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吹风机的主体结构及吹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94938发布日期:2023-02-28 21:0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用于吹风机的主体结构及吹风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吹风机的主体结构及吹风机。


背景技术:

2.吹风机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小家电,随着吹风机高速吹风机的普及,人们对吹风机的体积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紧凑型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因此如何设计紧凑型的吹风机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如何设计紧凑型的吹风机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吹风机的主体结构,所述用于吹风机的主体结构包括:
5.壳体,其内部限定形成有流体通道;
6.加热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两端呈开口设置;
7.导流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以及,
8.出风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流件、所述加热结构、以及所述出风结构沿所述流体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且所述导流件和所述出风结构通过所述容纳腔固定连接,所述导流件和所述出风结构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纳腔中。
9.优选地,在所述所述用于吹风机的主体结构中,所述加热结构内设有分隔结构,所述分隔结构将所述容纳腔分隔形成沿流体通道的延伸方向排布的前腔和后腔,所述导流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前腔,所述出风结构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后腔;
10.所述导流件和所述出风结构通过所述分隔结构固定安装。
11.优选地,在所述所述用于吹风机的主体结构中,所述分隔结构贯设有让位孔;
12.所述出风结构设有朝向所述分隔结构延伸的第一连接结构,所述导流件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对应,且朝向所述分隔结构延伸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前腔,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后腔;
13.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通过所述让位孔将所述出风结构和所述导流件固定连接。
14.优选地,在所述所述用于吹风机的主体结构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均为柱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端部分别抵接在所述分隔结构上对应的所述让位孔的外周沿;
15.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让位孔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固定。
16.优选地,在所述所述用于吹风机的主体结构中,所述出风结构包括与出风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形成的凹陷部、以及与所述凹陷部连接且位于所述凹陷部外周的聚风部,所
述聚风部环绕所述凹陷部形成环形出风口,所述环形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向所述凹陷部的中心线会聚;所述环形出风口的直径为d,所述凹陷部的凹陷深度为l,其中,l/d≥1/8。
17.优选地,在所述所述用于吹风机的主体结构中,所述加热结构包括:
18.内壳和外壳,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内壳的外围,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设有支撑件;以及,
19.加热件,安装在所述支撑件;
20.其中,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其中之一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卡槽;
21.所述支撑件的一端部具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第一配合部,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出风结构。
22.优选地,在所述所述用于吹风机的主体结构中,所述导流件的一端与所述外壳抵接设置,所述导流件上设有插接部,所述支撑件具有伸出所述外壳且与所述插接部插接配合的第二配合部,以限制流体通道的延伸方向的位移。
23.优选地,在所述所述用于吹风机的主体结构中,所述外壳靠近手柄出风口位置具有弧形缺口,所述弧形缺口的形状与所述手柄出风口的形状至少部分一致,以使从手柄出风口流出的流体完全进入到主体结构的内部;
24.至少部分加热件暴露于所述弧形缺口。
25.优选地,在所述所述用于吹风机的主体结构中,所述主体结构还包括端板和电路结构,所述电路结构安装在所述导流件与所述加热结构相反的一侧,所述端板安装在所述电路结构与所述导流件相反的一侧,且所述端板与所述电路结构间隔设置。
26.优选地,在所述所述用于吹风机的主体结构中,所述电路结构和所述端板,其中之一设有圆形定位件,另一设有与所述圆形定位件压接配合的第三配合部。
2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吹风机,所述吹风机包括;
28.上述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
29.壳体,其内部限定形成有流体通道;
30.加热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两端呈开口设置;
31.导流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以及,
32.出风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流件、所述加热结构、以及所述出风结构沿所述流体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且所述导流件和所述出风结构通过所述容纳腔固定连接,所述导流件和所述出风结构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以及,
33.手柄,安装在所述主体结构。
3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35.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流件、加热结构、以及出风结构按照流体通道延伸方向排布,且导流件和所述出风结构通过所述容纳腔固定连接,加热结构具有容纳腔,所述导流件和所述出风结构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以实现整体结构的紧凑设计。
附图说明
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
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吹风机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38.图2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39.图3为图2中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40.图4为图3在一视角的剖视图;
41.图5为图4中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42.图6为图5中加热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43.图7为图4中出风结构在一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44.图8为图4中出风结构在另一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45.图9为l/d与模拟风压的关系图。
46.附图标记说明:
47.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用于吹风机的主体结构271第一配合部1壳体272第二配合部11流体通道3导流件2加热结构31第二连接结构21前腔32插接部22后腔33外挡风部23分隔结构4出风结构231让位孔41第一连接结构24内壳42凹陷部241卡槽43聚风部25外壳431环形出风口251弧形缺口6端板26加热件7电路结构27支撑件200手柄
48.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51.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52.实施例1
53.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吹风机的主体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3,该用于吹风机的主体结构包括壳体1、加热结构2、导流件3、以及出风结构4,壳体1其内部限定形成有流体通道11,加热结构2设于所述壳体1内且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两端呈开口设置,导流件3设于所述壳体1内,出风结构4设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导流件3、所述加热结构2、以及所述出风结构4沿所述流体通道11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且所述导流件3和所述出风结构4通过所述容纳腔固定连接,所述导流件3和所述出风结构4 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纳腔中。
54.可以理解为,吹风机还可以包括与主体结构连接的手柄,作为可选地,手柄与主体结构的壳体1的侧壁连通,手柄中设有流体的进风口以及将外部流体带入到手柄内部的气流发生组件,手柄将外部气流引入主体结构中,导流件3用于将手柄引入的流体方向导向出风结构4的出风方向,加热结构2进一步对经过的流体进行加热,从而可以使得出风结构4喷出的加热流体对用户的毛发进行干燥。
55.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结构2可以为具有环状结构,环状结构的中心通孔为容纳腔,通过将导流件3、加热结构2、以及出风结构4按照流体通道11延伸方向排布,且导流件3和所述出风结构4通过所述容纳腔固定连接,加热结构2具有容纳腔,所述导流件3和所述出风结构4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纳腔中,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加热结构 2自身结构特点,使得导流件3和出风结构4均与加热结构2有轴向(即主体结构的长度方向)的重合部分,以实现整体结构的紧凑设计。
56.具体地,请参阅图3至图6,所述加热结构2内设有分隔结构23,所述分隔结构23 将所述容纳腔分隔形成沿流体通道11的延伸方向排布的前腔21和后腔22,所述导流件 3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前腔21,所述出风结构4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后腔22;所述导流件3和所述出风结构4通过所述分隔结构23固定安装。安装时导流体至少部分安装在前腔21,出风结构4至少部分安装在后腔22,导流件3和出风结构4通过分隔结构23 固定安装,使连接更稳固。其中分隔结构23可以是设于容纳腔的中间位置,也可以是靠近导流件3或者出风结构4设置,具体可以根据导流件3和出风结构4容置于容纳腔中的部分的大小而定,以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57.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分隔结构23可以为板状结构,固定在所述容纳腔中,通过该板状结构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前腔21和后腔22,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分隔结构23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不做限定。
58.请参阅图4,导流件3和出风结构4通过分隔结构23安装固定,可以是通过分隔结构23的外缘抵接固定,也可以是通过螺栓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结构23贯设有让位孔231;所述出风结构4设有朝向所述分隔结构23延伸的第一连接结构41,所述导流件3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相对应,且朝向所述分隔结构23延伸的第二连接结构31;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前腔21,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1 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后腔22;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1通过所述让位孔231将所述出风结构4和所述导流件3固定连接。其中,第一连接结构41与第二连接结构31固定连接,可以是第一连接结构41与第二连接结构31在让位孔231处对接,第一连接结构41和第二连接结构31设有相对设置的螺纹孔,再通过螺杆穿过让位孔231并分别与第一连接结构41的螺纹孔和第二连接结构31的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一连接结构41和第二连接结构31的数量也可以是多个,多个
第一连接结构41沿周向均匀间隔排布,第二连接结构31的数量与第一连接结构41的数量匹配,且分别设在多个第一连接结构41相对位置。
59.在本实施例中,导流件3设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为环状结构,该环状结构的外缘向所述加热结构2延伸形成外挡风部33,所述外挡风部33上设有与所述加热结构2配合的卡槽,以使限定所述导流件3和所述加热结构2之间的径向位置,所述导流面的内缘向所述加热结构2延伸形成内挡风部,该内挡风部连接有朝向加热结构2的第二连接结构31,在所述导流件3装配到所述加热结构2时,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1可以伸入到所述容纳腔中,这样可以减少所述加热结构2和所述导流件3之间的连接间隙,减小了主体结构的长度,同时还可以使流体更直接的进入到加热结构2中,提高了主体结构的工作效率。
6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1均为柱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1的端部分别抵接在所述分隔结构23上对应的所述让位孔231的外周沿;通过第一连接结构41的端部和第二连接结构31的端部在让位孔 231的外周沿抵接,既能提高安装效率,又可以有效提高固定后的稳定性,避免晃动。
61.所述主体结构100还包括连杆(图中未示出),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1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让位孔231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31固定,连杆与第一连接结构41和第二连接结构31的配合可以是如上述螺纹配合,即连杆穿过让位孔231分别与第一连接结构41和第二连接机构螺纹配合;还可以是第一连接结构41和第二连接结构31分别设有相对设置的连接孔,连杆穿过让位孔231分别与第一连接结构41的连接孔和第二连接结构31的连接孔过盈配合;
62.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杆还可以为第一连接结构41一体成型,在安装时,先将带有连杆的出风结构4从背部推入主体结构的壳体1中,然后再推入加热结构2,同时所述加热结构2中分隔结构23的让位孔231穿过所述连杆,最后推入导流件3,同时将第二连接结构31与所述连杆配合,进而通过螺母将第二连接结构31和连杆固定连接。还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在此不一一举例说明。
63.另外,请参阅图4、图7和图8,所述出风结构4包括与出风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形成的凹陷部42、以及与所述凹陷部42连接且位于所述凹陷部42外周的聚风部43,所述聚风部43环绕所述凹陷部42形成环形出风口431,所述环形出风口431的出风方向向所述凹陷部42的中心线会聚;所述环形出风口431的直径为d,所述凹陷部42的凹陷深度为l,其中,l/d≥1/8。
64.由于环形出风口431的出风方向是向重心会聚的,在出风路径和凹陷部42之间会形成无风地带,进而会在凹陷部42位置形成涡流,相应地,涡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出风路径上的风速。下面通过实验验证,具体请参阅表1。
65.表1实验模拟l/d对出风路径上的风速的影响
66.环状出风口直径d(mm)内凹深度l(mm)l/d模拟风压(pa)4040110340350.88102.840300.75103.540200.51034090.23102
408.50.21102.54060.15103405.70.141044050.13103.44030.08100402.50.06994000100
67.由表1通过实验情况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凹陷部42的凹陷深度下,可以确定不同的 l/d比值,其中图9中横向是l/d,纵向是模拟风压(单位pa),请参阅图9,通过图9 可知,凹陷深度l由小到大(即越来越深)的情况下,在l/d为1/8时,模拟得到的风压会有个突变,并且此后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因此通过模拟实验可知在l/d不小于1/8 时,可以得到更优的吹风效果,作为可选地,1/6≤l/d≤1/2,在本实施例中,l/d为 1/5,如此可以在保证出风效果的基础上,一定的凹陷深度,符合用户审美提高吹风机风头的美观性。
68.另外所述加热结构2包括内壳24和外壳25、以及加热件26,所述外壳25套设于所述内壳24的外围,所述内壳24的内壁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内壳24和所述外壳25之间设有支撑件27,加热件26安装在所述支撑件27。其中,所述内壳24和所述外壳25,其中之一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卡槽241;所述支撑件27的一端部具有与所述卡槽241 配合的第一配合部271,所述支撑件27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出风结构4,以实现支撑件 27的固定,同时加热件26固定在支撑件27上,实现了加热件26固定的稳固性。
69.进一步地,所述导流件3的一端与所述外壳25抵接设置,所述导流件3上设有插接部32,所述支撑件27具有伸出所述外壳25且与所述插接部32插接配合的第二配合部 272,以限制流体通道11的延伸方向的位移,以实现沿流体通道11方向导流件3和支撑件27的固定,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70.进一步地,所述外壳25靠近手柄200出风口位置具有弧形缺口251,所述弧形缺口 251的形状与所述手柄200出风口的形状至少部分一致,以使从手柄200出风口流出的流体完全进入到主体结构100的内部;至少部分加热件26暴露于所述弧形缺口251。流体从手柄200出风口流出进入到主体结构100的内部的流体通道11,由于至少部分加热件26暴露于弧形缺口251,即可实现从手柄200出风口进入主体结构100的流体通道 11的流体可以直接接触加热件26,便于加热,同时也便于流体快速通过加热件26,散热效果更好,如此,便于在流体通道11的延伸方向可以选择更小的尺寸,更小巧化。
71.另外,所述主体结构100还包括端板6和电路结构7,所述电路结构7安装在所述导流件3与所述加热结构2相反的一侧,所述端板6安装在所述电路结构7与所述导流件 3相反的一侧,且所述端板6与所述电路结构7间隔设置,如此可以保护电路结构7不受外部压力。
72.所述电路结构7和所述端板6,其中之一设有圆形定位件,另一设有与所述圆形定位件压接配合的第三配合部。如此可以实现电路结构7和端板6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固定。
73.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靠近出风结构4的内边沿倒内圆弧倒角,如此,安装过程中,在出风结构4依次安装加热结构2、导流件3、电路结构7时便于依次推入。具体地,先将出风结构4推入壳体1靠近出风端的一端,并通过卡接配合实现固定,再依次推入加热结构2、导流件3,再将第一连接结构41和第二连接结构31通过连杆固定,再按照电路结构7,将电路结
构7与导流件3固定,最后将端板6与电路结构7中圆形定位件与压接配合,并将端板6与壳体1固定,实现整体安装。
74.实施例2
75.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吹风机,该吹风机包括上述用于吹风机的主体结构100、以及手柄200,手柄200安装在所述主体结构100。该吹风机的实施例包括上述主体结构100的实施例。
76.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