限度时能够与滑块主体41a的两侧端部抵接地设在基座42的两侧端部。另外,缓冲部42c也可以设在滑块主体41a的两侧端部,也可以设在导引孔42a的两侧端部、或滑块41的夹持部41b与滑块主体41a之间的连结部中的与导引孔42a的两侧端部抵接的部分。通过固定部40具有缓冲部42c,能够将滑块41移动到左右方向x1上的最大限度、碰撞到基座42时的冲击和碰撞音缓和。
[0039]
此外,如图5所示,滑块主体41a位于内罩50的两条导引片52之间,滑块主体41a的上边及下边与各导引片52滑动接触。通过滑块主体41a的上边及下边与各导引片52滑动接触,防止滑块41绕螺栓43的中心轴旋转。因而,防止了滑块41在左右方向x1上移动时的晃动,能够使滑块41在左右方向x1上顺畅地移动。
[0040]
如图5~图7所示,腰垫30及滑块41的一方具有凸部31,另一方具有凹部41c。凹部41c是研钵状。在实施方式中,腰垫30具有凸部31,滑块41具有凹部41c。凸部31在腰垫30的朝向背体部11的面的中央部突设,至少一部分是球面状。另外,在实施方式中,腰垫30是树脂成型品,凸部31被一体成形于腰垫30。凹部41c具有与凸部31对应的形状,能够将腰垫30枢轴支承于滑块41地与凸部31连结。
[0041]
如图6所示,在腰垫30,为了轻量化及透气性改善,形成有多个贯通孔32。在实施方式中,贯通孔32被设在腰垫30的整体,能够确保从腰垫30与背体部11之间的空间向腰的充分的通风,抑制闷热,能够实现背包的良好的使用感。
[0042]
以上,如参照图1、图2、图5~图8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背包,由凸部31和凹部41c将腰垫30枢轴支承于滑块41。因而,能够改变腰垫30相对于背体部11的角度,能够将起因于步行中的腰的旋转、摆动的后背与腰之间的相对变位更有效地吸收,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包主体10的摆动,并且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衣服的损伤。
[0043]
接着,参照图5~图7,说明本发明的再另一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包中,如图5、图7所示,凹部41c具有规定形状的插通孔41d。在插通孔41d,松插着作为轴状的紧连部
件的螺栓43。凸部31在与插通孔41d的形状对应的可动范围中相对于凹部41c转动自如地被用螺栓43与凹部41c紧连。此外,凸部31如图6所示,具有在前端部开口的中心孔31a。如图5所示,螺栓43被从凸部31的前端侧插入于中心孔31a,在凸部31的内部被与螺母45螺纹接合,将凸部31与凹部41c紧连。
[0044]
此外,如图2、图5所示,在实施方式中,螺栓43被插通到具有大径部44a及小径部44b的圆筒状的螺栓帽44。螺栓帽44优选的是被表面处理以使摩擦系数变小。在插通孔41d,松插着螺栓帽44的小径部44b,在小径部44b能够在插通孔41d的内部移动的范围内,凸部31能够相对于凹部41c转动。
[0045]
此外,如图5所示,通过螺栓帽44的大径部44a从包主体10的内部侧抵接于插通孔41d的周部,凹部41c和凸部31被螺栓43紧连。即,凸部31和凹部41c经由螺栓帽44被螺栓43相互紧连,能够使腰垫30的角度变化平滑化。
[0046]
以上,如参照图5、图8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背包,凸部31在由插通孔41d的形状规定的可动范围中相对于凹部41c转动自如,被用螺栓43与凹部41c紧连。因而,通过将插通孔41d的形状设定为适当的形状,能够设定为,腰垫30相对于滑块41的转动在适当的可动范围中进行,能够将起因于步行中的腰的旋转、摆动的后背与腰之间的相对变位更有效地吸收,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包主体10的摆动,并且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衣服的损伤。
[0047]
此外,如图7所示,在凹部41c突设有两个止动部41f,如图6所示,在凸部31凹设有两个被卡合部31b。在各被卡合部31b,松嵌着各止动部41f,腰垫30能够相对于滑块41绕螺栓43的中心轴旋转一定角度。
[0048]
另外,也可以将止动部41f设在凸部31,将被卡合部31b设在凹部41c。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凸部31是圆柱状,螺栓43的中心轴与凸部31的中心轴大致一致。即,凸部31及凹部41c的一方具有突状的止动部41f,另一方具有被卡合部31b。被卡合部31b能够限制腰垫30相对于滑块41绕凸部31的中心轴或绕作为紧连部件的螺栓43的中心轴旋转的旋转角度地与止动部41f卡合。
[0049]
通过上述的步行模拟可以确认,在步行中骨盆向左右最大倾斜约7度。因而,通过腰垫30能够绕螺栓43或凸部31的中心轴旋转一定角度,能够将起因于步行中的腰的摆动的后背与腰之间的相对变位更有效地吸收,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包主体10的摆动,并且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衣服的损伤。
[0050]
接着,参照图7、图8,说明本发明的再另一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背包中,插通孔41d由长孔构成,所述长孔是在左右方向x1上较长的长孔,相对于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在两侧具有从该中央部向斜上延伸的延长部41e。即,在实施方式中,插通孔41d被形成为心形。
[0051]
如以上参照图7、图8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背包,插通孔41d被形成为在左右方向x1上较长的长孔,并且被形成为,相对于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在两侧具有从该中央部向斜上延伸的延长部41e。
[0052]
通过插通孔41d是在左右方向x1上较长的长孔,能够使腰垫30以图2所示的铅直轴x3为中心转动时的可动范围变大。此外,通过插通孔41d相对于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在两侧具有延长部41e,当腰垫30以铅直轴x3为中心从中立位置转动时,能够使腰垫30以图2所示的水平轴x4为中心,向腰垫30的上端远离背体部11的方向转动。
[0053]
通过上述的步行模拟可以确认,在步行中,随着腰的旋转,骨盆最大前倾约4度。如
果随着腰的旋转而骨盆前倾,腰垫30与骨盆的运动连动,则腰垫30向上端远离背体部11的方向转动。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插通孔41d的形状,能够将起因于步行中的腰的旋转及骨盆的前倾的后背与腰之间的相对变位更有效地吸收,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包主体10的摆动,并且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衣服的损伤。
[0054]
以上,参照附图(图1~图8)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形态实施(例如,下述(1)~(3))。
[0055]
(1)如参照图2、图5说明那样,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通过螺栓43和螺母45将凸部31与凹部41c紧连,但例如也可以在凸部31代替中心孔31a而设置阴螺纹部,通过使螺栓43与该阴螺纹部螺纹接合而将凸部31与凹部41c紧连。此外,为了防止起因于螺栓43松动的腰垫30的脱落,也优选的是代替由螺栓进行的螺纹固定,而例如通过铆钉将凸部31与凹部41c紧连。此外,也可以在滑块41设置凸部(31),在腰垫30设置凹部(41c)。
[0056]
(2)如参照图2说明那样,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腰垫30是板状部件,但并不限于此,腰垫30的主体部分也可以是片状(例如树脂片),腰垫30也可以是在树脂片安装有凸部31或凹部41c的构造。
[0057]
(3)如参照图5~图7说明那样,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凸部31被一体成形于腰垫30,但凸部31也可以与腰垫30或滑块41分体地形成,例如,凸部31也可以被螺纹固定于腰垫30或滑块41。
[0058]
附图标记说明x1
ꢀꢀꢀ
左右方向10
ꢀꢀꢀ
包主体11
ꢀꢀꢀ
背体部20
ꢀꢀꢀ
背带30
ꢀꢀꢀ
腰垫31
ꢀꢀꢀ
凸部40
ꢀꢀꢀ
固定部41
ꢀꢀꢀ
滑块41c
ꢀꢀ
凹部41d
ꢀꢀ
插通孔41e
ꢀꢀ
延长部42
ꢀꢀꢀ
基座43
ꢀꢀꢀ
螺栓(紧连部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