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有耳机的防护口罩

文档序号:32845013发布日期:2023-01-06 22:03阅读:50来源:国知局
配有耳机的防护口罩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配有耳机的防护口罩。


背景技术:

2.目前,防疫已成为常态,日常出行均需要佩戴口罩,在此情况下,人们大多都会同时佩戴耳机和口罩,而同时佩戴耳机和口罩时易产生以下问题:(1)耳朵要承担听力、戴口罩、戴耳机等工作,此外耳朵可能还需要承担戴耳环、戴眼镜等工作,耳朵的负担较重,佩戴时间过长的话耳朵会不舒服;(2)可能存在耳机线与口罩相互干扰的情况,导致了佩戴体验不佳的问题;(3)口罩佩戴对耳后与鼻梁处有一定的压迫,导致额外损伤。
3.综上所述,现亟需将耳机和口罩集成化,减轻了耳朵上的负担,提高佩戴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有耳机的防护口罩。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配有耳机的防护口罩,包括:
7.口罩,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侧边设置连接销,所述连接销沿所述本体的侧边长度设置;
8.骨传导耳机,和所述口罩可拆卸连接,以骨传导的方式通过振动向用户输出声音;所述骨传导耳机包括后挂元件、一组连接元件和一组耳挂元件,所述后挂元件的两侧设置所述一组连接元件,所述耳挂元件通过所述连接元件和所述后挂元件相连;所述连接元件开设至少一个插接孔,所述连接销和所述插接孔插接。
9.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立体部,沿所述立体部的外侧延伸形成第一贴合部和第二贴合部,所述第一贴合部和所述第二贴合部贴合用户的中上面部,所述第一贴合部的侧边和所述第二贴合部的侧边预留一定长度,用于设置连接销。
10.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部和所述第二贴合部分别向用户的下面部折叠一部分,形成第三贴合部,所述第三贴合部贴合用户的下面部。
11.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置滤材部,所述滤材部为层叠在一起的外层、至少一层过滤层和内层。
12.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外层为编织层。
13.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为抗菌过滤棉、hepa过滤棉、活性炭层和复合滤棉中的一种或多种。
14.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后挂元件为弧形,贴合用户头部的颅顶肌。
15.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的截面形状为u型,贴合用户头部的耳前肌。
16.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耳挂元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主体部之间为圆弧过渡连接,所述主体部的中轴线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主体部为空腔,用于放置电学模块;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和所述连接元件抵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贴合所述口罩的侧边。
17.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电学模块包括通过导线连接的主板、转接板和电池,所述主板的控制电路用于控制骨传导耳机,所述转接板用于连接所述主板和所述电池,所述电池用于给骨传导耳机的各元件供电。
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9.1、本实用新型解决口罩与耳机同时佩戴不适问题,减轻需要同时佩戴眼镜、耳机和口罩的用户的负担,提高佩戴舒适度。
20.2、本实用新型降低口罩佩戴对耳后与鼻梁处压迫损伤的口罩,能够大幅度降低压迫损伤。
21.3、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少绳带或线,解决口罩与耳机同时佩戴引发的缠线问题。
附图说明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图1中口罩与骨传导耳机连接处的放大示意图。
25.图3是图1中口罩细节的放大示意图。
26.图4是图1中骨传导耳机细节的放大示意图。
27.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口罩;11、立体部;12、第一贴合部;13、第二贴合部;14、第三贴合部;2、骨传导耳机;21、后挂元件;22、连接元件;23、耳挂元件;24、插接孔;3、连接销。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9.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在全部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30.结合图1、图2和图4,一种配有耳机的防护口罩,包括:
31.口罩1,包括本体,本体的侧边设置连接销3,连接销3沿本体的侧边长度设置;
32.骨传导耳机2,和口罩1可拆卸连接,以骨传导的方式通过振动向用户输出声音;骨传导耳机2包括后挂元件21、一组连接元件22和一组耳挂元件23,后挂元件21的两侧设置一组连接元件22,耳挂元件23通过连接元件22和后挂元件21相连;连接元件22开设至少一个插接孔24,连接销3和插接孔24插接。
33.上述提供了一种配有耳机的防护口罩,解决口罩与耳机同时佩戴不适问题。
34.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体包括立体部11,沿立体部11的外侧延伸形成第一贴合部12和第二贴合部13,第一贴合部12和第二贴合部13贴合用户的中上面部,第一贴合
部12的侧边和第二贴合部13的侧边预留一定长度,用于设置连接销3。
3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贴合部12和第二贴合部13分别向用户的下面部折叠一部分,形成第三贴合部14,第三贴合部14贴合用户的下面部。
36.在本实施例中,本体设置滤材部,滤材部为层叠在一起的外层、至少一层过滤层和内层。
37.具体地,外层为编织层,生产商可以改变编制层的图案和/或颜色,提高防护口罩的美观度。过滤层为抗菌过滤棉、hepa过滤棉、活性炭层和复合滤棉,抗菌过滤棉初步过滤细菌粉尘物质,hepa过滤棉深度过滤颗粒,活性炭层提升空气质量,复合滤棉将空气最终过滤净化。
38.在本实施例中,后挂元件21为弧形,贴合用户头部的颅顶肌。
39.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元件22的截面形状为u型,贴合用户头部的耳前肌。其中,连接元件22开设两个插接孔24,且两个插接孔24的高度不同,通过连接销3插接任意一个插接孔24,调节口罩1和骨传导耳机2之间的松紧度,保证骨传导耳机2贴合用户头部的颅顶肌和耳前肌。
40.在本实施例中,耳挂元件23包括第一连接部、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主体部之间为圆弧过渡连接,主体部的中轴线和第二连接部的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主体部为空腔,用于放置电学模块;第一连接部的端部和连接元件22抵接,第二连接部的外壁贴合口罩1的侧边。
41.具体地,电学模块包括通过导线连接的主板、转接板和电池,主板的控制电路用于控制骨传导耳机2,转接板用于连接主板和电池,电池用于给骨传导耳机2的各元件供电。其中,主板采用高通qcc3024处理器,电池的容量为135mah。一个耳挂元件23的主体部设置主板和转接板,另一个耳挂元件23的主体部设置电池,导线的一端焊接于主板和转接板,导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一个连接元件22、后挂元件21和另一个连接元件22,并焊接于电池。
42.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原理和工作原理如下:
43.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一连接销3和一插接孔24插接,将口罩1的一侧和骨传导耳机2的一侧连接在一起,然后进行佩戴,佩戴过程中,可以将连接销3和不同高度的插接孔24进行插接、调整口罩1和骨传导耳机2的松紧程度,再将另一连接销3和另一插接孔24插接,完成口罩1和骨传导耳机2的组装、完成佩戴。
44.拆卸时,用户可以将插拔连接销3和插接孔24,分离口罩1和骨传导耳机2,对口罩1进行更换和/或对骨传导耳机2进行充电或维护。
45.骨传导耳机2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传递、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骨传导耳机利用骨传导技术受话,紧贴骨头,声波直接通过骨头传至听神经。因此可以开放双耳,不伤害鼓膜。
4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7.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