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提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550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提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篮,特别是一种可折叠的提篮。
篮子的用处,有些时候是兜子所不及的,尤其是装一些鲜嫩蔬菜和鸡鱼蛋肉等就显示它不易柔搓物品和通风良好的优点。可是目前常用的提篮携带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在不用它的时候,它还很占地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就是要提供一种便于携带,易于存放的折叠提篮。
该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该篮是由折叠骨架和软胎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展开时,软胎在骨架的内侧,成提篮形状;往小折叠时,打开篮梁上的两个按扣,把篮梁左右两部分各向篮底方向折180°,联同所有的骨架和软胎在篮底合拢。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展开成提篮状时的外形图;图2是折叠过程示意图;图3是向小体积折叠后的外形图。
该篮是由骨架和软胎两个基本部分组成。骨架部分由两个提梁(1)、两个沿架(2)、两个底架(3)和八个骨架钢丝(4)构成。上述骨架部分零件均都呈“冂”形。左右两个沿架(2)铰接在一起,两个提梁(1)和两个底架(3)分别都铰接在两个沿架(2)上,八个骨架钢丝(4)分别都铰接在两个底架(3)上。所有铰接在一起的零件均可以铰接点为轴自如折叠。在两个沿架(2)和提梁(1)之间各系有两条拉链(5),以限制提梁(1)与沿架(2)的折叠角度。提梁(1)的一侧上有两个小皮条(6)和按扣(7)。
软胎制成篮子形状,置于折叠骨架内侧,在篮子呈展开形状时,所有与骨架相接触处均都沾牢、缝牢或钉牢。
提篮展开时,在骨架的支撑作用和软胎,拉链(5)的拉力作用下,当把左右两侧提梁(1)合在一起,按上小皮条(6)上的按扣(7)时,该提篮自然地就呈篮状稳定。用过后,需要向小折叠时,打开按扣(7),把左右两侧的提梁(1)各自向相反的方向折叠180°,便可把骨架和软胎在篮底并拢。
该篮的骨架部分可用金属制成,也可用强度较高的可塑材料制成;软胎部分可用任何种结实的柔软的纺织材料制成。
权利要求
1.一个日常用的提篮,其特征是该篮由折叠骨架和软胎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提篮,其特征是折叠骨架由两个提梁(1)两个沿架(2)两个底架(3)和八个骨架钢丝(4)构成。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折叠的提篮。该提篮是由折叠骨架和软胎两个部分组成。展开后可以作提篮,不用时拉开提梁上的按扣,把提梁分为左右两侧,分别向篮底方向折180°,便可使整个提篮在篮底并拢。
文档编号A45C7/00GK86200033SQ86200033
公开日1986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1986年1月7日
发明者王建民 申请人:王建民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