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头盔用头围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56497发布日期:2023-09-14 21:09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头盔用头围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头盔,尤其是一种安全头盔用头围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1、骑行过程中摔倒会对头部造成很大的损害,即使骑行者是以较低的车速沿着坡度平稳的自行车道骑行,也同样不可忽视安全问题。佩戴安全头盔能够有效保护头部,减少伤害。

2、安全头盔通过设置缓冲软垫以保护头部,但是设置在头盔内部的缓冲软垫并不能够根据佩戴者的头围尺寸进行调节,尤其是每个人头部的形状也不尽相同,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更加贴合头部形状的安全头盔是个问题;另外在头盔接触到撞击时,为了避免直接的硬性碰撞,如果能够实现对应的位置偏移,卸去部分应力,使头部接触到的伤害降到最小。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安全头盔用头围调节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头盔用头围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头盔用头围调节装置,包括头盔外壳以及设置于头盔外壳内的头盔内胆,还包括:

3、变形内胆,变形内胆包括有两个相互连通的气囊层,其中一个气囊层设置在头盔内胆上与头盔外壳之间,另一个气囊层设置在头盔内胆的内壁上,两个气囊层连接有气囊连通控制组件;

4、缓冲组件,缓冲组件用于对头盔内胆进行卸力减震,缓冲组件包括若干个阻尼件,若干个阻尼件环绕设置于头盔内胆上与头盔外壳之间,阻尼件的阻尼与气囊层的弹力呈递进设置。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佩戴者先将头盔佩戴好,接着对两个气囊层进行充气,外气囊层与头盔外壳相抵触,内气囊层则可以完全贴合在佩戴者的头部,可有效避免佩戴者在佩戴过程中,安全头盔发生晃动,而通过设置缓冲组件,可以在头盔外壳与头盔内胆之间形成拉力缓冲,当发生意外撞击时,安全头盔能够向一侧产生偏移,卸掉部分撞击产生的冲击力,进而可以降低佩戴者头部受伤的风险。

6、进一步的,两个气囊层在头盔内胆的内外分别构成内气囊层和外气囊层,每个气囊层均由多个独立的小气囊组成,内气囊层均与佩戴者的头部相贴合。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气囊层可以对头盔外壳与头盔内胆之间形成缓冲,而内气囊层可以始终与佩戴者的头部保持贴合,保证安全的同时还能提高佩戴的舒适度。

8、进一步的,内气囊层上设置有定型层,定型层的下方设置有柔性护垫,每个阻尼件均包括有伸缩滑杆和拉伸弹簧,伸缩滑杆的一端与头盔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伸缩滑杆的两个伸缩端固定连接,每个伸缩滑杆远离头盔外壳的一端均与头盔内胆相连接。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柔性护垫能够降低佩戴者头部的不适感,提高舒适度,而定型层能够对内气囊层进行定型,降低佩戴者头部受到的压力,同时还能使得内气囊层还能够完全与佩戴者的头部贴合。

10、进一步的,头盔外壳的尾部设置有充气组件,充气组件包括有充气底座、反光灯板以及活塞环,充气底座设置在头盔外壳的尾部,充气底座内开设有充气腔,活塞环滑动连接在充气腔内,反光灯板上设置有充气杆,充气杆远离反光灯板的一侧与活塞环固定连接,充气腔通过一个充气管道与一个小气囊相连通,充气腔上连通设置有吸气管道,吸气管道与充气管道内均设置有单向阀。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往复抽拉反光灯板即可快速根据需要对两个气囊层进行充气。

12、进一步的,反光灯板靠近充气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卡块,充气底座上开设有与卡块卡接配合的卡槽,充气腔连通设置有排气管道,排气管道的出气端设置有按压排气阀,反光灯板上设置有排气按钮,排气按钮与按压排气阀结构相配合,反光灯板靠近排气按钮的一侧设置有套环。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套环便于佩戴者的握持,而通过卡块与卡槽的卡接配合,可以快速将反光灯板固定在充气底座上。

14、进一步的,头盔外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下颌固定绑带,两个下颌固定绑带的底部之间通过一个锁扣相连接,锁扣的顶部设置有软垫。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软垫能够降低佩戴者下颌处受到的压力。

16、进一步的,头盔外壳的顶部设置有绑带收紧组件,绑带收紧组件包括有驱动部件、两个收卷轴以及两个锁定部件,两个收卷轴均转动连接在头盔外壳的内部,每个收卷轴上均设置有传动齿轮,两个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每个收卷轴上均设置有收卷轮,每个收卷轮均与一个下颌固定绑带相对应,每个下颌固定绑带的顶部均卷设在对应的收卷轮上。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充气组件在对两个气囊层进行充气时,还能够带动收卷轮转动,进而快速对两个下颌固定绑带进行收卷提升。

18、进一步的,驱动部件包括有滑动座、齿条以及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套设在其中一个收卷轴上,滑动座设置在驱动齿轮的下方,齿条滑动连接在滑动座上,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头盔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增压罐,增压罐内设置有增压滑道,增压滑道内滑动连接有密封塞,密封塞的中心处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的底部设置有三角推块,齿条的末端设置有三角移动块,三角推块与三角移动块的斜边之间滑动配合,增压滑道的顶部通过一个增压管道与一个小气囊内部相连通,增压罐的底部与三角推块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齿条与头盔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齿条弹簧。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充气组件在对两个气囊层进行充气时,能够带动驱动杆竖直向下移动,进而通过三角推块带动三角移动块滑动,最终带动两个下颌固定绑带进行收卷提升。

20、进一步的,每个锁定部件均包括有棘轮以及棘爪,棘轮设置在收卷轴上,棘爪设置在头盔外壳的内部的内壁上,棘爪与头盔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棘爪与棘轮结构相配合。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棘爪与棘轮结构相配合,使得两个下颌固定绑带只能向上提升而无法下降,进而提高了本安全头盔佩戴时的稳定性。

22、进一步的,每个棘爪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连接拨杆,头盔外壳的上滑动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的底部通过两个弯钩与两个连接拨杆结构相配合,连接架的顶部设置有复位拨块。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两个下颌固定绑带下降放松时,只需要将复位拨块向上拔起,就能使得两个下颌固定绑带失去限位作用,而得以放松。

24、进一步的,气囊连通控制组件包括有主控制管以及多个分控制管,主控制管以及多个分控制管的一端均与一个小气囊内部连通,主控制管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棒,密封棒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螺丝,调节螺丝与主控制管的内壁螺纹连接,多个分控制管远离小气囊的一侧均与主控制管相连通,密封棒用于控制主控制管与多个分控制管之间的连通与封闭,调节螺丝远离密封棒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旋钮。

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充气时,将调节旋钮逆时针拧动,进而驱动密封棒将主控制管与多个分控制管之间的通路开启,进而可快速对多个小气囊同时充气,充气结束后,将调节旋钮顺时针拧动,进而驱动密封棒将主控制管与多个分控制管之间的通路关闭,此时多个小气囊之间相互不连通,即使一个小气囊发生意外破损,也不会影响其他小气囊的使用,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本安全头盔的安全性。

26、进一步的,头盔外壳的尾端底部设置有存放仓,存放仓内设置有护脖安全气囊,每个伸缩滑杆内部均设置有气囊点火开关,每个气囊点火开关均与护脖安全气囊电性连接。

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生意外撞击,且撞击程度较为猛烈时,至少其中一个伸缩滑杆会被充分拉伸,就会将气囊点火开关触发,进而将护脖安全气囊燃爆并展开,发生意外撞击时,可对佩戴者的颈部进行保护。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9、其一,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安全头盔不能够根据佩戴者的头围尺寸与佩戴者的头部完全贴合,且受到撞击时,难以实现偏移减震的技术问题进行的改进,具体的是,本发明中,佩戴者先将头盔佩戴好,接着对两个气囊层进行充气,外气囊层与头盔外壳相抵触,内气囊层则可以完全贴合在佩戴者的头部,可有效避免佩戴者在佩戴过程中,安全头盔发生晃动,而通过设置缓冲组件,可以在头盔外壳与头盔内胆之间形成拉力缓冲,当发生意外撞击时,安全头盔能够向一侧产生偏移,卸掉部分撞击产生的冲击力,进而可以降低佩戴者头部受伤的风险。

30、其二,定型层是由镍基合金丝编织而成,且定型层通过韧性弹力丝与内气囊层相连接,在内气囊层与定型层之间构成弹性连接,可对内气囊层进行支撑并定型,而柔性护垫能够降低佩戴者头部的不适感,提高舒适度;

31、其三,当充气组件在对两个气囊层进行充气时,还能够带动收卷轮转动,进而快速对两个下颌固定绑带进行收卷提升,使得软垫贴合在佩戴者的下颌处,以提高本安全头盔佩戴的稳定性。

32、其四,当发生碰撞时,两个气囊层会受到头盔外壳的挤压,此时增压滑道内的气压也会随之增大,进而进一步带动两个下颌固定绑带向上收紧,防止本安全头盔在发生意外碰撞时发生脱落的现象发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且由于软垫为软性材质,并不会对佩戴者的下颌造成过大的压力,保证对佩戴者的安全性。

33、其五,当发生意外撞击,且撞击程度较为猛烈时,至少其中一个伸缩滑杆会被充分拉伸,就会将气囊点火开关触发,进而将护脖安全气囊燃爆并展开,发生意外撞击时,可对佩戴者的颈部进行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