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服

文档序号:32398708发布日期:2022-12-02 18:13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服

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护服。


背景技术:

2.目前,因新型冠状病毒具有高传染性,在从事相关医疗活动时,尤其是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及病毒核酸阳性患者聚集区域内,医护人员以及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均需穿戴防护服以此保障个人的安全。
3.在穿戴防护服前,穿戴人员需通过裸眼仔细地检查一遍防护服是否存在有漏洞及裂缝等情况,然后再进行穿戴。但在进行医疗活动的过程中,防护服也极易出现破损,而穿戴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得知防护服已出现破损,导致穿戴人员存在有被感染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护服,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防护服发生破裂时无法找到防护服破损处,采取相关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的问题。
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护服,其包括:
6.防护服本体,其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形成有夹层空间,所述夹层空间中设置有变色件,当外层破损时,变色件与空气混合发生变色反应。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层空间具有多个,且所述夹层空间中充有惰性气体。
8.一些实施例中,所有的夹层空间通过单向限位件串联连通,且其中至少一个夹层空间设置有密封塞。
9.一些实施例中,其还包括:
10.控制装置,其连接在所述防护服本体上,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
11.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单向限位件靠近外层的一侧。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警报器,所述警报器与控制器相连接。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警报器包括蜂鸣器和/或警示灯。
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限位件使用单向阀或单向瓣膜。
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色件固定在相邻的两个单向限位件上。
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色件包括管体和吸液棉,所述吸液棉吸取有遇空气可变色的液体,所述吸液棉位于管体中,且所述管体靠近外层的一侧开设有通孔。
17.一些实施例中,其还包括:
18.新风系统,其与所述防护服本体相连通。
19.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服,由于将原有的防护服分为外层与内层,相当于是双层防护,同时,内层与外层之间具有夹层空间,且夹层空间中设置有变色件,变色件遇空气则会发生变色,当防护服的外层发生破损时,外界的空气进入夹层空间,并与其中的变
色件混合,使变色件变色,我们能够通过观察具体是防护服的哪一处发生变色,进而找到防护服外层的破损处,以便在破损处粘贴上一层补充层,以维持防护服的正常使用,因此,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防护服发生破裂时无法找到防护服破损处,采取相关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的正视图;
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的后视图;
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夹层空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25.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26.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2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色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防护服本体;11、头部防护服;12、身躯防护服;2、外层;3、内层;4、夹层空间;41、进口;5、变色件;51、管体;52、吸液棉;53、通孔;6、单向限位件;61、第一瓣膜;62、第二瓣膜;7、密封塞;8、控制装置;81、压力传感器;82、控制器;83、警报器;9、新风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服,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防护服发生破裂时无法找到防护服破损处,采取相关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的问题。
31.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护服,其包括防护服本体1和变色件5,其中,防护服本体1为双层结构,具体包括外层2和内层3,结合图3所示,外层2和内层3之间形成有夹层空间4,变色件5就位于夹层空间4中;具体地,变色件5遇空气则变色,当外层2破损时,由于内层3的存在,能够提供双层保障,即病毒不易进入防护服本体1中与人体接触,且一般防护服为白色,变色件5与空气混合发生变色反应,能够肉眼捕捉到变色区域并做出补救措施,比如在破损处补贴胶布,堵住外层2的缺口。
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服,由于将原有的防护服分为外层2与内层3,相当于是双层防护,同时,内层3与外层2之间具有夹层空间4,且夹层空间4中设置有变色件5,变色件5遇空气则会发生变色,当防护服的外层2发生破损时,外界的空气进入夹层空间4,并与其中的变色件5混合,使变色件5变色,我们能够通过观察具体是防护服的哪一处发生变色,进而找到防护服外层2的破损处,以便在破损处粘贴上一层补充层,以维持防护服的正常使用,因此,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防护服发生破裂时无法找到防护服破损处,采取相关措
施以降低感染风险的问题。
33.具体地,夹层空间4中充有气体,且充入其中的气体为不与变色件5反应的惰性气体。可选地,该惰性气体为氦气或氩气,而变色件5主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色。
3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夹层空间4具有多个,当其中一个夹层空间4破损,由于其中充有惰性气体,一方面这一个夹层空间4会瘪下去,另一方面,该夹层空间4中的变色件5会与外界空气接触,进而发生变色反应,从而快速找到破损处,并将补充层贴至此处夹层空间4所在处即可,有划分破损范围的好处。
3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多个夹层空间4通过单向限位件6串联连通,且其中至少一个夹层空间4设置有密封塞7。
36.具体地,结合图3所示,以防护服本体1的躯干处为例,沿躯干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一列若干个夹层空间4为一组,且沿躯干的周向方向设置有多组夹层空间4:
3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每组夹层空间4的至少一处设置有密封塞7,以对夹层空间4充入惰性气体;又由于多个夹层空间4通过单向限位件6串联连通,使惰性气体只能沿特定的路线传输,即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沿从下至上的路径依次传输至各个夹层空间4中,所以密封塞7应设置在起始的夹层空间4上,即图3和图5所示的密封塞7处。
38.具体地,密封塞7用于堵住惰性气体的进口41。
39.具体地,惰性气体通过单向限位件6依次进入到相邻的夹层空间4内,使夹层空间4内充斥着气体并保持鼓起状态,因气体在单向限位件6的限定下仅能单向流动,故不会自起始端的进口41排出,也不会反向流入相邻的夹层空间4中,而起始端的进口41处则设置有密封塞7进行封堵。
40.可选地,单向限位件6可以使用单向阀或单向瓣膜,单向阀或单向瓣膜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夹层空间4之间,在未充入惰性气体、以及惰性气体充入完毕后,单向阀或单向瓣膜将相邻的夹层空间4阻隔,当正在充入惰性气体、单向阀或单向瓣膜受到气体充入的压力时,才会将夹层空间4串联连通,使惰性气体充盈。
41.以单向限位件6使用单向瓣膜为例,结合图3和图4所示,单向瓣膜选用橡胶材质制作,且单向瓣膜包括第一瓣膜61和第二瓣膜62,第一瓣膜61和第二瓣膜62的一端形成有导向通道,且导向通道朝向进口41的一侧,可选地,导向通道呈喇叭状;
42.由于橡胶材质本身具有粘连的特性,当未受到气体充入的压力时,第一瓣膜61和第二瓣膜62粘连使各个夹层空间4独立封闭,并能够阻隔已经通过的气体反向倒流,当对夹层空间4进行充气时,导向通道也能够起到导向气体的作用,即在充气压力下撑开导向通道,以便惰性气体能够进行夹层空间4中。
43.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惰性气体选用氦气,氦气的密度小,能够顺利的通过导向通道。
4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和图4所示,本防护服还包括控制装置8,具体地,控制装置8包括控制器82和压力传感器81,结合图1所示,控制器82连接在防护服本体1上,且压力传感器81与控制器82相连接,压力传感器81设置在单向限位件6靠近外层2的一侧。
45.具体地,结合图4所示,当夹层空间4中充有惰性气体时,外层2与内层3为分离状
态,压力传感器81设置在单向限位件6靠近外层2的一侧,外层2不与压力传感器81相接触;若夹层空间4发生破损,夹层空间4中的气体外泄,则外层2也会瘪下去,并与压力传感器81相接触,压力传感器81受到压力,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82上,使用者则能够根据控制器82的变化发现防护服发生破损,并及时做出补救措施。
46.具体地,控制装置8还包括警报器83,警报器83与控制器82相连接,当控制器82收到压力传感器81的信号会发出警报,引起使用者的注意。警报器83可以设置在图1所示的胸口处,也可以设置在手腕或手臂的位置,方便在防护服内的人员观察到破损的警报。
47.可选地,警报器83包括蜂鸣器和/或警示灯,警示灯亮起则说明防护服发生破损,同时还可以伴有蜂鸣器发出警报声示警,防止使用人员无法及时看顾到警示灯。或者,也可以只有蜂鸣器而没有警示灯。
4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3至图5所示,变色件5固定在相邻的两个单向限位件6上,变色件5包括管体51和吸液棉52,具体地,吸液棉52吸取有遇氧气可变色的液体,吸液棉52位于管体51中,且管体51靠近外层2的一侧开设有通孔53:
49.当外层2破损,空气自外层2一侧进入夹层空间4,并通过通孔53与吸液棉52相接触,空气中的氧气与吸液棉52中的液体发生反应,进而变色;可选地,吸液棉52中的液体为亚铁盐溶液,未与空气接触时为绿色,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后则为黄色;
50.当然,变色件5也可以固定在内层3上,管体51面向外层2的一侧开设有通孔53。
51.可选地,通孔53间隔并均匀地设置在管体51上。
52.可选地,管体51靠近外层2的一侧开有长条孔,将吸液棉52大面积地暴露在外,当外层2发生破损时,外界的空气能够更快、更大面积地与吸液棉52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使使用人员更快地找到破损处。
53.或者,变色件5也可以使用变色硅胶,变色硅胶对空气中的水蒸气有极强的吸附作用,同时又能通过所含氯化钴结晶水数量变化而显示不同的颜色,即由吸湿前的蓝色随吸湿量的增加逐渐转变成浅红色,也能够明显地指示出发生破损的夹层空间4的位置;且变色硅胶可以重复使用。
5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本防护服好包括新风系统9,参见图2所示,新风系统9与防护服本体1相连通,可选地,新风系统9位于防护服本体1的后腰处,能够过滤外界灰尘和细菌,自动过滤空气并送入防护服内部,保障防护服内的空气质量,同时采用新风系统9的过滤等级为h12级以上的滤网,确保防护服对病毒的防护效率不低于n95口罩,其所形成的正压空间能够维持人体处于较为舒适的气压环境内。
5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防护服本体1包括头部防护服11和身躯防护服12,具体地,头部防护服11和身躯防护服12通过缝制形成为一体,头部防护服11处留有可供脸部漏出的区域,该区域的边沿处缝制有透明的塑料罩体,使穿戴人员无需另外再佩戴护目镜进行眼部防护,以此降低佩戴负担;
56.身躯防护服12的上衣前片设置有密封拉链,通过拉开密封拉链便于穿戴人员从此处穿入,且密封拉链处还设置有魔术贴,身躯防护服12的袖口和裤腿口处均设置有皮筋或松紧绳:穿戴人员自密封拉链处穿入防护服内,拉上密封拉链并粘好魔术贴,使手腕及脚踝处配合橡胶手套及防护靴穿戴,确保防护服的内部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中。
5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
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