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冲击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7311发布日期:2022-01-05 13:1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冲击鞋底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鞋类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冲击鞋底。


背景技术:

2.鞋子作为人们日常穿在脚上,用来保护足部,便于行走的穿着物,由皮革、布帛、胶皮等材料制成。
3.相关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64199y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鞋底,在沿鞋底的周边部分设有内凹槽、相对于内凹槽的鞋底周边凸出部分设有粗糙磨面,克服了以往普通鞋底式样单调,装饰效果差的缺点,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增强了鞋的整体美观度。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相关技术中的鞋底的鞋跟容易磨损,使鞋跟与地面摩擦力减少,造成使用者在穿着时容易发生打滑,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鞋跟容易磨损造成使用者在穿着时容易发生打滑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耐冲击鞋底。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耐冲击鞋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耐冲击鞋底,包括鞋底和鞋跟,所述鞋跟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内跟和外跟,所述内跟设置于鞋底的下端,所述内跟的下端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外跟的上端设置有与固定件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所述固定件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时,内跟与外跟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跟和内跟通过固定件与连接件的可拆卸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通过在外跟磨损后对外跟进行拆卸更换,实现有效减少使用者因鞋跟磨损而发生打滑的情况。
9.可选的,所述内跟的下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件为设置于固定槽内的固定杆,所述连接件为设置于外跟上端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固定槽插接配合且与固定杆固定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杆插入固定槽内与固定杆固定连接,实现外跟和内跟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
11.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贯穿且供固定杆穿过的安装孔,所述固定杆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配合的螺栓。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使固定杆与连接杆固定,实现内跟和外跟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13.可选的,所述外跟的下端设置有覆盖安装孔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供螺栓的头部嵌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的杆部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栓的头部嵌入让位槽,使外跟下端面保持平整,从而不影响使用者行走。
15.可选的,所述外跟的上端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内跟的下端设置有与导向槽插接配合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端部设置有供导向杆插入的导向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杆与导向槽插接配合,同时导向杆与与导向孔插接配合,使安装孔与固定杆对齐,从而对安装孔与固定杆的插接配合起到导向的作用。
17.可选的,所述导向杆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导向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限位块卡接配合的限位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插入导向孔后,限位块卡入限位槽,实现导向杆与定位杆的固定。
19.可选的,所述外跟的上端设置有供内跟嵌入的嵌槽,所述内跟的下端与嵌槽的底壁之间设置有魔术贴。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跟嵌入嵌槽,通过魔术贴粘贴,使内跟与外跟进一步固定,同时外跟包裹住内跟,提高美观性。
21.可选的,所述让位槽内设置有覆盖让位槽的嵌块。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块覆盖让位槽,在使用者穿着行走时,减少螺栓头部与地面接触磨损。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外跟和内跟通过固定件与连接件的可拆卸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通过在外跟磨损后对外跟进行拆卸更换,实现有效减少使用者因鞋跟磨损而发生打滑的情况;
25.2、通过连接杆插入固定槽内与固定杆固定连接,实现外跟和内跟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通过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使固定杆与连接杆固定,实现内跟和外跟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6.3、定位杆与导向槽插接配合,同时导向杆与与导向孔插接配合,使安装孔与固定杆对齐,从而对安装孔与固定杆的插接配合起到导向的作用。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的外跟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鞋底;2、内跟;21、固定槽;22、固定杆;23、螺纹孔;24、定位杆;25、导向孔;26、限位槽;3、外跟;31、连接杆;32、安装孔;33、让位槽;34、导向槽;35、导向杆;36、限位块;37、嵌槽;4、螺栓;5、魔术贴;6、嵌块。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耐冲击鞋底。
34.参照图1和图2,一种耐冲击鞋底,包括由tpr材料制成的鞋底1和鞋跟,具有良好的回弹性、耐磨性、防滑性和减震耐冲击的特点。鞋跟包括固定连接于鞋底1下端面的内跟2、
与内跟2可拆卸连接的外跟3,外跟3的上端面开设有供内跟2嵌入的嵌槽37,外跟3的下端面开设有防滑槽,内跟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件,嵌外跟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固定件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固定件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时使内跟2和外跟3固定。便于在外跟3长时间使用后磨损进行拆卸更换,实现有效减少使用者因鞋跟磨损而发生打滑的情况。
35.参照图2和图3,内跟2的下端面开设有固定槽21,固定件为固定连接于固定槽21的槽底的固定杆22,固定杆22由塑料制成,固定杆22的一端与固定槽21的槽底固定连接、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23,连接件为固定连接于外跟3上端面的连接杆31,连接杆31的一端与外跟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开设有供固定杆22穿过且贯穿外跟3的安装孔32。连接杆31插入固定槽21,同时固定杆22插入安装孔32,通过在螺纹孔23内螺纹连接螺栓4,实现固定杆22与连接杆31的固定,从而实现内跟2和外跟3的固定。
36.参照图2和图3,外跟3的下端面开设有覆盖安装孔32的让位槽33,螺栓4与螺纹孔23螺纹连接后,螺栓4的头部能够嵌入让位槽33,使外跟3的下端面保持平整,从而不影响使用者行走。在让位槽33内嵌设有覆盖让位槽33的嵌块6,嵌块6将螺栓4的头部覆盖在外跟3内,在使用者穿着行走时,减少螺栓4头部与地面接触磨损。
37.参照图3和图4,为了对固定杆22与连接杆31的配合起到导向作用,嵌槽37的槽底开设有导向槽34,导向槽34的槽底一体成型有导向杆35,内跟2的下端面一体成型有与导向槽34插接配合的定位杆24,定位杆24朝向外跟3的端面开设有供定位杆24插入的导向孔25,在定位杆24插入导向槽34内时,导向杆35插入导向孔25内,此时安装孔32与固定杆22对齐插接。导向杆35的周向侧壁上一体成型有限位块36,导向孔25的周向内侧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块36卡接配合的限位槽26,导向杆35插入导向孔25后,限位块36卡入限位槽26,实现导向杆35与定位杆24的固定,便于螺栓4与螺纹孔23的螺纹连接,提高了内跟2与外跟3固定的牢固性。
38.参照图2和图3,嵌槽37的槽底和内跟2的下端面之间安装有魔术贴5,魔术贴5包括固定连接于嵌槽37槽底的公魔术贴5、固定连接于内跟2下端面的母魔术贴5。内跟2嵌入嵌槽37,通过公魔术贴5和母魔术贴5粘贴,使内跟2与外跟3进一步固定,同时外跟3包裹住内跟2,提高一定的美观性。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耐冲击鞋底的实施原理为:
40.内跟2和外跟3的拆卸。第一步,将嵌块6从让位槽33内取出;第二步,将螺纹拧松取出;第三步,将外跟3朝远离内跟2的方向拉动,使魔术贴5分离,限位块36从限位槽26内移出,实现内跟2和外跟3的拆卸。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