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494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排气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排气鞋底″。
公知的鞋,穿在脚上不能排汗、除臭、排余热、内部空气湿、污浊,影响脚的清洁与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排气的鞋底,使配用上此鞋底的鞋能排汗、除臭、排余热,便于脚的清洁、干燥与舒适,并且在不需换气时可停止换气。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鞋底接触地的一面的前段做上一近似椭圆状的气囊,在气囊上有十字型囊椎,气囊周围有鞋椎,起防滑和保护气囊的作用,气囊与鞋腔能通过一个通气孔通气。在鞋底内面,有四条沟槽沟通通气孔,根据脚的生理特点,其中一条沟槽伸到足弓下面,这样更加便于空气的流通,即使脚掌把通气孔盖的很严,空气也能经过沟槽,再经过通气孔进入气囊。在鞋衬上,与通气孔和沟槽的相应处留有许多空隙,这样便于通气孔和沟槽的空气流动。由于脚掌与鞋底靠的很紧,鞋衬上的许多空隙就被脚掌堵住,但是,只要有小部分,甚至一个空隙没被脚掌堵塞,空气就能非常顺利地从沟槽和通气孔中流通,这是经过实践验证的。那么,鞋底是如何排气的呢?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述排气原理和排气过程。


图1是鞋底接触地一面的平面图,图2是高跟鞋底接触地一面的平面图;图3是排气原理结构图;图4是鞋底内一面平面图;图5是孔帽实物图;图6是鞋衬平面图。
其中气囊(2)周围有鞋椎(1),鞋椎(1)有保护气囊和防滑作用,是气囊(2)和鞋腔(此图未画出)通气的唯一孔道,周围与四条沟槽(7)沟通,通气孔(5)一边有孔穴(6),孔帽(9)平时放在孔穴(6)中存放,当让鞋底停止换气时,就把气囊(2)挤瘪,再把孔帽(9)从孔穴(6)中拔出,塞进孔(5),在鞋衬上(参见图6),与鞋底的沟槽(7)相应的部位有四排小空隙(11),与通气孔(5)和孔穴(6)相应处有大空隙(10),小空隙(11)和大空隙(10)都是辅助通气孔(5)通气的。
参见图3,鞋椎(1)的高度=气囊(2)的高度=A段的长度,十字型囊椎(3)的高度=B段长度,B段长度稍小于A段长度。由于十字型囊椎(3)与鞋椎(1)存在高度差,所以,当脚踩地时,十字型囊椎(3)先触地,把气囊(2)压瘪,气囊(2)中的气便被挤进鞋腔(图中未画出),鞋腔中由于空气增多,一部分便被挤到大气中去;当人抬脚时,气囊(2)便失去了人体压力。由于气囊(2)自身的弹性和韧性而恢复原状,同时鞋腔中的空气便经过小空隙(11),再经过沟槽(7),最后通过通气孔(5)(或直接经过通气孔(5))而进入气囊(2)。当脚再踩地时气囊(2)中的气就再被挤出,抬脚时再吸入,这样往复循环,使配用上本排气鞋底的鞋达到换气目的。
制作本鞋底时,可以把气囊(2)粘到鞋底主体(8)上,也可以直接把气囊(2)与鞋底主体硫化在一起。
权利要求1.一种由鞋椎(1)、气囊(2)、十字型囊椎(3)、通气孔(5)、孔穴(6)、孔帽(9)、沟槽(7)和鞋衬构成的排气鞋底,其特征在于a、鞋椎(1)分布在气囊(2)周围,有防滑和保护气囊(2)的作用;b、十字型囊椎(3)直接硫化在气囊(2)上;c、孔帽(9)可塞进通气孔(5)而塞住通气道,使鞋底停止排气。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鞋底,其特征是通气孔(5)周围的沟槽(7)必与通气孔(5)沟通,其中一条沟槽必须伸到足弓下部。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鞋底,其特征是在鞋衬上与沟槽(7)相应的部位有四排小空隙(11),与通气孔(5)和孔穴(6)相应的部位有一个大空隙(10)。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鞋底,其特征是鞋椎(1)的高度=气囊(2)的高度=A段长度;十字型囊椎(3)的高度=B段长度;B段长度稍小于A段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鞋底”。本鞋底的特点是在鞋底的外面的前端做有一个气囊,周围有鞋椎保护,气囊上还铸有十字形囊椎,当人踩地时气囊中的气经过通气孔被挤进鞋腔,然后再排入大气中,当人抬脚时气囊恢复原状,吸进鞋腔中的气,同时外界空气也吸入鞋腔达到鞋的换气目的。在鞋底内面有四条沟槽与通气孔沟通,辅助空气流动,本通气孔一边存有孔帽,把孔帽塞入通气孔就能使鞋底停止排气功能。本鞋底的用途就是能够排气,使配用上此鞋底的鞋能排汗、除臭、排余热、便于脚的清洁、干燥、舒适。
文档编号A43B13/18GK2109754SQ9022516
公开日1992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1990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26日
发明者吴焕星 申请人:吴焕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