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87039发布日期:2024-03-22 10:39阅读:14来源:国知局
背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包,更具体地涉及可将无法放入背包内的收纳空间部的物品等容易且稳定地固定在背包上,而且可根据需要将背包内的收纳空间部分隔成多个,以便容易地放入或取出物品的背包结构。


背景技术:

1、背包一般用于装入物品后简便地保管和携带,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其用途和形状正在多样化。

2、作为一例,韩国专利授权第10-2162883号中记载的现有背包500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背包构件510,在两侧具有背带;第二背包构件520,位于所述第一背包构件的背面;以及辅助装载部540,以具有设定宽度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背包构件以及第二背包构件的底面。所述第一背包构件510与所述第二背包构件520的两侧部具有用于将彼此结合的插扣550,所述辅助装载部540的至少下部始终朝向所述第一背包构件以及第二背包构件的外部露出。通过拉动穿入形成在所述辅助装载部的两侧边缘的绳索导向通道541a、542a内的绳索541、542的两端,使所述辅助装载部的宽度紧凑地缩小后固定,或者,通过拉动穿入所述绳索导向通道内的绳索的两端,将所述辅助装载部的宽度固定成任意的宽度,即使在这些状态下,也能使所述第一背包构件与第二背包构件朝向相反方向展开,并且,当在通过所述绳索而固定成任意宽度的辅助装载部内装载物品时,防止所述背包的中心变形。在图1中未说明的附图标记511、521表示拉链,512、522表示背包的收纳构件(收纳空间部)。

3、上述的现有背包500中,为了使第一背包构件510和第二背包构件520分别保持形状,尤其是在第一背包构件510与第二背包构件520隔着辅助装载部540相对的表面插入有厚板,因而背包具有重量重的缺点。

4、此外,作为现有背包的另一例,韩国专利公开号第10-2005-0032961号中记载的结构如图2所示,背包100包括:基底构件101,与用户的肩部和背部接触;盖子部102,连续结合于基底构件101的下端,能够开合基底构件101;一对背带 103,结合于基底构件101;提手构件 104,供用户不使用背带而是直接用手搬运背包100时使用;一对拉链105'、105",使基底构件101与盖子部102结合或分离。拉链105'、105"上形成有操作用的拉链头部110,用于盖子部的开合。

5、此外,设置于背包内的收纳构件106由聚酯、聚氯乙烯、皮革、生物陶瓷纤维等硬质材料一体形成,并且,被分隔成尺寸彼此不同的多个空间。即,收纳构件106按照与背包100的整体收纳空间对应的尺寸形成,并且,可从背包100分离。

6、可分离地设置于所述背包100内的收纳构件106被分隔成分隔空间彼此不同的四层,收纳构件106的最上层没有用于分隔其内部的隔板,用于整理并收纳用户旅行时所需的衣物等,在第二层和第三层设有一个隔板,以将各个层分隔成两个,在各个空间收纳袜子、内衣、毛巾等较小的衣物,最后一层设有两个隔板,以将其分隔成三个,可在各个空间收纳洗漱工具、化妆品等。

7、如上所示,通过将收纳构件106的空间按照各个用途来分隔,能够整理并保管用户的物品。

8、附图标记107是设置于盖子部102的内表面的辅助收纳部,108是辅助收纳部107中的笔收纳部。

9、该辅助收纳部107用于收纳钱包、笔记本等,笔收纳部108用于收纳书写用品。

10、附图标记109是设置于盖子部102内侧加压用褶皱构件。在该褶皱构件109的内部内置有棉花等缓冲材料,以防止在收纳构件106的各个分隔空间收纳的物品的破损,并且防止收纳于各个分隔空间的物品移动到其他的分隔空间。附图标记120是可拆卸地附着于背带103的一侧的小包(case),是在不打开背包100的情况下使用诸如手机、mp3等频繁使用的物品的收纳空间。

11、然而,上述现有背包100由于将带框架的收纳构件106形成为可从背包拆卸地使用,在不使用收纳构件106时,需要将其分离后,保管到其他的场所,因此存在容易丢失的问题。

12、此外,当背包中设置有收纳构件时如果出现需要在背包中放入大型物品时,则需要将收纳构件从背包分离,因而存在分离后的收纳部件不方便处理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包结构,当携带无法放入背包的收纳空间部的大型物品或搬运伤员时,可简便地固定并搬运该物品或伤员,并且,可根据需要在收纳空间部内简单地展开分隔构件,以将该收纳空间部分成多个分隔空间,从而可以在各个收纳空间部中便利地放入或取出小型物品。

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包结构,即使利用轻质织物或皮革类材料形成隔着辅助装载部相面对的第一背包构件和第二背包构件的相对表面,也可以持久且平整地保持第一背包构件和第二背包构件的相对面的形状。

3、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包结构,即使在背包内装载大型物品,也能保持良好的背负效果和平衡,从而稳定地背在肩上,并且所装载的大型物品不会影响背包的收纳空间部的开合。

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包结构,其在背包背板上具有捆扎用突出框架,当在背包内装载大型物品或重型物品时,所述捆扎用突出框架可将其固定在背包上以免其下垂。

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包结构,能减轻背包的重量,同时使用便利并具有各种功能。

6、技术方案

7、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背包包括:第一背包构件,在背包背板的两侧具有背带;第二背包构件,位于所述第一背包构件的背面;以及辅助装载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背包构件与第二背包构件的底面固定,使所述第一背包构件和第二背包构件能够朝相反方向展开,并且在所述第一背包构件与第二背包构件之间具有设定宽度,

8、尤其是,包括:

9、u形弹性杆,隔着所述辅助装载部固定于所述第一背包构件的背面边框以及所述第二背包构件的正面边框,以保持所述第一背包构件的背面以及所述第二背包构件的正面形状;

10、用于所述第一背包构件和第二背包构件的捆扎用突出框架,其固定于所述背包背板上,并朝向背包的上侧延伸出设定长度;

11、收纳空间部,形成于选自所述第一背包构件、所述辅助装载部以及所述第二背包构件中的一个以上。

12、此外,所述u形弹性杆由直径为3~10mm的钢铁材形成。

13、此外,捆扎用突出框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背包背板上。

14、此外,所述捆扎用突出框架由多个杆结合而成,在最上端的杆具有带支撑构件,该带支撑构件用于对固定所述第一背包构件以及第二背包构件的辅助装载用主带或辅助固定带进行支撑。

15、此外,所述捆扎用突出框架形成为,通过在多个所述杆内插入伸缩构件,以弹性的方式将各个所述杆连接成一体的结构。

16、此外,所述收纳空间部具有一个以上的主分隔垫以及一个以上的辅助分隔垫,所述主分隔垫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收纳空间部的基底构件并且能够展开,所述辅助分隔垫固定于所述主分隔垫的上下表面并且能够展开,通过展开所述主分隔垫和辅助分隔垫,并将所述辅助分隔垫的端部与所述收纳空间部的基底构件相接触的抵接部可拆卸地固定,以使所述收纳空间部分隔成多个小型空间部。

17、此外,包括:上下侧构件以及左右侧构件,其能够竖立,且下端边缘沿着所述基底构件的上下侧边缘和左右侧边缘固定;盖子构件,以与所述基底构件相对的方式固定于所述上下侧构件以及左右侧构件的上端边缘。

18、此外,在展开所述主分隔垫的状态下,与所述上下侧构件以及左右侧构件相接触的抵接部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被固定。

19、此外,所述上下侧构件以及左右侧构件分别由沿着上下方向配置的一对上下支撑垫构成,并且能够以各自的一对上下支撑垫的抵接部为基准折叠。

20、此外,具有可拆卸地形成在所述第一背包构件的下端的腰托以及背部支架。

21、有益效果

22、由于本发明的背包包括:第一背包构件,在其背包背板的两侧具有背带;第二背包构件,位于所述第一背包构件的背面;以及辅助装载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背包构件与第二背包构件的底面固定,使所述第一背包构件和第二背包构件能够朝相反方向展开,并且在所述第一背包构件与第二背包构件之间具有设定宽度,尤其是,包括:u形弹性杆,其隔着所述辅助装载部固定于所述第一背包构件的背面边框以及所述第二背包构件的正面边框,以保持所述第一背包构件的背面以及所述第二背包构件的正面形状;用于所述第一背包构件和第二背包构件的捆扎用突出框架,固定于所述背包背板,并朝向背包的上侧延伸出设定长度;

23、收纳空间部,形成于所述第一背包构件、所述辅助装载部以及所述第二背包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从而,当携带无法放入背包的收纳空间部的大型物品或搬运伤员时,能够以背包不下垂的方式简便地固定并搬运该物品或伤员,并且,可根据需要在收纳空间部内简单地展开分隔构件,以将该收纳空间部分成多个分隔空间,从而可以对各个收纳空间部便利地放入或取出小型物品,也无需担心分隔构件丢失。

24、此外,即使利用轻质织物或皮革类材料形成隔着辅助装载部相面对的第一背包构件和第二背包构件的相对表面,也可以持久且平整地保持第一背包构件和第二背包构件的相对表面的形状。

25、此外,即使在背包的辅助装载部内装载大型物品,也能保持良好的背负效果和对于重心的平衡,以背包不下垂的方式,稳定地背在肩上,并且所装载的大型物品也不会影响背包的收纳空间部的开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