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伞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864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伞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伞具。
伞具是日常生活的必备品,人们经常使用伞来遮阳或避雨,另外,有时还利用伞面内表面具有反射性能的伞具作为摄影用的工具。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伞的美观的追求也日益广泛,人们喜爱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色彩的伞来使用。现有的伞具伞面的结构均为单一使用,即不能根据需要任意将具有色彩不同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伞面进行变换使用,这样就不能满足人们对伞面色彩选择使用的要求,并且还会给人们带来许多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多功能伞具,它能有效地实现具有不同色彩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伞面按照需求简易变换使用,同时,扩大了伞具的使用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设计方案多功能伞具具有伞杆、上盘、中盘、下盘、中盘与下盘之间的弹簧、伞帽、伞骨、伞面、伞珠、开伞弹簧片及手柄,下盘的一侧设有孔,伞骨由长骨、撑骨及拉骨组成。所述的伞面的接缝下端端部制有缺口,所述的伞面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接缝中部安装有尼龙搭扣。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可使伞面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互换使用的结构,因此,不但提高了伞具的性能,而且还扩大了使用范围,形成一物多用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伞具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伞具的伞面的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伞具的伞面的内表面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伞具的细节及使用情况。
参照
图1,伞杆1为金属管,它的下端部一侧开有一长方形孔,孔处安装有开伞弹簧片8,伞杆1的下端端部和手柄9联接,伞杆1上依次套装有下盘4、弹簧5及中盘3,弹簧5是串装在中盘3和下盘4之间,下盘4的一侧制有孔11,该孔11与开伞弹簧片8相配合,伞杆1的上端部和上盘2形成固定联接,伞骨由长骨12、撑骨13及拉骨14所组成,长骨12的一端和上盘2形成滑动联接,撑骨13的二端是分别和中盘3与长骨12滑动联接,下盘4与撑骨13分别和拉骨14的二端形成滑动联接。
参看
图1、图2和图3,伞面6由不同色彩的内表面16和外表面17所形成。伞面6的接缝下端端部加工有缺口15,伞面6内表面16和外表面17的接缝中部装置有尼龙搭扣18、19,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搭扣,伞面6是通过伞面6中央的孔套入伞杆1上端端部后安置在伞骨的长骨12上,伞面6上的尼龙搭扣18或19是和伞杆1上的长骨12联接固定,伞面6接缝下端缺口15处固定联接有伞珠7,伞珠7可套装在长骨12的另一端上,通过伞珠7可使伞面6更牢靠地固定在长骨12上,伞杆1的上端端部用螺纹和伞帽10装配固定。
使用时,如需更换伞面6的内表面16或外表面17,只须卸下伞帽10、伞珠7及尼龙搭扣18或19,然后把伞面6翻一面,再重新装上伞帽10,伞珠7和尼龙搭扣19或18,即可变换使用。至此,已对本发明的原理、结构及其实施案作了详细说明。对于那些显而易见的更改方案,如在其他性能的伞具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伞面结构,均属本实用新型所包括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伞具,它包括伞杆1、上盘2、中盘3、下盘4、中盘3与下盘4之间的弹簧5、伞骨、伞面6、伞珠7、开伞弹簧片8、手柄9及伞帽10,下盘4的一侧设有孔11,伞骨由长骨12、撑骨13及拉骨14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伞面6的接缝下端端部开有缺口15,伞面6内、外表面16、17的接缝中部装设有尼龙搭扣18、1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伞具,其主要特征是在伞具的伞面的接缝下端端部开有缺口,缺口处固定联接有伞珠,同时在伞面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接缝中部安装有尼龙搭扣。这种伞面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可以相互变换使用,以适应不同场合,既可用来遮阳避雨,又可当作摄影用的工具,兼有一物多用的特点。携带方便,使用可靠。
文档编号A45B25/10GK2132414SQ92221280
公开日1993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5日
发明者李伟龙 申请人:上海制伞六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