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可降解环保科技鞋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15349发布日期:2022-03-12 11:05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生可降解环保科技鞋面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鞋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可降解环保科技鞋面。


背景技术:

2.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最早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就发明了毛皮鞋子。鞋子发展到现在,就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各种样式功能的鞋子随处可见。
3.将鞋面安装在鞋底上,使用者穿着后进行行走,鞋面无法在行走期间自动完成鞋面内外空气交换的效果、无法自动将鞋面内部的大量热量排到鞋面外部、无法自动使得鞋面外部的空气进入到鞋面内部,无法减少脚汗、脚臭产生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再生可降解环保科技鞋面。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再生可降解环保科技鞋面,包括用于与外部鞋底连接且对鞋面起到塑形作用的刚性层、开设于所述刚性层上用于交换所述刚性层上下方空气的数个交换孔、设置于所述刚性层上在受外力时可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层、形成于所述刚性层与所述弹性层之间的空气交换室、设置于所述弹性层内表面在行走踩踏时受惯性力作用带动所述弹性层向靠近所述刚性层方向运动从而将所述空气交换室内的空气挤压向所述交换孔的惯性压块、设置于所述惯性压块与所述刚性层之间在所述惯性压块受惯性力作用后驱动所述惯性压块复位从而带动所述弹性层向远离所述刚性层方向运动将所述交换孔下方的空气抽至所述空气交换室内的复位件、开设于所述弹性层上位于所述惯性压块外部用于所述空气交换室内的空气与外部流动的数个流动孔,所述流动孔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交换孔的截面面积,所述流动孔的数量小于所述交换孔的数量。
6.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刚性层与所述惯性压块之间设置有在所述惯性压块带动所述弹性层向靠近所述刚性层方向运动和向远离所述刚性层方向运动时防止所述惯性压块带动弹性层偏离预定轨迹并在所述惯性压块带动弹性层偏离预定轨迹时起到矫正作用以提高将所述空气交换室内的空气挤压向所述交换孔和将所述交换孔下方的空气抽至所述空气交换室内效率的增率装置。
7.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增率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鞋面两侧且一端设置于所述刚性层上的至少一根支撑杆、一端设置于所述惯性压块下端面且位置与所述支撑杆相对应的在所述惯性压块带动所述弹性层向靠近所述刚性层方向运动和向远离所述刚性层方向运动时防止所述惯性压块带动弹性层偏离预定轨迹的防偏移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所述防偏移杆另一端之间的在所述惯性压块带动弹性层偏离预定轨迹时起到矫正作用的偏
移矫正弹簧。
8.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支撑杆一端铰接设置于所述刚性层上用于在所述惯性压块受惯性力作用超过预定阈值时防止所述支撑杆一端受损折断。
9.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弹性层为涤纶层,所述涤纶层上表面设置有防水树脂层,所述流动孔贯穿设置于所述涤纶层与所述防水树脂层。
10.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复位件为压缩弹簧。
11.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刚性层下表面设置有在穿着鞋面行走时减少脚背与所述刚性层下表面硬性接触的硅胶层,所述硅胶层下表面设置有抗静电抑菌层,所述交换孔贯穿所述硅胶层与所述抗静电抑菌层。
12.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抗静电抑菌层包括铜氨纤维纬线、甲壳素经线,所述铜氨纤维纬线与所述甲壳素经线编织设置。
13.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弹性层上表面位于所述惯性压块上方设置有在所述惯性压块受撞击时防止所述复位件受损的防损件。
14.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防损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弹性层上表面位于所述惯性压块上方的包裹层、设置于所述包裹层与所述弹性层之间的弹性块;所述包裹层包括循环再生纤维经线、生物可降解纤维纬线,所述循环再生纤维经线与所述生物可降解纤维纬线编织设置;所述循环再生纤维经线为再生涤纶经线,所述生物可降解纤维纬线为再生尼龙纬线。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将鞋面安装在鞋底上,使用者穿着后进行行走,行走踩踏时惯性压块受惯性力作用带动弹性层向靠近刚性层方向运动从而将空气交换室内的空气挤压向交换孔,在惯性压块受惯性力作用后复位件驱动惯性压块复位从而带动弹性层向远离刚性层方向运动将交换孔下方的空气抽至空气交换室内,并在流动孔的截面面积小于交换孔的截面面积,流动孔的数量小于交换孔的数量的设置下,鞋面能够在行走期间自动完成鞋面内外空气交换的效果、自动将鞋面内部的大量热量排到鞋面外部、自动使得鞋面外部的空气进入到鞋面内部,不会轻易产生脚汗、脚臭的现象。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对应图1的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中抗静电抑菌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中包裹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9.参看图1至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再生可降解环保科技鞋面,包括用于与外部鞋底连接且对鞋面起到塑形作用
的刚性层1、开设于所述刚性层1上用于交换所述刚性层1上下方空气的数个交换孔2、设置于所述刚性层1上在受外力时可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层3、形成于所述刚性层1与所述弹性层3之间的空气交换室4、设置于所述弹性层3内表面在行走踩踏时受惯性力作用带动所述弹性层3向靠近所述刚性层1方向运动从而将所述空气交换室4内的空气挤压向所述交换孔2的惯性压块5、设置于所述惯性压块5与所述刚性层1之间在所述惯性压块5受惯性力作用后驱动所述惯性压块5复位从而带动所述弹性层3向远离所述刚性层1方向运动将所述交换孔2下方的空气抽至所述空气交换室4内的复位件6、开设于所述弹性层3上位于所述惯性压块5外部用于所述空气交换室4内的空气与外部流动的数个流动孔7,所述流动孔7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交换孔2的截面面积,所述流动孔7的数量小于所述交换孔2的数量。所述刚性层1上设置有与外部鞋底通过外部螺栓连接的数个螺纹孔8。
20.所述刚性层1与所述惯性压块5之间设置有在所述惯性压块5带动所述弹性层3向靠近所述刚性层1方向运动和向远离所述刚性层1方向运动时防止所述惯性压块5带动弹性层3偏离预定轨迹并在所述惯性压块5带动弹性层3偏离预定轨迹时起到矫正作用以提高将所述空气交换室4内的空气挤压向所述交换孔2和将所述交换孔2下方的空气抽至所述空气交换室4内效率的增率装置。
21.所述增率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鞋面两侧且一端设置于所述刚性层1上的至少一根支撑杆9、一端设置于所述惯性压块5下端面且位置与所述支撑杆9相对应的在所述惯性压块5带动所述弹性层3向靠近所述刚性层1方向运动和向远离所述刚性层1方向运动时防止所述惯性压块5带动弹性层3偏离预定轨迹的防偏移杆10、设置于所述支撑杆9另一端与所述防偏移杆10另一端之间的在所述惯性压块5带动弹性层3偏离预定轨迹时起到矫正作用的偏移矫正弹簧11。
22.所述支撑杆9一端铰接设置于所述刚性层1上用于在所述惯性压块5受惯性力作用超过预定阈值时防止所述支撑杆9一端受损折断。
23.所述弹性层3为涤纶层,所述涤纶层上表面设置有防水树脂层12,所述流动孔7贯穿设置于所述涤纶层与所述防水树脂层12。防水树脂层12的设置可以实现防水功能。
24.所述复位件6为压缩弹簧。
25.所述刚性层1下表面设置有在穿着鞋面行走时减少脚背与所述刚性层1下表面硬性接触的硅胶层13,所述硅胶层13下表面设置有抗静电抑菌层14,所述交换孔2贯穿所述硅胶层13与所述抗静电抑菌层14。
26.所述抗静电抑菌层14包括铜氨纤维纬线15、甲壳素经线16,所述铜氨纤维纬线15与所述甲壳素经线16编织设置。
27.所述弹性层3上表面位于所述惯性压块5上方设置有在所述惯性压块5受撞击时防止所述复位件6受损的防损件。
28.所述防损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弹性层3上表面位于所述惯性压块5上方的包裹层17、设置于所述包裹层17与所述弹性层3之间的弹性块18;所述包裹层17包括循环再生纤维经线19、生物可降解纤维纬线20,所述循环再生纤维经线19与所述生物可降解纤维纬线20编织设置;所述循环再生纤维经线19为再生涤纶经线,所述生物可降解纤维纬线20为再生尼龙纬线。循环再生纤维是以海洋中废旧瓶片、塑料、服装为原料,通过化学、物理等手段结合纺丝方法制备而成的纤维,促进回收海洋塑料的可行性,循环再生纤维经线19、生物可降解
纤维纬线20两者的配合设置,使得鞋面具有较强的环保科技感。生物可降解纤维纬线20也可降解聚酯纤维纬线。
29.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将刚性层1通过螺栓、螺纹孔8的配合安装在鞋底上,使用者穿着后进行行走,行走踩踏时惯性压块5受惯性力作用带动弹性层3向靠近刚性层1方向运动从而将空气交换室4内的空气挤压向交换孔2,在惯性压块5受惯性力作用后复位件6驱动惯性压块5复位从而带动弹性层3向远离刚性层1方向运动将交换孔2下方的空气抽至空气交换室4内,并在流动孔7的截面面积小于交换孔2的截面面积,流动孔7的数量小于交换孔2的数量的设置下,鞋面能够在行走期间自动完成鞋面内外空气交换的效果、自动将鞋面内部的大量热量排到鞋面外部、自动使得鞋面外部的空气进入到鞋面内部,不会轻易产生脚汗、脚臭的现象。
30.本发明要保护的是产品的结构,各元件的型号不是本发明保护的内容,也是公知技术,市面上只要能实现本发明上述功能的元件均可以做为一种选择应用。因此元件的型号等参数在本发明不做详细述说。本发明的贡献在于将各元件科学的组合在一起。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