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自动抗风调节作用之自动开收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33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自动抗风调节作用之自动开收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新型係关於一种具有自动抗风调节作用之自动开收伞。
习知之雨伞於风雨中撑开伞布使用时,於遭受风力下压时,由於整个伞布已被诸伞支骨张力撑开,受风面积极大,设风力压力为Pw,伞布受风总面积为A,则承受总风力Wc=PwxA,偌大的风压由整支伞布接受后,压至伞巢、中棒、把手,令撑伞用者持伞倍加费力,此时撑伞者,常会压下下巢所卡扣之上弹节,而下拉伞下巢,设法稍稍收折伞布,以减少受风面积,唯卡扣之上弹节一经解扣,则下巢、伞骨等在伞中棒中上、下滑移,於风中上下飘动,用者更须费力去稳住下巢,仍是十分不便。
本新型发明人有鉴於此,乃加研究创新,揭示出本新型之新颖自动伞,能自动抵抗风力发挥调节作用者。
本新型之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自动开收伞係包括一伞中棒,一伞骨装置连接伞布枢连该伞中棒,一开伞弹簧,一收伞弹簧,及一控制装置,於该伞开启后,伞骨装置藉一拉桿拉动该控制装置之一芯管及其上所系之一弹性卡扣元件以卡扣入该伞中棒之一主管扣孔中以耦合该伞中棒之主管、内管及该芯管而呈稳定之开伞状态者,该主管扣孔之下孔缘与该芯管之弹性卡扣元件之间保留一些间距,俾於伞布接受风力下压后,卡扣元件被下压直至卡挡於主管扣孔之下孔缘为止,如是则可暂时缩小伞布之面积,以减小所承受之风力,便於在风雨中撑伞使用者。
本新型之可取实体,可由以下说明书配合所附诸图面而得以明晰之。
图面之简单说明


图1係本新型於收伞状态下其中收伞弹簧未储能时之示意图。
图2係本新型自
图1储能备用之示意图。
图3为自图2开伞后之示意图。
图4係本新型开伞后接受风力自动缩小伞布受风面积之示意图。
图5係本新型部份控制装置之分解斜视图。
图6係本新型自图3之6-6方向採视之横断面图。
参阅诸图面,本新型係包括一伞中棒(1),一伞骨装置(2),一开伞弹簧(3),一收伞弹簧(4),以及一控制装置(5)等。
该伞中棒(1)包括一内管(11)下连一把手(12),一主管(13)滑合於该内管(11)之外、之上者,以及一顶套管(14)套合於该主管(13)之上端(137)外部者。
该伞骨装置(2)包括一顶骨(21)其裡端枢连一上巢(22)固连该顶套管(14)之下部(141),一下支骨(23)其裡端枢连一下巢(24)滑合於该主管(13)之外,一中间连接骨(25)其裡端枢连一中巢(26)藉梢子(261)固定於该主管(13)之上部邻近该顶套管(14)之下管端者,该下支骨(23)外端枢连该中间连接骨(25)者。
该开伞弹簧(3)之下簧端(31)顶持於该主管(13)上端内或该中巢梢子(261)上而上簧端(32)则顶持於顶套管(14)之管帽(142)内者,使该顶套管(14)弹性地套合於该主管之上端(137)上。亦即该开伞弹簧(3)係弹性顶持於该主管(13)上端与该顶套管(14)之间者。
该收伞弹簧(4)之下簧端(41)顶持於该内管(11)之上管端(112)而上簧端(42)则顶持於该主管(13)内部一突缘环(134)约位於主管(13)之中段部位者,亦即该收伞弹簧(4)係弹性顶持於该内管(11)与该主管(13)之间者。
该控制装置(5)包括一按钮(51)滑合於该把手(12)之中棒第一侧(A)一钮孔(122)中,一偏动板(52)枢接於该按钮(51)内部,一滑动栓(53)横向滑合於该把手(12)中邻近该中棒第二侧(B)操作地卡扣该主管(13)以压缩该收伞弹簧(4)储备收伞之弹性能者,一芯管(14)滑合於该内管(11)中其上系有一上弹性卡扣元件(55)及一下弹性卡扣元件(56)以分别操作地卡扣该主管(13)在收伞及开伞状态者,以及一拉桿(57)连接於该芯管(54)与该下巢(24)之间者。如是於收伞下压按该按钮(51)后,解除该上弹性卡扣元件(55)在主管上之卡扣使该开伞弹簧(3)开启该伞骨装置(2)及伞布者;而於开伞下压按该按钮(51)后,解除该主管(13)与该内管(11)之卡扣,使该收伞弹簧(4)弹起该主管以收折该伞骨装置藉以收伞者。
本新型中该伞骨装置(2)亦不限制於图示之诸支骨之数目或构造者。为防止内管(11)与芯管(54)滑合之偏扭现象,两管可呈图6所示之凹凸卡合。
该把手(12)含有一中央长孔(121)以滑合该主管(13)之下部(131)进入该中央长孔(121)中滑合,包绕於该内管(11)之下部(111)如
图1,2所示者。
该开伞弹簧(3)係於开伞释放弹性能后,於收伞过程中,为该收伞弹簧所释弹性能所压缩,重设其弹性能,以备下次开伞之用者。
该按钮(51)包括一上钮面(511)设於钮之内部以操作地触接该芯管(54)之上弹性卡扣元件(55)之上突部(551),一下钮面(512)设於该上钮面(511)之下方操作地触接该芯管(54)之下弹性卡扣元件(56)之下突部(561)者,一凹穴(510)凹设於上、下钮面(511,512)之间以容该偏动板(52)之偏动者,一对梢座(513)枢接该偏动板(52)之两梢子(521),以及一斜面部(512a)设於凹穴(510)下方顶持一偏动板复归弹簧(527)常使该偏动板(52)保持水平者。
该偏动板(52)约呈三角形之块板向中棒(1)中心渐呈扩大形成相对两侧边之压按面(522)触接该滑动栓(53)之两叉桿(531)如图6所示者,常时为该偏动板复归弹簧(527)弹性顶持向上以平贴该凹穴(510)与该上钮面(511)之间者,该偏动板(52)下面凹设一滑槽(525)以滑合一推板(523),推板(523)向下斜伸一弹簧扣梢(524)以扣持该复归弹簧(527)者,该推板(523)为该偏动板一限制框架(526)所限制,常时为该复归弹簧(527)顶持投影地突伸出该压按面(522)以便自
图1至图2之重设、压缩收伞弹簧(4)过程中,可为该上弹性卡扣元件(55)所偏动致下移该偏动板(52)不致触及该滑动栓(53)之两叉桿(531),而避免开伞时(图2至图3)误触及该滑动栓(53)造成主管(13)与内管(11)之解扣而误动作,释放掉该收伞弹簧(4)之弹性能者。
该滑动栓(53)之开叉桿(531)横向滑绕该主管(13)之外圆周如图6所示者,邻中棒第二侧(B)汇合成一栓桿(533)为一容置於把手弹簧孔(123)中之栓弹簧(534)所顶持以常时触接该偏动板(52)之压按面(522)者,包括一楔形部(532)设於两叉桿(531)之间邻接该栓桿(533)以卡扣该主管(13)之对应卡扣孔(133)位於中棒(1)之第二侧(B)者,以耦合该主管(13)与内管(11)使两管所顶持之收伞弹簧(4)在储存弹性能状态下者。
该芯管(54)之上弹性卡扣元件(55)之上突部(551)与该下弹性卡扣元件(56)之下突部(561)滑合於该内管(11)邻中棒第一侧(A)之一长槽孔(113)中长槽孔底部邻近该内管(11)之底端而上长槽孔缘(113a)则邻近该芯管之顶缘(543)处者,以容开收伞过程中该芯管(54)在内管(11)中之滑移操作者,该上、下弹性卡扣元件(55,56)之上、下突部(551,561)分别操作地卡扣该主管(13)位於中棒第一侧之卡扣孔(132)以为收、开伞者。
该主管(13)位於中棒第一侧(A)之卡扣孔(132)下孔缘(132a)於该下突部(561)卡扣该卡扣孔(132)时,下孔缘(132a)与下突部(561)之间保有一间距(D)如图3所示,如是於伞布受风力(W)时,风力(W)经支骨(23),下巢(24)以分力(W1,W2)向下作用,下拉拉桿(57)使下突部(561)自图3下移至图4之卡扣孔下孔缘(132a),此时伞受风面积减少为″a″,a<A,故所承受之总风力Pwxa=Pw.a<PwA,係比习用之伞所受之大风力Wc=PwA减小,便於撑用,为本新型之主要特征,亦构成本新型之新颖、实用性。
该拉桿(57)下桿端(571)连接该芯管之顶缘(543)处,上桿端(572)向外弯曲连接该下巢(24),上桿端(572)在主管(13)之上段(135)中所开设之一桿长槽(136)中滑移,以为开、收伞之操作者,由於长槽(136)呈切口槽,为美观计,下巢(24)可酌予延长成一延长部(241)俾於开伞(图3)时能罩住该长槽(136)以求美观并有补强作用者。该下桿端(571)穿通该内管(11)顶缘之一管塞(112)之中孔(112a)於开伞后,使该芯管(54)顶缘(543)卡挡於该内管顶缘之管塞(112)而於伞布接受向上扬起之风力(图3之W3)时,伞布、伞骨装置(2)上拉,拉桿(57)上拉,但下连之芯管(54)为内管之管塞(112)所阻,乃得以稳定开伞者。
於使用本新型时,先自
图1所示者,压按把手(12),压缩、重设收伞弹簧(4)之弹性能,此时该主管(13)相对地下移,直至该滑动栓(53)楔形部(532)卡扣入该主管(13)之卡扣孔(133)如图2所示者,此时主管(13)之下段(131)已没入把手(12)之中央孔(121)内,收伞弹簧(4)被压缩蓄能;於压按把手(12)时,内管(11)上昇,上移管塞(112)以及按钮(51),偏动块(52)被上弹性卡扣元件(55)之上突部(551)所阻挡,乃呈偏斜向下如图2之现象。图2所示为本新型之收伞弹簧(4)已完成储能操作、备用者。此时按钮之上钮面(511)则触接该上弹性卡扣元件之上突部(551)。
於开伞时,自图2压按按钮(51),上钮面(511)内压该上突部(551)以解除该芯管(54)与主管(13)之卡扣,此时早已被压缩储能之开伞弹簧(3)向上顶开顶套管(14),上拉上巢(21),顶骨(21),打开伞骨装置(2)及伞布(未示出)以为开伞者,下支骨(23)及下巢(24)上拉拉桿(57)、芯管(54)直至芯管顶缘(543)触抵该内管上方之管塞(112)为止如图3所示者。此时上移为芯管(54)遂使下弹性卡扣元件(56)之下突部(561)扣入主管之卡扣孔(132)但仍距离该扣孔之下孔缘(132a)有些许间距(D),以容受风力之缓冲作用,可减少受风面积(图4),已亦前述。
值得一提的是,本新型之安全可靠度,於自图2压按按钮(51)开伞如图3所示者,由於偏动板(52)下斜使其压按面(522)并未触接该滑动栓(53)之开叉桿(531),故开伞动作压按按钮(51)时,开叉桿(531)″不为所动″,故不会误触该滑动栓。缩退楔形部(532),使主管(13)与内管(11)保持在卡扣状态,而两管(13,11)内持设之收伞弹簧(4)亦在压缩、储能状态下,不致造成收伞之误动作,此亦为本新型设计之完美之处。
於收伞时,压按图3之按钮(51),因偏动板(52)靠弹簧(527)之复归使偏动板(52)持平,触接开叉桿(531),故能压按、解扣该楔形部(532),收伞弹簧(4)之弹力乃将主管(13)弹起如
图1所示者,此时中巢(26)被上拉,压缩开伞弹簧(3)以储存其弹性能准备下次开伞之需,伞骨(2)亦被收折,而主管(13)邻第一侧(A)之卡扣孔(132)卡扣该上突部(551),使芯管(54)与主管(13)卡扣定位。然后自
图1至图2重设收伞弹簧(4)之弹性能以备下次收伞之需。
本新型优於习用之自动伞者在於1.於开伞状态下,本新型设有抵抗风力之自动调节机构,可暂时缩小伞面,而减少风力之影响,便於撑伞使用。
2.自动开、收伞之机转十分简单,製造容易,保养之问题亦减少,成本低廉,富实用价值。
3.开、收伞操作确实,能预防误动作之发生。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开收伞其特征係包括一伞中棒包括一内管下连一把手,一主管滑合於该内管之外、之上者,以及一顶套管套合於该主管之上端外部者;一伞骨装置包括一顶骨其裡端枢连一上巢固连该顶套管之下部,一下支骨其裡端枢连一下巢滑合於该主管之外,一中间连接骨其裡端枢连一中巢藉梢子固定於该主管之上部邻近该顶套管之下管端者,该下支骨外端枢连该中间连接骨者;一开伞弹簧弹性顶持於该主管上端与该顶套管之间者;一收伞弹簧弹性顶持栓该内管与该主管之间者;以及一控制装置包括一按钮滑合於该把手之中棒第一侧一钮孔中,一偏动板枢接於该按钮内部,一滑动栓横向滑合於该把手中邻近该中棒第二侧操作地卡扣该主管以压缩该收伞弹簧储备收伞之弹性能者,一芯管滑合於该内管中其上系有一上弹性卡扣元件及一下弹性卡扣元件以分别操作地卡扣该主管与该内管在收伞及开伞状态者,以及一拉桿连接於该芯管与该下巢之间者,如是於收伞下压按该按钮后,解除该上弹性卡扣元件在主管上之卡扣使该开伞弹簧开启该伞骨装置及伞布者;而於开伞下压按该按钮后,解除该主管与该内管之卡扣,使该收伞弹簧弹起该主管以收折该伞骨装置藉以收伞者。
2.如权利要求1之自动开收伞,其特征为该按钮包括一上钮面设於钮之内部以操作地触接该芯管之上弹性卡扣元件之上突部,一下钮面设於该上钮面之下方操作地触接该芯管之下弹性卡扣元件之下突部者,一凹穴凹设於上、下钮面之间以容该偏动板之偏动者,一对梢座枢接该偏动板之两梢子,以及一斜面部设於凹穴下方顶持一偏动板复归弹簧常使该偏动板保持水平者。
3.如权利要求2之自动开收伞,其特征为该偏动板约呈三角形之块板向中棒中心渐呈扩大形成相对两侧边之压按面触接该滑动栓之两叉桿,常时为该偏动板复归弹簧弹性顶持向上以平贴该凹穴与该上钮面之间者,该偏动板下面凹设一滑槽以滑合一推板,推板向下斜伸一弹簧扣梢以扣持该复归弹簧者,该推板为该偏动板一限制桿所限制,常时为该复归弹簧顶持投影地突伸出该压按面於重设、压缩该收伞弹簧过程中,为该上弹性卡扣元件所偏动致下移该偏动板不致触及该滑动栓之两叉桿,而避免开伞后之收伞误动作者。
4.如权利要求3之自动开收伞,其特征为该滑动栓之开叉桿横向滑绕该主管之外圆周,邻中棒第二侧汇合成一栓桿为一容置於把手弹簧孔中之栓弹簧所顶持以常时触接该偏动板之压按面者,包括一楔形部设於两叉桿之间邻接该栓桿以卡扣该主管之对应卡扣孔位於中棒之第二侧者,以耦合该主管与内管使两管所顶持之收伞弹簧在储存弹性能状态下者。
5.如权利要求2之自动开收伞,其特征为该芯管之上弹性卡扣元件之上突部与该下弹性卡扣元件之下突部係滑合於该内管邻中棒第一侧之一长槽孔中,长槽孔底部邻近该内管之底端而上长槽孔缘则邻近该芯管之顶缘处者,以容开收伞过程中该芯管在内管中之滑移操作者,该上、下弹性卡扣元件之上、下突部分别操作地卡扣该主管位於中棒第一侧之卡扣孔以为收、开伞者。
6.如权利要求5之自动开收伞,其特征为该主管位於该中棒第一侧之卡扣孔下孔缘於该卡扣元件下突部卡扣该卡扣孔时,该下孔缘与下突部之间保有一间距,以缓冲受风力时下移该伞骨装置者。
7.如权利要求1之自动开收伞,其特征为该拉桿下桿端连接该芯管之顶缘处,上桿端向外弯曲连接该下巢,上桿端在该主管之上段中所开设之一桿长槽中滑移,以为开、收伞之操作者,该下桿端穿通该内管顶缘之一管塞之中孔於开伞后,使该芯管顶缘卡挡於该内管顶缘之管塞以稳定开伞者。
8.如权利要求1之自动开收伞,其特征为该主管之桿长槽於开伞时係为该下巢之一延长部所罩盖者。
专利摘要一自动开收伞系包括一伞中棒,一伞骨装置连接伞布枢连伞中棒,一开伞弹簧,一收伞弹簧,及一控制装置,于开伞后,伞骨装置藉拉杆拉动该控制装置之芯管及一弹性卡扣元件以卡扣入该伞中棒之主管扣孔中以耦合该伞中棒之主、内、芯诸管而呈稳定开伞,该主管扣孔下孔缘与弹性卡扣元件间保留一些间距,受风下压后,卡扣元件被下压直至卡挡于主管扣孔之下孔缘为止;如此可缩小伞布面积,减小承受之风力,以稳定撑伞使用者。
文档编号A45B25/16GK2136604SQ92233599
公开日1993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17日
发明者吴沃文 申请人:吴沃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