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旅行桶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4294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旅行桶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旅行桶袋。
现有的旅行包、袋用途单一,不能满足人们外出旅行的多种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旅游者的不断增多,迫切需要一种一物多用,既能在旅途中盛装物品,又能装水洗脸、洗衣的新型旅行用具,以减轻旅游者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旅行桶袋,在途中可用来盛放随身携带的物品,到目的地后又可盛水,用来洗脸、洗衣,防止在旅馆等场所使用共用的脸盆、桶等而感染各种传染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桶袋采用无毒、不透水的软质材料制成,如人造革、防水布、塑料等,再将几根立柱通过硬质连接件连结成一可折卸的紧固框架,然后将上述桶袋固定于该框架的上、下两端,就成为一个可拆、装的活动桶袋,配上背带即可旅途中使用。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背(提)带示意图。
图中,1-立柱(4根),2-桶袋,3-软质连结条(8条),4-硬质连接件(8件),5-钢丝吊环(6只),6-背(提)带(2条)。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中采用4根立柱〔1〕及8件硬质连接件〔4〕,通过连接件〔4〕将4根立柱〔1〕连接成一个可折卸的紧固框架。这里,连接件〔4〕与立柱〔1〕间的连接方式可有多种如用螺钉将连接件固定在每根立柱〔1〕的两端,此时需在连接件的两端留孔,实施例中采取在立柱〔1〕两端钻孔的方式(未钻穿),将连接件的两端插进该孔并使之吻合。桶袋〔2〕与立柱〔1〕两端各钻穿一较大孔,连结条〔3〕的一端缝制在桶袋四角上,另一端分别穿过每根立柱上的大孔后,打结固定,这样,桶袋〔2〕就悬挂在立柱上了。连接条〔3〕与桶袋〔2〕均为软质材料,在立柱的顶部及下部安放有钢丝吊环〔5〕,这样,配上背带〔6〕,既可作为背包,又可作为提包。吊环〔5〕与背带〔6〕与现有旅行包上使用的相同。
图1中的立柱〔1〕采用硬质塑料(也可用木材),桶袋〔2〕和连结条〔3〕采用人造革。本实用新型的尺寸及形状可做成多种,桶袋〔2〕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可配置拉链,或采取尼龙搭绊类连接物活动连接方式,以便于取放物品。
旅行途中,桶袋内可盛放物品,不用时,将钢丝〔4〕拆下,放入桶袋〔2〕内即可。住下来后,将钢丝〔4〕安上,即可装水使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容易,携带、使用方便,可背可提,一物多用,广泛适用于旅行、野外工作,部队野营训练等一切离家外出的人使用,解决了旅途盛物的问题,尤其是由于专用个人洗衣洗脸,故能有效地防止感染各种传染病,有利于旅游者健康,是一种实用性强的旅行用品。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旅行桶袋,包括立柱[1]、软质桶袋[2]、背带[6],其特征在于将四根或四根以上的立柱[1]通过两倍于立柱[1]数目的硬质连接件[4]构成一个可折卸的紧固框架,在立柱[1]两端各有一穿孔,软质连结条[3]的一端固定在桶袋[2]的角上,另一端穿过立柱上的穿孔后再行固定,在两根相邻立柱[1]的两端头各有一吊环[5]与背带[6]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桶袋,其特征在于四根立柱〔1〕与8个硬质连接件〔4〕通过螺钉连接成一可折卸的紧固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桶袋,其特征在于四根立柱〔1〕两端各有两个未穿透的小孔,8个连接件〔4〕的两端分别插入两根立柱的该小孔内而成为一个可折卸的紧固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旅行桶袋,其特征在于桶袋〔2〕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并通过拉链或尼龙搭绊类连接物活动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多用旅行桶袋,由软质桶袋与数根立柱组成,在每两根立柱间有一硬质连接件起连接支撑作用,桶袋与立柱通过软质连结条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旅行途中可盛放物品,且可背可提,到达目的地后可盛水洗脸、洗衣、一物多用,既减轻了旅途负担,又有效地防止了使用公用脸盆、桶等所可能引起的疾病传染。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拆装方便的特点。
文档编号A45C3/00GK2045210SQ8821821
公开日1989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88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1988年7月28日
发明者唐耀辉 申请人:唐耀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