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9154发布日期:2021-12-25 00:5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口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口罩结构,尤其是有关于一种可调整耳挂部大小的口罩结构。


背景技术:

2.一般的口罩由罩体及二个带体组合而成,为了适应不同使用者的脸型,带体往往由细条状的弹性件制成,配戴时,带体拉伸并紧贴使用者的耳部,长时间配戴下,容易造成耳部不适,甚至出现皮肤红肿受伤的情形。
3.有业者在口罩上加装可调整的辅助件,以方便调整口罩的松紧度。然而,加装辅助件不仅增加了口罩整体的重量,亦增加了制造的成本,且硬质的辅助件更导致配戴时的不适感。
4.有鉴于此,研发一种兼具舒适感及可调整长度的方便性的口罩结构,遂成相关业者值得研究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罩结构,通过带体的特殊结构,使带体可相对罩体调整其配戴的松紧度,并达到兼具舒适及方便的效果。
6.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口罩结构包含罩体以及二个带体。罩体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第二端部相对第一端部,罩体包含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第一穿孔设置于罩体的第一端部,第二穿孔设置于罩体的第二端部。其中一个带体的一端连接罩体的第一端部且另一端穿设于第一穿孔,另一个带体的一端连接罩体的第二端部且另一端穿设第二穿孔,并形成二个耳挂部。各带体包含多个凸部及多个束缩部,各束缩部与各凸部相邻,其中带体为软质材质,当带体未受力时,各凸部的径向尺寸大于各束缩部的径向尺寸、第一穿孔的径向尺寸及第二穿孔的径向尺寸。
7.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口罩结构,其中各束缩部的径向尺寸可小于或等于第一穿孔的径向尺寸及第二穿孔的径向尺寸。
8.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口罩结构,其中带体可为弹性材质。
9.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口罩结构,其中罩体可更包含二个加强件,所述二个加强件分别连接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
10.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口罩结构,其中罩体可具有表布及底布,表布连接底布,并形成内部空间及开口,开口令内部空间与外部连通。
11.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口罩结构,其中罩体可更包含连接件,连接件设置于内部空间内。
12.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口罩结构包含罩体以及带体。罩体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第二端部相对第一端部,罩体包含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第一穿孔设置于罩体的第一端部,第二穿孔设置于罩体的第二端部。带体穿设于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且
带体的一端连接第一端部,带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端部,并形成二个耳挂部及颈挂部,带体包含多个凸部及多个束缩部,各束缩部与各凸部相邻,其中带体为软质材质,当带体未受力时,各凸部的径向尺寸大于各束缩部的径向尺寸、第一穿孔的径向尺寸及第二穿孔的径向尺寸。
13.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口罩结构,其中各束缩部的径向尺寸可小于或等于第一穿孔的径向尺寸及第二穿孔的径向尺寸。
14.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口罩结构,其中带体可为弹性材质。
15.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口罩结构,其中罩体可更包含二个加强件,所述二个加强件分别连接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
16.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口罩结构,其中罩体可具有表布及底布,表布连接底布,并形成内部空间及开口,开口令内部空间与外部连通。
17.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口罩结构,其中罩体可更包含连接件,连接件设置于内部空间内。
18.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口罩结构,其中罩体可更包含至少一副穿孔,所述至少一副穿孔设置于罩体的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且所述至少一副穿孔毗邻第一穿孔或第二穿孔。
附图说明
19.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
20.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的口罩结构的示意图。
21.图2绘示依照图1实施例的口罩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22.图3绘示依照图1实施例的口罩结构的操作示意图。
23.图4绘示依照图1实施例的口罩结构的内部空间的示意图。
24.图5绘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的口罩结构的示意图。
25.图6绘示依照图5实施例的口罩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26.图7绘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的口罩结构的示意图。
27.图8绘示依照图7实施例的口罩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2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9.100,200,300:口罩结构
ꢀꢀꢀꢀꢀꢀꢀꢀꢀꢀ
110,210,310:罩体
30.111,211,311:第一端部
ꢀꢀꢀꢀꢀꢀꢀꢀꢀꢀ
112,212,312:第二端部
31.113,213,313:第一穿孔
ꢀꢀꢀꢀꢀꢀꢀꢀꢀꢀ
114,214,314:第二穿孔
32.115:加强件
ꢀꢀꢀꢀꢀꢀꢀꢀꢀꢀꢀꢀꢀꢀꢀꢀꢀꢀꢀꢀ
120,220,320:带体
33.121,221:凸部
ꢀꢀꢀꢀꢀꢀꢀꢀꢀꢀꢀꢀꢀꢀꢀꢀꢀꢀ
122,222:束缩部
34.130,230:耳挂部
ꢀꢀꢀꢀꢀꢀꢀꢀꢀꢀꢀꢀꢀꢀꢀꢀ
150:表布
35.151:内部空间
ꢀꢀꢀꢀꢀꢀꢀꢀꢀꢀꢀꢀꢀꢀꢀꢀꢀꢀ
152:开口
36.153:连接件
ꢀꢀꢀꢀꢀꢀꢀꢀꢀꢀꢀꢀꢀꢀꢀꢀꢀꢀꢀꢀ
160:底布
37.240,340:颈挂部
ꢀꢀꢀꢀꢀꢀꢀꢀꢀꢀꢀꢀꢀꢀꢀꢀ
316: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将参照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现有习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并且重复的元件将可能使用相同的编号表示之。
39.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的口罩结构100的示意图,图2绘示依照图1实施例的口罩结构100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进一步地说,图1为口罩结构100由外表面观之的示意图,图2为口罩结构100由内表面观之的示意图,其中所述内表面即为使用者配戴时口罩结构100接触使用者口鼻肌肤的那一面。
40.口罩结构100包含罩体110以及二个带体120。罩体110具有第一端部 111及第二端部112,第二端部112相对第一端部111。罩体110包含第一穿孔113及第二穿孔114,第一穿孔113设置于罩体110的第一端部111,第二穿孔114设置于罩体110的第二端部112。
41.其中一个带体120的一端连接罩体110的第一端部111且另一端穿设于第一穿孔113,另一个带体120的一端连接罩体110的第二端部112且另一端穿设第二穿孔114,并形成二个耳挂部130。
42.更仔细地说,由图1及图2可知,带体120一端连接并固定于罩体110,带体120的另一端是由内表面往外表面的方向穿设于第一穿孔113或第二穿孔114。
43.带体120包含多个凸部121及多个束缩部122,各束缩部122与各凸部 121相邻,其中各凸部121的径向尺寸大于各束缩部122的径向尺寸。另外,各束缩部122的径向尺寸可小于或等于第一穿孔113的径向尺寸及第二穿孔114的径向尺寸。
44.请参阅图3,其绘示依照图1实施例的口罩结构100的操作示意图。带体120为软质材质,所述软质材质即为受力可变形的材质,通过施力于带体120,例如凹折或拉伸,使凸部121通过第一穿孔113及第二穿孔114。当带体120未受力时,各凸部121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穿孔113的径向尺寸及第二穿孔114的径向尺寸。借此,带体120的束缩部122可卡合于第一穿孔113及第二穿孔114,以达到限位的效果。
45.在图3中,带体120为弹性材质。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当使用者欲改变耳挂部130的大小时,拉伸带体120,带体120受力而变细,凸部 121的径向尺寸变小,此时,凸部121可顺利通过第一穿孔113及第二穿孔 114,使带体120可相对第一穿孔113及第二穿孔114位移,进而可调整耳挂部130的大小。
46.借由上述结构配置,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结构100可以在不额外加装任何辅助件的情况下,调整耳挂部130的大小,以配合不同使用者的脸型及头型,且相较于一般具有可调整长度的辅助件的口罩,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结构100更可减少其重量及制造成本。再者,相较于一般口罩在配戴时细长型的带体紧贴使用者耳部,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结构100通过凸部121及束缩部122的设置,带体120的表面呈现不平整的形状,借此可增加耳部与带体120之间的透气性,并提升配戴时的舒适性。
47.罩体110可更包含二个加强件115,所述二个加强件115分别连接第一穿孔113及第二穿孔114,其中加强件115可为金属材质。通过加强件115 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增加第一穿孔113及第二穿孔114的结构强度,以减少第一穿孔113及第二穿孔114受力而破损的风险。
48.请参照图4,其绘示依照图1实施例的口罩结构100的内部空间151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罩体110具有表布150及底布160,表布150连接底布160,并形成内部空间151及开口152,开口152令内部空间151与外部连通。具体而言,表布150及底布160为可重复使用且亲肤的材质。借此,口罩结构100可重复洗涤并重复使用。内部空间151可用以容置融喷布(图未绘示),融喷布可拆卸地容置于内部空间151。借由容置融喷布于内部空间151,以增加口罩结构100的防护效果。
49.罩体110可更包含连接件153,连接件153设置于内部空间151内,连接件153用以令开口152开启或封闭。更仔细地说,由图4可知,连接件 153分别设置于表布150及底布160。通过连接件153的设置,可增加融喷布容设于内部空间151中的稳定度。在图1实施例中,连接件153为魔鬼毡,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153可为扣件、磁吸件或其他可相互分离的元件,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揭示内容为限。
50.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带体120连接第一端部111及第二端部112 的一端可设置于内部空间151内。借此,可将带体120缝合的线头藏匿于内部空间151,进而增加口罩结构100整体的视觉美感。
51.请参阅图5及图6,图5绘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的口罩结构200的示意图,图6绘示依照图5实施例的口罩结构200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进一步地说,图5为口罩结构200由外表面观之的示意图,图6为口罩结构200由内表面观之的示意图,其中所述内表面即为使用者配戴时口罩结构200接触使用者口鼻肌肤的那一面。口罩结构200包含罩体210以及带体220。
52.罩体210具有第一端部211及第二端部212,第二端部212相对第一端部211。罩体210包含第一穿孔213及第二穿孔214,第一穿孔213设置于罩体210的第一端部211,第二穿孔214设置于罩体210的第二端部212。带体220包含多个凸部221及多个束缩部222,各束缩部222与各凸部221 相邻,其中带体220为软质材质,当带体220未受力时,各凸部221的径向尺寸大于各束缩部222的径向尺寸、第一穿孔213的径向尺寸及第二穿孔214的径向尺寸。
53.具体而言,图5的口罩结构200的结构与图1的口罩结构100的结构相似,相同之处将在此不再赘述。特别的是,在图5实施方式中,带体220 的数量为一。如图5及图6所示,带体220穿设于第一穿孔213及第二穿孔214,且带体220的一端连接第一端部211,带体22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端部212,并形成二个耳挂部230及颈挂部240。
54.更仔细地说,带体220由内表面往外表面的方向穿设于第一穿孔213,接着,带体220再由外表面往内表面的方向穿设于第二穿孔214,并在第一端部211及第二端部212之间形成颈挂部240。
55.颈挂部240用以配戴于使用者的颈部。当使用者将口罩结构200由脸部卸下时,通过颈挂部240的设置,口罩结构200可如项链一般挂在使用者的胸前。借此,可以减少口罩结构200遗失的风险,并增加口罩结构200 使用的便利性。此外,通过拉伸并位移带体220,亦可调整颈挂部240的大小,以令口罩结构200可配戴于不同使用者的颈部。
56.请参阅图7及图8,图7绘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的口罩结构300的示意图,图8绘示依照图7实施例的口罩结构300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进一步地说,图7为口罩结构300由外表面观之的示意图,图8为口罩结构300由内表面观之的示意图,其中所述内表面即为使用者配戴时口罩结构300接触使用者口鼻肌肤的那一面。口罩结构300包含罩
体310及带体320。具体而言,图7的口罩结构300的结构与图5的口罩结构200的结构相似,相同之处在此不另外赘述。
57.特别的是,在图7实施例中,罩体310更包含副穿孔316,副穿孔316 的数量为二。所述二副穿孔316分别设置于罩体310的第一端部311及第二端部312,且所述二副穿孔316分别毗邻第一穿孔313及第二穿孔314。
58.详细来说,如图7所示,带体320的一端连接第一端部311,带体320 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端部312。带体320由内表面往外表面的方向穿设于第一穿孔313,带体320再由外表面往内表面的方向穿设于毗邻于第一穿孔313 的副穿孔316。接着,带体320再由内表面往外表面的方向穿设于毗邻于第二穿孔314的副穿孔316,带体320再由外表面往内表面的方向穿设于第二穿孔314,以在第一端部311及第二端部312之间形成颈挂部340。
59.通过上述结构配置,如图7所示,带体320所形成的颈挂部340可自然地垂挂,以令口罩结构300的外表面可更为平坦。借此,口罩结构300 的视觉效果可更为美观。
6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结构的优点如下。其一,通过带体的特殊结构配置,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结构可调整耳挂部的大小,并可提升其使用的方便性。其二,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结构可不额外加装任何辅助件,以减少口罩结构的制造成本及重量。其三,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结构的带体的表面呈现不平整的形状,借此可增加耳部与带体之间的透气性,并提升配戴时的舒适性。其四,通过变化带体与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的结构关系,以形成颈挂部,以使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结构可如项链一般配饰于使用者的颈部,以减少口罩结构遗失的风险。其五,通过内部空间的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结构可更方便地替换融喷布于内部空间,使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结构达到可重复利用的效果。
61.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