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38959发布日期:2023-02-03 19:40阅读:40来源:国知局
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头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


背景技术:

2.当发生自然灾害事故(如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如塌方、高处坠落)、道路交通事故(公路交通事故、铁路交通事故),需要救援时,救援人员均需佩戴头盔,作为头部的防护装备,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性。
3.现有的头盔大部分减震性能较差,对高出坠落物的抗冲击性能较弱,当遇到高空坠落物时,导致直接将重力传递给救援人员,影响救援人员的安全性,此外,有的头盔下颌带的结实度较差,容易被坠落物砸掉影响后续的安全防护,有的头盔较重,影响使用救援者人员的佩戴舒适度。
4.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能够有效地提高抗冲击性能和抗砸压性能,重量轻,提高使用者的佩戴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6.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
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所述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包括:
8.盔壳;
9.缓冲帽衬,设置于所述盔壳朝向头部的方向内,所述缓冲帽衬包括:增强发泡基体,所述增强发泡基体的形状与所述盔壳相匹配;第一预埋件,多个所述第一预埋件设置于所述增强发泡基体的两侧和后脑部,所述第一预埋件与头围调节机构连接;第二预埋件,设置于所述增强发泡基体的两侧,所述第二预埋件与所述下颌带连接;内置塑料件,呈圆环状,所述内置塑料件环绕所述增强发泡基体设置,所述内置塑料件靠近所述盔壳一侧设置;
10.衬垫,设置于所述盔壳和所述缓冲帽衬之间,所述衬垫包括两根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撑条、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所述第一支撑条的一端与所述盔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条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条上,所述第一连接条的两端与所述盔壳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条的交叉处位于所述盔壳的头顶部,所述第一支撑条与所述盔壳之间设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连接条和所述第一连接条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条和所述第二连接条位于所述交叉处的两侧。
11.进一步地,所述衬垫还包括:
12.第二支撑条,与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条交叉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条位于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条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条呈y型,所述y型的交叉点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条上,所述y型的单独一端与所述盔壳的后脑处固定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头围调节机构包括:
14.调节开口环,包括半环体,所述半环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调节条,所述调节条上设有齿状凸起,所述调节开口环位于缓冲帽衬内,所述调节开口环与头围位置相适应;
15.连接板,呈u型,所述u型的两端设有凹槽,所述调节条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连接板中心处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凹槽的上方,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压板对应处设有通孔,所述齿状凸起朝向所述通孔一端;
16.旋钮,包括把手端,所述把手端的中心处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有齿轮,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通孔,所述齿轮位于所述压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齿轮与所述齿状凸起相匹配。
17.进一步地,所述头围调节机构还包括:
18.y型连接头,所述y型连接头的v型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y型连接头的的另一端与后脑部的所述第一预埋件固定连接;
19.所述半环体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两侧的所述第一预埋件固定连接。
2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预埋件包括连接耳和设置于所述连接耳两端的加强耳,所述连接耳内设有条孔,所述条孔内设有柱体,所述加强耳为框体状,所述加强耳上设有盖片,所述盖片有上设有凸沿,所述凸沿与所述条孔相匹配。
21.进一步地,所述下颌带呈y字形,所述下颌带的一端与盔壳固定连接,所述下颌带的第二端与所述柱体固定连接,所述下颌带的自由端能够调节长短。
22.进一步地,所述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还包括:
23.缓冲海绵垫,多个所述缓冲海绵垫通过魔术贴与所述增强发泡基体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缓冲海绵垫分别位于所述增强发泡基体的头顶部、后脑部和前额部。
24.进一步地,所述抢险救援头盔还包括:
25.导轨,设置于所述盔壳外端,所述导轨位于所述盔壳的两侧,所述导轨包括凹槽轨道、设置于所述凹槽轨道内和设置于所述凹槽轨道外的连接口;
26.墨鱼干,设置于所述盔壳外端,所述墨鱼干位于所述盔壳的前额处,所述墨鱼干呈方框状。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8.通过衬垫的设置,使第一支撑条与盔壳之间设有第一距离,提高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的缓冲性能,能够有效地提高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的抗冲击性能和抗砸压性能,缓冲帽衬,主要采用增强发泡基体,重量轻,提高使用者的佩戴舒适度。
2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3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的主视图;
33.图2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的侧视图;
34.图2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的仰视图;
35.图3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缓冲帽衬的示意图;
36.图3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缓冲帽衬的仰视图;
37.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盔壳和衬垫的连接示意图;
38.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头围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39.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二预埋件和盖片的示意图。
40.其中,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41.1盔壳,2缓冲帽衬,201增强发泡基体,202第一预埋件,203第二预埋件,2031连接耳,2032加强耳,2033条孔,2034柱体,204内置塑料件,3衬垫,301第一支撑条,302第二支撑条,303第一连接条,304第二连接条,4头围调节机构,401调节开口环,4011半环体,4012调节条,4013齿状凸起,402连接板,403压板,404旋钮,4041把手端,4042连接柱,4043齿轮,405y型连接头,6盖片,7下颌带,8缓冲海绵垫,9导轨,10墨鱼干。
具体实施方式
42.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43.实施例
44.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的主视图;图2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的侧视图;图2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的仰视图;图3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缓冲帽衬的示意图;图3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缓冲帽衬的仰视图。
45.如图1至图3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该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包括:
46.盔壳1;
47.缓冲帽衬2,设置于盔壳1朝向头部的方向内,缓冲帽衬2包括:增强发泡基体201,增强发泡基体201的形状与盔壳1相匹配;第一预埋件202,多个第一预埋件202设置于增强发泡基体201的两侧和后脑部,第一预埋件201与头围调节机构4连接;第二预埋件203,设置于增强发泡基体201的两侧,第二预埋件203与下颌带7连接;内置塑料件204,呈圆环状,内置塑料件204环绕增强发泡基体201设置,内置塑料件204靠近盔壳1一侧设置;
48.衬垫3,设置于盔壳1和缓冲帽衬2之间,衬垫3包括两根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撑条301、第一连接条303和第二连接条304,第一支撑条301的一端与盔壳1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条301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一连接条303上,第一连接条303的两端与盔壳1的两侧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条301的交叉处位于盔壳1的头顶部,第一支撑条301与盔壳1之间设有第一距离,第二连接条303和第一连接条301平行设置,第一连接条303和第二连接条304位于交叉处的两侧。
49.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衬垫3的设置,使缓冲帽衬2和盔壳1在帽檐处有一定缝隙,此
处放置盖板将缝隙封闭,提高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的美观性,也能够增加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的强度。
50.通过衬垫3的设置,使第一支撑条301与盔壳1之间设有第一距离,提高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的缓冲性能,能够有效地提高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的抗冲击性能和抗砸压性能,缓冲帽衬2,主要采用增强发泡基体201,重量轻,提高使用者的佩戴舒适度。
51.具体地,增强发泡基体201作为缓冲帽衬2,能够减轻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的总体重量,进而提高使用者佩戴的舒适性,通过在增强发泡基体201上设置圆环状的内置塑料件204,在保证减轻重量的同时增加缓冲帽衬2的强度,提高抗冲击性能,通过第一预埋件202的设置实现头围调节机构4的连接,适用于不同头围要求的使用者,通过第二预埋件203与下颌带7连接,提高下颌带7的使用寿命。
52.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盔壳和衬垫的连接示意图。
53.如图4所示,衬垫3还包括:
54.第二支撑条302,与两根第一支撑条301交叉设置,第二支撑条302位于两根第一支撑条301之间,第二支撑条302呈y型,y型的交叉点设置于第一连接条303上,y型的单独一端与盔壳1的后脑处固定连接。
55.其中,第一支撑条301、第二支撑条302、第一连接条303和第二连接条304是塑料制成,通过第一支撑条301和第二支撑条302的设置形成一个网状,交叉处位于盔壳1的头顶部,且与盔壳1之间相距一定距离,提高了衬垫3的缓冲性能,进而提高了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的抗冲击性能,通过第一连接条303和第二连接条304的设置能够提高衬垫3的支撑性能,进而提高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的抗砸压性能。
56.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头围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57.如图5所示,头围调节机构4包括:
58.调节开口环401,包括半环体4011,半环体4011的两端分别设有调节条4012,调节条4012上设有齿状凸起4013,调节开口环401位于缓冲帽衬2内,调节开口环401与头围位置相适应;
59.连接板402,呈u型,u型的两端设有凹槽,调节条4012设置于凹槽内,连接板402中心处设有压板403,压板403位于凹槽的上方,连接板402和压板403对应处设有通孔,齿状凸起4013朝向通孔一端;
60.旋钮404,包括把手端4041,把手端4041的中心处设有连接柱4042,连接柱4042上设有齿轮4043,连接柱4042贯穿通孔,齿轮4043位于压板403和连接板402之间,齿轮4043与齿状凸起4013相匹配。
61.通过头围调节机构4的设置,能够提高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的适配性能,提高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的适用人群,通过把手端4041旋转带动齿轮4043旋转,由于齿轮4043和齿状凸起4013的啮合,通过齿轮4043旋转带动齿状凸起4013的移动(等同于齿轮和齿条的配合),进而起到调节头围的作用。
62.进一步地,头围调节机构4还包括:
63.y型连接头405,y型连接头405的v型端与连接板402固定连接,y型连接头405的的另一端与后脑部的第一预埋件202固定连接;
64.半环体4011上设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与两侧的第一预埋件202固定连接。
65.其中,y型连接头405的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凸起,第一预埋件202上设有第凹槽,第一凸起与凹槽相匹配,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埋件202的凹槽朝向内部漏出增强发泡基体201,便于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连接。
66.需要说明的是,通过y型连接头405和半环体4011上的第二凸起,实现头围调节机构4与缓冲帽衬2的三点连接,提高头围调节机构4的稳定性,y型连接头405使连接更稳定。
67.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二预埋件和盖片的示意图。
68.如图6所示,第二预埋件203包括连接耳2031和设置于连接耳2031两端的加强耳2032,连接耳2031内设有条孔2033,条孔2033内设有柱体2034,加强耳2032为框体状,加强耳2032上设有盖片6,盖片6有上设有凸沿,凸沿与条孔2033相匹配。
69.其中,连接耳2031的高度高出加强耳2032的高度,加强耳2032完全埋入增强发泡基体201内,连接耳2031稍微漏出增强发泡基体201内部,通过盖片6的凸沿与条孔2033配合实现下颌带7与连接耳2031连接处的遮挡,提高美观性能,也避免条孔2033挂到耳朵,影响佩戴舒适感,加强耳2032的设置能够提高第二预埋件203的稳定性,避免第二预埋件203的脱落影响下颌带7的使用。
70.进一步地,下颌带7呈y字形,下颌带7的一端与盔壳1固定连接,下颌带7的第二端与柱体2034固定连接,下颌带7的自由端能够调节长短。
71.需要说明的是,下颌带7是两端y字形,v形端分别与盔壳1和第二预埋件203的加强耳2031连接,然后下端自由端通过调节扣调节松紧度(与书包带调节扣原理相同),通过下颌带7与第二预埋件203连接,提高下颌带7的寿命,及时一端掉落仍能够继续佩戴使用。
72.进一步地,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还包括:
73.缓冲海绵垫8,多个缓冲海绵垫8通过魔术贴与增强发泡基体201固定连接,多个缓冲海绵垫2分别位于增强发泡基体201的头顶部、后脑部和前额部。
74.通过缓冲海绵垫8的设置,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佩戴舒适度,只在头顶部、后脑部和前额部设置缓冲海绵垫8能够在不影响安全性能和抗冲击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
75.进一步地,抢险救援头盔还包括:
76.导轨9,设置于盔壳1外端,导轨9位于盔壳1的两侧,导轨9包括凹槽轨道、设置于凹槽轨道内和设置于凹槽轨道外的连接口;
77.墨鱼干10,设置于盔壳1外端,墨鱼干10位于盔壳1的前额处,墨鱼干10呈方框状。
78.墨鱼干10和导轨9的设置,能够便于抗冲击及抗砸压头盔上佩戴手电筒,录像设备和无线电设备等,在这些设备上设有凸起块能够与凹槽轨道或者方框状相适配,便于携带上述各种设备,这个是本领域常用的安全帽上的携带设备,凹槽轨道和方框状与凸起块的尺寸均是标准尺寸,在此不再赘述。
79.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80.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
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