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行李箱

文档序号:27660868发布日期:2021-11-29 22:1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行李箱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机械结构进行变换实现多功能的行李箱。


背景技术:

2.三胎时代,家有婴幼儿的家庭越来越多,可能长达数年无法外出,或是即便外出,把幼儿留给他人照看,心存担忧和缺憾;把幼儿带在身边,一路抱着,感觉身心俱疲。同时家里闲置的物件,往往是孩子长大后遗留的一些物件,如婴儿车,不仅占用空间,在孩子长大后,再无利用价值。在此背景下,一款可以简易切换形态、功能多样、方便可靠的多功能行李箱就显得尤为需要。
3.目前国内外基本将行李箱和婴儿车归为两类产品,少有如多功能行李箱这类方便实用的产品出现,市场上现有的儿童行李车只是简单的可骑乘行李箱,并不能保证婴儿的安全。中国专利cn 2019108016513多功能婴儿车是通过上箱盖14和下箱盖10扣拢形成的行李箱,并不方便日常行李箱的使用习惯,并且行李箱与婴儿车形态无法同时存在,当以婴儿车形态使用时,会有行李箱内的衣物无处存放的尴尬。中国专利cn201510559064x多功能行李箱式婴儿车整体构思设计结构简单,座椅简易,无安全措施,适用婴幼儿年龄范围有限,安全系数不高;中国专利cn2019111013455可伸展变形的童婴车箱体与车体不可分离,可同时作为行李箱和童婴车但存在使用不便,不符合常人行李箱使用习惯及安全措施不足等问题。以上三种多功能行李箱对婴幼儿家庭都不够实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使用者不同需求手动简易切换形态的一种多功能行李箱。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多功能行李箱,包括行李箱体和呈l型设置的行李支架,所述行李支架设有背靠板、座椅板、扶手杆、扶手支撑杆、座椅板支撑杆、滑轮;所述座椅板与行李支架的竖直架转动连接,以使座椅板收入行李支架的竖直架中;所述行李箱体与背靠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滑轮设于行李支架的底部;所述扶手杆的两端分别与行李支架的竖直架和扶手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扶手支撑杆的末端与座椅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座椅板支撑杆的底端与行李支架的底部水平架转动连接,座椅板支撑杆的顶端与座椅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行李支架的竖直架上设有供扶手杆置入的容置槽,行李支架的底部水平架上设有供座椅板支撑杆置入的收纳槽,所述扶手杆上设有供扶手支撑杆置入的储存槽。
7.所述行李支架还包括扶手板,所述扶手板可拆卸地与扶手杆或背靠板连接,所述扶手杆的前端和背靠板的后面均设有固定块,所述扶手板上设有与固定块配合镶嵌的固定孔。
8.所述行李支架还包括脚踏板,所述脚踏板滑动设于行李支架的底部水平架上,所
述底部水平架的内侧设有滑动槽,所述脚踏板的两侧延伸设有置入滑动槽的滑动部。
9.所述滑动部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底部水平架的外侧端设有可置入限位槽的限位卡块,以对滑动部进行限位。
10.所述滑轮包括前轮和后轮,所述前轮设于脚踏板的底部前端,所述后轮设于底部水平架的底部后端。
11.所述扶手支撑杆的末端和座椅板支撑杆的顶端均设有固接块,所述座椅板上设有座椅板固定块,座椅板固定块可绕座椅板与固定块的连接轴做180度旋转,使座椅板固定块贴合到座椅板底面,座椅板固定块收起后可使座椅板完全收入行李支架的竖直架中;所述座椅板固定块设有与固接块配合插入的插孔,以使扶手支撑杆和座椅板支撑杆与座椅板连接。
12.所述行李支架的竖直架上设有座椅板限位块,以防止座椅板从行李支架的背面翻出。
13.所述行李支架还设有伸缩拉杆,所述伸缩拉杆设于行李支架的竖直架顶端。
14.所述行李箱体的背面设有行李箱固定杆,所述背靠板的正面设有供行李箱固定杆插入的行李箱固定槽,以使行李箱体固定于背靠板上。
15.所述行李箱体的背面设有与行李箱固定杆等高的水平支撑块。
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功能行李箱,箱体和车体可分离,可同时实现行李箱和婴儿车或行李箱和购物车、载物拖车的功能,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手动简易切换形态,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牢固,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座椅板收纳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行李支架为婴儿车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行李支架为购物车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行李箱形态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行李箱形态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行李箱体1,行李支架2,扶手杆3,扶手支撑杆4,伸缩拉杆5,扶手板固定块6,扶手板7,座椅板8,座椅板固定块9,座椅板支撑杆10,座椅板限位块11,脚踏板12,限位槽13,限位卡块14,前轮15,后轮16,滑动槽17,座椅板支撑杆收纳槽18,扶手支撑杆储存槽19,行李箱固定槽20,行李箱固定杆21,水平支撑块22,背靠板23,扶手杆容置槽24,固定孔25,滑动部26,固接块27。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7.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设有行李箱体1、行李支架2、扶手杆3、扶手支撑杆4、扶手
板7、座椅板8、座椅板支撑杆10、脚踏板12、前轮15、后轮16、背靠板23。
28.所述行李支架2呈l型设置,包括竖直架和底部水平架,所述背靠板23固定设于竖置架的上部,竖直架的下部为中空结构,以用于收纳座椅板8。
29.所述座椅板8的一端与竖直架转动连接,座椅板8的另一端与座椅板8上设有的座椅板固定块9转动连接;座椅板固定块9可绕连接轴做180度旋转贴合到座椅板8底面,座椅板固定块9收起后可使座椅板8完全收入行李支架的竖直架中,所述竖直架上设有座椅板限位块11,座椅板限位块11在座椅板8收入行李支架中时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座椅板8从行李支架的背面翻出。
30.所述扶手杆3的两端分别与行李支架的竖直架和扶手支撑杆4转动连接,竖直架上设有供扶手杆3置入的扶手杆容置槽24,其中,扶手杆3可绕行李支架2上相应的固定轴旋转,使之与行李支架2成垂直状态或是收入行李支架的扶手杆容置槽24中。
31.所述扶手支撑杆4的末端与座椅板8可拆卸连接,所述扶手杆3内设一可容纳扶手支撑杆4的扶手支撑杆储存槽19,具体地,扶手支撑杆4可绕扶手杆3上相应的固定轴旋转,使之与扶手杆3成垂直状态或是收入扶手杆3中。
32.所述座椅板支撑杆10的底端与行李支架2的底部水平板转动连接,座椅板支撑杆10的顶端与座椅板8可拆卸连接,行李支架的底部水平架上设有供座椅板支撑杆10置入的座椅板支撑杆收纳槽18,具体地,座椅板支撑杆10可绕行李支架上相应的固定轴旋转,可使之与行李支架的底部水平架成垂直状态或是收入行李支架中的座椅板支撑杆收纳槽18。
33.所述扶手板7可拆卸地与扶手杆3或背靠板23连接,所述扶手杆3的前端和背靠板23的后面均设有扶手板固定块6,所述扶手板7上设有与扶手板固定块6配合镶嵌的固定孔25,使扶手板7可固定于扶手杆3上或是行李支架2上。
34.所述座椅板8前端两侧的座椅板固定块9,可绕座椅板8上相应的固定轴旋转,使座椅板固定块9与座椅板8成垂直状态或是平面状态;所述扶手支撑杆4的末端和座椅板支撑杆10的顶端均设有固接块27,所述座椅板固定块9设有与固接块27配合插入的插孔,以使扶手支撑杆4和座椅板支撑杆10与座椅板8连接,起到固定扶手杆3和座椅板8的作用。
35.所述脚踏板12滑动设于行李支架的底部水平架上,所述底部水平架的内侧设有滑动槽17,所述脚踏板12的两侧延伸设有置入滑动槽17的滑动部26,所述滑动部26上设有限位槽13,所述底部水平架的外侧端设有可置入限位槽13的限位卡块14,以对滑动部26进行限位;其中,脚踏板12可沿滑动槽17前后滑动,限位卡块14固定在行李支架上可做旋转运动,将其旋转卡在脚踏板12的前端面或卡入限位槽13中,起到脚踏板12收起状态或是使用状态的限位作用。
36.所述行李箱体1与背靠板23可拆卸连接;所述行李箱体1的背面设有行李箱固定杆21,所述背靠板23的正面设有供行李箱固定杆21插入的行李箱固定槽20,以使行李箱体1固定于背靠板23上,从而使行李箱体1可以和行李支架2固定成一体;行李箱的背面设有水平支撑块22,行李箱水平放置时,水平支撑块22和行李箱固定杆21等高,可保证行李箱体的水平。
37.所述行李支架还设有伸缩拉杆5,所述伸缩拉杆5设于行李支架的竖直架顶端,可从行李支架中缩入或是伸出。
38.所述前轮15设于脚踏板12的底部前端,所述后轮16设于底部水平架的底部后端。
39.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功能行李箱除作为拉杆行李箱使用外(图6~7),箱体和车体可分离,同时实现行李箱体1和婴儿车(图4)或行李箱体1和购物车(图5)的功能,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手动简易切换形态,操作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