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防盗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449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防盗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即一种能够报警的电子防盗兜。
人们日常使用的各种背包,手提包等经常被小偷用刀划破或拉链被偷偷拉开,包内钱物被掏走,而包的主人却无所察觉,这种普通包无法在其被偷时发出警报提醒主人,给小偷做案提供了方便。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在其被掏或被刀划时能发出警报的电子防盗兜。
本实用新型是在普通兜内设一防盗报警系统,该系统包括包体,非金属拉链,拉链设置于包体开口处,其特征在于在包体内侧面设置一由两股彼此绝缘导线(如漆包线)构成的电路网,两股绝缘导线一端开路,另一端两股绝缘导线直接与音乐集成块触发输入端相连,电路网附贴于包体里侧。
在拉链上设置两金属贴片,金属贴片通过导线与音乐集成块相连,且导线上设置一开关。



图1为报警电路图附图2为防盗兜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附
图1所示,报警电路系统由微型喇叭[1]音乐集成块[2],两根彼此绝缘的平行漆包线[6],[7],金属贴片[4],[5]和开关[3]组成,微型喇叭[1]与音乐集成块[2]相连,两根漆包线[6],[7]相互靠近,漆包线[6],和[7]的两个端头与音乐集成块[2]触发输入端相连接,另两个端头开路,两片金属贴片[4],[5]分别经导线与音乐集成块[2]的触发输入端相连接,并在导线上设置一开关[3]。
如附图2所示,防盗兜包括包体[9],尼龙拉链[10]和报警电路,将报警电路安装于防盗兜内,其中漆包线[6],[7]可弯转成电路网,并使其较匀称地分布于包体[9]里侧面上,将两片金属贴片[4][5]贴制在尼龙拉链[10]底两侧上,并使尼龙拉链[10]的金属锁扣[11]在开关尼龙拉链[10]时能够接触金属贴片[4],[5]。开关[3],音乐集成块[2]固定于包体[9]内,微型喇叭[1]可装在兜带与兜体连接处外侧,并加以伪装。
当小偷用刀割破包体时,刀将包体[9]里侧的两股绝缘导线[6][7]连通,在此一瞬间电路短路,音乐集成块[2]使喇叭[1]发出报警信号,提醒主人兜被盗。
当小偷拉开尼龙拉链[10]时,尼龙拉链[10]的金属锁扣[11]与两个金属贴片[4][5]同时接触,开关[3]在通常情况下是闭合的,所以电路接通,音乐集成块[2]使喇叭[1]发出报警信号。
当主人自己要打开尼龙拉链[10]时,将锁扣[11]拉开两指宽度,手可伸入包内,但金属贴片[4],[5]的设置使这时锁扣不与之相接触,将开关[3]断路,然后再拉开尼龙拉链[10],此时锁扣[11]虽然与两片金属片贴片[4][5]接触,但电路未被接通,不发报警信号。
本实用新型容易加装在普通兜,包,箱上;微型电池与音乐集成块合为一体时,只有大拇指见方,几乎不占兜内空间;触发时才消耗电能,省电;报警系统可由兜主人控制,在自己开兜时不发报警信号;报警在小偷动手之际,得手之前,灵敏度高,报警及时。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防盗兜,该防盗兜包含包体,非金属拉链,拉链设置于包体开口处,其特征在于在包体需防护位置设置一由两股彼此绝缘的平行导线构成的电路网,两股绝缘导线的其中两个端头与一音乐集成块的触发输入端相连,另两个端头开路,音乐集成块的输出端与一喇叭相连接,电路网附贴于包体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防盗兜,其特征在于在拉链上的锁扣滑动时锁扣可接触的位置,设置两金属贴片,金属贴片通过导线与音乐集成块触发输入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防盗兜,其特征在于金属贴片与音乐集成块之间的连接导线上设置一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在普通兜中安装一个电子报警系统而成,只要该兜的拉链被小偷拉开,或者兜被小偷用刀划开,电子报警系统立刻发出报警信号,具有防掏包,防刀划包的双重功能,包主人自己打开拉链时,可使报警系统不响。整个电子报警系统占兜内体积只有大拇指见方;触发时才耗电,省电;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A45C3/04GK2102029SQ9122224
公开日1992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1991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26日
发明者李功伯 申请人:李功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