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88912发布日期:2022-09-10 08:1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收纳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体积伸缩变化的便携式行李箱。


背景技术:

2.行李箱,亦称旅行箱、拉杆箱,是出门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它是行李的其中一种类型,通常行李箱是用来放置旅途上所需要的衣物、个人护理用品及纪念品,早期的行李箱是以木材或其他重的材料制成,随着航空旅行的普及,行李箱的材料趋向更为轻便的硬塑胶或布质,大部分的型号亦附有内置小轮,可用拉杆方便拉动,2010年后亦出现有4个小轮的行李箱。
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喜欢在节假日出游,因此行李箱内需要收纳的物品也越来越多,因此行李箱的体积也是居高不下,由此产生了在不需要出游使用行李箱时,行李箱由于体积过大在家中收纳极不方便的情形。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 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便携式行李箱。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行李箱,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箱顶、箱身、箱底,所述箱身由软性材料制成,所述箱体内还设有升降折叠支架组件,所述升降折叠支架组件包括顶部滑道支架、菱形折叠支架、底部滑道支架,所述菱形折叠支架两伸缩的远端上均设有滑片,所述顶部滑道支架与箱顶内侧固定连接并与菱形折叠支架一端的滑片滑动连接,所述底部滑道支架与箱底内侧固定连接并与菱形折叠支架另一端的滑片滑动连接,所述菱形折叠支架的伸缩方式为控制箱顶和箱底之间距离的伸缩,所述箱体还包括一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与升降折叠支架组件相连接,并用于控制菱形折叠支架的形态。
6.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是,所述锁紧装置为设置在顶部滑道支架上的止挡部,该止挡部设置在滑片在顶部滑道支架上的滑动轨迹上,所述锁紧装置上还具有一控制台,该控制台与滑片相连接并用于操控滑片脱离止挡部的阻碍。
7.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是,所述止挡部为滑片在顶部滑道支架滑动轨迹末端的止挡凹槽,所述控制台为一弹簧动力臂,该弹簧动力臂的动力输出点位于所述止挡凹槽,且在该动力输出点周围设有回弹弹簧。
8.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是,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一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位于箱顶外侧。
9.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是,所述菱形折叠支架共有两个,设置在箱体内短边的两侧。
10.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是,所述箱顶短边的两侧设有用于辅助箱体进行伸缩的手拉凹槽。
11.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是,所述箱顶上还设有拉杆。
12.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是,所述拉杆与箱顶销轴连接,所述箱顶上还设有放置拉杆的拉杆凹槽。
13.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是,所述箱身由防水尼龙布制成。
14.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是,所述箱底还设有滑轮。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行李箱内侧设置菱形折叠支架组件的方式,实现了行李箱在闲置期间,可以极大的压缩体积进行存放,节约了大量空间。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展开形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箱内结构透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伸缩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伸缩结构部件分解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收缩形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识说明
23.1——箱顶
ꢀꢀ
11——拉杆凹槽
ꢀꢀ
12——手拉凹槽
ꢀꢀ
13——拉杆
24.2——箱身
ꢀꢀ
3——箱底
ꢀꢀ
31——万向滑轮
ꢀꢀ
4——升降折叠支架组件
25.41——顶部滑道支架
ꢀꢀ
411——顶部滑槽
ꢀꢀ
412——顶部通孔
26.42——菱形折叠支架
ꢀꢀ
421——滑片
ꢀꢀ
43——底部滑道支架
27.431——底部滑槽
ꢀꢀ
5——弹簧动力臂
ꢀꢀ
51——方型凸起开关
28.52——回弹弹簧
ꢀꢀ
53——回弹力柱
ꢀꢀ
54——止挡凹槽
29.6——固定螺钉
ꢀꢀ
700——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由上至下”、“上下”、“上方”、“顶部”、“中央区域”、“外侧”、“内侧”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零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2.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便携式行李箱,包括箱体700,所述箱体从上至下分别为箱顶1、箱身2、箱底3,所述箱顶1的顶部销轴连接有拉杆13,并设有放置该拉杆13的拉杆凹槽11,在箱顶1的两短边侧面上设有手拉凹槽12,所述箱底3的底部设有万向滑轮31,所述箱身2为防水尼龙布所制成并分别与箱顶1及箱底3固定连接,在箱体700的内部短边的两侧,分别各设置了一个升降折叠支架组件4,该升降折叠支架组件4由上至下分别为顶部滑道支架41、菱形折叠支架42、底部滑道支架43,在菱形折叠支架42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两个滑片421,该菱形折叠支架42通过滑片421与顶部滑道支架41内的两个顶部滑槽411滑动连接,该菱形折叠支架42通过滑片421与底部滑道支架43内的底部滑槽431滑动连接
33.如图3至图4所示,顶部滑道支架41以及底部滑道支架43通过固定螺钉6分别与箱
顶1内侧以及箱底3内侧固定连接,在两个顶部滑槽411的两个端部均设有止挡凹槽54,所述顶部滑道支架41对应止挡凹槽54处设有顶部通孔412,在所述顶部滑道支架41的上方还设有一弹簧动力臂5,在该弹簧动力臂5的顶部中央区域设有方型凸起开关51,该方型凸起开关51凸出在箱顶1外侧,在该弹簧动力臂5的下方对应顶部通孔412的位置设有回弹力柱53,沿回弹力柱53的周围设有回弹弹簧52,所述顶部通孔412的孔径大于回弹力柱53的直径但小于回弹弹簧52的直径。
34.如图5至图6所示,方型凸起开关51凸出设置在箱顶1的上方,拉杆13可通过绕销轴旋转的方式放置在拉杆凹槽11内,通过方型凸起开关51以及手拉凹槽12的配合,将本实施例收缩至压缩形态。
35.应用本实施例时,可通过按压方型凸起开关51并拉住手拉凹槽12的方式,将滑片421排挤出止挡凹槽54之外,使滑片421进入顶部滑槽411,此时整个升降折叠支架组件4处于可活动状态,方便使用者展开或收缩箱体700,当展开或收缩完毕时,滑片421自然滑至止挡凹槽54内完成对菱形折叠支架42的形态锁定,当箱体700处于展开形态时,箱身2完全展开,并可正常往里放入行李进行收纳;当箱体700处于收缩形态时,箱身2收纳在箱体700内侧,方便对箱体700整体进行收纳。
36.本实施例通过在行李箱内部设置折叠支架的方式,实现了闲置行李箱体积的缩小化,易于收纳,为消费者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7.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