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冲击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42082发布日期:2022-11-26 10:06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冲击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防护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冲击防护服。


背景技术:

2.防护服种类包括消防防护服、工业用防护服、医疗款防护服、军用防护服和特殊人群使用防护服。防护服主要应用于消防、军工、船舶、石油、化工、喷漆、清洗消毒、实验室等行业与部门。
3.现有的防护服整体较为轻薄,不具备耐冲击能力,同时防护服包裹严实,工作人员长时间穿戴作业不利于散热降温,内部还会积累汗水,使用体验较差,由于防护服较为单薄,很难在腰间悬挂携带水杯等,因此,需要一种耐冲击防护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冲击防护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防护服整体较为轻薄,不具备耐冲击能力,同时防护服包裹严实,工作人员长时间穿戴作业不利于散热降温,内部还会积累汗水,使用体验较差,由于防护服较为单薄,很难在腰间悬挂携带水杯等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冲击防护服,包括防护衣,所述防护衣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口袋、散热通风孔,所述防护衣的表面套设有护手套,所述防护衣的下方设置有防护裤,所述防护裤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护鞋,所述防护衣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晒连体帽,所述防护衣的背面设置有便携耐冲击机构。
6.借由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口袋,便于携带轻薄的物体,通过设置防护衣、防护鞋、防护裤进行身体防护,通过设置防晒连体帽,进行挡雨防晒遮挡,通过设置便携耐冲击机构,减缓冲击,同时便于进行散热降温,和携带物体。
7.所述便携耐冲击机构包括设置于防护衣背面的固定连体背包,所述固定连体背包的下表面开设有密封孔,所述固定连体背包的内部设置有微型制冷器,所述微型制冷器的下表面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一端延伸至固定连体背包外,通过设置固定连体背包,便于放置微型制冷器,通过设置密封孔,给予进风管安装的空间,通过设置微型制冷器,将空气制冷进行身体降温。
8.优选地,所述固定连体背包的右侧设置有放置筒、松紧带,所述固定连体背包的内壁设置有防护挡板,所述微型制冷器的正面设置有冷气排出孔。
9.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放置筒、松紧带,可放置雨伞,水杯等用品,通过设置防护挡板,对微型制冷器的空间进行防护定位,通过设置冷气排出孔,排出冷气进行身体降温。
10.优选地,所述防护衣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腰带,所述定位腰带的正面设置有底部托板,所述底部托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两侧开设有卡接孔,所述定位腰带的正面设置有受力板。
11.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底部托板,实现对固定底座的底部支撑,通过设置卡接孔,给
予插接头卡接避让的空间,通过设置受力板,实现对第一伸缩杆的稳定支撑。
12.优选地,所述受力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底端设置有滑板,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顶端与受力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底端与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板的背面与定位腰带的表面滑动连接。
13.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一复位弹簧,带动滑板滑动复位,通过设置滑板,带动连接板整体运动,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杆,防止第一复位弹簧发生严重变形。
14.优选地,所述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插接头,两个所述插接头的相背面均设置有l形压板。
15.优选地,两个所述插接头的相对面设置有同一个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插接头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16.进一步地,通过设置连接板,给予插接头运动导向支撑,通过设置l形压板,便于按压l形压板带动两个插接头滑动靠近,通过设置第二复位弹簧,带动两个插接头相互远离复位。
17.优选地,所述防护衣、防护裤的内部设置有布料夹层,所述防护衣的内部与布料夹层的表面形成有充气室。
18.优选地,所述布料夹层的内部形成有柔软填充面室,两个相邻柔软填充面室之间设置有放置室。
19.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柔软填充面室,填充海绵减缓冲击,通过设置充气室,当防护衣、防护裤的表面受到冲击时,使得充气室产生变形,内部的空气运动抵消产生的冲击力。
20.优选地,所述放置室的内顶壁设置有上承重板,所述放置室的内底壁设置有下承重板,所述下承重板与上承重板之间设置有同一个第三伸缩杆。
21.优选地,所述第三伸缩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顶端与上承重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底端与下承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22.进一步地,通过设置上承重板,当上承重板受到来着外界的冲击时,带动第三伸缩杆、第三复位弹簧伸缩变短,进行减震,减缓冲击,通过设置下承重板,接受来自上承重板承受的冲击力。
23.综上,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固定连体背包,便于放置微型制冷器,通过设置密封孔,给予进风管安装的空间,通过设置微型制冷器,将空气制冷进行身体降温,通过设置放置筒、松紧带,可放置雨伞,水杯等用品,通过设置防护挡板,对微型制冷器的空间进行防护定位,通过设置冷气排出孔,排出冷气进行身体降温,通过设置底部托板,实现对固定底座的底部支撑,通过设置卡接孔,给予插接头卡接避让的空间。
24.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受力板,实现对第一伸缩杆的稳定支撑,通过设置第一复位弹簧,带动滑板滑动复位,通过设置滑板,带动连接板整体运动,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杆,防止第一复位弹簧发生严重变形,通过设置连接板,给予插接头运动导向支撑,通过设置l形压板,便于按压l形压板带动两个插接头滑动靠近,通过设置第二复位弹簧,带动两个插接头相互远离复位,通过设置连接板,给予插接头运动导向支撑,通过设置l形压板,便于按压l形压
板带动两个插接头滑动靠近,通过设置第二复位弹簧,带动两个插接头相互远离复位,通过设置连接板,给予插接头运动导向支撑。
25.本发明中,通过设置l形压板,便于按压l形压板带动两个插接头滑动靠近,通过设置第二复位弹簧,带动两个插接头相互远离复位,通过设置连接板,给予插接头运动导向支撑,通过设置l形压板,便于按压l形压板带动两个插接头滑动靠近,通过设置第二复位弹簧,带动两个插接头相互远离复位。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便携耐冲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连体背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布料夹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图5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防护衣;2、护手套;3、防护裤;4、防护鞋;5、散热通风孔;6、口袋;7、防晒连体帽;8、便携耐冲击机构;801、固定连体背包;802、防护挡板;803、冷气排出孔;804、定位腰带;805、底部托板;806、微型制冷器;807、密封孔;808、进风管;809、松紧带;810、放置筒;811、受力板;812、第一伸缩杆;813、第一复位弹簧;814、滑板;815、连接板;816、l形压板;817、卡接孔;818、固定底座;819、插接头;820、第二复位弹簧;821、第二伸缩杆;822、第三伸缩杆;823、充气室;824、柔软填充面室;825、布料夹层;826、放置室;827、上承重板;828、第三复位弹簧;829、下承重板。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
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并且,未做明确限定的情况下,机械、零件和设备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
32.在本文中,术语“包括”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3.实施例:参考图1-6所示的一种耐冲击防护服,包括防护衣1,防护衣1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口袋6、散热通风孔5,防护衣1的表面套设有护手套2,防护衣1的下方设置有防护裤3,防护裤3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护鞋4,防护衣1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晒连体帽7,防护衣1的背面设置有便携耐冲击机构8。
34.借由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口袋6,便于携带轻薄的物体,通过设置防护衣1、防护鞋4、防护裤3进行身体防护,通过设置防晒连体帽7,进行挡雨防晒遮挡,通过设置便携耐冲击机构8,减缓冲击,同时便于进行散热降温,和携带物体。
35.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便携耐冲击机构8包括设置于防护衣1背面的固定连体背包801,固定连体背包801的下表面开设有密封孔807,固定连体背包801的内部设置有微型制冷器806,微型制冷器806的下表面设置有进风管808,进风管808的一端延伸至固定连体背包801外。通过设置固定连体背包801,便于放置微型制冷器806,通过设置密封孔807,给予进风管808安装的空间,通过设置微型制冷器806,将空气制冷进行身体降温。
36.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连体背包801的右侧设置有放置筒810、松紧带809,固定连体背包801的内壁设置有防护挡板802,微型制冷器806的正面设置有冷气排出孔803。通过设置放置筒810、松紧带809,可放置雨伞,水杯等用品,通过设置防护挡板802,对微型制冷器806的空间进行防护定位,通过设置冷气排出孔803,排出冷气进行身体降温。
37.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防护衣1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腰带804,定位腰带804的正面设置有底部托板805,底部托板805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底座818,固定底座818的两侧开设有卡接孔817,定位腰带804的正面设置有受力板811。通过设置底部托板805,实现对固定底座818的底部支撑,通过设置卡接孔817,给予插接头819卡接避让的空间,通过设置受力板811,实现对第一伸缩杆812的稳定支撑。
38.在本实施例中,受力板81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伸缩杆812,第一伸缩杆812的底端设置有滑板814,第一伸缩杆812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813,第一复位弹簧813的顶端与受力板8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复位弹簧813的底端与滑板8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滑板814的背面与定位腰带804的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复位弹簧813,带动滑板814滑动复位,通过设置滑板814,带动连接板815整体运动,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杆812,防止第一复位弹簧813发生严重变形。
39.在本实施例中,滑板814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板815,连接板815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插接头819,两个插接头819的相背面均设置有l形压板816,两个插接头819的相对面设置
有同一个第二伸缩杆821,第二伸缩杆821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820,第二复位弹簧8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插接头819的相对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连接板815,给予插接头819运动导向支撑,通过设置l形压板816,便于按压l形压板816带动两个插接头819滑动靠近,通过设置第二复位弹簧820,带动两个插接头819相互远离复位。
40.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防护衣1、防护裤3的内部设置有布料夹层825,防护衣1的内部与布料夹层825的表面形成有充气室823,布料夹层825的内部形成有柔软填充面室824,两个相邻柔软填充面室824之间设置有放置室826。通过设置柔软填充面室824,填充海绵减缓冲击,通过设置充气室823,当防护衣1、防护裤3的表面受到冲击时,使得充气室823产生变形,内部的空气运动抵消产生的冲击力。
41.在本实施例中,放置室826的内顶壁设置有上承重板827,放置室826的内底壁设置有下承重板829,下承重板829与上承重板827之间设置有同一个第三伸缩杆822,第三伸缩杆822的表面套设有第三复位弹簧828,第三复位弹簧828的顶端与上承重板82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三复位弹簧828的底端与下承重板82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上承重板827,当上承重板827受到来着外界的冲击时,带动第三伸缩杆822、第三复位弹簧828伸缩变短,进行减震,减缓冲击,通过设置下承重板829,接受来自上承重板827承受的冲击力。
4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一种耐冲击防护服,使用者在使用时,首先将防护衣1、护手套2、防护裤3、防护鞋4整体正确规范的穿戴在身体上,当遇到雨天或高温天气时,可转动防晒连体帽7进行挡雨遮阳作业,同时放置筒810、松紧带809,可放置雨伞,水杯等用品,需要对工作人员身体进行降温时,启动微型制冷器806,微型制冷器806将外界的空气抽送至微型制冷器806内进行制冷加工,通过冷气排出孔803,排出冷气进行身体降温,防护挡板802对微型制冷器806的空间进行防护定位,在需要佩戴或将物体固定在定位腰带804上携带时,按压l形压板816,使得两个插接头819相互靠近,此时便可将插接头819从固定底座818内取下,接着向上拉动滑板814整体,带动第一伸缩杆812、第一复位弹簧813压缩变短,此时插接头819与固定底座818之间形成一定的间距空隙,将物体的一端通过间隙放置在固定底座818的背面后,重新将插接头819对着固定底座818内进行插接固定,在第一复位弹簧813与第二复位弹簧820的复位作用下,保持物体固定的稳定,柔软填充面室824内填充海绵减缓冲击,充气室823内填充较足的空气,当防护衣1、防护裤3的表面受到冲击时,使得充气室823产生变形,内部的空气运动抵消产生的冲击力,同时当上承重板827受到来着外界的冲击时,带动第三伸缩杆822、第三复位弹簧828伸缩变短,进行减震,减缓冲击,下承重板829接受来自上承重板827承受的冲击力,进而减少冲击,借由上述结构,减缓外界冲击,同时便于进行散热降温,和携带物体。
4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