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带扣、表带和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3086发布日期:2022-04-09 09:50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表带扣、表带和手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表带扣、表带和手表。


背景技术:

2.现有手表的表带一般包括两个表带本体和表带扣,表带扣通常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表带本体一端的多个扣位以及设置在另一个表带本体一端的插孔销,通过将插孔销插入对应的扣位从而实现连接,该种连接方式比较费时,使用不方便,且连接后可使得表带不够平整顺滑、表带的正反面不一致,无法满足手表双面佩戴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表带扣、表带和手表,表带扣的第一扣件、第二扣件连接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连接后,可使得表带的外观平整顺滑,佩戴手感舒适,且表带的正反面是一致的,可满足手表双面佩戴使用的需求。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表带扣,包括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所述第一扣件包括第一扣壳、设置在所述第一扣壳内的第一磁吸件和两个母扣,所述第一扣壳的顶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安装槽,所述两个安装槽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吸件位于所述两个安装槽之间,所述两个母扣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安装槽内并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扣件包括第二扣壳、设置在所述第二扣壳内的第二磁吸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扣壳底面的两个公扣,所述两个公扣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磁吸件位于所述两个公扣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磁吸件对应,所述第二磁吸件可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磁吸连接,所述两个公扣可在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的磁吸下分别与所述两个母扣相扣合,从而可实现将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连接在一起;当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连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扣壳和第二扣壳之间形成一个矩形结构。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两个母扣可分别在对应的安装槽内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磁吸件的方向滑动,所述母扣的第一端从对应的安装槽的第一端中伸出,母扣的第二端与对应的安装槽的第二端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间,在两个公扣分别与两个母扣扣合后,通过朝靠近所述第一磁吸件的方向按压两个母扣的第一端可使两个母扣与两个公扣分开,从而可实现将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分开。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母扣包括连接部和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的第一端从对应的安装槽的第一端中伸出,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与对应的安装槽的第二端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间,并设有贯通其顶面和底面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相靠近的孔壁设有扣位,所述扣位延伸至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端部;所述两个公扣可在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的磁吸下分别与两个母扣的扣位相扣合;通过朝靠近所述第一磁吸件的方向按压两个母扣的的按压部的第一端可使两个母扣的扣位与两个公扣分开。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有插销,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的底面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母扣的滑动方向相同,所述插销的末端与对应的限位槽相配合,当所述两个公扣分别与两个母扣相扣合时,所述插销的末端与对应的限位槽的靠近所述第一磁吸件的一端相配合,当朝靠近所述第一磁吸件的方向按压两个母扣的按压部的第一端时,所述插销的末端与对应的限位槽的远离所述第一磁吸件的一端相配合,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抵接到对应的安装槽的第二端内壁。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两个伸出块,所述伸出块的朝向对应的安装槽的第二端内壁的一端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与对应的安装槽的第二端的内壁之间设有弹簧。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贯通孔的的孔壁与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的顶面之间设有倒角;所述公扣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扣壳底面的竖部以及形成在所述竖部的远离第二扣壳的一端的钩部,所述竖部与对应的贯通孔的靠近所述第一磁吸件的一端对应,所述钩部与对应的倒角对应,当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连接在一起时,所述贯通孔的孔壁抵接到对应的竖部,所述扣位与对应的钩部相扣合,当朝靠近所述第一磁吸件的方向按压两个母扣的的按压部的第一端时,所述贯通孔的孔壁与对应的竖部分开,所述扣位与对应的钩部分开。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槽的第二端内壁的两侧分别依次形成有两个第一凸部、两个第二凸部,所述连接部位于两个第一凸部、两个第二凸部之间,所述两个第二凸部分别与连接部的两个伸出块对应,所述第二凸部的靠近对应的伸出块的一端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两侧具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两个限位缺口,所述限位缺口沿所述容置槽的轴向延伸,所述伸出块的靠近对应的第二凸部的一端位于对应的第二凸部的两个限位缺口和容置槽内,所述容置槽内收容有对应的所述弹簧、安装柱,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到所述容置槽的底部,另一端套设到安装柱;当朝靠近所述第一磁吸件的方向按压两个母扣的按压部的第一端时,所述伸出块的靠近对应的第二凸部的一端抵接到两个限位缺口的底部。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凸部的顶端凸出于所述第一扣壳的顶面,所述两个第二凸部的靠近对应的伸出块的一端之间设有止挡件,所述止挡件位于对应的连接部上方且未遮挡对应的连接部的贯通孔;所述按压部的顶端凸出于所述第一扣壳的顶面,所述第二扣壳的底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避让槽,所述两个避让槽与所述两个安装槽对应,当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连接在一起时,所述按压部的顶端、第二凸部的顶端和止挡件收容于对应的避让槽内。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扣壳和第二扣壳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当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连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矩形结构的两侧。
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扣壳的底面、第二扣壳的顶面分别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开口处设有装饰板,所述安装腔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第一磁吸件、第二磁吸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扣壳的凹槽内、第二扣壳的凹槽内,所述第一磁吸件靠近所述第一扣壳的顶面,所述第二磁吸件靠近所述第二扣壳的底面。
15.第二方面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表带,包括第一表带本体、第二表带本体和表
带扣,所述表带扣包括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所述第一表带本体和第二表带本体相靠近的一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合件,所述第一扣件包括第一扣壳、设置在所述第一扣壳内的第一磁吸件和两个母扣,所述第一扣壳的顶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安装槽,所述两个安装槽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吸件位于所述两个安装槽之间,所述两个母扣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安装槽内并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扣件包括第二扣壳、设置在所述第二扣壳内的第二磁吸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扣壳底面的两个公扣,所述两个公扣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磁吸件位于所述两个公扣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磁吸件对应,所述第二磁吸件可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磁吸连接,所述两个公扣可在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的磁吸下分别与所述两个母扣相扣合,从而可实现将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连接在一起,当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连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扣壳和第二扣壳之间形成一个矩形结构。
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两个母扣可分别在对应的安装槽内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磁吸件的方向滑动,所述母扣的第一端从对应的安装槽的第一端中伸出,母扣的第二端与对应的安装槽的第二端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间,通过朝靠近所述第一磁吸件的方向按压两个母扣的第一端可使两个母扣与两个公扣分开,从而可实现将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分开。
17.第三方面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表,包括手表本体和表带,所述表带包括第一表带本体、第二表带本体和表带扣,所述表带扣包括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所述第一表带本体和第二表带本体相靠近的一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合件,所述第一表带本体和第二表带本体相远离的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手表本体的两端,所述第一扣件包括第一扣壳、设置在所述第一扣壳内的第一磁吸件和两个母扣,所述第一扣壳的顶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安装槽,所述两个安装槽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吸件位于所述两个安装槽之间,所述两个母扣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安装槽内并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扣件包括第二扣壳、设置在所述第二扣壳内的第二磁吸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扣壳底面的两个公扣,所述两个公扣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磁吸件位于所述两个公扣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磁吸件对应,所述第二磁吸件可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磁吸连接,所述两个公扣可在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的磁吸下分别与所述两个母扣相扣合,从而可实现将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扣壳和第二扣壳之间形成一个矩形结构。
1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手表本体包括表壳、第一表盘和第二表盘,所述第一表盘和第二表盘分别设置在所述表壳的正面和反面。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两个母扣和两个公扣,可实现将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连接在一起,并且两个公扣可在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的磁吸下分别与两个母扣相扣合,连接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使用方便,同时,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分别设置在第一扣壳和第二扣壳的内部,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不会掉落,保证了两者之间的磁吸连接,进一步地,由于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连接在一起后,第一扣壳和第二扣壳之间形成一个矩形结构,因此,第一表带本体和第二表带本体连接后,表带的外观平整顺滑,佩戴手感舒适,且表带的正反面是一致的,可满足手表双面佩戴使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手表正面佩戴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图1所示手表反面佩戴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图1所示表带的爆炸示意图;
24.图4是图3所示表带的表带扣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图4所示表带的表带扣的剖视示意图;
26.图6是图4所示表带扣的第一扣件的爆炸示意图;
27.图7是图6所示表带扣的第一扣件的俯视示意图;
28.图8是图7所示a-a处的剖视示意图;
29.图9是图7所示b-b处的剖视示意图;
30.图10是图4所示表带扣的第二扣件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32.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手表,包括手表本体10和表带20,表带20包括第一表带本体22、第二表带本体24和表带扣30,第一表带本体22、第二表带本体24为双面可佩带使用的表带本体。表带扣30包括第一扣件40和第二扣件60,第一表带本体22和第二表带本体24相靠近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扣件40和第二扣合件60,第一表带本体22和第二表带本体24相远离的一端分别连接到手表本体10的两端。第一扣件40和第二扣件60可通过磁吸和卡扣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33.手表本体10包括表壳12、第一表盘14和第二表盘16,第一表盘14和第二表盘16分别设置在表壳12的正面和反面,第一表带本体22和第二表带本体24相远离的一端分别连接到表壳12的两端。通过该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手表可双面佩戴使用,换面佩戴时只需将第一扣件40和第二扣件60分开再翻面佩戴在手腕上,再将第一扣件40和第二扣件60连接在一起即可,满足了用户同一块手表不同外观的佩戴需求,可以给用户带来不同的佩戴体验,提高了用户对时尚追求。第一表盘14、第二表盘16的结构、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34.请参照图3至图5,第一扣件40包括板状的第一扣壳42、设置在第一扣壳42内的第一磁吸件44(见图6)和两个母扣46。第一扣壳42的顶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安装槽422(见图4),两个安装槽422呈相对设置,第一磁吸件44位于两个安装槽422之间,两个母扣46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槽422内并呈相对设置。
35.第二扣件60包括板状的第二扣壳62、设置在第二扣壳62内的第二磁吸件64和设置在第二扣壳62底面的两个公扣66。两个公扣66呈相对设置。第二磁吸件64位于两个公扣66
之间并与第一磁吸件44对应。第二磁吸件64可与第一磁吸件44磁吸连接,两个公扣66可在第一磁吸件44和第二磁吸件64的磁吸下分别与两个母扣46相扣合,从而可将第一扣壳42和第二扣壳62固定在一起,从而可实现将第一扣件40和第二扣件60连接在一起,当第一扣件40和第二扣件60连接在一起时,第一扣壳42和第二扣壳62之间形成一个矩形结构。
36.第一扣壳42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件47,第一连接件47与第一表带本体22的靠近第二表带本体24的一端连接。具体的,第一连接件47具有贯通其两端的安装孔,第一表带本体22的靠近第二表带本体24的一端具有空位,空位的两个侧壁之间设有安装轴,第一连接件47安装到空位内,安装轴穿设到安装孔中,从而实现将第一表带本体22和第一扣件40连接在一起。
37.第二扣壳62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件68,第二连接件68与第二表带本体24的靠近第一表带本体22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件47和第二连接件68分别位于矩形结构的两侧。具体的,第二连接件68具有贯通其两端的安装孔,第二表带本体24的靠近第一表带本体22的一端具有空位,空位的两个侧壁之间设有安装轴,第二连接件68安装到空位内,安装轴穿设到安装孔中,从而实现将第二表带本体24和第二扣件60连接在一起。
3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磁吸件44和第二磁吸件64、两个母扣46和两个公扣66,可实现将第一扣件40和第二扣件60连接在一起,从而可实现将第一表带本体22和第二表带本体24连接在一起,并且两个公扣66可在第一磁吸件44和第二磁吸件64的磁吸下分别与两个母扣46相扣合,连接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使用方便,同时,第一磁吸件44和第二磁吸件64分别设置在第一扣壳42和第二扣壳62的内部,第一磁吸件44和第二磁吸件64不会掉落,保证了两者之间的磁吸连接,进一步地,由于第一扣件40和第二扣件60连接在一起后,第一扣壳42和第二扣壳62之间形成一个矩形结构,因此,第一表带本体22和第二表带本体24连接后,表带20的外观平整顺滑,佩戴手感舒适,且表带20的正反面是一致的,可满足手表双面佩戴使用的需求。
39.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44、第二磁吸件64均为磁铁。
40.本实施例中,第一扣壳42的底面、第二扣壳62的顶面分别设有安装腔,第一扣壳42、第二扣壳62的安装腔的开口处设有装饰板48、65,装饰板48、65起到装饰作用。安装腔的底部设有凹槽,第一磁吸件44、第二磁吸件64分别设置在第一扣壳42的凹槽内、第二扣壳62的凹槽内。第一磁吸件44靠近第一扣壳42的顶面,第二磁吸件64靠近第二扣壳62的底面,保证了第一磁吸件44和第二磁吸件64之间的磁吸连接。
41.进一步地,两个母扣46可分别在对应的安装槽422内朝靠近或远离第一磁吸件44的方向滑动,母扣46的第一端从对应的安装槽422的第一端中伸出,母扣46的第二端与对应的安装槽422的第二端的内壁4222(见图6)之间具有空间466,在两个公扣66分别与两个母扣46扣合后,通过朝靠近第一磁吸件44的方向按压两个母扣46的第一端可使两个母扣46与两个公扣66分开,在两个母扣46与两个公扣66分开后,将第二扣件60从第一扣件40上取下,从而可实现将第一扣件40和第二扣件60分开。
42.具体的,结合图6至图9所示,母扣46包括连接部462和设置在连接部462的第一端的按压部464,按压部464的第一端从对应的安装槽422的第一端中伸出,连接部462的第二端与对应的安装槽422的第二端的内壁4222之间具有空间466,并设有贯通其顶面和底面的贯通孔4622,贯通孔4622的与第一磁吸件44相靠近的孔壁4622a设有扣位4622b,扣位4622b
延伸至连接部462的第二端端部。贯通孔4622的孔壁4622a与连接部462的第二端的顶面之间设有倒角4622c。两个公扣66可分别与两个母扣46的扣位4622b相扣合。通过朝靠近第一磁吸件44的方向按压两个母扣46的的按压部464的第一端可使两个母扣46的扣位4622b与两个公扣66分开。
43.安装槽422的底部设有插销4224,连接部462的第一端的底面设有限位槽4624,限位槽4624的延伸方向与母扣46的滑动方向相同,插销4224的末端与对应的限位槽4624相配合,通过设置的限位槽4624,可限定母扣46在对应的安装槽422内滑动的距离,限位槽4624的长度即母扣46的滑动行程。当两个公扣66分别与两个母扣46相扣合时,插销4224的末端与对应的限位槽4624的靠近第一磁吸件44的一端相配合,如图5所示,当朝靠近第一磁吸件44的方向按压两个母扣46的按压部464的第一端时,插销4224的末端与对应的限位槽4624的远离第一磁吸件44的一端相配合,连接部462的第二端抵接到对应的安装槽422的第二端内壁4222。
44.连接部462的第一端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两个伸出块4626,伸出块4626的朝向对应的安装槽422的第二端内壁4222的一端设有安装柱4628,安装柱4628与对应的安装槽422的第二端的内壁4222之间设有弹簧468。
45.结合图10所示,公扣66呈倒钩状,包括设置在第二扣壳62底面的竖部662以及形成在竖部662的远离第二扣壳62的一端的钩部664,竖部662与对应的贯通孔4622的靠近第一磁吸件44的一端对应,钩部664与对应的倒角4622c对应,两个公扣66的钩部664呈相对设置。当第一扣件40和第二扣件60连接在一起时,贯通孔4622的孔壁4622a抵接到对应的竖部662,扣位4622b与对应的钩部664相扣合,当朝靠近第一磁吸件44的方向按压两个母扣46的的按压部464的第一端时,贯通孔4622的孔壁4622a与对应的竖部662分开,扣位4622b与对应的钩部664分开。
46.通过上述的结构,将第一扣件40和第二扣件60连接在一起或分开的具体原理为:第一扣件40和第二扣件60需连接时,先将第一扣壳42和第二扣壳62对齐并通过第一磁吸件44和第二磁吸件64进行磁吸,在磁吸的过程中,公扣66的钩部664可在对应的母扣46的倒角4622c的引导下滑入对应的贯通孔4622内,在滑入贯通孔4622内的同时挤压贯通孔4622的孔壁4622a,从而可实现推动母扣46整体朝靠近第一磁吸件44的方向滑动,此时弹簧468处于压缩状态,当钩部664到达扣位4622b的位置时,贯通孔4622的孔壁4622a由于没有受到挤压,在弹簧468复位力的作用下,可使得母扣46整体朝远离第一磁吸件44的方向滑动,在滑动的过程中,如图5所示,贯通孔4622的孔壁4622a抵接到公扣66的竖部662,扣位4622b与公扣66的钩部664相扣合,如此,公扣66即在第一磁吸件44和第二磁吸件64的磁吸下与对应的母扣46相扣合,从而实现将第一扣件40和第二扣件60连接在一起,在公扣66与对应的母扣46相扣合时,插销4224的末端与限位槽4624的靠近第一磁吸件44的一端相配合,第一扣壳42的顶面贴紧到第二扣壳62的底面。当第一扣件40和第二扣件60需分开时,通过朝靠近第一磁吸件44的方向按压按压部464的第一端,此时贯通孔4622的孔壁4622a与对应的竖部662分开,扣位4622b与对应的钩部664分开,弹簧468处于压缩状态,同时插销4224的末端与限位槽4624的远离第一磁吸件44的一端相配合、连接部462的第二端抵接到对应的安装槽422的第二端内壁4222,如此即实现将公扣66和对应的母扣46分开了,此时即可将第一扣件40和第二扣件60分开。
47.本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9所示,安装槽422的第二端内壁4222的两侧分别依次形成有两个第一凸部4226、两个第二凸部4228。连接部462位于两个第一凸部4226、两个第二凸部4228之间。两个第二凸部4228分别与连接部462的两个伸出块4626对应。第二凸部4228的靠近对应的伸出块4626的一端设有容置槽4228a,容置槽4228a的延伸方向与母扣46的滑动方向相同。容置槽4228a的两侧具有与安装槽422连通的两个限位缺口4228b,限位缺口4228b沿容置槽4228a的轴向延伸。伸出块4626的靠近对应的第二凸部4228的一端位于对应的第二凸部4228的两个限位缺口4228b和容置槽4228a内,伸出块4626的靠近对应的第二凸部4228的一端的安装柱4628、弹簧468收容于容置槽4228a内。弹簧468的一端设置到容置槽4228a的底部,另一端套设到4628安装柱。当朝靠近第一磁吸件44的方向按压两个母扣46的按压部464的第一端时,伸出块4628的靠近对应的第二凸部4228的一端抵接到两个限位缺口4228b的底部。通过设置的容置槽4228a、两个限位缺口4228b,对母扣46的滑动起到导向作用和限位作用。
48.第二凸部4228的顶端凸出于第一扣壳42的顶面,两个第二凸部4228的靠近对应的伸出块4626的一端之间设有止挡件4229,止挡件4229位于对应的连接部462上方且未遮挡对应的连接部462的贯通孔4622。设置的止挡件4229,可防止连接部462从安装槽422中窜出。按压部464的顶端凸出于第一扣壳42的顶面,第二扣壳62的底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避让槽67,两个避让槽67与两个安装槽422对应,当第一扣件40和第二扣件60连接在一起时,按压部464的顶端、第二凸部4228的顶端和止挡件4229收容于对应的避让槽67内。如此使得第一扣壳42的顶面和第二扣壳62的底面完全贴紧。两个公扣66分别靠近两个避让槽67的相靠近的一端。
49.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