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风、保暖功能的冬装内胆及冬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93140发布日期:2022-06-14 18:1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风、保暖功能的冬装内胆及冬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冬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风、保暖功能的冬装内胆及冬装。


背景技术:

2.羽绒服是诸多服装厂商的主打冬季服装之一。羽绒服具有重量轻、保温性能好的优点,尤其是在冬季受到广大人群的喜爱。服装厂商为了迎合人们的需求,推出了诸多不同款式、不同性能的羽绒服。
3.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羽绒服过于蓬松臃肿、塑形能力差。人们日常出汗或其他原因会导致羽绒服内胆受潮发霉,从而降低羽绒服的防风性能及保暖性能降低,不利于羽绒服的收纳及保养。
4.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5.市场上销售的冬装过于蓬松臃肿、塑形能力差,而且冬装内胆受潮发霉会导致降低冬装的防风性能及保暖性能降低,不利于冬装的收纳及保养。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风、保暖功能的冬装内胆及冬装,以解决市场上销售的冬装过于蓬松臃肿、塑形能力差,而且冬装内胆受潮发霉会导致降低冬装的防风性能及保暖性能降低,不利于冬装的收纳及保养的技术问题。
7.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防风、保暖功能的冬装内胆,包括后片、第一前片、第二前片、第一袖子及第二袖子,后片与第一前片之间形成有第一气道,后片、第一前片及第一袖子的袖圈之间形成有第二气道;和/或,后片与第二前片之间形成有第一气道,后片、第二前片及第二袖子的袖圈之间均形成有第二气道;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连通;第一气道和/或第二气道与冬装内胆的填绒腔连通,第一气道和/或第二气道具有供冬装内胆通风换气的排气孔。
8.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冬装内胆的衣摆角和/或杀褃处。
9.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孔设置有排气阀。
10.进一步的,所述排气阀设置在所述冬装内胆的内侧。
11.进一步的,所述冬装内胆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复合的防风层、防钻绒层、绒毛层、防钻绒层、防风层;所述防风层、所述防钻绒层与所述防钻绒层、所述防风层之间形成有多个所述填绒腔,所述填绒腔用于填充所述绒毛层。
12.进一步的,所述填绒腔与所述第一气道和/或所述第二气道通过换气口连通;所述填绒腔内设置有防止绒毛进入所述第一气道和/或所述第二气道的挡线。
13.进一步的,所述冬装内胆的内侧设置有绒布层;所述绒布层设置于所述冬装内胆的衣领部;和/或,所述绒布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气道处;和/或,所述绒布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气道处。
14.进一步的,所述冬装内胆的内侧设置有展示区;所述展示区位于衣领部的下方。
15.进一步的,所述冬装内胆的内侧设置有衣兜;所述衣兜设置于所述第一前片和/或所述第二前片上。
16.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冬装,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冬装内胆,冬装内胆之外设置有外衣。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风、保暖功能的冬装内胆及冬装,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片与第一前片的衔接处及后片与第二前片的衔接处设置气道,并在气道上设置排气口,便于后片的填绒腔内的潮湿空气、第一前片的填绒腔内的潮湿空气及第二前片的填绒腔内的潮湿空气通过平缝线的缝隙进入第一气道及第二气道内,之后通过第一气道或第二气道上的排气口与外界干燥的空气进行换气,能够防止冬装霉变,便于冬装的日常保养。
19.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20.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视为类似的元件,并且其中: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冬装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冬装内胆的一种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冬装内胆的一种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24.图4是图2的a部放大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冬装内胆的一种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图5的b部放大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冬装内胆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28.图8是图7的c部放大图;
29.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冬装内胆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30.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冬装内胆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
32.11、后片;12、第一前片;13、第二前片;14、第一袖子;15、第二袖子;16、袖圈;17、平缝线;21、第一气道;22、第二气道;23、排气孔;24、排气阀;3、冬装内胆;31、填绒腔;311、换气口;312、挡线;32、衣摆角;33、杀褃处;34、衣领部;35、防风层;36、防钻绒层;37、绒毛层;41、绒布层;42、展示区;43、衣兜;44、外衣。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4.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冬装,包括外衣44、冬装内胆3。外衣44套设于冬装内胆3之外。例如,外衣44套设于冬装内胆3之外,并沿外衣44与冬装内胆3的边缘进行缝合。或,例如,在外衣44的内侧缝制有魔术贴的公扣,在冬装内胆3的外侧缝制有魔术贴的母扣,外衣44与冬装内胆3通过魔术贴进行连接。
35.具体地,外衣44可以采用贡丝绵、驼丝绵、华达呢等高档面料制成。在冬装内胆3外套设外衣44,能够让冬装的外观更加简约、干练、整洁,冬装能够对穿戴者身材进行视觉上的修饰,展现穿戴者的身材。外衣44还能够使冬装整体具有档次感。
3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防风、保暖性能的冬装内胆,该冬装内胆3包括后片11、第一前片12、第二前片13、第一袖子14及第二袖子15。例如,第一袖子14为右袖,第二袖子15为左袖。后片11、第一前片12及第二前片13的层结构均相同,故以后片11为例进行介绍其层结构。后片11包括两个防风层35、两个防钻绒层36及一个绒毛层37。先将一个防风层35与一个防钻绒层36贴合形成一个复合层,再将另一个防风层35与另一个防钻绒层36贴合形成另一个复合层,之后将一个复合层设置有防钻绒层36的一侧面与另一个复合层设置有防钻绒层36的一侧面贴合,然后将两个复合层缝合,并在相邻的两个防钻绒层36之间形成有多个横向的填绒腔31,填绒腔31用于填充绒毛,填绒腔31内的绒毛即为绒毛层37,绒毛层37用于使绒毛中的空气静止,增加冬装内胆的保暖性。故以上结构也可以视为冬装内胆3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复合的防风层35、防钻绒层36、绒毛层37、防钻绒层36、防风层35。
37.具体地,防风层35可以采用含碳纤维的面料。例如,防风层35可以采用天玑星研发生产的货号为tj3k的碳纤维布。含碳纤维的面料具有蓄热保暖、抗静电的性能,含碳纤维的面料还能够吸收人体自身产生的远红外线,从而使纤维本身产生热量,弥补人体因外界环境变化产生的热量流失,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含碳纤维的面料的纺织密度高、质地轻薄、手感柔软、色泽亮丽有质感,在洗涤后不缩水。
38.优选地,防风层35可以采用中国的专利公开号为cn210353295u的实用新型专利所使用的点阵反射面料,该点阵反射面料具有优良的防风性能,能更多的锁住热能,防止热量散发,增强了冬装内胆的保暖效果,促进血液循环,有利穿戴者的身体健康。
39.具体地,防钻绒层36可以采用防钻绒面料。例如,防钻绒层36可以采用都爱纺织生产售卖的80支纱的棉制防羽布。防钻绒层36能够防止绒毛从填绒腔31内钻出,能够保障绒毛层37的绒毛密度,进一步增强冬装内胆的保暖性能。
40.具体地,绒毛层37可以采用鹅绒的绒朵。优选地,绒毛层37可以采用4a95鹅绒的大绒朵,大绒朵是指鹅养殖时间大于一年以上所产出的绒朵。鹅绒大绒朵的绒量高,且羽枝上平均分布着小菱节,有优良的弯曲性。鹅绒大绒朵比鸭绒大绒朵及其他禽类绒朵更细更柔,能够产生更多的距离空间,减少填绒腔31内的空气流动,蓬松韧度大,保暖性更强。在能够不降低冬装内胆的保暖性能的情况下还能够使冬装内胆更加轻便,使冬装内胆对于穿戴者具有修身的视觉效果。
41.可选地,如图2至图8所示,在制作后片11的时候,在靠近后片11的左、右两侧边缘的位置均设置有平缝线17,平缝线17是采用平缝缝纫方法缝制而成的,即图2中后片11的左、右两侧的虚线可以视为平缝线17。平缝线17到后片11的左、右两侧边缘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5cm~1cm。同样的,在靠近第一前片12的右侧边缘的位置设置有平缝线17,即图2中
第一前片12的右侧的虚线可以视为平缝线17。平缝线17到第一前片12的右侧边缘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5cm~1cm。在靠近第一袖子14的袖圈16边缘的位置设置有平缝线17,即图2中第一袖子14的袖圈16右侧的虚线可以视为平缝线17。平缝线17到第一袖子14的袖圈16边缘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5cm~1cm。之后将后片11、第一前片12、第一袖子14缝合在一起,后片11、第一前片12及第一袖子14之间形成有气道。后片11的左侧边缘与第一前片12的右侧边缘之间形成的气道为第一气道21,即图5中后片11左侧的虚线与第一前片12右侧的虚线之间形成第一气道21。后片11靠近第一袖子14的袖圈16部位、第一前片12靠近第一袖子14的袖圈16部位及第一袖子14的袖圈16之间形成的气道为第二气道22,即图1中后片11左上角的虚线、第一前片12的右上角虚线及第一袖子14的袖圈16部位的虚线之间形成第二气道22。
42.同样的,如图2至图8所示,在靠近第二前片13的左侧边缘的位置设置有平缝线17,即图2中第二前片13的左侧的虚线可以视为平缝线17。平缝线17到第二前片13的左侧边缘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5cm~1cm。在靠近第二袖子15的袖圈16边缘的位置设置有平缝线17,即图2中第二袖子15的袖圈16左侧的虚线可以视为平缝线17。平缝线17到第二袖子15的袖圈16边缘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5cm~1cm。之后将后片11、第二前片13、第二袖子15缝合在一起,后片11、第二前片13及第二袖子15之间形成有气道。后片11的右侧边缘与第二前片13的左侧边缘之间形成的气道为第一气道21,即图5中后片11右侧的虚线与第二前片13左侧的虚线之间形成第一气道21。后片11靠近第二袖子15的袖圈16部位、第二前片13靠近第二袖子15的袖圈16部位及第二袖子15的袖圈16之间形成的气道为第二气道22,即图1中后片11右上角的虚线、第二前片13的左上角虚线及第二袖子15的袖圈16部位的虚线之间形成第二气道22。具体地,第一气道21与第二气道22连通。
43.可选地,如图5、图6所示,在平缝线17中,相邻的两个针孔之间存在缝隙,缝隙的长度为0.5cm或1cm。后片11、第一前片12及第二前片13的填绒腔31内的空气均能够通过平缝线17的缝隙进入第一气道21及第二气道22内进行换气。故,第一气道21及第二气道22均与冬装内胆3的填绒腔31连通。第一气道21或第二气道22上设置有排气孔23,排气孔23便于第一气道21或第二气道22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进行流通换气。
44.可选地,如图7、图8所示,后片11的填绒腔31、第一前片12的填绒腔31及第二前片13的填充腔与第一气道21衔接处的平缝线17均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换气口311,同样地,后片11的填绒腔31、第一前片12的填绒腔31及第二前片13的填充腔与第二气道22衔接处的平缝线17均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换气口311。换气口311是在通过平缝缝纫方式缝纫后片11、第一前片12及第二前片13时留下的。换气口311能够将填绒腔31与第一气道21及第二气道22连通。换气口311利于填绒腔31与第一气道21及第二气道22内的空气流通。在填绒腔31的腔口处缝制一道挡线312,挡线312能够改变填绒腔31内的空气进入第一气道21、第二气道22的流动方向,挡线312能够防止填绒腔31内的绒毛随空气流动进入第一气道21或第二气道22内,能够避免绒毛进入第一气道21或第二气道22内并对第一气道21或第二气道22内的空气流通造成阻塞。
45.在冬季,人们在穿着冬装外出办事时,人体的前胸、后背及腋下出汗最多的情况最多,而胳膊出汗的情况少或没有胳膊出汗的情况。冬装内胆的后片11与人的后背接触,而第一前片12及第二前片13与人的前胸接触,当人体出汗时,汗液一般会进入后片11、第一前片
12及第二前片13,而后片11、第一前片12及第二前片13的填绒腔31内的空气会由于汗液的进入变得潮湿,并含有水分。所以在后片11与第一前片12的衔接处及后片11与第二前片13的衔接处设置气道,并在气道上设置排气口,便于后片11的填绒腔31内的潮湿空气、第一前片12的填绒腔31内的潮湿空气及第二前片13的填绒腔31内的潮湿空气通过平缝线17的缝隙进入第一气道21及第二气道22内,之后通过第一气道21或第二气道22上的排气口与外界干燥的空气进行换气,能够防止冬装内胆霉变,便于冬装内胆的日常保养。
46.可选地,如图5至图8所示,排气孔23设置在冬装内胆3的衣摆角32。或,排气孔23设置在冬装内胆3的杀褃处33。或,排气孔23设置在冬装内胆3的衣摆角32和杀褃处33。通过将排气孔23设置在冬装内胆3的衣摆角32的位置或杀褃处33的位置,便于气体的流通。尤其是当排气孔23设置在冬装内胆3的杀褃处33时,排气孔23位于第一气道21与第二气道22的连通处,更利于冬装内胆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的流通。
47.衣摆是指衣服的下边沿,在本实用新型中,衣摆角32是指冬装内胆的下边沿上,且后片11与第一前片12的缝合处,即图2中衣摆角32所标记的位置。杀褃是指旧式衣服上衣在腋下的接缝处,也叫煞。在本实用新型中,杀褃处33是指穿戴者穿戴冬装内胆的时候,冬装内胆位于穿戴者腋下(也叫咯吱窝)的部位,即图4中杀褃处33所标记的位置。
48.如图2、图4所示,在排气孔23处设置有排气阀24,例如,将排气阀24缝制在冬装内胆3上,且位于排气孔23处。例如,排气阀24可以采用宽达生产售卖的型号为ym1的单向排气阀24。通过在排气孔23处设置排气阀24,在排气阀24处于关闭状态时,排气阀24能够使冬装内胆3内的空气处于静止状态,提升冬装内胆的保暖性能及防风性能。当排气阀24处于开启状态时,排气阀24能够将冬装内胆3内的潮湿空气排出,保持冬装内胆的空气的干燥。排气阀24设置在冬装内胆3的内侧,能够保障冬装内胆外表的造型整洁,同时也便于人在脱下冬装内胆后将冬装内胆3内的潮湿空气排出,防止冬装内胆3内的绒毛层37发生霉变。
49.如图3、图5、图7、图9所示,在冬装内胆3的内侧设置绒布层41,将该绒布设置于冬装内胆3的衣领部34位。例如,在后片11上与人体后背接触的一侧面缝制有绒布层41,该绒布层41位于冬装内胆3的衣领部34位。例如,绒布层41可以采用超宏生产售卖的货号为jb16-004的144f纱支的丝光绒绒布。由于绒布本身柔软亲肤的特性,且保暖性好,在冬装内胆3的衣领部34位设置绒布层41,能够在人穿冬装内胆时候减少衣领部34位的凉意。在冬装内胆3的第一气道21处及第二气道22处均缝制有绒布层41,绒布层41覆盖于第一气道21处及第二气道22处。在冬装内胆3上设置气道,气道内缺少绒毛层37,冬装内胆3的第一气道21处及第二气道22处的保暖性能下降,通过在第一气道21处及第二气道22处缝制有绒布层41,提高了第一气道21处及第二气道22处的保暖性能,能够使冬装内胆整体的防风性能及保暖性能得到提升。
50.如图2、图5、图7、图9、图10所示,在冬装内胆3的内侧设置有展示区42,将该展示区42设置于冬装内胆3的衣领部34位的下方。例如,将印有生产厂家logo图案及品牌名称信息的布块缝制于后片11上,且位于冬装内胆3的衣领部34位的下方,该布块可以视为展示区42。在冬装内胆3上设置展示区42便于生产厂家对自己的品牌进行宣传推广。
51.如图9所示,在冬装内胆3的内侧设置有衣兜43,该衣兜43可以设置于第一前片12上,或该衣兜43可以设置于第二前片13上,或该衣兜43可以设置于第一前片12和第二前片13上。例如,在第二前片13上与人体前胸接触的一侧面缝制有衣兜43,该衣兜43位于第二前
片13远离第一气道21的一侧,即如图9所示的第二前片13的右侧。衣兜43的兜口处缝制有隐形拉链,隐形拉链能够开启或封闭衣兜43,能够对衣兜43的物品起到防尘防风效果及防盗的作用,同时还能防止拉链贴附于穿戴者的前胸,进一步增强了冬装内胆的美观性及实用性。同时也能满足穿戴者储存物品的需求。
5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冬装内胆通过采用采用将4a95鹅绒的大绒朵作为绒毛层能够使冬装内胆的重量更轻,保暖性更强;通过在衣领部34缝制绒布层41能够使得穿戴者穿戴冬装内胆或包含该冬装内胆的冬装时穿戴体验感更加舒适;通过防风层35采用含碳纤维的面料不仅能够使得冬装内胆更加保暖,还具备防静电的性能;通过防风层35采用点阵反射面料能够增加冬装内胆的防风性能及保暖性能。冬装内胆对于穿戴者来讲更加轻薄,既能满足穿戴者的防风、保暖的需求,同时又能勾勒穿戴者的身材。还能够使的冬装整体更加具有档次感、时尚感。
5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