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智能卡的卡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09744发布日期:2023-01-13 03:52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应智能卡的卡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感应芯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感应智能卡的卡壳。


背景技术:

2.智能卡(smartcard)内嵌有微芯片的塑料卡(通常是一张信用卡的大小)的通称。一些智能卡包含一个rfid芯片,所以它们不需要与读写器的任何物理接触就能够识别持卡人。智能卡配备有cpu和ram,可自行处理数量较多的数据而不会干扰到主机cpu的工作。智能卡还可过滤错误的数据,以减轻主机cpu的负担。适应于端口数目较多且通信速度需求较快的场合。卡内的集成电路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随机存储器ram和固化在只读存储器rom中的卡内操作系统cos(chipoperatingsystem)。卡中数据分为外部读取和内部处理部分。
3.智能卡以ic卡技术为核心,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手段,将智能建筑内部的各项设施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用户通过一张ic卡便可完成通常的钥匙、资金结算、考勤和某些控制操作,如用ic卡开启房门、ic卡就餐、购物、娱乐、会议、停车、巡更、办公、收费服务等各项活动。而不必像以往携带多把沉重的钥匙开门,去各个对应部门交费等繁杂的操作。整个系统可根据需要对各部门进行监控管理和决策,各局部系统和终端可自动将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归纳,供系统查询、汇总、统计、管理和决策。通过ic卡可互相沟通,既满足各个职能管理的独立性,又保证整体管理的一致性。从不同使用场合可以分为:校园智能一卡通,小区智能一卡通,办公大楼智能一卡通,企业智能一卡通,酒店智能一卡通,智能大厦智能一卡通等。
4.但由于智能卡应用不同,一张卡只能应用于一种场合,日常生活中因为多个场合切换都需要智能卡,所有需要携带多种卡,导致携带不便,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一张智能卡只能应用于一种场合,导致携带不便,使用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应智能卡的卡壳。
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感应智能卡的卡壳,包括智能卡芯片和卡壳体,智能卡芯片包括ic卡芯片、nfc芯片、rfid芯片和门禁卡芯片;所述卡壳体包括芯片安装板和卡壳盖,芯片安装板设置在卡壳盖内,芯片安装板正反两面均设有安装智能卡芯片的卡槽,所述卡壳盖包括下卡盖和上卡盖,下卡盖和上卡盖配合盖合芯片安装板。
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在于,在使用时,通过将卡壳体对准刷卡机或者门禁处接触式刷卡。针对不同的刷卡机或者门禁处,正反两面设置有该种感应功能的智能卡芯片进行感应识别或者付费。ic卡芯片、nfc芯片、rfid芯片和门禁卡芯片每种芯片对应一种使用场景,如ic卡芯片为生活电费或者水费缴纳芯片卡,nfc芯片为公交或者地铁乘坐付费卡,rfid芯片为身份信息识别卡,门禁卡芯片为公司、学校或者小区门禁识别卡。
9.进一步地,所述芯片安装板正反两面分别设有两个卡槽,所述每面的卡槽安装ic卡芯片、nfc芯片、rfid芯片和门禁卡芯片中任选两种芯片。
10.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卡芯片与卡槽通过热熔胶粘接固定。
11.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四面设有压件,压件一端与芯片安装板固定焊接,另一端均向卡槽中心倾斜下压固定智能卡芯片。
12.进一步地,所述下卡盖和上卡盖侧面均设有卡孔,芯片安装板与卡孔对应侧面设有凸块,凸块贯穿卡孔固定芯片安装板。
13.进一步地,所述下卡盖和上卡盖设有中轴线,中轴线平分下卡盖和上卡盖的面积,将整个卡壳盖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一种智能卡芯片的安装卡槽,区域内设有智能卡芯片的标识。
14.进一步地,所述芯片安装板正反两面的中间设有一层绝缘层。
15.进一步地,整个卡壳体的一角处设有贯穿的通孔。
16.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通过将多种用途的芯片卡集成在本实用新型的感应智能卡的卡壳中,通过芯片卡外层包覆的卡壳盖直接接触对应的感应区域,达到多种生活场景的使用。从而实现一张智能卡应用于多种场合,携带方便,使用方便的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感应智能卡的卡壳的内外结构透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感应智能卡的卡壳的俯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感应智能卡的卡壳的侧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感应智能卡的卡壳的芯片安装板的正面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感应智能卡的卡壳的芯片安装板的反面示意图。
23.图中标记说明:2-智能卡芯片,21-ic卡芯片,22-nfc芯片,23-rfid芯片,24-门禁卡芯片,3-卡壳体,31-芯片安装板,32-卡壳盖,4-卡槽,321-下卡盖,322-上卡盖,5-压件,6-卡孔,7-凸块,8-中轴线,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5.如图1、2和3所示,一种感应智能卡的卡壳,包括智能卡芯片2和卡壳体3,智能卡芯片2包括ic卡芯片21、nfc芯片22、rfid芯片23和门禁卡芯片24;所述卡壳体3包括芯片安装板31和卡壳盖32,芯片安装板31设置在卡壳盖32内,芯片安装板31正反两面均设有安装智能卡芯片2的卡槽4,所述卡壳盖32包括下卡盖321和上卡盖322,下卡盖321和上卡盖322配合盖合芯片安装板31。
2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在于,在使用时,通过将卡壳体3对准刷卡机或者门禁处接触式刷卡。针对不同的刷卡机或者门禁处,正反两面设置有该种感应功能的智能卡芯片2进行感应识别或者付费。ic卡芯片21、nfc芯片22、rfid芯片23和门禁卡芯片24每种芯片对应一种使用场景,如ic卡芯片21为生活电费或者水费缴纳芯片卡,nfc芯片22为公交或者地铁
乘坐付费卡,rfid芯片23为身份信息识别卡,门禁卡芯片24为公司、学校或者小区门禁识别卡。
27.如图4和5所示,所述芯片安装板31正反两面分别设有两个卡槽4,所述每面的卡槽4安装ic卡芯片21、nfc芯片22、rfid芯片23和门禁卡芯片24任意两种芯片。通过任意组合的智能卡芯片2两两安装至对应的卡槽4中,便于根据用户的需求安装不同功能的芯片在同一面使用,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个人习惯安装固定芯片组合。
28.所述智能卡芯片2与卡槽4通过热熔胶粘接固定。便于智能卡芯片2固定在卡槽4中。
29.所述卡槽4四面设有压件5,压件5一端与芯片安装板31固定焊接,另一端均向卡槽4中心倾斜下压固定智能卡芯片2。通过压件5锁定卡槽4内安装的智能卡芯片2,防止智能卡芯片2由于整体的反转使用,导致智能卡芯片2脱落出卡槽4。
30.所述下卡盖321和上卡盖322侧面均设有卡孔6,芯片安装板31与卡孔6对应侧面设有凸块7,凸块7贯穿卡孔6固定芯片安装板31。先将芯片安装板31两侧的凸块7插入卡壳盖32的下卡盖321或者上卡盖322的卡孔6中,再将剩下一面下卡盖321或者上卡盖322的卡孔6套设在凸出的凸块7上;反之即可实现芯片安装板31和卡壳盖32的拆卸。凸块7的设置提高了芯片安装板31在卡壳盖32内的固定稳定性,不容易脱落卡壳盖32;同时卡孔6和凸块7的设置实现了下卡盖321和上卡盖322盖合的稳定性,不容易相互脱落。
31.所述下卡盖321和上卡盖322设有中轴线8,中轴线8平分下卡盖321和上卡盖322的面积,将整个卡壳盖32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一种智能卡芯片2的安装卡槽4,区域内设有智能卡芯片2的标识。标识可以是根据用途标明名称的标识,如门禁卡、公交卡、图书馆使用卡和身份卡等;也可以是对应区域颜色的不同来区分不同使用用途,还可以是名称标识和颜色的结合来区分卡壳盖32四个区域的不同用途。
32.所述芯片安装板31正反两面的中间设有一层绝缘层。通过绝缘层起到一定的感应隔绝作用,防止刷一面的智能卡芯片2时,背面的智能卡芯片2感应区域的干扰。
33.整个卡壳体3的一角处设有贯穿的通孔9。便于通过线或者链的物体连接,便于整个多功能感应智能卡的携带。
34.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5.通过将多种用途的芯片卡集成在本实用新型的感应智能卡的卡壳中,通过芯片卡外层包覆的卡壳盖32直接接触对应的感应区域,达到多种生活场景的使用。从而实现一张智能卡应用于多种场合,携带方便,使用方便的效果。
36.以上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感应智能卡的卡壳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结构及其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