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雨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177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雨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骑摩托车专用外套,具体是一种能防风雨的雨衣。
已知的摩托车专用套头式带袖雨衣,是在雨衣前片左右边有两个洞,穿上后雨衣前片盖过摩托车把手,而摩托车上的反照镜从雨衣前片上的两个洞穿出。这样的雨衣虽能在摩托车行驶时挡风挡雨,但由于雨衣和摩托车相连成一体,致使驾驶员活动不灵活,当发生意外事故时,人和车不能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专用雨衣,它不仅能有效地阻挡风雨,而且具有穿着轻便灵活,不和摩托车连成一体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用塑料布或尼龙防水布制成的套头式带袖雨衣的前幅片下端中线开一条直线缺口,缺口内热压粘合或缝纽连接一纺锤形相同布料使之形成两个活动裥;或在对称于中线的左右两侧开有两直线形或倒棒锤形缺口,每缺口内热压粘合或缝纽连接有三角形(或顶角为椭园角)相同面料使之形成两个活动裥。前幅片及活动裥离下摆脚边沿5~15cm处装配有若干粒小磁铁片。
上述直线或倒棒锤形缺口深度为20~60cm,缺口线与防锤形或三角形面料两边腰线尺寸相对应。两缺口相距20~55cm。小磁铁片是沿前幅片(或活动裥)中央向两侧并列安装3粒,相互距离20~60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衣使用时,雨衣的前幅片及活动裥通过三粒小磁铁片与摩托车油箱金属作用使之固定。摩托车行驶中在风的作用下,前幅片紧贴膝盖和脚下,雨水顺着左右两活动裥往脚底下流而不致弄湿衣服,同时也难以掀翻雨衣。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
图1前幅片正面图。
图3是
图1成形前前幅的正视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前幅片正视图。
图5是图4成形前的正视分解图。
图中1、雨衣帽2、雨衣袖3、雨衣后片4、雨衣前幅片5、活动裥6、小磁铁片7、直线8、活动裥片
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是采用尼龙防水布按普通的工艺剪裁制作成具有头帽(1)、袖子(2)、后片(3)和前幅片(4)的雨衣。在剪裁前幅片(4)时,沿前幅片下端对称于中线相隔30cm处开2条深40cm的直线(7),另剪裁2片等腰三角形活动裥片(8),三角形每等腰边线为42cm。将活动裥片(8)热压粘合连接上前幅直线(7)成活动裥(5)。在两活动裥片及两活动裥(5)之间的前幅片中央距下摆脚7cm处并列装有三粒小磁铁片(6),每粒相距30cm。
图4~5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是按照
图1实施例制成雨衣,区别在于剪裁成形前是将前幅片(4)沿正中下端剪一条长50cm直线(7),另剪裁1片纺锤形活动裥片(8),并将活动裥片(8)热压粘合连接上前幅直线(7)成活动裥(5)。沿活动裥边缘并列装有三粒小磁铁片(6),每粒相隔35cm。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头帽、袖子、前幅和后幅片的摩托车用雨衣,其特征是在前幅片下端中线开一条直线缺口与一纺锤形相同面料连接成活动裥,或在前幅片下端对称于中线的左右两侧通过两直线形或倒棒锤形缺口与两块三角形的相同面料连接成两个活动裥,前幅片及活动裥离下摆脚边沿5~15处cm装有若干粒小磁铁片。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衣,其特征在于前幅活动裥深度为20~60cm,两活动裥相距20~55cm。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衣,其特征在于小磁铁片是沿前幅片(或活动裥)中央向两侧并列安装3粒,相互距离20~60cm。
专利摘要一种适合于两轮或边三轮摩托车专用雨衣,其特征是在套头式带袖雨衣的前幅下端中间开一条直线缺口或在对称于中线的左右两侧开两个直线形或倒棒锤形缺口,缺口与纺锤形或三角形的相同面料热压粘合形成活动裥。在前幅片中央距下摆脚边沿5~15cm处向两侧并列安装3粒小磁铁片。使用时,小磁铁片吸住摩托车油箱,活动裥搁展在油箱两侧。行驶中在风的作用下,雨衣前幅紧贴膝盖和脚下而使雨水沿两侧活动裥往下流而不致弄湿衣服。
文档编号A41D3/08GK2171218SQ9320571
公开日1994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12日
发明者覃志伟 申请人:南宁市兴宁区森霖雨具制品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