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拳击训练用防护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05238发布日期:2022-07-19 22:5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拳击训练用防护头盔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拳击训练用防护头盔。


背景技术:

2.拳击运动需要佩戴专门的运动器材,头盔、拳套和牙套都可以使人们在拳击运动过程中既不影响体验又能保证自身安全,尤其是对于头盔的选择,一款好的头盔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头部的损伤。
3.现有公开号为cn21096385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搏击比赛用信息采集系统,包括用于佩戴在人体脑袋上的头盔基体,所述头盔基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护侧脸部,两侧所述护侧脸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与头盔基体连接的护额头部,两侧所述护侧脸部之间形成容纳鼻子、眼睛和嘴巴露出的间隔部,两侧所述护侧脸部之间连接有位于间隔部内的护鼻。
4.上述头盔基体上设置护鼻提高了对使用者的鼻子的保护,但是因为增加了护鼻容易导致头盔使用时大量热气反弹向面部,导致散热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护头盔、提高对人体的保护,提高散热性能,提高减振性能。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拳击训练用防护头盔,包括:头盔本体,与人体头部适配,所述头盔本体包括护脸部、护额部,两侧的护脸部之间设置有间隔区;护鼻组件,置于间隔区中且连接两侧的护脸部;透气结构,置于护鼻组件上,所述透气结构包括透气孔、支撑柱,透气孔贯穿护鼻组件,所述支撑柱置于透气孔中;减振组件,安装于头盔本体上且置于护脸部、护额部上。
7.通过头盔本体保护人体的头部,降低训练时受到损伤,护脸部对应于人体头部的脸部,护额部对应于人体头部的额头,两侧护脸部的中间通过间隔区将眼睛、嘴巴、鼻子显露出来,鼻子较为脆弱,通过护鼻组件保护显露的鼻子,提高对鼻子的防护性能,通过置于护鼻组件上的透气结构提高护鼻组件的散热性能,将位于鼻子部位的热量散发,提高头盔本体使用时的舒适性,热量通过透气孔加快散发,通过支撑柱支撑透气孔的结构稳定性,通过减振组件进一步提高对人体脸部和额头的防护,降低撞击作用对头部的作用,使头盔本体使用更加安全。
8.进一步的,所述护鼻组件包括:支撑件,与头盔本体连接,所述支撑件包括凹槽部、以及置于凹槽部两侧的弧状部;第一耐磨层,置于支撑件的外侧面;亲肤层,置于支撑件的内侧面且与第一耐磨层缝合连接;缓冲层,置于支撑件与第一耐磨层之间以及支撑件与亲肤层之间。
9.支撑件采用铁、钢等金属,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凹槽部对应鼻梁,弧状部对应脸颊,支撑件与脸部适配,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提高对鼻子的防护性,第一耐磨层采用皮革等耐磨材料,提高护鼻组件的使用寿命,通过亲肤层提高与鼻子紧贴部位的舒适性,通过缓
冲层增加缓冲性能,缓冲层采用海绵、棉花填充,缓冲层将支撑件包裹,防止支撑件与鼻子膈应,亲肤层的形状与支撑件的形状相似,第一耐磨层的形状与支撑件相似或者整体呈弧状,提高美观。
10.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孔贯穿通过支撑件,且分布于凹槽部、弧状部上,所述亲肤层延伸至透气孔中,所述支撑柱呈十字形且与透气孔连接,所述支撑柱包括支撑外层以及充气内层。
11.透气孔贯穿通过支撑件,且分布于凹槽部、弧状部上,通过透气孔便于热气散发,且保证支撑件仍具有较稳固的结构强度,通过支撑柱支撑透气孔,使透气孔在使用过程中仍能保持稳定的结构,支撑外层采用不透气且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材质,缝合成十字形结构,并向内部充入空气形成充气内层,通过十字形结构保证透气孔具有稳定的透气性能。
12.进一步的,所述亲肤层设置有对应于凹槽部内侧面的缓冲块。
13.缓冲块粘接在亲肤层上,通过缓冲块采用海面材质,当缓冲块与鼻子进行接触时发生形变,令护鼻组件的冲击力量不会直接作用在鼻子上,防止人体感觉到拳脚直接作用在鼻子上的疼痛,从而防止人们的鼻子在比赛过程中受创。
14.进一步的,所述减振组件置于头盔本体外,所述减振组件包括:减振垫,呈弹性状,所述减振垫与头盔本体连接;弹簧,安装于减振垫上,所述弹簧贯穿减振垫;第二耐磨层,置于减振垫外且与头盔本体连接;其中,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头盔本体相抵,另一端与第二耐磨层的内侧面相抵。
15.通过减振组件进一步增加头盔本体的局部抗击打性能,减振垫采用橡胶或者海绵材质,弹簧安装于减振垫上,弹簧贯穿通过减振垫,通过减振垫使弹簧安装稳定不易倾倒,且当减振组件受到冲击时通过弹簧以及减振垫的弹性变形吸收部分冲击能量,降低受到的冲击力量,减振垫的周围通过纱线缝合或者粘接在头盔本体上,通过第二耐磨层包裹在减振垫外,提高减振组件的使用寿命,第二耐磨层采用与第一耐磨层相同的皮革材质,通过第二耐磨层提高减振组件的耐磨性能,增加减振组件的使用寿命,第二耐磨组件的周围与头盔本体之间通过纱线缝合。
16.进一步的,所述头盔本体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置于间隔区的一侧,所述连接带设置有魔术公贴,所述间隔区的另一侧设置有魔术母贴,所述魔术母贴与魔术公贴适配。
17.连接带缝合在头盔本体上,当头盔本体戴在人体头上后将魔术公贴和魔术母贴配合,使头盔本体穿戴更加稳固,魔术公贴通过纱线缝合于连接带上,魔术母贴通过纱线缝合与头盔本体上。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9.1、通过护鼻组件增加对拳击训练时对人体鼻子的防护,通过支撑件使护鼻组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通过缓冲层增加缓冲防护性能,通过第一耐磨层增加护鼻组件的耐磨性能,增加护鼻组件的使用寿命。
20.2、通过透气孔增加增加护鼻组件对应鼻子位置的透气散热性能,且保证护鼻组件的防护效果稳定,通过支撑柱对透气孔支撑作用,保证透气孔的稳定透气。
21.3、通过减振组件进一步增加头盔本体的局部抗击打性能,通过减振垫使弹簧安装稳定不易倾倒,且当减振组件受到冲击时通过弹簧以及减振垫的弹性变形吸收部分冲击能量,降低受到的冲击力量。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技术的头盔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的护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技术的减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附图标记,100、头盔本体;110、护脸部;120、护额部;130、间隔区;200、护鼻组件;210、支撑件;211、凹槽部;212、弧状部;220、第一耐磨层;230、亲肤层;240、缓冲层;250、缓冲块;300、透气结构;310、透气孔;320、支撑柱;321、支撑外层;322、充气内层;400、减振组件;410、减振垫;420、弹簧;430、第二耐磨层;500、连接带;510、魔术公贴;520、魔术母贴。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8.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29.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服务器进行详细地说明。
30.实施例1:
31.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拳击训练用防护头盔,包括:头盔本体100,与人体头部适配,所述头盔本体100包括护脸部110、护额部120,两侧的护脸部110之间设置有间隔区130;护鼻组件200,置于间隔区130中且连接两侧的护脸部110;透气结构300,置于护鼻组件200上,所述透气结构300包括透气孔310、支撑柱320,透气孔310贯穿护鼻组件200,所述支撑柱320置于透气孔310中;减振组件400,安装于头盔本体100上且置于护脸部110、护额部120上。
32.进一步的,所述头盔本体100设置有连接带500,所述连接带500置于间隔区130的一侧,所述连接带500设置有魔术公贴510,所述间隔区130的另一侧设置有魔术母贴520,所述魔术母贴520与魔术公贴510适配。
33.通过头盔本体100保护人体的头部,降低训练时受到损伤,护脸部110对应于人体头部的脸部,护额部120对应于人体头部的额头,两侧护脸部110的中间通过间隔区130将眼睛、嘴巴、鼻子显露出来,鼻子较为脆弱,通过护鼻组件200保护显露的鼻子,提高对鼻子的防护性能,通过置于护鼻组件200上的透气结构300提高护鼻组件200的散热性能,将位于鼻子部位的热量散发,提高头盔本体100使用时的舒适性,热量通过透气孔310加快散发,通过支撑柱320支撑透气孔310的结构稳定性,通过减振组件400进一步提高对人体脸部和额头的防护,降低撞击作用对头部的作用,使头盔本体100使用更加安全。
34.连接带500缝合在头盔本体100上,当头盔本体100戴在人体头上后将魔术公贴510和魔术母贴520配合,使头盔本体100穿戴更加稳固,魔术公贴510通过纱线缝合于连接带500上,魔术母贴520通过纱线缝合与头盔本体100上。
35.实施例2:
36.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拳击训练用防护头盔,除了包括上述技术特征,进一步的,所述护鼻组件200包括:支撑件210,与头盔本体100连接,所述支撑件210包括凹槽部211、以及置于凹槽部211两侧的弧状部212;第一耐磨层220,置于支撑件210的外侧面;亲肤层230,置于支撑件210的内侧面且与第一耐磨层220缝合连接;缓冲层240,置于支撑件210与第一耐磨层220之间以及支撑件210与亲肤层230之间。
37.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孔310贯穿通过支撑件210,且分布于凹槽部211、弧状部212上,所述亲肤层230延伸至透气孔310中,所述支撑柱320呈十字形且与透气孔310连接,所述支撑柱320包括支撑外层321以及充气内层322。
38.进一步的,所述亲肤层230设置有对应于凹槽部211内侧面的缓冲块250。
39.支撑件210采用铁、钢等金属,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凹槽部211对应鼻梁,弧状部212对应脸颊,支撑件210与脸部适配,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提高对鼻子的防护性,第一耐磨层220采用皮革等耐磨材料,提高护鼻组件200的使用寿命,通过亲肤层230提高与鼻子紧贴部位的舒适性,通过缓冲层240增加缓冲性能,缓冲层240采用海绵、棉花填充,缓冲层240将支撑件210包裹,防止支撑件210与鼻子膈应,亲肤层230的形状与支撑件210的形状相似,第一耐磨层220的形状与支撑件210相似或者整体呈弧状,提高美观。
40.透气孔310贯穿通过支撑件210,且分布于凹槽部211、弧状部212上,通过透气孔310便于热气散发,且保证支撑件210仍具有较稳固的结构强度,通过支撑柱320支撑透气孔310,使透气孔310在使用过程中仍能保持稳定的结构,支撑外层321采用不透气且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材质,缝合成十字形结构,并向内部充入空气形成充气内层322,通过十字形结构保证透气孔310具有稳定的透气性能。
41.缓冲块250粘接在亲肤层230上,通过缓冲块250采用海面材质,当缓冲块250与鼻子进行接触时发生形变,令护鼻组件200的冲击力量不会直接作用在鼻子上,防止人体感觉到拳脚直接作用在鼻子上的疼痛,从而防止人们的鼻子在比赛过程中受创。
42.实施例3:
43.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拳击训练用防护头盔,除了包括上述技术特征,进一步的,所述减振组件400置于头盔本体100外,所述减振组件400包括:减振垫410,呈弹性状,所述减振垫410与头盔本体100连接;弹簧420,安装于减振垫410上,所述弹簧420贯穿减振垫410;第二耐磨层430,置于减振垫410外且与头盔本体100连接;其中,所述弹簧420的一端与头盔本体100相抵,另一端与第二耐磨层430的内侧面相抵。
44.通过减振组件400进一步增加头盔本体100的局部抗击打性能,减振垫410采用橡胶或者海绵材质,弹簧420安装于减振垫410上,弹簧420贯穿通过减振垫410,通过减振垫410使弹簧420安装稳定不易倾倒,且当减振组件400受到冲击时通过弹簧420以及减振垫410的弹性变形吸收部分冲击能量,降低受到的冲击力量,减振垫410的周围通过纱线缝合或者粘接在头盔本体100上,通过第二耐磨层430包裹在减振垫410外,提高减振组件400的使用寿命,第二耐磨层430采用与第一耐磨层220相同的皮革材质,通过第二耐磨层430提高
减振组件400的耐磨性能,增加减振组件400的使用寿命,第二耐磨组件的周围与头盔本体100之间通过纱线缝合。
4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4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