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水套和散水片的自加热饭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987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水套和散水片的自加热饭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类中的食品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可自行加热的饭盒,适用于矿山、野外作业及旅游外餐所用。
矿山开采、野外作业及井下作业在工作地点就餐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试以煤矿举例由于井下不得见明火和用电源加热的条件限制,多年来在井下工作很长时间中间餐只能吃干冷食品,加之有的送馍用具不清洁,工人大多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病,直接影响到工人的身体健康,为解决工人班中就餐问题,有的矿在井口设有食堂,有的增加工人就餐费用,但问题并无得到解决。
鉴于这种需要,已提出了多种设计方案未试图解决这一久存的问题,但其大多是从饭盒的外观如加大其容积并做到使其一盒多用,保温如密封、防溢流等方面考虑,涉及自行加热饭盒的设计或其热源不行或成本较高,有的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因此不能较普遍地得到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自加热饭盒,使其具备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特点,需要就餐时其空腔内水套的水可通过散水片均匀地充入化学加热物质,其热量可均匀地最大面积对食品容器加热,使其满足各种场合工作地点就餐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完成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由外壳和盛装食品的容器组成,外壳与容器之间有一空腔,下部空腔装有与水反应可产生热量的化学药物,并设置了水套和用以使水套内的水较均匀地充入化学药物的散水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较为简单合理,易于制做。
2、本实用新型采用储水水套和散水片将水与化学加热物质对食品加热,使用较方便且所采用的加热物质原料来源丰富成本很低。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加以描述如图所示(1)为外壳,(2)为盛装食品的容器,(3)为外盒盖,(4)为内盒盖,(5)为水套,(6)为散水片,(7)为底盖。其中(1)外壳可采用耐高温(100℃以上)塑料注塑成型或采用铝材、铁皮冲压成型,外盒盖(3)与外壳螺纹连接,食品容器(2)分为盛装饮料和其他食品的两部分,为充分利用热量加热食品,两部分可为中轴线对称,其可用铝材冲压或耐高温塑料注塑成型,内盒盖扣装于容器上,外壳(1)与容器(2)之间形成空腔,水套(5)环绕容器上部外径,散水片(6)环绕容器下部外径,上面均布多个散水孔,水套(5)上端有两个成轴线对称的充水孔,充水后用柔性盖封闭,由拉把、弹簧与密封塞组成水套开关,密封塞靠弹簧力卡入水套下端的泄水孔,空腔下部装入化学加热物质,当需要对容器内食品加热时,拉起拉把,密封塞拉出,水套下端的两个泄水孔即向下流水,通过散水片上面的小孔均匀地充加入化学物品进行反应产生热量,热量对容器底部加热并通过散热片的小孔均匀地散布在容器周边,将食品加热。餐毕底盖打开,将用过的加热物质去除再通过水套的充水孔给水套内充水即可准备下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经样品试验,使用效果较好,在短时间内可将食品加热到80℃左右。
本实用新型的水套(5)也可设计成两个独立水套,分别设置在轴线对称的两侧。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工作地点就餐使用的自行加热饭盒,其由外壳(1)和食品容器(2)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外壳(1)与食品容器(2)之间的空腔内设置了用以储水的水套(5)和用以使水均匀地加入化学加热物质并使热量均匀地散包容器周边的散水片(6),空腔下部用以盛装化学加热物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热饭盒,其特征在于水套上端设有充水孔,下端设有两个轴线对称的泄水孔,并有由拉把、弹簧、密封塞组成的泄水开关。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加热饭盒,其特征在于水套(5)环绕食品容器(2)上部外径,也可设置成两个轴线对称的独立水套;散水片(6)环绕食品容器(2)下部外径,上面均布多个散水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类的食品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可自行加热食品的饭盒,该设计主要由外壳、食品容器、储水水套、散水片组成,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只需拉动水套开关,水套内的水即可通过散水片均匀地与空腔下部的化学加热物质反应产生热量对食品进行加热,其加热迅速、受热面积大,更换加热物质即可多次使用,每次所需成本很低,适用于野外、井下作业及其它外出场合。
文档编号A45C11/20GK2035190SQ8821448
公开日1989年4月5日 申请日期1988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1988年9月26日
发明者聂振清, 蔡正斌 申请人:义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