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1313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背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包。



背景技术:

背包是日常生活中携带物品的常用工具。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现在的背包不仅能够携带物品,还能够给手机、Pad等电子设备充电,从而起到移动电源的作用。当背包中的电池没有剩余电量时,用户需要拿出充电线,然后将充电线两端分别与外部电源以及背包上的充电接口进行连接。由此可知,现有的背包充电方式有充电线的牵绊,操作较繁琐。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背包充电方式是如今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包,该背包具有无线充电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包,包括:

主控模块,用于控制并协调所述背包上的各个模块工作;

电池槽,所述电池槽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用于放置电池;

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所述电池槽电连接,用于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通过电感耦合技术接收外部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发送的电能,并将接收的电能传输至所述电池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进一步的,如前所述的背包,其中,所述背包还包括:

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位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所处的位置处,用于固定外部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

进一步的,如前所述的背包,其中,所述背包还包括:

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所述 电池槽电连接,用于通过电感耦合技术给具有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的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进一步的,如前所述的背包,其中,所述背包还包括:

外部设备连接装置,所述外部设备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所处的位置处,并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用于电连接并固定外部电子设备。

进一步的,如前所述的背包,其中,所述背包还包括:

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按键,所述操作面板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以及所述外部设备连接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与所述外部设备连接装置连接的外部电子设备。

进一步的,如前所述的背包,其中,所述背包还包括:

至少两个客户识别模块SIM卡槽,所述SIM卡槽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SIM卡槽用于放置SIM卡,且放置于所述SIM卡槽中的SIM卡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至少两个移动通信模块,所述移动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以及对应的SIM卡槽电连接,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用于基于对应的SIM卡产生移动通信信号;

无线保真WiFi模块,所述WiFi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以及所述至少两个移动通信模块电连接,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移动通信模块产生的不同类型的移动通信信号进行叠加,并将叠加后的移动通信信号转化为WiFi信号,向外部发射所述WiFi信号。

进一步的,如前所述的背包,其中,所述背包还包括:

至少两个SIM卡控制开关,所述SIM卡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以及对应的SIM卡槽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SIM卡槽中的SIM卡的启动或禁用。

进一步的,如前所述的背包,其中,所述背包还包括:

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以及所述电池槽电连接,用于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开启或关闭照明功能。

进一步的,如前所述的背包,其中,所述背包还包括:

语音操控按键,所述语音操控按键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麦克风,所述麦克风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以及所述语音操控按键电连接,用于在所述语音操控按键按下后,接收语音信号,并将所述语音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控模块;

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麦克风传输的语音信号控制所述背包上的各个模块工作。

进一步的,如前所述的背包,其中,所述背包还包括:

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蓝牙模块在预设应用软件的控制下,控制所述背包上的各个模块工作。

进一步的,如前所述的背包,其中,所述背包还包括: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用于显示各个模块的工作状态。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背包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背包上设置主控模块、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槽以及无线充电接收装置,且主控模块、电池槽以及无线充电接收装置两两之间具有电连接关系,从而主控模块能够控制无线充电接收装置通过电感耦合技术接收外部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发送的电能,并将接收的电能传输至电池中。由此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在给背包充电时,无需拿出充电线,并将充电线两端分别与外部电源以及背包上的充电接口进行连接,只需将背包放置在外部的无线重点发射装置上进行无线充电即可,从而摆脱充电线的牵绊,操作十分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包,如图1所示,该背包包括背包本体1和背包带2,其中,背包本体1由正面、背面、侧面和底面组成。此外,该背包还包括:主控模块3、电池槽4以及无线充电接收装置5。其中,

主控模块3,用于控制并协调背包上的各个模块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主控模块3可以为微处理器,且主控模块3可以位于背包本体1正面、背面、侧面或者底面的任意位置,也可以位于背包带2的任意位置。若将主控模块3设置在背包本体1的背面可能会影响用户背背包的舒适度;若将主控模块3设置于背包本体1的侧面,且该侧面的宽度较小时,其宽度大小不适合设置主控模块3。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从舒适度、安全性等方面考虑,可以将主控模块3设置在背包本体1的正面的内部(如图1所示)。

电池槽4与主控模块3电连接,用于放置电池6。

其中,电池槽4可以设置在背包本正面、背面、侧面或者底面的任意位置,也可以位于背包带2的任意位置。与主控模块3相类似的,本实施例考 虑到用户背背包的舒适度,可以将电池槽4设置在背包本体1正面的内部。此外,电池6可以为锂电池,也可以为其他材料的电池,在此不作限定。

无线充电接收装置5分别与主控模块3、电池槽4电连接,用于在主控模块3的控制下,通过电感耦合技术接收外部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发送的电能,并将接收的电能传输至电池6中。

具体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5可以设置在背包本体1或者背包带2上。本实施例考虑针对不同类型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背包能够平稳放置的角度往往不同,所以可以分别在背包的不同位置设置一个无线充电接收装置5。例如,针对水平放置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可以在背包本体1的底面设置一个无线充电接收装置5;针对倾斜放置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可以在背包本体1的正面或者背面设置一个无线充电接收装置5。

需要补充的是,背包上除了设置无线充电接收装置5外,还可以设置用于有线充电的充电接口,例如充电接口可以为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也可以为USB-C(USB Type-C)接口实现快充的功能。当充电接口通过充电线与外部电源连接时,外部电源可以通过该充电接口给背包充电;当充电接口通过充电线连接外部电子设备时,背包可以通过该充电接口给外部电子设备充电。

实际应用中,常常发生用户所在地没有电源(例如用户在郊外旅行)而背包又急需充电的情况,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背包本体1上设置一个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为背包中的电池6充电,以解决背包急需充电的问题。具体的,太阳能板可以通过连接件(例如角磁扣)连接在背包本体1的正面,并与放置于电池槽4上的电池6电连接,用于为电池6充电。由于背包本体1正面的上半部分比下半部分接收阳光更多,所以可以将太阳能板设置在背包本体1正面的上半部分,将主控模块3、电池槽4等设置在背包本体1正面的下半部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背包上设置主控模块、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槽以及无线充电接收装置,且主控模块、电池槽以及无线充电接收装置两两之间具有电连接关系,从而主控模块能够控制无线充电接收装置通过电感耦合技术接收外部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发送的电能,并将接收的电能传输至电池中。由此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在给背包 充电时,无需拿出充电线,并将充电线两端分别与外部电源以及背包上的充电接口进行连接,只需将背包放置在外部的无线重点发射装置上进行无线充电即可,从而摆脱充电线的牵绊,操作十分方便。

进一步的,虽然针对不同类型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可以将无线充电接收装置5设置在充电时使背包能够平稳放置的对应位置,但是依然无法避免背包移动的情况。例如,无线充电过程中,用户从背包中拿东西时,可能会导致背包移动,从而导致充电中断。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无线充电接收装置5所处的位置处设置一个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外部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

除了以设置固定装置的方式对无线充电发射装置进行固定外,还可以在无线充电接收装置5所处的位置处设置一个外兜或者内兜,用于放置外部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该背包还包括:

无线充电发射装置8,无线充电发射装置8分别与主控模块3、电池槽4电连接,用于通过电感耦合技术给具有无线充电接收装置5的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其中,无线充电发射装置8包括电感线圈。在实际应用中,无线充电发射装置8可以设置在背包本体1的任意位置,也可以设置在背包带2的任意位置。

为了避免用户持续手持外部电子设备靠近无线充电发射装置8进行无线充电,在与该无线充电发射装置8相同位置处,可以设置一个外兜和/或一个内兜。当外部电子设备放置于外兜或内兜中时,无线充电发射装置8可以将背包电池6中的电能传送给该外部电子设备,从而实现背包给外部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功能。

进一步的,虽然在与无线充电发射装置8相同位置处设置一个外兜和/或一个内兜可以避免用户持续手持外部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但是由于外部电子设备已放入兜内,所以无法边充电边使用该外部电子设备,例如当该外部电子设备为摄像装置时,无法边充电边照相、或者无法边充电边录像。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背包还包括:

外部设备连接装置9,外部设备连接装置9设置在无线充电发射装置8所处的位置处,并与主控模块3电连接,用于电连接并固定外部电子设备。

具体的,当将具有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的外部电子设备电连接并固定在外部设备连接装置9时,无线充电发射装置8可以给该外部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主控模块3也可以通过外部设备连接装置9对该外部电子设备进行控制;当将没有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的外部电子设备电连接并固定在外部设备连接装置9时,主控模块3可以通过外部设备连接装置9对该外部电子设备进行控制。其中,外部设备连接装置9包括与外部电子设备电连接的接口以及与主控模块3电连接的接口。例如,与外部电子设备电连接的接口可以为USB接口。

此外,外部设备连接装置9与主控模块3电连接的接口可以为充电接口,当与外部设备连接装置9连接的外部电子设备没有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时,背包可以通过该充电接口给外部电子设备充电。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该背包还包括:

操作面板10,操作面板10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按键11,操作面板10分别与主控模块3以及外部设备连接装置9(图中未画出)电连接,用于控制与外部设备连接装置9连接的外部电子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操作面板10可以仅为用于安装控制按键11的板子,也可以为用于显示控制按键11的触控屏。具体的,操作面板10上可以设置与各种外部电子设备匹配的按键。例如,操作面板10上的控制按键11包括:前置摄像按键、后置摄像按键、摄像模式调整按键、拍照按键、开始录制按键、暂停录制按键以及停止录制按键。当与外部设备连接装置9电连接的外部电子设备具有拍照和录像功能时,用户可通过操作面板10上的摄像模式调整按键调整摄像模式,例如调整为录像模式,然后通过前置摄像按键或者后置摄像按键调整摄像头的位置,按下开始录制按键进行录制,并在录制过程中可通过暂停录制按键和开始录制按键进行暂停和继续操作,最后通过按停止录制按键结束录制。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该背包还包括:

至少两个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槽12,SIM卡槽12与主控模块3电连接,SIM卡槽12用于放置SIM卡,且放置于SIM卡槽12中的SIM卡与主控模块3电连接;

至少两个移动通信模块13,移动通信模块13分别与主控模块3以及对 应的SIM卡槽12电连接,移动通信模块13用于基于对应的SIM卡产生移动通信信号;

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模块14,WiFi模块14分别与主控模块3以及至少两个移动通信模块13电连接,用于将至少两个移动通信模块13产生的不同类型的移动通信信号进行叠加,并将叠加后的移动通信信号转化为WiFi信号,向外部发射WiFi信号。

具体的,SIM卡槽12中的SIM卡可以属于同一运营商生产的SIM卡,也可以属于不同运营商生产的SIM卡。移动通信模块13中含有移动通信天线,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信号。在实际应用中,移动通信模块13可以为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模块、3G(The 3rd Generation Telecommunic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模块或者4G(The 4rd Generation Telecommunication,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模块,也可以为其他移动通信模块13,在此不作限定。

此外,本实施例中,WiFi模块14将移动通信模块13传输的多个移动通信信号进行叠加以及转化处理,形成的WiFi热点的网速比WiFi模块14仅将一个移动通信模块13传输的移动通信信号进行转化处理形成的WiFi热点的网速高。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将以示例的形式,对移动通信信号进行叠加进行详细说明。示例性的,假设,背包中包含有3个SIM卡槽12,且该3个SIM卡槽12中分别放置有SIM卡1、SIM卡2、SIM卡3,基于SIM卡1产生的移动通信信号的网度为1Mbps,基于SIM卡2产生的移动通信信号的网度为5Mbps,基于SIM卡3产生的移动通信信号的网度为10Mbps,经过WiFi模块14对移动通信信号进行叠加及转换后的WiFi信号的网度为16Mbps。

需要说明的是,WiFi模块14向外部发射WiFi信号是通过WiFi模块14中的WiFi天线实现的。此外,为了防止建筑物等妨碍物干扰WiFi天线发射WiFi信号,WiFi模块14还可以设置外设天线接口,当用户需要连接外设WiFi天线时,可通过该外设天线接口连接外设WiFi天线。

需要补充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提及主控模块3可以通过外部设备连接装置9对外部电子设备进行控制,本实施例中的背包能够产生移动通信流量,所以主控模块3可以控制外部电子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采集的数据上传 至云端服务器,以便用户登录网站或者预设应用软件查看外部电子设备采集的数据。

进一步的,在实际应用中,当用户仅使用背包的WiFi热点浏览网页,或者QQ聊天时,不需要很高的网速,并且将背包上的所有SIM卡都开通流量,用户花销较大。因此,为了让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启动SIM卡的数量,本实施例对上述背包做了如下改进,如图5所示,该背包还包括:

至少两个SIM卡控制开关15,SIM卡控制开关15分别与主控模块3以及对应的SIM卡槽12电连接,每个SIM卡控制开关15用于控制对应SIM卡槽12中的SIM卡的启动或禁用。

其中,SIM卡控制开关15可以设置于背包本体1中的正面、背面、侧面或者底面,还可以设置在背包带2上。从用户使用背包的实用性讲,可以将SIM卡控制开关15设置于背包带2上,以便用户对SIM卡控制开关15进行操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SIM卡控制开关15在背包中的设置位置不进行限定。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该背包还包括:

照明装置16,照明装置16分别与主控模块3以及电池槽4电连接,用于在主控模块3的控制下,开启或关闭照明功能。

其中,照明装置16包括照明灯,且照明灯的类型不作限定,例如可以为LED灯。需要说明的是,背包还设置有照明开关,用于开启或者关闭照明装置16的照明功能。其中,照明开关可以设置在照明装置16上,也可以独立于照明装置16设置在背包的其他位置。

需要补充的是,照明装置16可以设置在背包本体1的正面、侧面、背面以及底面,也可以设置在背包带2上。本实施例考虑用户背包时需要照亮前方,可以将照明装置16设置在背带上。

进一步的,当背包上的功能按键较多时,通过操控背包上的各个功能按键来控制对应的功能,操作较繁琐。为了简化用户操作,本实施例提供了以下两种控制方式:

方式一:通过语音对背包上的各个模块进行操控。

如图7所示,该背包还包括:

语音操控按键17,语音操控按键17与主控模块3电连接;

麦克风18,麦克风18分别与主控模块3以及语音操控按键17电连接,用于在语音操控按键17按下后,接收语音信号,并将语音信号传输至主控模块33;

主控模块3还用于通过麦克风18传输的语音信号控制背包上的各个模块工作。

具体的,用户可以按下语音操控键,对着麦克风18向背包下发指令,背包中主控模块3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控制对应的模块工作。

方式二:通过外部电子设备上的应用软件对背包上的各个模块进行操控。

如图8所示,该背包还包括:

蓝牙模块19,蓝牙模块19与主控模块3电连接;

主控模块3还用于通过蓝牙模块19在预设应用软件的控制下,控制背包上的各个模块工作。

具体的,用户可以通过外部电子设备上的预设应用软件向背包发送指令,外部电子设备接收到指令后,通过蓝牙通信协议将该指令发送给背包,并由背包中的主控模块3根据该指令控制对应的模块工作。由此可知,用户可以通过预设应用软件对背包进行远距离操控。

需要补充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主控模块3、移动通信模块13、WiFi模块14、电池槽4以及蓝牙模块19中可以设置在主板上,并且在背包上设置一个用于固定及保护主板的外壳。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还包括:

显示屏20,显示屏20与主控模块3电连接,用于显示各个模块的工作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显示屏20显示各个模块的工作状态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在显示屏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指示灯,通过指示灯指示对应模块的工作状态;又如,可以在显示屏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预设形状(例如矩形)的LED屏幕、液晶屏幕或者其他类型屏幕,通过该屏幕显示各个模块的工作状态(例如用各个模块的特征图像来表示、或者直接用文字来表示)。此外,显示屏20可以独立于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外壳设置在背包上,也可以设置在该外壳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 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