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骨之中槽主骨之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5627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伞骨之中槽主骨之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伞骨之中槽主骨之改良结构,系于中槽主骨之适当位置设以定位座,以供固定套顺利滑入所设之定位座中而不会滑脱,并将可挠中连系骨包覆于该处。
伞骨之中槽主骨系枢接于中包头及外包头之间,而且有一可挠中连系骨结合于外包头与内槽主骨之间,当伞骨开启时,可挠中连系骨拉动外包头及外主骨将伞撑开。由于可挠中连系骨之中央段与中槽主骨之中央段须组合在一起,以利拉力之传递,增加结构强度,所以在公知的组合中有三种结构第一在可挠中连系骨上设一环套,再埋入凵型中槽主骨中,利用中槽主骨中央段挤压变形,使可挠中连系骨与中槽主骨组合在一起。然而,此种结构在制造上比较麻烦,而且用了一段时间以后,该环套有脱出之虞。第二以一铁片将可挠中连系骨与中槽主骨包覆在一起,如图6所示。可是这种结构常会因为可挠性中连系骨在操作时必须移位滑动,所以该包覆铁片会跟着滑动,形成定位不良。第三如图5所示,首先在可挠中连系骨之中段处折出凵型段,再以一定位套包住该 型段及中槽主骨之中段处。此种结构仍有定位套滑动之虞,而最大的问题在于中连系骨具挠性,所以欲折出该凵型段比较麻烦且不准确,又,定位套之套入组合亦比较紧迫,组合麻烦。
本发明人发现常规中槽主骨、可挠中连系骨及定位套之缺陷后,乃再三研究改进,以期设计出一种真正制造组合容易、定位确实而具实用性之结构,藉以提高伞骨之品质。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伞骨之中槽主骨之改良结构,系于中槽主骨之适当位置设有定位座,以凵型中槽主骨容配可挠中连系骨,定位座供固定套置入,使固定套定位于该处,且提供可挠中连系骨必要之滑动,而仍与中槽主骨组合在一起。
在另一种伞骨之中槽主骨之改良结构中,定位座为一对由中槽主骨冲出之突片,外端呈斜状连结,使定位套易于滑入定位座中,而无法由定位座中脱出。
在又一种伞骨之中槽主骨之改良结构中,定位座为一对凸耳,每一凸耳之外侧呈斜状,内侧呈近垂直状,使固定套顺利滑入定位座中而不会脱出。
还有一种伞骨之中槽主骨之改良结构,其中槽主骨之中央段两侧向外摺形成定位座,且该外摺部分之外侧呈斜状,内侧呈近垂直状,使固定套得顺利滑入定位座中且不会脱出。
本实用新型之其他目的及优点,由以下实施例配合附图加以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结构也适用于两折伞、三折伞、自动伞之伞骨,故其应用仍应隶属本实用新型之特征范畴。


图1系一平面图,显示摺收之伞骨,其中包含本实用新型之中槽主骨实施例之结构。
图2至图4分别显示本实用新型中槽主骨之不同实施例。
图5及图6系常规中槽主骨与可挠中连系骨之两种结构。

图1所示,伞骨100之中槽主骨10、可挠中连系骨20在中央段部分以固定套30包覆在一起。当伞骨100撑开时,可挠中连系骨20必须可移位地滑动,而且以固定套30将可挠中连系骨20结合于中槽主骨10中。
本实用新型之特征在于型中槽主骨10在适当位置部分设有定位座,使固定套30被定位套30包覆在一起。当伞骨100撑开时,可挠中连系骨20必须可移位地滑动,而且以固定套30将可挠中连系骨20结合于中槽主骨10中。
本实用新型之特征在凵型中槽主骨10在适当位置部分设有定位座,使固定套30被定位在定位座中不会脱离。如图2所示,中槽主骨10之下缘冲出两突片40,该突片40之外侧倾斜地连在中槽主骨10上,因此,可挠中连系骨20容纳于中槽主骨10中,固定套40由外侧倾斜状的突片40滑入两突片40所形成的定位座中,而将可挠中连系骨20及中槽主骨10组合在一起。固定套40可以很顺利地滑入定位座中,且由于突片40之阻滞确保不会脱出。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系于中槽主骨10之下缘设一对突耳50形成定位座,而每一突耳50之外侧呈斜状,内侧呈近垂直状,使固定套30容易滑入又不会脱出。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之再一实施例系于中槽主骨10之适当位置设有两对向外摺之摺出部60,以形成定位座。每一摺出部60之外侧呈斜状,内侧呈近垂直状,使固定套30容易滑入又不会脱出。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固定套30简易地将中槽主骨10及可挠中连系骨20适当地组合在一起的结构,该固定套30不会移动,但仍使可挠中连系骨20可以滑动,乃完全克服常规结构的缺点,使之确具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伞骨之中槽主骨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中槽主骨之适当位置设有定位座,该U型中槽主骨与可挠中连系骨相配合,固定套包覆住中槽主骨及可挠中连系骨而滑入配合定位座中,以组合中槽主骨及可挠中连系骨,且固定套嵌入定位座中不会脱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伞骨之中槽主骨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槽主骨设有一对突片以形成定位座,该突片之外侧呈倾斜状,供固定套滑入,突片内侧抵住固定套,防止嵌入之固定套脱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伞骨之中槽主骨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槽主骨设有一对突耳以形成定位座,每一突耳之外侧呈斜状,内侧呈近垂直状,使固定套容易滑入且不会脱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伞骨之中槽主骨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槽主骨之适当位置设有两对向外摺出之摺出部以形成定位座,该摺出部系由中槽主骨之侧壁摺出,且每一摺出部之外侧呈斜状,内侧呈近垂直状,以供固定套顺利滑入且不会脱出。
专利摘要一种伞骨之中槽主骨之改良结构,以型中槽主骨容纳可挠性中连系骨,且中槽主骨之适当位置设有定位座,定位座之外侧呈斜状,内侧呈近垂直状,使固定套包覆中槽主骨及可挠性中连系骨后滑入定位座中定位,且不会脱出。
文档编号A45B25/02GK2074113SQ90204848
公开日1991年4月3日 申请日期1990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1990年5月19日
发明者刘福田 申请人:刘福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