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叉连衣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3392发布日期:2023-05-25 01:14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开叉连衣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服装,尤其涉及一种开叉连衣裙。


背景技术:

1、连衣裙款式繁多,适合多种风格的女性穿着。市面上的大多连衣裙通过在布料上设置平面图案来达到装饰的效果,图案例如碎花图案、条纹图案等;或者,连衣裙的正背面底部通常呈齐平状设置。这些连衣裙的款式较为规矩、单一,难以满足消费者的更多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开叉连衣裙。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开叉连衣裙,包括上衣身、下裙部、设置于所述上衣身两侧的长袖、腰带结构,所述上衣身与所述下裙部相接于腰部位置,所述腰带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开叉连衣裙的正面且对应腰部位置的腰带以及设置于所述腰带上的钉珠图案,所述腰带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开叉连衣裙的两侧,并且所述腰带在靠近所述腰带末端位置形成立体修饰花朵,所述立体修饰花朵偏于所述开叉连衣裙的一侧;

3、所述上衣身的上端形成衣领,所述衣领下方设有第一缝接部,所述第一缝接部倾斜设置,并且所述第一缝接部自所述衣领的底端向下向着所述立体修饰花朵的方向延伸;所述下裙部设有第二缝接部,所述第二缝接部自所述立体修饰花朵向下延伸,所述第二缝接部下方设有第一开叉部,所述第一开叉部呈倒v型设置,所述第二缝接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缝接部的下端相对应。

4、优选地,所述上衣身包括位于正面的左衣片与右衣片,所述下裙部包括与所述左衣片一体设置的左裙片以及与所述右衣片一体设置的右裙片;所述左衣片的上端与所述右衣片的上端共同形成所述衣领;所述左衣片的右侧部与所述右衣片的左侧部缝接形成所述第一缝接部,所述左裙片的右侧部与所述右裙片的左侧部缝接形成所述第二缝接部,所述左裙片的下端与所述右裙片的下端共同形成所述第一开叉部。

5、优选地,所述左衣片的右侧部叠设于所述右裙片的左侧部的上面,所述左衣片的右侧部边缘呈直线设置;所述左裙片叠设于所述右裙片的上面,所述左裙片的右侧部边缘呈弧形设置,并且所述左裙片的右侧部边缘向所述右裙片的所在侧凸出;所述右裙片的下端呈弧形设置,并且所述右裙片的下端朝所述左裙片的所在侧凸出。

6、优选地,所述衣领呈v型设置,并且所述衣领对应所述开叉连衣裙的正面中央,所述第一开叉部与所述衣领对应设置。

7、优选地,所述开叉连衣裙的正面设有第一修身线,所述第一修身线对称设置于所述开叉连衣裙的两侧上,各所述第一修身线自所述上衣身与所述长袖的交界处偏向中央且向下延伸,再以竖直的轨迹向下延伸至所述下裙部的上部;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一修身线的下部与所述第二缝接部对应。

8、优选地,所述上衣身还包括与所述左衣片及所述右衣片缝接的后衣片,所述下裙部还包括与所述左裙片及所述右裙片缝接的后裙片,所述后衣片与所述后裙片一体设置形成后片;

9、所述后衣片上设有隐形拉链;所述后片设有位于中央位置且竖直设置的第二修身线、位于所述第二修身线两侧上的第三修身线,所述隐形拉链位于所述第二修身线上。

10、优选地,所述后片的底端设有第二开叉部,所述第二开叉部位于所述第二修身线上,所述第二开叉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开叉部的高度。

11、优选地,所述立体修饰花朵包括花苞部以及部分由所述腰带末端形成的叶片部;所述钉珠图案包括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钉珠图案设置于所述腰带的各处上,各所述钉珠图案由若干钉珠和/或若干亮片呈一字型排列形成。

12、优选地,所述下裙部呈h裙型设置,所述上衣身、所述下裙部、所述长袖、所述腰带为主要由聚酯纤维面料制成的连衣裙部件;所述上衣身的肩宽为38cm-41cm,所述上衣身的胸围为88cm-105cm。

13、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开叉连衣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该连衣裙的正面腰部位置设有腰带,腰带在靠近其末端位置形成立体修饰花朵,起到立体修饰的作用,且腰带上设有钉珠图案,增强立体修饰感;并且,开叉连衣裙正面的下端设有第一开叉部,第一开叉部的设计不仅可展现腿部线条,且会在视觉上提升身材比例;该开叉连衣裙款式新颖,且具有端庄、优雅、时尚的特点,可满足消费者的更多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开叉连衣裙,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衣身、下裙部、设置于所述上衣身两侧的长袖(30)、腰带结构,所述上衣身与所述下裙部相接于腰部位置,所述腰带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开叉连衣裙(100)的正面且对应腰部位置的腰带(40)以及设置于所述腰带(40)上的钉珠图案(50),所述腰带(40)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开叉连衣裙(100)的两侧,并且所述腰带(40)在靠近所述腰带(40)末端位置形成立体修饰花朵(41),所述立体修饰花朵(41)偏于所述开叉连衣裙(100)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叉连衣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身包括位于正面的左衣片(13)与右衣片(14),所述下裙部包括与所述左衣片(13)一体设置的左裙片(21)以及与所述右衣片(14)一体设置的右裙片(22);所述左衣片(13)的上端与所述右衣片(14)的上端共同形成所述衣领(11);所述左衣片(13)的右侧部与所述右衣片(14)的左侧部缝接形成所述第一缝接部(12),所述左裙片(21)的右侧部与所述右裙片(22)的左侧部缝接形成所述第二缝接部(23),所述左裙片(21)的下端与所述右裙片(22)的下端共同形成所述第一开叉部(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叉连衣裙,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衣片(13)的右侧部叠设于所述右裙片(22)的左侧部的上面,所述左衣片(13)的右侧部边缘呈直线设置;所述左裙片(21)叠设于所述右裙片(22)的上面,所述左裙片(21)的右侧部边缘呈弧形设置,并且所述左裙片(21)的右侧部边缘向所述右裙片(22)的所在侧凸出;所述右裙片(22)的下端呈弧形设置,并且所述右裙片(22)的下端朝所述左裙片(21)的所在侧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叉连衣裙,其特征在于,所述衣领(11)呈v型设置,并且所述衣领(11)对应所述开叉连衣裙(100)的正面中央,所述第一开叉部(24)与所述衣领(11)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叉连衣裙,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叉连衣裙(100)的正面设有第一修身线(61),所述第一修身线(61)对称设置于所述开叉连衣裙(100)的两侧上,各所述第一修身线(61)自所述上衣身与所述长袖(30)的交界处偏向中央且向下延伸,再以竖直的轨迹向下延伸至所述下裙部的上部;位于右侧的所述第一修身线(61)的下部与所述第二缝接部(23)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叉连衣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身还包括与所述左衣片(13)及所述右衣片(14)缝接的后衣片(15),所述下裙部还包括与所述左裙片(21)及所述右裙片(22)缝接的后裙片(25),所述后衣片(15)与所述后裙片(25)一体设置形成后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叉连衣裙,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片的底端设有第二开叉部(26),所述第二开叉部(26)位于所述第二修身线(62)上,所述第二开叉部(26)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开叉部(24)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叉连衣裙,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修饰花朵(41)包括花苞部(411)以及部分由所述腰带(40)末端形成的叶片部(412);所述钉珠图案(50)包括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钉珠图案(50)设置于所述腰带(40)的各处上,各所述钉珠图案(50)由若干钉珠和/或若干亮片呈一字型排列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叉连衣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裙部呈h裙型设置,所述上衣身、所述下裙部、所述长袖(30)、所述腰带(40)为主要由聚酯纤维面料制成的连衣裙部件;所述上衣身的肩宽为38cm-41cm,所述上衣身的胸围为88cm-105c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叉连衣裙。该开叉连衣裙包括上衣身、下裙部、长袖、腰带结构,上衣身与下裙部相接于腰部位置,腰带结构包括对应腰部位置的腰带以及设置于腰带上的钉珠图案,腰带的两侧分别连接于开叉连衣裙的两侧,腰带在靠近腰带末端位置形成立体修饰花朵,立体修饰花朵偏于开叉连衣裙的一侧;上衣身的上端形成衣领,衣领下方设有第一缝接部,第一缝接部自衣领的底端向下向着立体修饰花朵的方向延伸;下裙部设有第二缝接部,第二缝接部自立体修饰花朵向下延伸,第二缝接部下方设有第一开叉部,第一开叉部呈倒V型设置。该开叉连衣裙具有立体、端庄、时尚的特点,且可通过第一开叉部展现腿部线条、提升身材比例,可满足消费者的更多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周璀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歌中歌服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4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