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置换弹性体矫正结构的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58727发布日期:2023-11-08 20:52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可置换弹性体矫正结构的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鞋,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具有可置换弹性体矫正结构的鞋。


背景技术:

1、人体力线,指当人在站立和行走时,人体重力的中心会连成一条直线,若人体力线发生改变,体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可能造成身体损伤;在设计产品、设施、家具、工作台等物品时,考虑人类身体大小、形态、活动习惯等因素,所设计出的产品应符合人体力线的线条和结构,从而使人们在使用物品时更加舒适、方便、安全和有效。

2、当前市场中的常见鞋底为一片或多片组合而成,各种参数均是在出厂之前就设置好的,消费者不可更改和调整,使消费者不能自定义鞋底,并且由于不同人群的行走姿势往往不同,不正确的姿势以及力线形态容易造成人体易受伤或易疲惫,甚至导致人体骨骼的不正常磨损,为矫正不正确的姿势,可从鞋底出发,调节每个人鞋底不同位置的软硬程度,从而使人体力线产生偏移,引导其回归正确力线位置,从而达到矫正姿势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其他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可置换弹性体矫正结构的鞋,该鞋参考蚌壳,在鞋底内增加类似的矫正结构,通过设置可开关的上壳与下壳,并在二者间放置弹性体,起到调节减震的效果,使用者可以手动更换腔内的弹性体,使得排列的弹性体间弹性不同,由此可令鞋底在不同区域展现不同弹性,从而纠正因运动姿势不正确而导致的人体易受伤或易疲惫情况,更加适应不同使用者本身对跑姿、走姿或站姿等的不同要求,矫正人体力线。

3、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可置换弹性体矫正结构的鞋,包括设置有矫正结构的鞋底,该鞋底包括上层中底与下层中底,该上层中底与该下层中底之间设置有该矫正结构,该矫正结构包括上壳、桥梁片以及通过该桥梁片与该上壳连接的下壳,该上壳与该上层中底连接,该下壳与该下层中底连接,该上壳底面设置有数个上容纳腔,该下壳顶面对应设置有数个下容纳腔,该上容纳腔与该下容纳腔之间设置有可置换的弹性体。通过设置可开关的上壳与下壳,并在二者间放置弹性体,起到调节减震的效果,上壳与下壳通过桥梁件连接,可以多次反复打开,使用者可以手动更换腔内的弹性体,起到调节鞋底弹力以及矫正人体力线的作用,优选的,该上壳、下壳以及桥梁件为tpu、tpe或碳纤维材质,在兼具良好弹性的基础上,高温易塑形,常用于鞋类制造领域,应当理解的是,该上壳、下壳以及桥梁件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材质。

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上容纳腔向上突起,该上层中底上对应设置有凹陷,该上层中底与该上壳贴合。相互贴合后的上层中底与上壳,有利于保证鞋子的一体性,避免移位情况发生,且上层中底具有一定厚度,可避免弹性体硌脚的情况,优选的,上层中底与该上壳的连接方式可为胶合或一体成型,上述方式均为鞋类生产领域内的常见技术,在此不做延伸描述,但应当理解的是,上层中底与该上壳包括但不限定于上述连接方式。

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下容纳腔向下凹陷,该下层中底上对应设置有凹陷,该下层中底与该下壳贴合。同理,设置下层中底与该下壳贴合,用于保证一体性,生产者还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在下层中底下方设置下底,用于与地面接触,优选的,下层中底与该下壳的连接方式可为胶合或一体成型,上述方式均为鞋类生产领域内的常见技术,在此不做延伸描述,但应当理解的是,下层中底与该下壳包括但不限定于上述连接方式。

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上容纳腔与该下容纳腔均为半球形,该弹性球为球型,该弹性球与该上容纳腔、该下容纳腔相匹配。设置弹性体为球型的原因在于,在受到来自四面的压力时,球型具有优秀的减震抗压能力,表现良好且适应该鞋底的高压环境,同时,球型的设计更加方便拿取,置换时只需倒置鞋子,就可令弹性体滚出,便捷性提升,相应的,上下容纳腔为贴合该弹性体结构,做出适应性的结构设计,设置成为半球形,优选的,该弹性体为发泡材质或eva材质,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但应当理解的是,该弹性体包括但不限定于上述材料。

7、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鞋底上设置有两突棱,该突棱包括上突棱与该下突棱,该上突棱为该上壳边沿,该下突棱为下壳边沿,该上壳边沿与该下壳边沿均延伸至该鞋底外。该上壳边沿与该下壳边沿延伸至该鞋底外,形成两道突棱,使用者可以通过两该突棱轻易掰开该矫正结构,替换内部弹性体,同时,设置的突棱令鞋底部分更具美观性。

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上壳上设置有数个固定柱,该下壳上对应设置有凹槽,该凹槽与该固定柱相适应。由于上壳与下壳整体覆盖面积较大,为避免放置于二者间的弹性体移位,设置固定柱与凹槽相配合,用于连接上壳与下壳,使二者结合更为紧密,也有利于鞋底的一体性。

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上壳延伸设置有母固定带,该下壳延伸设置有子固定带,该母固定带与该子固定带均位于该鞋底后侧。设置在鞋子后侧的原因在于,可以保证该鞋子正常活动,若母固定带与子固定带设置在侧边,容易导致两脚间的相互剐蹭,发生摔倒的情况。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母固定带呈v字型,该子固定带卡扣连接于该母固定带间,该母固定带拐角处设置有间隙。v字型的母固定带将子固定带夹合在中间,可以有效固定位置、避免移位,加之卡扣之间的配合,整个上壳与下壳之间固定得非常牢固,而在母固定带拐角处设置的间隙,可用于悬挂该鞋子,作为一鞋提存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子固定带上设置有固定凸点,该母固定带上设置有固定孔,该固定孔与该固定凸点相匹配。通过固定凸点与该固定孔的配合形成卡扣连接,从而调节上壳与下壳之间的距离,加之与固定柱之间的配合,可保证弹性体不从矫正结构中滚出。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矫正结构设置于该鞋底的鞋后跟处。在人体站立时,主要受力部位为鞋后跟,在鞋后跟处设置该矫正结构对纠正人体姿势更具有效性,且鞋后跟处较厚,方便容纳该矫正结构。

13、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发明参考蚌壳,在鞋底内增加类似的矫正结构,通过设置可开关的上壳与下壳,并在二者间放置弹性体,起到调节减震的效果,使用者可以手动更换腔内的弹性体,使得排列的弹性体间弹性不同,由此可令鞋底在不同区域展现不同弹性,从而纠正因运动姿势不正确而导致的人体易受伤或易疲惫情况,更加适应不同使用者本身对跑姿、走姿或站姿等的不同要求,矫正人体力线。

15、本发明通过运用桥梁片以及类似蚌壳的结构,使该矫正结构可以反复打开,矫正结构后侧还设置有卡扣连接的子固定带与v型母固定带,用于固定上壳与下壳,配合上壳的固定柱与下壳凹槽,可以调整上下壳之间的间距,防止弹性体从矫正结构中脱出,并使其易于更换。

1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17、无疑的,本发明的此类目的与其他目的在下文以多种附图与绘图来描述的较佳实施例细节说明后将变为更加显见。

18、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个或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示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