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照明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276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艺照明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有照明装置的伞。
在日常生活中,伞是最普及的防雨工具,公知的伞只具有单一的防雨功能,却没有照明功能,这对在黑暗的雨夜行走的人来说很感不便,特别是农村、山区,没有良好的路况,更需要提供照明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向社会提供一种带有照明装置又具有工艺性的伞。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公知的由伞杆组件、伞蓬组件和伞柄组成的结构基础上对伞柄作了改进。伞柄由柄座和柄体两部分组成,柄座是连接伞杆的,柄体的截面形状可以是腰圆形或圆形或多边形的空心腔体,腔体内装有照明装置的电池、集光电珠、电珠座、弹片以及触发电路导通的弹簧和开关,弹簧绕在绝缘板上作为开关的触点。柄体的下端部外形模拟动物头像,口部装有罩盖,罩盖不仅能透光,同时又是保护电珠防止尘埃进入柄体的复盖装置。照明电珠朝向的设计以离地1米高度能照亮行人前方1.5米左右的路面为宜,以充分利用照明功能,保证行走安全。
按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工艺照明伞,具有伞的功能,又有将照明和工艺溶为一体的伞柄,提高人们的购买欲望,它不仅为雨夜行走提供照明,同时也为步行在路旁、街道的人们提供亮光指示,提醒行车者警惕,减少行车事故。本伞的伞柄可与现有各种伞相配套,人们只要购买一个伞柄就能获得一把工艺照明伞,拆下的伞柄亦可单独作电筒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根据上述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工艺照明伞(参见图1-3)由伞杆组件、伞蓬组件和伞柄组成,伞杆组件和伞蓬组件都是公知技术,不作详细说明。
伞柄由柄座(2)和柄体(5)组成,柄座(2)以高压聚乙烯制作,加热后与伞杆(12)插接,或者螺钉固定。柄体(5)的截面形状选用腰圆形的空心腔体,其下端部外形模拟龙头结构。柄体(5)内腔装有照明用的两节平行排列的五号电池(6)和2.2V集光电珠(9),该电珠位于电珠座(7)中,与电池(6)的联系通过弹片(8),电珠(9)的朝向设置与垂直面成近似60°倾角,保证伞柄拿在手中离地高度1米时,光线能照到前方1.5米远处,恰好适宜行人需要。柄体(5)内腔还装有触发电路导通的弹簧(4)和开关(1)。钢丝制的弹簧(4)绕在绝缘板(3)上,一端始终与电池(6)相接触,另一端受开关(1)控制,开关(1)被压入时,触及电池(6)一极而使电路导通,手放松时,弹簧(4)自身的弹力将开关(1)向外推出,电路截止。电珠座(7)和弹片(8)都是铜片制作。
柄体(5)下端外形模拟龙头,龙头口部装有透明聚苯乙烯制的罩盖(10),柄体(5)下方装有伞缨(11)。
使用本实用新型需要照明时,只要捏拿伞柄上的开关(1),使电路由电池(6)---电珠座(7)---集光电珠(9)---弹片(8)---电池(6)---弹簧(4)---电池(6),形成一个电回路而得以导通,集光电珠(9)就发光从龙头口中射出。
权利要求1.一种工艺照明伞,包含伞杆组件、伞蓬组件以及连接伞杆(12)的伞柄,其特征在于该伞柄包括与伞杆(12)固定连接的柄座(2)和柄体(5),柄体(5)内装有电池(6)、集光电珠(9)、电珠座(7)、弹片(8)以及触发电路导通的绕在绝缘板(3)上的弹簧(4)和开关(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伞,其特征在于柄体(5)的截面形状是腰圆形或圆形或多边形的空心腔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伞,其特征在于柄体(5)的下端部外形模拟动物头像,口部装有罩盖(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伞,其特征在于电珠(9)的朝向与垂直面成近似60°倾角。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照明伞,其特征在于柄体(5)下方装有伞缨(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艺照明伞,由伞杆组件、伞篷组件和伞柄组成,伞柄包括柄座和柄体,柄体内装有电池、集光电珠、电珠座、弹片及触发电路导通的弹簧和开关。集光电珠的朝向设计与垂直面成近似60°倾角,使照明范围在1.5米处,正好符合人们的照明要求,柄体的下端外形模拟动物头,口部装有透明罩盖,光线从口中射出,本设计将伞、照明、工艺融为一体,能提高人们的购买欲望,它不仅为雨夜行走提供照明,亦提供亮光指示,有利提醒行车者减少行车事故。本伞柄可与现有的伞配装。
文档编号A45B3/02GK2123907SQ92206560
公开日1992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13日
发明者胡继昌, 章日新 申请人:胡继昌, 章日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