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面罩

文档序号:33486317发布日期:2023-03-17 18:30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面罩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护面罩。


背景技术:

2.头颈外科是耳鼻咽喉科的一门延伸学科,是为适应头颈部与耳鼻咽喉科相关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与科研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头颈外科疾病根据发病时间、部位及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总体概括为:颈的先天性疾病及畸形、颈部炎性疾病、颈部血管性疾病、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下颌下腺疾病、腮腺疾病、颈部肿瘤、颈部肿块等等。在头颈外科工作的医护人员在治疗病人时需要佩戴医用防护面罩,避免引起交叉感染。
3.现有的医用防护面罩一般由头箍、松紧带和弧形的透明面罩构成,但是面罩在佩戴后只能对人脸和颈部的正面进行防护,对于人脸耳后区域以及颈部侧面和后面区域无法起到防护效果,导致在与病人接触过程中容易通过裸露的皮肤被感染,其次,现有的防护面罩一般为透明的塑料材质,在进行透镜外科手术中,手术台上方的照明灯光线营造的强光环境,会导致塑料面罩出现炫目的现象,进而导致实现模糊。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防护面罩,以解决现有的医用防护面罩对医护人员的防护不够全面,导致在与病人接触过程中容易通过裸露的皮肤被感染,且在强光线环境中容易出现炫目模糊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防护面罩,包括:
6.面罩主体,所述面罩主体设置前端的防雾面板,且防雾面板的上端铰接有头箍,所述头箍的后端铆接有松紧带,且松紧带的外侧粘接有魔术母贴条,所述魔术母贴条的内侧通过魔术公贴条粘接有防护罩,且防护罩设置内侧的罩口,且防护罩的前端面粘接有魔术公贴点,并且防护罩的下端缝制有下垂条,所述头箍设置塑料板,且塑料板的内部粘接有医用过滤棉,且医用过滤棉的后侧粘接有海绵衬垫,所述防眩装置包括镜片壳体,镜片壳体粘接在防雾面板的外侧,且镜片壳体的内部开设有槽腔,并且槽腔的内部插接有防眩镜片。
7.进一步的,所述罩口设置为朝前侧倾斜向下的开口结构,且魔术公贴点与魔术母贴点对应粘接。
8.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设置采用医用防护服材质制成的环套结构,且下垂条沿着防护罩的下边缘一周缝制在防护罩内部,并且下垂条设置为硅胶材质的圆柱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防雾面板的上端铆接有塑料材质的弧形板,且弧形板通过两端的铆接销与塑料板的转动连接,并且弧形板与塑料板之间设置有移动间隙。
10.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的下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在防护罩穿戴状态下,其下边缘落在医护人员的肩膀上。
11.进一步的,所述塑料板设置为内部中空的弧形结构,且塑料板的两端内侧与松紧带铆接固定。
12.进一步的,所述槽腔的上端设置为开口端,且槽腔(的左侧端开设有连通的滑槽,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动连接的螺纹杆,螺纹杆的内侧端与防眩镜片插接固定,并且螺纹杆的外端螺接有螺接块。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防护面罩利用防雾面板起到佩戴防起雾现象,增加视野的清晰度,通过头箍、铆接销和松紧带,便于在佩戴后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防雾面罩,调整佩戴的舒适性,通过海绵衬垫便于佩戴舒适,对额头起到保护效果,通过医用过滤棉便于增加面罩主体内部的透气性以及防感染效果;利用防护罩所包括的魔术公贴条、魔术公贴点,便于将防护罩与防雾面板和松紧带粘接,且粘接后的防护罩将人脸和颈部的四周完全包裹遮挡,防止发生在与病人接触过程中容易通过裸露的皮肤被感染的现象;利用防旋装置所包括的防眩镜片,便于在强光下起到防眩目效果,且通过槽腔、滑槽、螺纹杆和螺接块,便于根据环境切换使用防眩镜片,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罩主体佩戴效果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护罩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箍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3中b处结构示意图。
19.1、面罩主体;11、防雾面板;12、头箍;121、塑料板;122、医用过滤棉;123、铆接销;124、海绵衬垫;13、松紧带;131、魔术母贴条;14、防护罩;141、罩口;142、魔术公贴条;143、魔术公贴点;144、下垂条;15、魔术母贴点;16、防眩装置;161、镜片壳体;162、槽腔;163、防眩镜片;164、滑槽;165、螺接块;166、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罩主体佩戴效果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护罩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箍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3中b处结构示意图。
22.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护面罩,包括:面罩主体1、防雾面板11、头箍12、松紧带13、防护罩14和防眩装置16。
23.具体的,面罩主体1设置前端的防雾面板11,且防雾面板11的上端铰接有头箍12,所述头箍12的后端铆接有松紧带13,且松紧带13的外侧粘接有魔术母贴条131,所述魔术母贴条131的内侧通过魔术公贴条142粘接有防护罩14,且防护罩14设置内侧的罩口141,且防护罩14的前端面粘接有魔术公贴点143,并且防护罩14的下端缝制有下垂条144,所述头箍12设置塑料板121,且塑料板121的内部粘接有医用过滤棉122,且医用过滤棉122的后侧粘接有海绵衬垫124,防眩装置16包括镜片壳体161,镜片壳体161粘接在防雾面板11的外侧,
且镜片壳体161的内部开设有槽腔162,槽腔162不是贯通结构,并且槽腔162的内部插接有防眩镜片163,同时防眩镜片163可以从上方拆卸,在烈阳下实用不会产生眩光,避免视线模糊,防眩镜片163拆卸后不会影响视线下的正常防护和采光。
24.在本实施例中,头箍12设置具有弹性的塑料材质。
25.防雾面板11设置为pet材质,具有防起雾效果。
26.下垂条144的总体重量设置不对防雾面板11构成向下拖拉为准。
27.罩口141设置为朝前侧倾斜向下的开口结构,且魔术公贴点143与魔术母贴点15对应粘接。
28.防眩镜片163材质与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后视防眩镜相同。
29.在本实施例中,罩口141的前端边低于后侧端边,沿着面罩主体1呈倾斜状态。
30.魔术公贴点143与魔术母贴点15对应粘接后,粘接点之间留有缝隙,便于通气。
31.防护罩14设置采用医用防护服材质制成的环套结构,且下垂条144沿着防护罩14的下边缘一周缝制在防护罩14内部,并且下垂条144设置为硅胶材质的圆柱结构。
3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下垂条144使得防护罩14穿戴后更加贴服,且在医护人员直立状态下,使得人体面部和颈部皮肤与防护罩14之间存在空间。
33.防雾面板11的上端铆接有塑料材质的弧形板,且弧形板通过两端的铆接销123与塑料板121的转动连接,并且弧形板与塑料板121之间设置有移动间隙。
3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铆接销123便于防雾面板11转动,便于调整佩戴角度。
35.防护罩14的下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在防护罩14穿戴状态下,其下边缘落在医护人员的肩膀上。
36.具体的,拆卸时,将面罩主体1整体向上取下。
37.塑料板121设置为内部中空的弧形结构,且塑料板121的两端内侧与松紧带13铆接固定。
38.在本实施例中,松紧带13佩戴后将塑料板121固定,使得佩戴更加稳定。
39.槽腔162的上端设置为开口端,且槽腔162的左侧端开设有连通的滑槽164,滑槽164的内部设置有滑动连接的螺纹杆166,螺纹杆166的内侧端与防眩镜片163插接固定,并且螺纹杆166的外端螺接有螺接块165。
40.在本实施例中,滑槽164的宽度小于防眩镜片163的厚度,且螺接块165的外径大于滑槽164的宽度,使得通过螺纹杆165通过滑槽164将防眩镜片上下拉动,移动到适当位置后通过螺接块165旋转固定。
41.本实用新型的防护面罩可有效解决现有的医用防护面罩对医护人员的防护不够全面,导致在与病人接触过程中容易通过裸露的皮肤被感染的问题,利用防雾面板起到佩戴防起雾现象,增加视野的清晰度,通过头箍、铆接销和松紧带,便于在佩戴后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防雾面罩,调整佩戴的舒适性,通过海绵衬垫便于佩戴舒适,对额头起到保护效果,通过医用过滤棉便于增加面罩主体内部的透气性以及防感染效果;利用防护罩所包括的魔术公贴条、魔术公贴点,便于将防护罩与防雾面板和松紧带粘接,且粘接后的防护罩将人脸和颈部的四周完全包裹遮挡,防止发生在与病人接触过程中容易通过裸露的皮肤被感染的现象,利用防旋装置所包括的防眩镜片,便于在强光下起到防眩目效果,且通过槽腔、滑槽、螺纹杆和螺接块,便于根据环境切换使用防眩镜片,较为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