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986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盗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盗包。
对于人们日常使用的软质包或硬质包来说,软质包的外表面被各种利器如小刀拉开时,或者硬质包的金属搭扣被打开时,包本身并不能发出报警声,极易造成包内物品的丢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发出报警声的防盗包。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防盗包主要由包体、报警器和导线组成,导线位于包体的夹层内,报警器安装在包体的内侧面上,导线通过包体上的导电体(如金属搭扣)与报警器形成闭合回路,当然,导线还可直接与报警器形成回路。这样,当包的金属搭扣被打开,或者包体被割开时,报警器断路,即可发出报警声。


图1为报警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2、图3为本设计的两个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报警器的外壳图。
图5为报警器在包体内的安装位置图。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所示的断路报警电路,当导线AB断开时,三极管T1,T2导通,则由三极管T3、电感L1和L2、电容C及电阻R2、R3、R4组成的振荡电路开始振荡,并触发蜂鸣片YDP鸣叫报警。
图2中,搭扣式硬质皮包1的一个侧面和两个正面的夹层内安置有两根导线3,这一侧面又设有两个供放置报警器10的金属按扣2,两根导线3的一端分别与按扣2相连,另一端分别与皮包1上的金属搭扣体4相连,两金属按扣2与报警器10背面的两个接口11相嵌连接。这样,皮包1合上,包上两个金属搭扣体4相连时,报警器10、导线3,金属搭扣体4形成闭合回路,打开皮包1,两金属搭扣体4分离时,报警器10断路并发出报警声。
图3中,拉链式软质皮包5的两个正面的夹层内安置有导线6,皮包5的一个侧面装有两个金属按扣7,两个夹层内的导线6都各自绕成锯齿形并通过在皮包5上表面设置的金属搭扣8形成回路,报警器10的接口11与按扣7相嵌连接,当其中一个夹层内的导线6被割断或金属搭扣8被打开时,报警器10即发出声响。
图5中,为使报警器与包内金属按扣的连接牢靠,可用一两端带尼龙搭扣的布条12将报警器10固定在包的内侧面上。
报警器的电子元件参数如下T1、T23DG201C;T33DG6;R1,R230KΩ;R31KΩ;R412KΩ;C10μF/16V;L10.09MM,600匝;L20.12MM,100匝;铁芯尺寸ΔE-4;蜂呜片HTD-27A。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可有效地避免包内物品的丢失。
权利要求1.一种防盗包,由包体、导线和报警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包体夹层内的导线通过包体上的导电体与设置在包体内侧面上的断路报警器形成闭合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上的导电体为拨动式金属搭扣或开启式金属搭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盗包,其特征在于包体正面夹层内的导线绕成锯齿形,首尾端与包体内侧面上的两个金属按扣相连,或者,在包体一个侧面和两个正面的夹层内设置的两根导线分别与这一内侧面上的两个金属按扣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盗包,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包体内侧面上的断路报警器的两个接口与包体内侧面上的两个金属按扣相嵌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盗包,其特征在于两端粘接在包体内表面上的一个布条将断路报警器固定在包体内表面上。
专利摘要一种防盗包,由包体、导线、报警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包体夹层内的导线通过包体表面上的导电体(如拨动式或开启式金属搭扣)与包体内的断路报警器形成闭合回路,夹层内的导线为锯齿形,当导线被割断或包上的金属搭扣被打开时,包内的报警器即发出声响,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包内物品的丢失。
文档编号A45C13/00GK2037561SQ88214458
公开日1989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88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1988年9月28日
发明者陈国庆, 李富元 申请人:陈国庆, 李富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