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雨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613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晴雨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遮阳光挡雨水的日用品的实用新型。各类伞、草帽、太阳帽是人们用来挡雨水、遮阳光的日用品。在制造、使用伞、帽中却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国内外个人常用的伞有塑料伞、自动伞、折叠阳伞等。上述各类伞虽然遮光挡雨性能好,可是体积较大,即使是三折阳伞,也不能装入口袋内随身携带备用,而且为支撑伞面,要消耗大量的钢丝、钢、木杆;在使用时,必须用一只手来把握伞杆,人们感到不方便和疲劳。常用的帽有普通太阳伞、草帽、折叠太阳帽等。上述帽中没有大量的金属、木质材料,不用手支撑,可是遮光性能一般,而且防雨性能差,草帽随身携带备用不方便。因此,各国竞相研制各种使用方便的伞。最近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幅照片,是一位西欧发明着发明了一种伞。他把伞杆固定在背带上然后套在身上,从而腾出双手捧书阅读。这种伞虽然解放了双手,但使普通伞的结构复杂化,不宜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既能遮光挡雨,又能随身携带备用,同时可以节约大量金属、木质材料的制造简单的新型遮光挡雨的日用品。
本实用新型以简单而容易工业化的方法,将塑料薄膜制成一个相当于伞面的宽帽沿的太阳帽体。帽体由帽面和宽帽沿构成。另取塑料薄膜制成一条园环状像自行车内胎一样,带有充气的帽环。然后将帽体外沿与帽环内侧连接,用嘴可向充气口吹气,充足气后帽环就会成为一个比较硬挺、有弹性的园环。它像撑伞一样绷紧了帽体的宽帽沿。在宽帽沿的内侧连接两根塑料带作防风带使用。把它戴在头上,就能达到伞的遮光挡雨目的。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例制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材料选用了厚度为0.1毫米的无色聚乙烯薄膜,以下简称薄膜。
晴雨帽如附图所示。图1是晴雨帽的俯视图,图2是晴雨帽沿直径线作的侧视半剖视图,宽帽沿(2)是将薄膜裁成一片内径18厘米的半球面。外径63厘米的平面园环。帽面(3)是由七片薄膜热合成一个直径18厘米的半球面。帽环(1)直接选用了幅宽1米的吹塑薄膜袋,裁成10厘米宽的一条薄膜环带。在薄膜环带宽约三分之一处予先开一个直径为0.5厘米的小孔,将充气口(4)热合上。以充气口(4)向外,把此环带的下边沿与上边沿取齐全部对折,并热合此边沿。热合的方法是采用电烙铁加热。在工业化生产中宜采用热合机。然后沿带的对折线做环周拉伸整理。拉伸后,热合边的周长不变,从而热合起到对折线处,周长逐渐变长。充足气后就会呈现出一条水平放置的热合边为内侧,对折线为外侧,充气口(4)向上形如自行车内胎的园环状薄膜气胎,以充气口(4)向下,将帽环(1)的热合边与宽帽沿(2)的外沿环周热合,再将帽面(3)的边与宽帽沿(2)的内沿环周热合然后取两条薄膜带做防风带(5)热合在帽面(3)的边的直径线上的两点处。这样就制成了晴雨帽。
在工业化生产中可选用厚度在0.01毫米至0.04毫米之间的有色薄膜,可进一步缩小体积和提高遮光性能,并且可在薄膜上进行彩色印刷,以增加欢快的气氛要生产不同规格的帽径,以满足每一个不同身材和头围的人的需要。亦可选用不透水织物制作帽体,并用此织物将薄膜帽环(1)包住与宽帽沿(2)缝合,提高晴雨帽的舒适感。
采用晴雨帽,与已有日用品相比,可使成本大大降低,并以塑代钢、代木,降低了原材料的消耗,加工简单,携带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
1.一个由帽环(1)、宽帽沿(2)、帽面(3)组成的遮光防雨装置,其特征是帽环(1)与宽帽沿(2)的外沿相连,一旦充足气后,帽环(1)能支撑宽帽沿(2)成一个园平面。
2.按权利要求
1规定的装置,其特征是帽环(1)为一条能用嘴向里充气的如同自行车内胎的园环状气胎。
3.按权利要求
1规定的装置,其特征是帽环(1)帽沿(2)、帽面(3)选用有色薄膜制做。塑料薄膜的厚废为0.01毫米-0.1毫米。
专利摘要
晴雨帽系用来遮光挡雨的日用品。本实用新型用塑料膜制成一个如同伞面的帽体;用塑料薄膜制成一条圆的帽环。充足气后帽环支撑帽体。本实用新型采用充气支撑结构,制造工艺简单,节省原材料。应用时,充气后戴在头上遮光防雨,方便了双手;平时,放气后叠起如同手绢般地装入口袋内备用。
文档编号A42B1/18GK85202131SQ85202131
公开日1986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1985年5月19日
发明者戚本政 申请人:戚本政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