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骑行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5929发布日期:2023-04-22 01:5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骑行服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服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骑行服。


背景技术:

1、户外运动受到国家大力度的推广,儿童户外骑行运动发展很快,当儿童在进行骑行的高强度运动时,由于儿童本身新陈代谢较成年人旺盛,在运动后会出现出汗较多的情况,透气性不好的骑行服无法及时散热排汗,同时由于骑行服本身重量较重,当骑行服吸收不能及时排出的汗水,往往更加加重对骑行儿童的负担,不仅影响运动的灵活性,也影响舒适度。户外骑行运动时,儿童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没有紫外保护功能的骑行服,阳光辐射对儿童皮肤也容易产生危害。目前大多数的儿童骑行服的衣袖缝制在衣身两侧,当儿童保持双臂向前的骑行姿势且发力高频率向前骑行时,袖口和下摆及后领有缝接合,会对儿童的臂膀处、手腕处、腰部以及脖颈带来摩擦,如果长时间的摩擦会对儿童娇嫩的肌肤造成不适感。现有的技术仅为解决臂膀处肌肤摩擦,对前片和背片以及袖部的版型位置作了调整,没有解决上述散热排汗造成舒适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骑行服,在保证舒适、弹性、排汗、吸湿速干和防晒等性能的基础上,更加轻便,减轻骑行者骑行时的负担。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技术方案涉及一种骑行服,其中,领部,对应人体的脖颈;袖部,其数量为两个,所述袖部对应人体的肩部和臂部,其上端与领部相接;前片,对应人体的胸腹,其上端分别与领部和两个袖部相接;背片,对应人体的背部,其上部分别与领部和两个袖部相接,其下部向人体脊柱方向收缩并沿脊柱方向延伸;后片,其两侧与所述前片的两侧在对应人体肋部的位置相接,其还包络所述背片下部的下端;和腋连接部,其数量为两个,分别对应人体的腋部,所述腋连接部分别与所述袖部、前片、背片和后片连接;所述背片选用超轻速干提花网布面料,采用两种不同细度的聚酯长丝和氨纶交织而成;所述前片和所述后片均选用高弹单向导湿平纹面料,采用两种涤纶纱线和氨纶纱线交织而成;所述腋连接片选用网眼布面料制作。

4、第二技术方案基于第一技术方案,其中,所述前片的下摆为前下摆,所述后片的下摆为后下摆,所述后下摆略长于所述前下摆。

5、第三技术方案基于第二技术方案,其中,所述前下摆和所述后下摆的缝合处均采用热贴合技术以达成无缝接合。

6、第四技术方案基于第三技术方案,其中,所述后下摆朝向前片一侧沿所述后下摆边沿缝制有止滑带。

7、第五技术方案基于第四技术方案,其中,所述袖部的袖口下摆缝合处采用热贴合技术以达成无缝接合。

8、第六技术方案基于第五技术方案,其中,所述袖部在对应人体肩部的位置设有若干印花条,各印花条沿肩部的宽度方向布设,所述印花条跨越肩部的顶端并沿前后方向延伸。

9、第七技术方案基于第六技术方案,其中,所述袖部在对应人体小臂外侧的位置设有若干印花单元,各印花单元的布设方向垂直于所述袖部的延伸方向,所述印花单元沿袖部的延伸方向延伸,每组印花单元包含若干大小相同的印花点。

10、第八技术方案基于第七技术方案,其中,所述领部为螺纹领口,所述领部设有后衣领,所述后衣领位于所述背片上方且朝向所述前片一侧,所述后衣领沿其边沿缝制有针织带。

11、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2、1、儿童骑行运动量大,并且由于儿童比成年人有更高的新陈代谢速率,儿童在高强度运动中会出现出汗多的情况,背片选用超轻速干提花网布面料,该面料采用两种不同细度聚酯长丝和氨纶交织而成,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将不同细度的纱线设置在不同位置,使得面料具有致轻舒适而无负重感,超级透气透湿并且速干,表面美观有机理且赋予一定的弹性,其拥有炫干科技,加速散热透气,给儿童骑行过程带来很好的舒适感。前片和后片均采用高弹单向导湿平纹面料制作,将体表的汗液通过衣物纤维运送到衣服表层,在骑行同时快速蒸发,达到高效排汗,干爽的目的,此外,该面料具有高弹性,无压迫感,在保持面料舒适性的同时避免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并且具有抗紫外性能,防止小孩皮肤被晒伤。腋连接部采取网眼布面料,加速透气和汗液蒸发。在儿童快速骑行过程中,三种面料发挥不同功效,共同为儿童骑行提升舒适度。

13、2、后下摆略长于前下摆,在儿童骑行的过程中,衣服随着身体前倾向前拉扯,保证与身体的贴合效果,较长一点的后片使得儿童后背不会暴露在空气之中,减少受凉的可能,同时不会因骑行服向前拉扯而对后腰部位产生紧勒和摩擦。

14、3、前下摆和后下摆的缝合处均采用热贴合技术,贴合后,前下摆和后下摆的缝合处紧紧贴合皮肤,同时贴合后的后片下摆会减弱与儿童腰部皮肤之间的摩擦,不会紧勒,更耐磨损,且不易开裂。

15、4、止滑带可防止在儿童骑行时,因身体一直前倾而带动的骑行服上滑,同时止滑带采用橡筋材质,此材质舒适防滑,因此也不会给儿童皮肤带来不适与摩擦。

16、5、当儿童在骑行时,袖部的袖口紧紧贴合手腕,且双手前伸,快速骑行中,儿童不断变换运动姿势,袖口下摆紧勒皮肤,与皮肤产生摩擦;袖部的袖口下摆缝合处采用热贴合技术以达成无缝接合,贴合后的袖口会减弱与儿童手腕皮肤之间的摩擦,不会紧勒,更耐磨损,且不易开裂。

17、6、肩部的印花条采用了空气湍流控制减阻和边界滑移减阻技术,在服装表面加入异形结构,能将空气迅速导流,同时在儿童骑行时,可有效达到减弱风阻的效果,也能防止儿童在摔倒时迅速滑出赛道发生撞伤。

18、7、小臂外侧的印花单元采用了空气湍流控制减阻和边界滑移减阻技术,在服装表面加入异形结构,能将空气迅速导流,同时在儿童骑行时,可有效达到减弱风阻的效果,也能防止儿童在摔倒时迅速滑出赛道发生撞伤。

19、8、当将衣领朝向前片一侧沿其边沿缝制有针织带后,儿童在骑行时,身体向前方延伸,后衣领柔软织带紧贴儿童后脖颈,减弱了骑行时后衣领处对儿童后脖颈的伤害。此外,不骑行时,儿童也不会保持长时间静止状态,因此也能保证日常活动中后脖颈处舒适感。



技术特征:

1.一种骑行服(1),其特征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骑行服(1),其特征是,所述前片(10)的下摆为前下摆(100),所述后片(12)的下摆为后下摆(120),所述后下摆(120)略长于所述前下摆(1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骑行服(1),其特征是,所述前下摆(100)和所述后下摆(120)的缝合处均采用热贴合技术以达成无缝接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骑行服(1),其特征是,所述后下摆(120)朝向前片(10)一侧沿所述后下摆(120)边沿缝制有止滑带(12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骑行服(1),其特征是,所述袖部(20)的袖口下摆(21)缝合处采用热贴合技术以达成无缝接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骑行服(1),其特征是,所述袖部(20)在对应人体肩部的位置设有若干印花条(22),各印花条(22)沿肩部的宽度方向布设,所述印花条(22)跨越肩部的顶端并沿前后方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骑行服(1),其特征是,所述袖部(20)在对应人体小臂外侧的位置设有若干印花单元(23),各印花单元(23)的布设方向垂直于所述袖部(20)的延伸方向,所述印花单元(23)沿袖部(20)的延伸方向延伸,每组印花单元(23)包含若干大小相同的印花点(23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骑行服(1),其特征是,所述领部(30)为螺纹领口,所述领部(30)设有后衣领(31),所述后衣领(31)位于所述背片(11)上方且朝向所述前片(10)一侧,所述后衣领(31)沿其边沿缝制有针织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骑行服,其中,领部对应人体的脖颈;袖部数量为两个,对应人体的肩部和臂部,前片对应人体的胸腹,背片对应人体的背部,后片两侧与前片的两侧在对应人体肋部的位置相接,其还包络背片下部的下端;和腋连接部,数量为两个,分别对应人体的腋部,腋连接部分别与袖部、前片、背片和后片连接;背片选用超轻速干提花网布面料,采用两种不同细度的聚酯长丝和氨纶交织而成;前片和后片均选用高弹单向导湿平纹面料,采用两种涤纶纱线和氨纶纱线交织而成;腋连接片选用网眼布面料制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骑行服,在保证舒适、弹性、排汗、吸湿速干和防晒等性能的基础上,更加轻便,减轻骑行者骑行时的负担。

技术研发人员:吕维桐,钟怡,夏明亮,朱腾轩,苏燕兴,吴建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