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尼龙闭口拉链切断、穿头、上止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5463发布日期:2024-01-06 22:5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尼龙闭口拉链切断、穿头、上止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拉链制造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尼龙闭口拉链切断、穿头、上止一体机。


背景技术:

1、拉链包括两条拉链带、拉片以及拉链带上相对应的链牙。拉链按材料分,分为金属拉链、尼龙拉链、树脂拉链等。其中,尼龙拉链在生产过程中包括切割工序,穿头工序、上止工序,现有设备,各个工序基本都是分开由不同的设备进行,操作比较麻烦,生产效率低。

2、现有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743334.6;专利名称为《尼龙拉链切割穿头上止设备》,其公开了“尼龙拉链切割穿头上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其上设有安装面板(11);进料导链机构(2),安装在安装面板(11)的最前端,包括支架(21)以及支架(21)上的若干导链轮(22),用于拉链进料导向;钩针定位机构(3),安装在安装面板(11)上,并位于进料导链机构(2)后方,包括导链板(31)、能够感应拉链无齿段的感应组件(32)、钩住拉链无齿段的钩针组件(33),用于感应拉链位置以及定位,导链板包括对应设置的下导链板和上导链板,下导链板前后两端通过安装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安装面板上;切断机构(4),安装在安装面板(11)上,并位于钩针定位机构(3)后方,包括安装支架(41)以及切割动作组件(42),用于将拉链切断;第一拉带轮组(5),位于切断机构(4)后方,包括第一主动轮(51)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第一从动轮(52),用于牵引拉链持续进料输送;穿拉头机构(6),安装在安装面板(11)上,并位于第一拉带轮组(5)后方,用于拉头进料定位;第二拉带轮组(7)安装在安装面板(11)上,并位于穿拉头机构(6)后方,包括第二主动轮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第二从动轮,用于牵引拉链持续进料输送;上止机构(8),安装在安装面板(11)上,并位于第二拉带轮组(7)后方,用于上止进料定位;夹持动作机构(9),安装在安装面板(11)上,并沿前后方向动作布置,能夹持拉链端部从切断机构(4)前端向上止机构(8)后端动作;所述夹持动作机构(9)包括前后布置的第一夹持装置(91)与第二夹持装置(92),所述第一夹持装置(91)能够夹持拉链端部从切断机构(4)前方移动至第一拉带轮组(5)后方,所述第二夹持装置(92)能够夹持拉链端部从穿拉头机构(6)前方移动至上止机构(8)后方,依次完成穿拉头套上止的穿拉动作;所述第一夹持装置(91)包括滑轨(911)、滑块(912)、z型连杆(913)、第一夹持机械手(914)、第一无杆气缸(915);所述滑轨(911)设置在下导链板下方位置,所述滑块(912)滑移设置在滑轨(911)上,所述z型连杆(913)分别设置在钩针定位机构(3)的左右两侧,且z型连杆(913)前端与滑块(912)固定连接,后端安装第一夹持机械手(914),所述第一无杆气缸(915)固定安装在安装面板(11)上,位于钩针定位机构(3)的其中一侧,并驱动连接其中一个z型连杆(913)。”其一分钟仅能处理12条拉链带,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且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的尼龙闭口拉链切断、穿头、上止一体机。

2、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尼龙闭口拉链切断、穿头、上止一体机,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链带切断机构、位于机架上朝向链带切断机构输送方向设置的夹持机构、位于机架上朝向链带输送方向一侧的拉头供料装置、与拉头供料装置相对设置的穿头装置以及位于机架上与穿头装置相对且朝向链带输送方向设置的上止成型机构,所述链带切断机构包括位于机架上的安装架、安装于安装架上的导链板、驱动链带输送的输送组件以及位于导链板输出端的切断组件,所述导链板内开设有用于输送链带的输送槽,所述切断组件包括固定于安装架上的安装板、位于安装板一侧的刀头、驱动刀头朝向输送槽输出端往复位移的驱动器以及与刀头相对设置的抵接块,所述导链板穿过安装板设置,所述刀头与抵接块分别位于导链板两侧;还包括用于将切断机构处的链带输送至夹持机构处的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旋转臂、用于夹持链带的夹持装置以及驱动旋转臂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机架上设有支撑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支撑架上,所述旋转臂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设有两组分别位于旋转臂的两端。

3、上述结构中,链带进入输送槽内通过输送组件进行输送,从输送槽的输出端输出后,驱动器驱动刀头位移,配合抵接块将链带切断,切断的链带通过第一组夹持装置夹持住后,驱动组件驱动旋转臂进行转动,使得第一组夹持装置夹持的链带输送至夹持机构处,夹持机构将第一组夹持装置夹持的链带夹持住的同时,切断机构将下一个链带切断后,通过第二组夹持装置进行夹持,驱动组件驱动旋转臂再次转动的同时,夹持机构将第一次的链带输送至穿头装置后进行复位,进行第二次链带的夹持,连带通过穿头装置进行穿头后,通过上止成型机构对链带进行上止闭口的注塑,注塑完成后,形成拉链带,实现拉链带的生产。旋转臂通过驱动组件控制旋转,通过两组夹持装置控制切断后链带的输送,实现切断机构与夹持机构之间连带的输送,相比于现有拉链带生产设备通过各种滑移机构实现输送,本传输装置缩短了链带输送的行程,提高了链带的输送效率,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能够实现一分钟22条拉链带的生产。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限位块以及控制组件,所述第二夹持板与第一夹持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夹持板上设有穿过第一夹持板与限位块相连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夹持板上贯穿有与第二夹持板相连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上套设有一端抵于限位件端部,另一端与第一夹持板相抵的限位弹簧,所述旋转臂端部设有穿过限位块与第一夹持板相连的固定件,所述控制组件驱动限位块带动第二夹持板相对第一夹持板往复位移,实现对链带的夹持或松开。

5、上述结构中,第二夹持板与第一夹持板通过限位弹簧的弹性力使得两者呈夹紧状态,控制组件驱动限位块朝向第一夹持板向下位移,带动第二夹持板相对固定件轴向方向向下位移,限位弹簧通过限位件与第一夹持板相抵配合呈压缩状态,实现第二夹持板与第一夹持板的张开,从而能够便于链带进入;链带进入后,控制组件复位,第二夹持板通过限位件端部与第一夹持板的配合,使得限位弹簧释放压缩力,带动第二夹持板朝向第一夹持板位移,第二夹持板位移的同时,限位块进行复位,第二夹持板与第一夹持板通过限位弹簧的限位呈夹紧状态,从而能够将链带夹紧后进行输送,提高了本实用新型链带输送的稳定性。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驱动块、驱动杆以及复位弹簧,所述限位块上相对第一夹持板的一侧开设有底面呈斜面的导向槽,所述驱动块位于导向槽内且其底面开设有与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面,所述驱动杆穿过旋转臂与驱动块相连,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驱动杆上,一端与驱动杆外端相抵,另一端与旋转臂相抵,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操控组件,所述操控组件控制驱动杆带动驱动块相对导向槽轴向位移,实现限位块带动第二夹持板相对第一夹持板反向位移。

7、上述结构中,操控组件控制驱动杆推动驱动块相对导向槽轴向位移,通过导向面与导向槽配合,使得驱动块挤入旋转臂端部与限位块之间时,驱动块推动限位块带动第二夹持板相对第一夹持板向下位移,实现第二夹持板与第一夹持板的松开,复位弹簧呈压缩状态;当拉链带进入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之后,操控组件复位,复位弹簧通过驱动杆与旋转臂端部的抵接,释放其弹性力,使得驱动杆带动驱动块进行复位,进而能够便于限位弹簧控制限位块进行复位。通过采用驱动块底部的导向面与限位块的导向槽相配合实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的夹持与松开,能够使得传输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本实用新型操作与装配,且两者配合行程短,从而使得夹持装置夹持效率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控组件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相传动连接的驱动件,所述控制器驱动控制件朝向驱动杆往复位移,所述旋转臂一侧设有固定于机架上的固定架,所述旋转臂倾斜设置,其一端位于导链板下方,另一端与夹持机构相对应,所述操控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操控组件的驱动件与两组夹持装置相对应设置。

9、上述结构中,控制器推动驱动件朝向驱动杆位移,使得驱动件推动驱动杆带动驱动块进行位移,实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的夹持或松开。通过将旋转臂倾斜设置能够便于两组夹持装置与切断机构和夹持机构相配合,提高夹持装置夹持输送的效率。将固定架设置与旋转臂一侧,能够避免固定架及控制器影响到链带的夹持,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撑架上的连接板、固定于连接板一端的驱动电机、固定于连接板另一端的固定轴套、传动连接于固定轴套内的传动轴以及连接驱动电机与传动轴的皮带轮组,所述旋转臂固定于传动轴相对皮带轮组的一端。

11、上述结构中,驱动电机通过皮带轮组控制传动轴带动旋转臂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链带的输送。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均设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上开设有贯通的且用于链牙输送通过的传输槽。

13、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提高链带输送的稳定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通过设置传输槽能够避免链牙的磨损,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质量。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臂包括摆臂以及固定于摆臂端部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限位块上方,所述连接块上与导向槽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导向槽相配合形成用于安装驱动块的容置腔,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固定件与第一夹持板相连固定。

15、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夹持装置的拆装,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操作、维修的便捷性。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固定于安装架上的控制电机、与控制电机传动连接的传动辊、套设于传动辊上的传动轮、与传动轮径向方向相对应的承接轮、与承接轮同轴配合的固定轴、连接固定轴两端的固定座以及驱动固定座带动承接轮朝向传动轮往复位移的驱动气缸,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与驱动气缸相连固定的连接座,所述驱动气缸的气缸轴穿过连接座与固定座相连,所述传动轮与承接轮位于输送槽输出端的两侧,所述抵接块固定于连接座上。

17、上述结构中,控制电机控制传动辊带动传动轮进行转动,驱动气缸驱动固定座带动承接轮朝向传动轮位移,配合传动轮将链带进行夹持输送,且在链带需要切断时,传动轮停止转动,与承接轮抵接配合夹持链带,从而能够便于刀头与抵接块配合将链带切断。通过设置连接座能够便于驱动气缸的安装,且能够提高连接座位移时的稳定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两侧固定有与连接座活塞配合的连接杆。

19、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提高连接座与固定座之间的连接强度,且能够提高固定座位移时的稳定性。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与其滑移配合的滑块,所述刀头固定于滑块上。

21、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提高刀头位移时的稳定性,且能够提高刀头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切断机构的可靠性。

2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轮上设有摩擦纹,所述传动轮与承接轮均设有两组,所述传动辊上套设有两组位于传动轮外侧且与安装板相连固定的支撑块。

23、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提高传动轮与承接轮之间夹持输送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2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链板包括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固定于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压板上连接有贯穿第二压板的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上套设有一端与第一压板相抵,另一端与锁紧件端部相抵的压紧弹簧。

25、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导链板的拆装,且能够提高拉链输送的稳定性及平整性,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效率,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