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军用双肩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28036发布日期:2022-01-12 00:3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军用双肩背包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军用双肩背包。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军用双肩包功能单一,所有东西都混放于一起,在需要携带保温食品或者不能受压的物品时,还需要单独配置携行箱,携行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军用双肩背包。
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军用双肩背包,包括背包本体,所述背包本体的底部设有保温收纳袋,背包本体的内腔与保温收纳袋的内腔相互独立,在保温收纳袋底部边缘以及背包本体的腰身均设有收纳拉链,两个收纳拉链相互拉合后将保温收纳袋进行收纳,在保温收纳袋的袋身设有打开拉链;在背包本体的腰身设有速降安全腰带,在保温收纳袋的外底面设有速降安全跨带与速降绳,速降安全跨带将速降绳捆绑固定于保温收纳袋的底部,在背包本体背面的颈部设有扣环。
5.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收纳袋的内壁面上设有保温铝箔。
6.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收纳袋中四个内侧面以及顶面上均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卡袋,每个卡袋相邻三个侧边缝合在对应的内侧面或者顶面上,每个卡袋剩余的一个侧边缝合有收紧皮筋。
7.进一步地,保温收纳袋中顶面上的两个卡袋之间插接有四块支撑板。
8.进一步地,支撑板的材质为pp,厚度为 2-3mm。
9.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收纳袋的外底面设有目字扣,速降安全跨带的一端缝合在保温收纳袋的底面,另一端扣在目字扣上。
10.进一步地,所述背包本体外面上设有两个网袋,展开后的两根速降安全腰带分别收纳于两网袋内。
11.进一步地,所述速降绳的两端设有挂扣。
12.进一步地,所述背包本体上设有耳机孔,在耳机孔的四周设有魔术贴,在魔术贴上粘接有用于将耳机孔进行遮挡的布片。
13.进一步地,所述背包本体采用军绿色的帆布制成。
14.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用于放置需要保温的物品,还可以保证贵重的物品不内挤压,另外背包本体还可以作为速降背包使用,选材耐用,便携可靠,功能多样,可满足战士日常携行所需物资需求。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为本发明的正面图。
[0016]
图2和图3 为本发明的背面图。
[0017]
图 4 为保温收纳袋内四块支撑板的放置位置示意图。
[0018]
图 5 为保温收纳袋内用于插接支撑板的卡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0]
如图1至图3,本发明一种军用双肩背包,包括背包本体1,背包本体1的底部设有保温收纳袋11,背包本体1的内腔与保温收纳袋11的内腔相互独立,在保温收纳袋11的底部边缘以及背包本体1的腰身均设有收纳拉链12,两个收纳拉链12相互拉合后将保温收纳袋11进行收纳。在需要使用保温收纳袋11时,将两个收纳拉链12拉开分离即可。
[0021]
在保温收纳袋11的袋身设有打开拉链13,将打开拉链13拉开,即可将需要保温的物品放入保温收纳袋11内。
[0022]
背包本体1以及保温收纳袋11均采用军绿色的帆布制成,在保温收纳袋11的内壁面上设有保温铝箔,保证保温效果。
[0023]
保温收纳袋11展开后,可以用于放置需要保温的物品,保温收纳袋11的内腔与背包本体1的内腔相互独立,互不影响,需要保温与不需要保温的功能区单独设置,方便使用。
[0024]
战士携行物品时,有些易损物品不能被挤压(例如夜视镜、热像仪等等),对于该类的物品,现有战士外出演练携带时,需要专门配备一个手提收纳箱,无疑增加战士的携行负担。使用本军用双肩背包时,可以不需要专门配备收纳箱,且不用担心该类物品被压坏。具体使用时,是直接将该类物品放入展开后的保温收纳袋11内(具体使用时,易损物品不与需要保温的物品同时放入保温收纳袋11)。
[0025]
为收纳于保温收纳袋11内的物品被收纳于背包本体1内的物品压到,在展开后的保温收纳袋11四周插接三块支撑板31,同时在背包本体1的内腔底部或者保温收纳袋11的内腔顶部插接一块支撑板31(本实施类将顶部的支撑板置于保温收纳袋内),四块支撑板31的位置示意图如图4。通过顶部的一块支撑板31压在三块支撑板31上,形成将保温收纳袋11撑开的“支撑笼”,继而避免保温收纳袋11内的物品被背包本体1内的物品压到。
[0026]
支撑板31的材质为pp,重量轻,强度高,支撑板31的厚度为 2-3mm。在不需要将保温收纳袋11“撑起”时,四块支撑板叠加后全部插接在保温收纳袋的顶部,不影响保温收纳袋11的收起或者存在需要保温的物品。
[0027]
为便于将支撑板插接在保温收纳袋11内,在保温收纳袋11中四个内侧面以及顶面上均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卡袋111,打开拉链13所在的那个侧面不插接支撑板31故不设置卡袋。如图5,每个卡袋111相邻三个侧边缝合在对应的内侧面或者顶面上,每个卡袋111剩余的一个侧边缝合有收紧皮筋112。插接支撑板31时,将每个支撑板31的两端对应插接在卡袋111内。
[0028]
本发明军用双肩背包可以用于放置需要保温的物品,还可以保证贵重的物品不内挤压,另外背包本体1还可以作为速降背包使用,具体如下。
[0029]
在背包本体1的腰身设有速降安全腰带21,在背包本体1背面的颈部设有扣环24。
[0030]
保温收纳袋11的外底面设有目字扣,在保温收纳袋11的外底面设有速降安全跨带22与速降绳23,其中速降安全跨带22的一端缝合在保温收纳袋11的底面,另一端扣在目字扣上。速降安全跨带22与目字扣扣接后,将将速降绳23捆绑固定于保温收纳袋11的底部。
[0031]
在作为速降背包使用时,取下速降绳23,速降绳23一端的挂扣穿过扣环24上,另一端连接建筑物上。将速降安全腰带21系在腰部。将两根速降安全跨带22绕过使用者的裆部然后与目字扣扣接。通过速降安全腰带21与速降安全跨带22的同时捆绑,保证安全性。速降绳23在不使用时,收纳于背包本体的下方,不占据包内的空间。
[0032]
在背包本体1外面上设有两个网袋15,速降安全腰带21不使用时,速降安全腰带21收纳于两网袋15内。
[0033]
在背包本体1上设有耳机孔16,在耳机孔16的四周设有魔术贴,在魔术贴上粘接有用于将耳机孔16进行遮挡的布片。耳机孔16用于携行通讯器材时,方便耳机伸出包外。
[0034]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军用双肩背包,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包本体(1),所述背包本体(1)的底部设有保温收纳袋(11),背包本体(1)的内腔与保温收纳袋(11)的内腔相互独立,在保温收纳袋(11)底部边缘以及背包本体(1)的腰身均设有收纳拉链(12),两个收纳拉链(12)相互拉合后将保温收纳袋(11)进行收纳,在保温收纳袋(11)的袋身设有打开拉链(13); 在背包本体(1)的腰身设有速降安全腰带(21),在保温收纳袋(11)的外底面设有速降安全跨带(22)与速降绳(23),速降安全跨带(22)将速降绳(23)捆绑固定于保温收纳袋(11)的底部,在背包本体(1)背面的颈部设有扣环(2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用双肩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收纳袋(11)的内壁面上设有保温铝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军用双肩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收纳袋(11)中四个内侧面以及顶面上均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卡袋(111),每个卡袋(111)相邻三个侧边缝合在对应的内侧面或者顶面上,每个卡袋(111)剩余的一个侧边缝合有收紧皮筋(11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军用双肩背包,其特征在于:保温收纳袋(11)中顶面上的两个卡袋(111)之间插接有四块支撑板(3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军用双肩背包,其特征在于:支撑板(31)的材质为pp,厚度为 2-3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用双肩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收纳袋(11)的外底面设有目字扣,速降安全跨带(22)的一端缝合在保温收纳袋(11)的底面,另一端扣在目字扣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用双肩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本体(1)外面上设有两个网袋(15),展开后的两根速降安全腰带(21)分别收纳于两网袋(15)内。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用双肩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速降绳(23)的两端设有挂扣。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用双肩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本体(1)上设有耳机孔(16),在耳机孔(16)的四周设有魔术贴,在魔术贴上粘接有用于将耳机孔(16)进行遮挡的布片。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用双肩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本体(1)采用军绿色的帆布制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军用双肩背包,包括背包本体,所述背包本体的底部设有保温收纳袋,背包本体的内腔与保温收纳袋的内腔相互独立,在保温收纳袋底部边缘以及背包本体的腰身均设有收纳拉链,两个收纳拉链相互拉合后将保温收纳袋进行收纳,在保温收纳袋的袋身设有打开拉链;在背包本体的腰身设有速降安全腰带,在保温收纳袋的外底面设有速降安全跨带与速降绳,速降安全跨带将速降绳捆绑固定于保温收纳袋的底部,在背包本体背面的颈部设有扣环。本发明可以用于放置需要保温的物品,还可以保证贵重的物品不内挤压,另外背包本体还可以作为速降背包使用,选材耐用,便携可靠,功能多样,可满足战士日常携行所需物资需求。满足战士日常携行所需物资需求。满足战士日常携行所需物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李雅萍 章红霞 李玉花 秦玉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3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