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服、骑行车以及智能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54201发布日期:2022-08-24 09:05阅读:72来源:国知局
骑行服、骑行车以及智能头盔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骑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骑行服、骑行车以及智能头盔。


背景技术:

2.随着智能头盔应用,对于智能头盔的充电问题将是骑手的痛点之一。现有常规的充电方式是通过电线的一端连接骑行车,另一端与智能头盔电连接。但这种方式在骑行过程中容易脱落以及造成缠绕,严重影响骑行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在骑行过程中电线缠绕、避免电线与智能头盔和/或骑行车之间脱落,提高骑行安全的骑行服、骑行车以及智能头盔。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骑行服,所述骑行服包括:
6.本体,所述本体用以供骑行者穿戴,所述本体包括领口和下摆口;
7.电线,所述电线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电线埋设于本体内,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下摆口处,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领口处;
8.至少两个第一接口,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接口布设于所述下摆口处并与所述第一端电连接,用以连接骑行车上的供电接口;其中至少另一个所述第一接口布设于所述领口处并与所述第二端电连接,用以电连接智能头盔。
9.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通过在骑行服中内置电线并在领口和下摆口处分别设置第一接口,从而通过第一接口将骑行车上的电能经过电线输送给智能头盔,从而实现智能头盔的供电。如此,能够实时为智能头盔进行充电,且电线埋设在本体中并与本体构成一个整体,避免电线杂乱、缠绕;有效提高了骑行的安全性以及智能头盔充电的稳定性。
10.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口设置为usb接口或者type-c接口。
11.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电线第一端的第一接口设置为usb接口,位于所述电线第二端的第一接口设置为type-c接口;
12.或者,位于所述电线的第一端的第一接口设置为type-c接口,位于所述电线的第二端的第一接口设置为usb接口。
13.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线设置为数据线或者充电线。
14.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5.一种骑行车,所述骑行车包括:
16.车架组件,具有相背设置的前端和后端;
17.至少两个车轮,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车轮设置于所述车架组件的前端,其中至少另一个所述车轮设置于所述车架组件的后端;
18.供电接口,设于所述车架组件上,所述供电接口用于电连接上述所述的骑行服,以通过所述骑行服将所述供电接口处的电能传输智能头盔。
19.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接口设置为usb接口或者ype-c接口。
20.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骑行车还包括:坐垫,所述坐垫安装于所述车架组件上,用以供骑行者乘坐;
21.其中,所述供电接口设于所述车架组件靠近所述坐垫的位置处。
22.可以理解的是,将供电接口设于靠近所述坐垫的位置处,如此能够便于骑行者坐于坐垫上时,对供电接口进行操作。
23.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接口位于所述坐垫靠近所述车架组件前端的一端位置处。
24.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沿着所述骑行车的竖直方向,所述供电接口位于所述坐垫的下方。
25.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6.一种智能头盔,所述智能头盔包括:
27.盔体,用以套设于头部;
28.用电单元,设于所述盔体上;其中,所述用电单元设为需要被供电的单元;
29.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设于所述盔体上并与所述用电单元电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接口用于电连接上述的骑行服,以通过所述骑行服将骑行车上的电能供给所述用电单元。
30.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盔体的外表面上。
31.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头盔还包括:
32.帽带,所述帽带连接于所述盔体上;
33.其中,所述第二接口靠近所述帽带和所述盔体的连接处设置。
34.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接口设置为usb接口或者ype-c接口。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骑行服中内置电线并在领口和下摆口处分别设置第一接口,从而通过第一接口将骑行车上的电能经过电线输送给智能头盔,从而实现智能头盔的供电。如此,能够实时为智能头盔进行充电,且电线埋设在本体中并与本体构成一个整体,避免电线杂乱、缠绕;有效提高了骑行的安全性以及智能头盔充电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骑行服结构示意图。
38.图2a为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中的骑行车结构示意图。
39.图2b为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中的骑行车结构示意图。
40.图2c为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中的骑行车结构示意图。
4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头盔结构示意图。
42.图中,100、骑行服;10、本体;11、领口;12、下摆口;20、电线;21、第一端;22、第二端;30、第一接口;200、骑行车;210、供电接口;220、车架组件;220a、前端;220b、后端;220c、
左侧;220d、右侧;230、车轮;240、坐垫;300、智能头盔;310、盔体;320、第二接口;330、帽带。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4.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技术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4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7.除非另有定义,本技术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8.在骑行领域,头盔是骑行者在骑行相应骑行车时,必不可少的安全性套件。而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头盔也是变成了骑行车发展趋势之一,智能头盔可以实现接打电话,sos求救,led尾灯同步,音乐点播等智能化的功能。而对于智能头盔其充电或者数据传输问题也伴随着出现。现有对于智能头盔充电一般是通过充电线实现,即充电线的一端与骑行车连接,另一端与智能头盔连接。而这种连接方式,在骑行过程中容易造成充电线缠绕、打结以及充电线脱落等问题。
49.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骑行服100,骑行服100包括本体10、电线20以及至少两个第一接口30。本体10用以供骑行者穿戴,以对骑行者进行保护和防护。本体10包括领口11和下摆口12。需要说明的是,领口11即供人体头部穿过的口子,下摆口12即衣服的下摆围处的口子。电线20埋设于本体10内,即电线20位于本体的内部并与本体10构成一个整体。电线20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电线20的第一端21延伸至下摆口12处,电线20的第二端22延伸至领口11处。其中至少一个第一接口30布设于下摆口12处并与第一端21电连接,用以连接骑行车上的供电接口210;其中至少另一个第一接口30布设于领口11处并与第二端22电连接,用以电连接智能头盔300。如此,
通过将电线20与本体10进行结合,使其内置在本体10中,从而避免电线20在骑行过程中出现缠绕情况,有效提高了骑行的安全性;同时,电线20内置于本体10,相当于对电线20也有一定的定位和约束作用,从而避免电线20的杂乱以及在骑行过程中的摇晃等,避免了第一接口30与供电接口210和/或智能头盔300之间的脱离,即提高了第一接口30与供电接口210和/或智能头盔30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50.电线20设置为数据线或者充电线。当仅需实现充电功能时,该电线20可以选择充电线。当需要实现充电以及数据传输功能时,电线20可以选择数据线。
51.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30设置为usb接口或者type-c接口的任意一种。例如,第一接口30全部设置为usb接口。又例如,第一接口30全部设置为type-c接口。当然,第一接口30也不限于上述举例的接口类型,其还设置为其它可以实现充电连接的接口。
52.在一实施方式中,位于电线20第一端21的第一接口30设置为usb接口,位于电线20第二端22的第一接口30设置为type-c接口;或者,位于电线20的第一端21的第一接口30设置为type-c接口,位于电线20的第二端22的第一接口30设置为usb接口。即,第一端21的第一接口30与第二端22的第一接口30两者的类型不同。如此,电线20的两端的接口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环境进行对应的设置,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满足不同的需求。
53.如图2a至图2c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骑行车200,骑行车200可以是摩托车、全地形车或者智能单车等。骑行车200包括车架组件220、供电接口210以及至少两个车轮230。为便于阐述,本技术中定义车架组件220具有相背设置的前端220a、后端220b、以及相背设置的左侧220c和右侧220d,其中至少一个车轮230设置于车架组件220的前端220a,其中至少另一个车轮230设置于车架组件220的后端220b;供电接口210设于车架组件220上,供电接口210用于电连接骑行服100(即为骑行服100提供持续的包括但不限于电能),从而通过骑行服100将供电接口210处的电能传输智能头盔300,以实现智能头盔300的充电。
54.在一实施方式中,供电接口210设置为usb接口或者ype-c接口。供电接口210与第一接口30相互匹配设置,即供电接口210能够与第一接口30互相插接,从而实现两者的电连接。
55.如图2a至图2c所示,骑行车200还包括坐垫240,坐垫240安装于车架组件220上,用以供骑行者乘坐;供电接口210设于车架组件220靠近坐垫240的位置处。如此能够便于骑行者坐于坐垫240上时,对供电接口210进行操作,即便于骑行者拔插电线20。
56.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a所示,骑行车200设置为全地形车,此时车轮230至少具有四个,其中至少两个车轮230分别布设在车架组件220的前端220a两侧,其中至少两个车轮230分别布设在车架组件220的后端220b两侧。
57.在该实施例中,供电接口210位于坐垫240靠近车架组件220前端220a的一端位置处。而在该处,基于骑行者的坐姿,可以便于骑行者拔插电线20。
58.如图2b至2c所示,骑行车200设置为两轮摩托车(例如,踏板式摩托车或者跨骑式摩托车),此时沿着骑行车200的竖直方向,供电接口210位于坐垫240的下方且布设在车架组件220的左侧220c或者右侧220d位置。
59.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智能头盔300,智能头盔300包括盔体310、用电单元(图未示)以及第二接口320,盔体310用以套设于头部,以头部进行防护和保
护;用电单元设于盔体310上,在这里,用电单元设为需要被供电的单元。例如,用电单元可以是语音模块、蓄电模块、蓝牙模块、视频采集模块等。第二接口320设于盔体310上并与用电单元电线20连接;其中,第二接口320用于电连接骑行服100,以通过骑行服100将骑行车200上的电能或者信号供给用电单元。在这里,第二接口320可以与骑行服100的领口11处的第一接口30相互配合并且电连接。
60.第二接口320设置为usb接口或者ype-c接口。第二接口320与第一接口是互相匹配且能够电连接/信号连接设置。
61.如图3所示,第二接口320位于盔体310的外表面上,如此可以便于骑行者对于第二接口320进行操作,即便于骑行者将第二接口320与第一接口30之间进行连接或者解除两者之间的连接。
62.智能头盔300还包括帽带330,帽带330连接于盔体310上;其中,第二接口320靠近帽带330和盔体310的连接处设置。
63.在本技术中,当穿戴本身中骑行服100的骑行者需要给智能头盔300进行供电或者信号连接时,其只需要将第二接口320与骑行服100的领口11处的第一接口30连接,供电接口210与骑行服100的下摆口12处第一接口连接,从而通过电线20实现将骑行车上的电能输送给智能头盔300,并对智能头盔300进行充电即可,不仅操作方便且简单。
64.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65.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