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技术涉及口罩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防护口罩。
背景技术:2.口罩能够阻挡外部的空气中的细菌、灰尘和有害物质,为人类提供良好的防护作用。现有的医用外科口罩一般包括口罩本体、挂耳线,其中口罩本体从外至内包括三层,即防飞沫层(纺粘无纺布)、中层过滤层(熔喷无纺布)、吸湿层(纺粘无纺布),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又能隔挡细菌等有害物质。
3.一篇申请号为cn201610844143.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弹性耳带、设于口罩本体中的用于匹配鼻梁处形状的密封条和塑形条,口罩本体沿靠近口部的方向依次包括用于通过自身颜色的变化来指示口罩在使用后是否还具备防护功能的指示层、用于吸收过滤空气中的细菌及有害气体的吸收层。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人们在佩戴口罩时,耳带通常套在耳根处,长时间的佩戴,容易在人们耳根处形成勒痕,造成耳根处疼痛,影响人们口罩佩戴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提高人们口罩佩戴的舒适感,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用防护口罩。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用防护口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医用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口罩本体相对两侧的两个弹性耳带,还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耳带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相对两端分别对称设有防脱件,所述防脱件包括两个防脱杆,两个所述防脱杆分别对称布设于所述连接带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防脱杆一端与所述连接带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连接带的中部弯曲布设。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佩戴口罩时,将两个耳带分别套在连接带两端,同时使耳带穿过防脱杆与连接带之间,连接带、耳带和口罩本体组成圆形状,以便套在佩戴者的头上,既方便口罩的佩戴,又能避免耳带套在耳根处造成耳根处疼痛,从而提高人们口罩佩戴的舒适感,防脱杆既能够防止耳带与连接带之间分离,也便于耳带与连接带之间连接固定,连接带不仅能够适用不同类型的口罩,同时也可以循环利用,节省成本。
9.可选的,所述防脱件设有多组,多组所述防脱件分别对称设于所述连接带的两端且沿所述连接带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组防脱件便于耳带远离口罩本体的一侧固定在连接带的不同位置处,以便于根据佩戴者不同的头围进行调整,方便佩戴。
11.可选的,所述连接带远离所述口罩本体的一侧设有收纳片,所述收纳片与所述连接带之间留有用于收纳口罩的夹层,所述夹层的一侧呈开口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纳片和连接带之间形成的夹层,便于佩戴者在取下口
罩时对折叠的口罩进行临时的收存,防止口罩被污染,同时夹层也便于佩戴者放置新的口罩以备用,使用方便。
13.可选的,所述连接带靠近所述夹层开口处的一侧设有封口片,所述封口片用于将所述夹层的开口处进行封堵,所述封口片远离所述收纳片的一侧与所述连接带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与所述连接带的宽度方向相平行,所述封口片靠近所述收纳片的一侧与所述收纳片可分离式的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封口片靠近收纳片的一侧与收纳片固定时,能够防止夹层中放置的口罩从夹层开口处脱出,便于夹层对口罩的收纳,同时使封口片与收纳片分离,便于口罩在夹层中的取放。
15.可选的,所述封口片靠近所述收纳片的一侧设有暗扣子扣,所述收纳片上设有暗扣母扣,所述暗扣子扣和所述暗扣母扣扣合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暗扣子扣和暗扣母扣扣合连接,便于封口片与收纳片之间的快速分离和固定,操作方便快捷。
17.可选的,所述封口片靠近所述收纳片的一侧设有圆毛面,所述收纳片上设有勾毛面,所述圆毛面和所述勾毛面相粘连。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毛面和勾毛面相粘连,便于封口片与收纳片之间的快速分离和固定,操作方便快捷。
19.可选的,所述连接带靠近所述口罩本体的一侧设有多个凸起。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凸起能够增大连接带与佩戴者头部之间的摩擦力,使佩戴者在佩戴口罩时更加的稳固。
21.可选的,所述连接带为塑料材质。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材质的连接带便于根据佩戴者头部的形状进行弯折,以更加贴合佩戴者头部。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佩戴时,将两个耳带分别套在连接带两端,同时使耳带穿过防脱杆与连接带之间,连接带、耳带和口罩本体组成圆形状,以便套在佩戴者的头上,既方便口罩的佩戴,又能避免耳带套在耳根处造成耳根处疼痛,从而提高人们口罩佩戴的舒适感;
25.2.收纳片和连接带之间形成的夹层,便于佩戴者在取下口罩时对折叠的口罩进行临时的收存,防止口罩被污染,同时夹层也便于佩戴者放置新的口罩以备用,使用方便;
26.3.多个凸起能够增大连接带与佩戴者头部之间的摩擦力,使佩戴者在佩戴口罩时更加的稳固。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连接带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沿图2中a
‑
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口罩本体;2、耳带;3、连接带;31、凸起;4、防脱件;41、防脱杆;5、收纳片;51、暗扣母扣;52、勾毛面;6、夹层;7、封口片;71、暗扣子扣;72、圆毛面。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医用防护口罩。
34.实施例1
35.参照图1,医用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热熔焊接于口罩本体1相对两侧的两个弹性耳带2以及分别与两个耳带2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带3,连接带3为塑料材质以便于根据佩戴者头部的形状进行弯折,以更加贴合佩戴者头部,同时连接带3不仅能够适用不同类型的口罩,同时也可以循环利用。
36.连接带3的相对两端分别对称设有多组防脱件4,多组防脱件4沿连接带3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以便于耳带2远离口罩本体1的一侧固定在连接带3的不同位置处,从而根据佩戴者不同的头围进行调整,防脱件4包括两个防脱杆41,两个防脱杆41分别对称布设于连接带3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防脱杆41一端与连接带3固定连接,防脱杆41与连接带3一体成型,另一端朝向连接带3的中部弯曲布设。
37.参照图2和图3,为了使口罩佩戴的更加稳固,连接带3靠近口罩本体1的一侧粘接有多个硅胶材质的凸起31;为了便于佩戴者在取下口罩时对口罩进行临时的收存,防止口罩被污染,连接带3远离口罩本体1的一侧设有收纳片5,收纳片5由布材料制成,收纳片5的周侧与连接带3粘接固定,收纳片5与连接带3之间留有用于收纳口罩的夹层6,夹层6的一侧呈开口状。
38.为了将夹层6的开口处进行封堵,连接带3靠近夹层6开口处的一侧设有封口片7,封口片7由布材料制成,封口片7远离收纳片5的一侧与连接带3粘接,以便能够转动且转动轴线与连接带3的宽度方向相平行。
39.封口片7靠近收纳片5的一侧与收纳片5可分离式的固定连接,封口片7靠近收纳片5的一侧缝制有暗扣子扣71,收纳片5上缝制有暗扣母扣51,暗扣子扣71和暗扣母扣51扣合连接,便于封口片7与收纳片5之间的快速分离和固定,操作方便快捷。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医用防护口罩的实施原理为:佩戴口罩时,将两个耳带2分别套在连接带3两端,同时使耳带2穿过防脱杆41与连接带3之间,连接带3、耳带2和口罩本体1组成圆形状,以便套在佩戴者的头上,既方便口罩的佩戴,又能避免耳带2套在耳根处造成耳根处疼痛,从而提高人们口罩佩戴的舒适感。
41.实施例2
42.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封口片7靠近收纳片5的一侧缝制有圆毛面72,收纳片5上缝制有勾毛面52,圆毛面72和勾毛面52相粘连。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